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刚问了大家,《三国演义》都看完了,很难得!今天我们关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备;聚焦一个课题,就是“刘备的虚伪”。这个标题有刺激性吧?本来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喜欢刘备的,再出示我的标题。但现在,我倒了过来,先把“刘备的虚伪”给大家看,然后再问大家。
  好,喜欢刘备的请举手。(仅一人举手)我已经说他虚伪了,你还举手吗?好,先不问为什么,你一定是个有主见的人!做这个选择,是需要判断力的,也需要有独立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不一定是对的,但要有自己的态度,这本身是对的。那么多的同学不喜欢刘备,你们也未必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其实,也许你们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想法。有没有?(生:有)这个问题留课后再思考。上了这节课,喜欢刘备的人可能不再喜欢刘备了,不喜欢刘备的人可能会喜欢上他。如果是这样,这课就算有点价值了。
  要研究“刘备的虚伪”,必须对刘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见下图坐标)——
  评析:
  这是余党绪老师思辨阅读的一堂示范课。
  择定“刘备的虚伪”这一议题的确富有挑战性。至少从苏轼《东坡志林》开始,宋朝的民间社会便显示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途巷中小儿薄利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罗贯中动用艺术手段,如用曹操、吕布烘托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更是强化了这一社会接受心理。当下社会,尽管人们的思维比较辩证,中学教材中还选了曹操的诗,但尊刘抑曹的思想余波还在——孙彦军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扮演的刘备形象就是作为正面形象歌颂的,教者打破历史惯性中的期待视野,对学生思维构成一种强劲的挑战,无疑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品质。以年龄、大事件为横坐标,以实力、权力、野心为纵坐标,删繁就简勾勒了刘备的政治生涯图谱,并以之作为把握刘备故事,分析其性格内涵和发展史的思维支架,有虚实相生、纲举目张之效。
  如果选题是在学生的阅读困惑中产生,如果对那位唯一喜欢刘备的学生问问缘由,再问问不喜欢刘备的学生持何想法,教师的质疑、点染、引领趁势浸润其中,教学是否会更臻理想之境?
  二、横坐标:梳理刘备的主要经历
  师:请诸位看一下这个坐标图(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空着),对刘备的政治生涯作一个大致的梳理。只有整体上把握,才能看清楚他到底是伟人还是人渣,是仁爱忠信还是虚伪。大家猜一猜,也检测一下自己读得怎样。24岁的时候他干了什么?
  生:桃园三结义。
  师: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首结义,发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发出这般宏愿的那一年,刘备24岁。第二个点是34岁。记不住不要紧,就是让大家凭借阅读印象来猜的。34岁他在哪里?
  生:徐州。
  师:徐州!很厉害啊!接任徐州牧。感谢我们的张老师,前期的阅读指导很仔细,谢谢。那么,49岁在干什么? 49岁之前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红点,我标这个点儿,因为它是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正是有了这个转折点,他的人生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接任徐州牧和荆州牧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三顾茅庐
  师:三顾茅庐!说明你对刘备的政治履历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三顾茅庐之前,刘备东奔西走;而此后的刘备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请大家注意那一年刘备的年龄。49岁的时候,刘备从曹操手里把荆州给弄过来了。本来想从刘表手里弄,后来转了个弯,从曹操手里把荆州给弄了过来。从三顾茅庐到接任荆州牧,中间隔了两年。你们不用记住这些数字。我是专门来上这个课的,所以才记得。47岁三顾茅庐,49岁任荆州牧。有没有诸葛亮,情况不一样吧?下面这个点呢?54岁干了什么呢?
  生:任益州牧。
  师:对,大家知道,刘备占领了成都,领益州牧。接下来,59岁可能发生了什么?
  生:汉中王。
  师:对!进位汉中王。尽可能用章回中的字眼——进位。61岁呢?
  生:称帝。
  师:是的。那么63岁呢?
