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新思路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热门话题,但究竟怎样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才是最优的教学方式?这恐怕难有统一的模式与定论,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不同,而教师的能力、个性特点也不一样,但一堂优秀的物理课堂应当是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且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基于这种观点,文章以《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学为例,谈谈问题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引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56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是一节常态课,包含两个内容: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教科书从观察水的三态开始,进而定义物质的三态。然后开始介绍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传统的教学也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而笔者尝试突破传统思路,重整课文,用冰块串连教学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的内容,教科书以导图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云、雨、露、雾、霜、雪、雹”为背景,由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活动,给冰块加热,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特征,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和体积的不同特点,并在活动中学会使用酒精灯。接着是以“学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手脑并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安排非常突兀: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使用酒精灯做实验,学生学会使用酒精灯便成了完成第一个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做给冰块加热的实验前,必须首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再观察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有何变化,接下来再引出温度的概念,以及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按照这样的流程,在实施教学时很不顺当,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冲淡了课堂的“物理味”。为此,笔者换个角度做了一些尝试,即:以问题为引领,设置一条“研究冰块”展开教学过程的线索,把教科书上的各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课堂教学流程
  1.教学引入:冰块和水的观察比较
  教师提供冰块和冷水,分别用烧杯盛装,提出问题:这里有半杯水和半杯冰,请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区别。
  学生思考后回答:共同点是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水”。不同点有两个,一个是状态不同,冰是固态,水是液态;另一个是温度不同,冰的温度低,水的温度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判断,并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知道“冰的温度低,水的温度高”的?
  学生回答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的。教师继续追问:除了生活经验,你还有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温度。
  学生回答:可以用手去感觉。再请同学摸一摸,的确可以感觉到冰更“冷一些”。
  教师又提供两杯水,温度很接近,请同学通过手来感觉温度的高低。
  学生无法利用手的感觉果断判断。
  既然靠感觉无法达到目的,我们只能借助工具来测量,以此引出“温度计”。
  2.自主学习:温度计的认识与使用
  教师出示温度计挂图,并设置四个问题:一是温度计的构造是什么?二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三是摄氏温标是如何规定的?四是温度计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
  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完毕学生交流,并上讲台演示一遍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找这位学生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学并演示的学习方法,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收到了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操作练习,并分别测量出碎冰块和自来水的温度。
  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之后,碎冰块开始熔化了。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探讨“物质的状态”,提出问题:冰块长时间放在教室里会怎么样?展开第三个教学环节。
  3.探究体验:对冰块进行加热
  教师利用问题串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1:冰块长时间放在教室里会怎么样?
  追问1:如何让冰块化得更快一点?(放在热水中、放在阳光下)
  追问2:还能再快一点吗?(用火直接对冰块加热)
  这时引出酒精灯对冰块加热,能使冰块加速熔化。教师依然采用学生阅读的方法,先自主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上台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用酒精灯给冰块加热,观察现象。
  加热实验结束之后,教师继续抛出问题串。
其他文献
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日常课业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和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一直困扰学生和教师的一个难题.立足于数学学科,就当前贵阳市八年级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对数学家庭作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一些特点和问题,并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对八年级数学家庭提出了几点建议.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
“反思”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被人提及,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交代得非常清楚。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反思,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一、
传道、授业、解惑已十载,记得初始,曾经是带着满腔的热情,美好的憧憬走上神圣的讲台,欲在方寸之间挥洒着自己的才华,为农村教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但在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中学来说,我的教学对学生的帮助究竟有多大?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在哪些方面要改进?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但仅仅一桶水够不够?时代在进步,要使得城镇教育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城镇教师,无论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建构物理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形成与发展物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演示改进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59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当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验次数,改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
[摘要]学科观念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学设计要从学科观念的层面,探寻恰当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学科观念,提升科学素养。[关键词]化学学科观念科学素养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9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
[摘 要]以《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为例,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整体上确立单元相关内容的联系和转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整体 构建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94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
[摘 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故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实验探究型、文献探究型、调查探究型。本文着重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教学结构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摘 要]分组协作式教学运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实施分组协作式教学,应先科学分组,再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开展分组协作式学习,最后对分组协作式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分组协作式教学的作用。[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分组协作式教学 课件制作[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128《幼儿教育课
[摘 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短板.课堂评价语言具有诊断、启发、改进、激励等作用,不容小觑.本文通过解析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语言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从而有效促进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发展.[关键词]课堂 评价 语言[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01语言是教学的基本手段,课堂上的语言通常分为三类:组织性语言、解说性语言和评价性语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重要的推进方式.但是提问要有技巧,要把握好提问的“点”.课堂开始时巧妙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有疑难时提问,可以有效突破重难点;在知识生成时提问,可以有效整合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技巧 兴趣[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15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