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 有效 教学
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有效提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情到浓时方为真,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而且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追求。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演绎更多的精彩课堂教学呢?
一、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二、注重提问反馈评价的技巧
中学课堂提问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问题、实施问答、反馈评价三个环节,其中反馈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环,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恰当中肯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不仅是知识信息反馈交流的重要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必须讲究提问评价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评价学生的课堂回答发言的基调应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反馈评价活动与方式成为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介,促进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对设计课堂提问的教师来说必须注意做到沟通心理、鼓励士气、切换问题三点。沟通心理。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主动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学生的心理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与学生同欢乐同惊奇同疑问,注意利用教师自己的情感、气质等因素来影响学生,达到心心相印,熔为一体,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期待值越高,显示出热情越明显,师生双方的气氛就会越和谐,师生回答配合越默契,教师的指点也就会有自然而舒展之感,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就越大,其提问成功率就越高,否则会出现实施课堂提问时产生生硬之僵局,影响课堂教学之效果。
鼓励士气。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即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做出明确评价,同时要抓住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士气,激励、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是回答完全错误,也必须引导其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指出学生回答问题中思维正确的方面,切记防止利用提问反馈评价去挫伤学生学习自尊心和积极性,若是以批评代替评价,那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前功尽弃,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切换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是发展课堂提问成果的引伸环节,学生回答正确后可以引入新授知识中的新问题去研讨,若学生回答错误或部分错误,教师应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地把原问题切换成低一层次或稍容易一点的相关问题作启发性提问,这样仍使整个课堂教学处在顺利、协调局面,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发挥主导应变能力,使课堂提问始终处于和谐、进展顺利的状态。
三、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让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身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提问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有效提问要求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要注意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严密的逻辑性,还要新颖,适应学生的初中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
【参考文献】
[1]周丽萍.试论如何设计好初中数学课堂问题[J].新课程学习,2011(05)
[2]张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J].学习导刊,2011(09)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 有效 教学
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有效提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情到浓时方为真,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而且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追求。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演绎更多的精彩课堂教学呢?
一、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二、注重提问反馈评价的技巧
中学课堂提问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问题、实施问答、反馈评价三个环节,其中反馈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环,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恰当中肯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不仅是知识信息反馈交流的重要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必须讲究提问评价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评价学生的课堂回答发言的基调应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反馈评价活动与方式成为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介,促进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对设计课堂提问的教师来说必须注意做到沟通心理、鼓励士气、切换问题三点。沟通心理。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主动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学生的心理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要与学生同欢乐同惊奇同疑问,注意利用教师自己的情感、气质等因素来影响学生,达到心心相印,熔为一体,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期待值越高,显示出热情越明显,师生双方的气氛就会越和谐,师生回答配合越默契,教师的指点也就会有自然而舒展之感,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就越大,其提问成功率就越高,否则会出现实施课堂提问时产生生硬之僵局,影响课堂教学之效果。
鼓励士气。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即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做出明确评价,同时要抓住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士气,激励、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是回答完全错误,也必须引导其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指出学生回答问题中思维正确的方面,切记防止利用提问反馈评价去挫伤学生学习自尊心和积极性,若是以批评代替评价,那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前功尽弃,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切换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是发展课堂提问成果的引伸环节,学生回答正确后可以引入新授知识中的新问题去研讨,若学生回答错误或部分错误,教师应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地把原问题切换成低一层次或稍容易一点的相关问题作启发性提问,这样仍使整个课堂教学处在顺利、协调局面,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发挥主导应变能力,使课堂提问始终处于和谐、进展顺利的状态。
三、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让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身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提问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有效提问要求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要注意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严密的逻辑性,还要新颖,适应学生的初中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
【参考文献】
[1]周丽萍.试论如何设计好初中数学课堂问题[J].新课程学习,2011(05)
[2]张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J].学习导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