  生:死了。
  师:对,称帝两年后,刘备驾崩。一场夷陵大战,刘备一败涂地,最后死在白帝城,带着遗憾与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用了“驾崩”,这可是皇帝的專用词。多少人做皇帝梦啊,连死亡的说法都与平头百姓不一样。这是刘备一生的大概情况,63年享受尽了荣华富贵,也经历了种种坎坷与磨难。
  评析:
  通过对刘备政治生涯图谱的充实化,短平快地把握小说的重要细节,为后面进一步把握刘备虚伪人格的演变史铺垫,实在是一种清爽而智慧的教学设计。
  对话中,引导学生用文本中词汇概括刘备的大事件——“进位”汉中王,对重要词汇“驾崩”,不忘简约地点击一下封建死亡文化中的等级观,使教学显得语文味十足。
  导入环节,在伟人和人渣,仁爱忠信和虚伪的两极上审视人性,已经出离思辨了。
  三、纵坐标:提出本课的课题
  师: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应该是什么呢?如果让你来填空,你填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什么东西也在往上飙?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想填“资本”,就是他的实力。占领土地的面积,军力,谋臣武将的数量都是,综合性的。
  师:好,军力,文臣武将,地盘,很好!这里的资本,其实就是政治资本。我们之间有共鸣,我用的词跟你一样。(投影:实力)还有吗?
  生:野心。
  师:解释一下?
  生:因为随着实力的增长,刘备有了更高的追求。
  师:实力增加了,野心也就随之大了。我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刘备天生就有野心,小说第一章,刘备在涿县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说刘备从小就有做天子的野心。我们想一下,这算不算野心?   生:未必是,童言无忌。我们小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
  师:好。这就是判断力。一个小孩子说将来要当什么,这怎么能当真呢?这不能算是野心。野心是什么呢?
  生:野心就是有了一定条件后产生的强大的欲望。
  师:为什么要强调“强大”呢?
  生:超过了自己的能力。
  师:这个回答有意思。野心首先是欲望,“欲望”这个词,意味着“野心”是主动追求的;另外,野心是“强大”的,不仅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我要补充的是,更超越了自己的该有的本分;同时,还得付诸实施,只在脑子里想一想,过过瘾,不能算是野心。那你觉得,刘备在什么时候产生了野心,并且一步一步、尽心竭力地去付诸实施?
  生:三顾茅庐吧。
  师:三顾茅庐。非常好,我们的判断一样!此前,小说只是反复说刘备“素有大志”,但条件不具备,连个地盘都没有,他的志向不明确;到了47岁,经过诸葛亮一番点拨,刘备恍然大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野心,那就是谋取天下。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给他做的规划。大家都学过《隆中对》这篇课文吧?(引导学生回忆)先占荆州,再夺益州,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北图中原,打败曹操,统一天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野心的过程。回到坐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刘备的实力、权力在增加,他的野心也在膨胀。除了实力、权力、野心的增长,还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呢?
  生:虚伪。
  师:虚伪。是不是受到我的课题的启发?大家请看,我的课题叫“刘备的‘虚伪’”。刘备的虚伪有没有这样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过程呢?还是说,刘备生下来就虚伪,一直虚伪到死呢?
  评析:
  因为有了上一环节的感性积淀,此刻学生的理性概括便显得水到渠成——实力的增长,野心的增长,进而联想到虚伪的增长,思维呈现出不断向纵深掘进的态势。
  与学生对话中,余老师对“野心”内涵的阐释达到了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难以企及的高度:1.主动追求;2.强大——不仅超越自己的能力,更超越自己该有的本分;3.付诸实施。
  辅之以不断的思维博弈:
  推出敌论者——有人说刘备天生就有野心,小说第一章,刘备在涿縣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说刘备从小就有做天子的野心。我们想一下,这算不算野心?
  直接参与博弈——刘备的虚伪有没有这样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过程呢?还是说,刘备生下来就虚伪,一直虚伪到死呢?
  这令他的教学处处充满思辨的张力和魅力。
  略感缺憾的是,纵坐标中的“权力”一项没有点睛:从徐州牧、荆州牧、益州牧到汉中王到称帝,权力也在增长。教者直接托出结论——除了实力、权力、野心的增长,还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呢?这令教学的思维之势不够缜密、流畅。
  四、关于“虚伪”的分析论证
  师:刘备虚伪不虚伪,他的虚伪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我们需要做全面的、充分的、合理的分析与论证。这节课我们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件来做个示范。我刚才强调,47岁之前的刘备和47岁之后的刘备是不一样的。47岁之前刘备接了徐州的地盘,47岁之后刘备夺了益州,我们就来看看刘备在这两件事中的表现,看看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家看这两件事,有没有相似点?(生议论)那么,刘备为了什么而去徐州?
