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热门话题,但究竟怎样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才是最优的教学方式?这恐怕难有统一的模式与定论,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不同,而教师的能力、个性特点也不一样,但一堂优秀的物理课堂应当是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且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基于这种观点,文章以《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学为例,谈谈问题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引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56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是一节常态课,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教科书从观察水的三态开始,进而定义物质的三态。然后开始介绍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传统的教学也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而笔者尝试突破传统思路,重整课文,用冰块串连教学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的内容,教科书以导图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云、雨、露、雾、霜、雪、雹”为背景,由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活动,给冰块加热,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和体积的不同特点,并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接着是以“学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手脑并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安排非常突兀: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使用酒精灯做实验,学生学会使用酒精灯便成了完成第一个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做给冰块加热的实验前,必须首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再观察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有何变化,接下来再引出温度的概念,以及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按照这样的流程,在实施教学时很不顺当,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冲淡了课堂的“物理味”。为此,笔者换个角度做了一些尝试,即:以问题为引领,设置一条“研究冰块”展开教学过程的线索,把教科书上的各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课堂教学流程
1.教学引入:冰块和水的观察比较
教师提供冰块和冷水,分别用烧杯盛装,提出问题:这里有半杯水和半杯冰,请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区别。
学生思考后回答:共同点是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水”。不同点有两个,一个是状态不同,冰是固态,水是液态;另一个是温度不同,冰的温度低,水的温度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判断,并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知道“冰的温度低,水的温度高”的?
学生回答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的。教师继续追问:除了生活经验,你还有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温度。
学生回答:可以用手去感觉。再请同学摸一摸,的确可以感觉到冰更“冷一些”。
教师又提供两杯水,温度很接近,请同学通过手来感觉温度的高低。
学生无法利用手的感觉果断判断。
既然靠感觉无法达到目的,我们只能借助工具来测量,以此引出“温度计”。
2.自主学习:温度计的认识与使用
教师出示温度计挂图,并设置四个问题:一是温度计的构造是什么?二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三是摄氏温标是如何规定的?四是温度计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
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完毕学生交流,并上讲台演示一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找这位学生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学并演示的学习方法,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收到了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操作练习,并分别测量出碎冰块和自来水的温度。
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之后,碎冰块开始熔化了。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探讨“物质的状态”,提出问题:冰块长时间放在教室里会怎么样?展开第三个教学环节。
3.探究体验:对冰块进行加热
教师利用问题串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1:冰块长时间放在教室里会怎么样?
追问1:如何让冰块化得更快一点?(放在热水中、放在阳光下)
追问2:还能再快一点吗?(用火直接对冰块加热)
这时引出酒精灯对冰块加热,能使冰块加速熔化。教师依然采用学生阅读的方法,先自主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上台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用酒精灯给冰块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实验结束之后,教师继续抛出问题串。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引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56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是一节常态课,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教科书从观察水的三态开始,进而定义物质的三态。然后开始介绍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传统的教学也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而笔者尝试突破传统思路,重整课文,用冰块串连教学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的内容,教科书以导图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云、雨、露、雾、霜、雪、雹”为背景,由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活动,给冰块加热,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和体积的不同特点,并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接着是以“学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手脑并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安排非常突兀: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使用酒精灯做实验,学生学会使用酒精灯便成了完成第一个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做给冰块加热的实验前,必须首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再观察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有何变化,接下来再引出温度的概念,以及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按照这样的流程,在实施教学时很不顺当,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冲淡了课堂的“物理味”。为此,笔者换个角度做了一些尝试,即:以问题为引领,设置一条“研究冰块”展开教学过程的线索,把教科书上的各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课堂教学流程
1.教学引入:冰块和水的观察比较
教师提供冰块和冷水,分别用烧杯盛装,提出问题:这里有半杯水和半杯冰,请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区别。
学生思考后回答:共同点是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水”。不同点有两个,一个是状态不同,冰是固态,水是液态;另一个是温度不同,冰的温度低,水的温度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判断,并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知道“冰的温度低,水的温度高”的?
学生回答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的。教师继续追问:除了生活经验,你还有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温度。
学生回答:可以用手去感觉。再请同学摸一摸,的确可以感觉到冰更“冷一些”。
教师又提供两杯水,温度很接近,请同学通过手来感觉温度的高低。
学生无法利用手的感觉果断判断。
既然靠感觉无法达到目的,我们只能借助工具来测量,以此引出“温度计”。
2.自主学习:温度计的认识与使用
教师出示温度计挂图,并设置四个问题:一是温度计的构造是什么?二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三是摄氏温标是如何规定的?四是温度计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
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完毕学生交流,并上讲台演示一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找这位学生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学并演示的学习方法,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收到了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操作练习,并分别测量出碎冰块和自来水的温度。
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之后,碎冰块开始熔化了。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探讨“物质的状态”,提出问题:冰块长时间放在教室里会怎么样?展开第三个教学环节。
3.探究体验:对冰块进行加热
教师利用问题串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1:冰块长时间放在教室里会怎么样?
追问1:如何让冰块化得更快一点?(放在热水中、放在阳光下)
追问2:还能再快一点吗?(用火直接对冰块加热)
这时引出酒精灯对冰块加热,能使冰块加速熔化。教师依然采用学生阅读的方法,先自主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上台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用酒精灯给冰块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实验结束之后,教师继续抛出问题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