  生:救人而去。
  师:对!那么刘备到益州是为了什么呢?(生议论)表面上看也是为了救人嘛!到徐州是为了搭救陶谦;到益州好像也是为了搭救刘璋,当时的刘璋受到张鲁的威胁,不得不求助外援。你看,这两个地方,刘备开始都宣称不想占有,而且一再谢绝,可最后都到手了。表面上看,两个事件高度相似。这就有了可比性。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表格,在对待徐州与益州的问题上,我们重点考虑三个问题:1.有无占领动机;2.谢绝的理由:3.真实的原因。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就能大体上判断刘备是否虚伪了。
  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工具。这就是关于事件的综合分析。对一个人,一件事,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很重要。什么是综合分析?就是要全面考察一件事涉及的各个因素,漏掉一个因素,事件的性质可能就变了。我问过我的学生,如果你看到一个老师在街上和人动手,你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说,这个老师师德有问题。显然,这个判断太草率了。完全有可能老师并不是在打架斗殴,而是见义勇为。为什么一看到老师跟人动手,就会做出“打架斗殴”的判断呢?如果只看到“动手”这个动作,却不知道为什么动手,打的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动手的,动手的结果又是怎样,那么判断出现失误一点也不奇怪。漏掉了某些因素,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盲人摸象吗?打架斗殴与见义勇为的外在行为是相似的,但动机、对象、结果却截然不同。要对一个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事件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分析刘备,也该如此。
  1.分析刘备占徐州
  师:对徐州,刘备有无占领动机呢?请注意“动机”这个词。
  生:没有。
  师:请在文本中找根据。哪位同学能用比较连贯的话告诉我刘备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呢?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的第11、12回“三让徐州”那部分。
  生:我认为是没有的。刘备是孔融请来的。本来陶谦请孔融来徐州帮忙,孔融自己实力不够,又去邀请刘备帮忙。刘备是被动的,这是第一。第二呢,他来的目的是为了帮陶谦。刘备自己也声称,说如果占领了徐州,将陷于不义之地。
  师:大家关注一下,类似“陷我于不仁不义”这样的话,小说中出现多次,而且多是出自刘备之口。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刘备假、伪的一个原因吧。天天把道德口号挂在嘴巴上的人,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占徐州,刘备说过;占荆州,刘备也说过,刘表是同宗兄弟,占了人家的地盘,不义;占益州,又说了,刘璋也是同宗兄弟啊。大家课后再去翻翻书,验证一下。刘备自己声称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就能证明他没有吗?   生:我觉得刘备一辈子都在讲仁义,他做事就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师:刘备在乎自己的荣誉,这点不假。但“为了道义”会不会是刘备的虚伪之语呢?诸葛亮拥戴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刘备还骂诸葛亮等陷他于不义之地呢,你觉得这话能当真吗?(生:不能当真)。那这里就能当真吗?光用刘备的话证明刘备是否虚伪,没有说服力。
  生:我想替这位同学做点补充。这时候,徐州被曹操的兵马包围,如果这时候刘备从陶谦手里接过徐州,就要和曹操发生正面冲突。而刘备的兵马,自己只有3000人,又找了公孙瓒借来一些,实力弱小,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此时的徐州,对刘备来说就是个烫手山芋。
  师:烫手山芋,非常好!你看,刘备谢绝领受徐州牧,不光考虑到道义上的合理性,还考虑到实力的匹配性。他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这是你补充的,那么,你有新的见解吗?
  生:没有。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你的同学为你补充了理由,你能继续表达你的观点吗?你刚刚讲了三个原因:①刘备是被邀请的,被动的;②他来徐州的目的,是为了搭救陶谦;③是始终把“义”挂在嘴边。我们再把刘备占领徐州梳理一遍。曹操的父親被陶谦手下杀害了,曹操要报仇,一路烧杀抢掠,挖坟掘墓,发誓要屠城。曹操“屠城”的恶名,应该就是在徐州落下的。大家还记得否,刘备在新野的时候,曹操大军南下,刘备烧了新野,带着十万老百姓逃亡。老百姓为什么要逃亡?很多人说这个情节不真实。其实,小说是做了一定铺垫的,一是新野县城已经被烧毁了,老百姓失去了安居乐业的根基;再就是,曹操有屠城的恶名,老百姓都怕他。曹操包围了徐州要为父亲报仇,徐州牧陶谦就找孔融帮忙,孔融再找刘备帮忙。刘备显然属于管闲事儿的。大家知道孔融是怎么说服刘备的吗?
  生:激将法。
  师:怎么个激将法?
  生:刘备一生仁义当头,陶谦故意提“仁义”,说刘备是仁义之人。
  师:哦,孔融给刘备戴高帽子!激将法,你要是不去,你就不够仁义。孔融这一招很灵的,看来孔融是看准了刘备,刘备的内心是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也是有热血的。其实,以孔融当时的地位,他邀请刘备,对刘备也是一种肯定。刘备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刘备说,孔融竟然还知道有我刘备这个人。
  师:刘备出身卑微,兵微将寡,处境也不好。而孔融,可是当时的大名士,而且是孔子的后代,名门之后。孔融说刘备是条好汉,邀请他帮忙,刘备确实有点受宠若惊。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刘备去徐州,是受孔融的邀请,目的是搭救陶谦。可以说,他去徐州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道义而战,为了救人之急。从这个角度讲,刘备一开始确实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有没有这个动机,决定了事件的性质会有很大不同。再者,刘备谢绝的理由,口头上宣称的是为了义,而实际上,他“三让徐州”,也确实有“义”的考虑。此时的刘备身上还有热血青年的担当。当然,客观原因更要重视,徐州此时也不能要,要不得。作为枭雄的刘备,他不可能没有这个战略眼光。大家想一想,小说中,有一个类似的情节。吕布被曹操打败了,逃亡徐州,刘备收留了他。刘备假心假意的说,我把徐州让给您吧。吕布有勇无谋,而且无情无义,竟然不假思索,伸手就要去接徐州的大印。结果惹恼了关羽、张飞。可见吕布确实没脑子,缺乏政治家的判断力。
  2.分析刘备占益州
  师:那么,对益州,刘备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他有占领益州的动机。
  师:如此干脆,怎么证明呢?
  生:鲁肃多次讨要荆州,诸葛亮总是说,如果他们占领了益州,就把荆州还给东吴。可见,他们一直在谋取益州。
  生: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中,也说先占荆州,后图益州,再图中原,这是一条国策。
  生:当时的刘备没有自己的领地,他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
  师:对的,荆州是借来的,孙权天天讨还,不安稳,他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领地。刘备一生,哪一块土地才真正算是他的?只有后面的西蜀。所以从现实处境来看,刘备也确实需要找个稳固的立身之地。不过,我觉得还有更多细节告诉我们,刘备他们不仅有这个动机,而且已经在不动声色的做工作了。你们读到这些细节了吗?
  生:从张松的身上可以看到。张松想把西蜀卖给曹操,但在曹操那里碰壁,于是他借道荆州,却发现赵云已然在路上等候他。
  师:好,这位同学读得非常细!事情怎么这么巧呢?赵云怎么就知道张松要路过荆州地界呢?这说明刘备他们一直关注着张松的举动。那么,小说中有没有伏笔?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翻书)第60回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孔明便使人入许都打探消息。”
  师:这位同学太厉害了!你找的这个细节很重要。整本书阅读,我们要关注到文章的细节,看到细节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有了关联,细节、情节、人物、环境才能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生命。现在我们看,这个时候刘备有无占领动机啊?(生:有)肯定有!但谋士们劝他占领益州时,刘备却又几次三番地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生:他和刘璋是同宗兄弟。
  师:这话可信吗?大家看看刘备与刘璋兄弟碰面的场面,刘备动不动就哭啊,相拥而泣啊,跟刘璋交心啊,说明刘备的虚伪已经很自觉了,他已经能够熟练地表演了!刘璋被刘备感动的一塌糊涂,谋士们一再提醒他防备刘备,刘璋竟然都听不进去。那刘备为何迟迟不动手,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大家可翻看第60、61回。第60回最后,庞统、法正劝刘备夺西川之时,刘备说了什么?
  生:推说跟刘璋同宗,又说“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就是说,他这是刚到蜀地,怕民心不服。
  师:你们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刘备此时带领五万兵马初到蜀中,在老百姓中还没有威信,贸然动手把原来的主人灭了,道义上过不去;况且刘璋还是自己的同宗兄弟,何以面对百姓,面对天下啊!后面,刘备一站稳脚跟,找着机会就跟刘璋翻脸了。他向刘璋讨要军粮,刘璋给少了,他马上翻脸开战。不是“兄弟同宗”吗?真是翻脸无情啊。可见,兄弟只是个借口,至少可以说,兄弟情谊没有地盘重要啊。我们总结一下,刘备占徐州是为了道义,此刻的刘备是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是道义的担当者;但是占领益州,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道义只是一个装饰、一个托词,甚至是个寻找战机的计谋。真实的原因,是他“恩信未立”,实力不够。这一点,连毛宗岗都看得很清楚,他说兄弟情义是次要的,“恩信未立”才是真正的原因。毛宗岗可是刘备的粉丝。这个时候的刘备,是个伪君子。   师:最后,咱们再以刘备当皇帝为例,看看刘备的表演达到了何等娴熟的程度。我们比较一下刘备登基与曹丕登基的描写。
  PPT呈现——
  ……曹丕听毕,便欲受诏。司马懿谏日:“不可。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帝不得已,又令桓阶草诏,遣高庙使张音,持节奉玺至魏王宫……曹丕接诏欣喜,谓贾诩日:“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责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读册已毕,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师:我们先看看曹丕登基。曹丕当皇帝本来没有合法性,他逼迫汉献帝让出皇帝宝座,把帝位禅让给自己。为了制造合法性,曹丕连续三次谢绝,以显示当皇帝并非自己的本意。第一次,司马懿劝他“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第二次,贾诩劝他继续推辞;第三次,汉献帝亲自出马,曹丕才“很不情愿”地登基了。曹丕在小说中是被“贬”的对象。曹丕称帝就是篡位,就是窃国,但是却制造了“禅让”的假象。
  那么,刘备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操作:
  ……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汉中王览表,大惊日:“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
  三日后,……汉中王日:“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孔明苦劝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
  ……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孔明曰:“王上既允所请,便可筑坛择吉,恭行大礼。”
  師:刘备早就做着当皇帝的美梦,可诸葛亮等人要他登基建国的时候,他却再三推辞,而且很坚决。第一次是“大惊”,表演色彩很重。“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刘备自己何尝不知道当皇帝是件不忠不义的事情?第二次推辞,却又说:“孤虽是景帝之孙……”这句话很值得揣摩,为什么要特地声称是“景帝之孙”?说明他还是觉得自己比起曹丕他们更有当皇帝的资格。第三次,诸葛亮设计装病,刘备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但还不忘说:“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这就是一出精彩的表演啊!大家看看诸葛亮三番五次的苦劝,那也是表演啊,君臣二人配合得太好了!天衣无缝!
  师:刘备与曹丕,他们的表演是不是很相似啊?相似的现象却有着不同的实质,你看刘备在徐州与益州上的表现;不同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实质,曹丕称帝与刘备称帝,实质是一样的。汉献帝控制在曹丕手里,曹丕就搞了个“禅让”,其实汉献帝何尝心甘情愿,迫不得已罢了,曹丕取得了“天意”的合法性;刘备手里没有天子,他便借助“民意”,臣子们“劝进”,这就取得了“民意”的合法性。都是表演,都是假象!
  曹丕是反派人物,所以小说揭穿了他的表演;而刘备呢,拥刘贬曹的罗贯中自然不肯贬低他,还是强调刘备的“义”。但读者看不出刘备的表演与虚伪吗?
  评析:
  虽然在议题择定、思维转换、资料引入、语量配置等方面,教者占有绝对优势,导的痕迹颇为明显,但因为有思维把手的提供——按“有无占领动机、谢绝理由、真实原因”把握刘备救徐州,占益州的内心世界,又努力顺着学生思维之势,与他们展开多层次对话,如救徐州的动机讨论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道义而战,为了救人之急”,甚至不惜思维交锋——
  生:我觉得刘备一辈子都在讲仁义,他做事就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师:刘备在乎自己的荣誉,这点不假。但“为了道义”会不会是刘备的虚伪之语呢?诸葛亮拥戴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刘备还骂诸葛亮等陷他于不义之地呢,你觉得这话能当真吗?
  所以,整个课堂师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生气郁勃的状态。又因为教者能引导学生时刻咬定文本不放松,并结合相关史料,从各种细节揭示刘备心灵的样貌——如得益州之欲望分析,师生从隆中对时对益州的战略定位,没有真正根据地的现实焦虑,密切关注张松出卖西蜀动向,对待“同宗兄弟”刘璋的翻云覆雨,毛宗岗“恩信未立”的论断等方面展开,论证极其严密、酣畅,所以使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机性、发展性、辩证性、细腻性、丰富性皆得到了非常扎实的训练。
  不过,将学生对刘备的评价“为了自己的荣誉”视为“虚伪之语”有失允当。相较于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连“盗嫂受金”这样的道德问题,也弃之不顾,甚至叫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刘备还是挺在乎自己的道德羽毛的。这是他力图攻克对手的一种手段——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缓;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实现自己政治欲求的过程中,一个劲地提仁义,正缘于此。被陶谦用仁义一激,忘却面对的凶险;带着新野百姓逃亡,不顾可能遭遇的灾难,无不是说明他对道德荣誉的在意。
  五、总结
  师:咱们再回到这个纵坐标上,可填上第四个词语——虚伪。很多人都不喜欢虚伪的刘备,易中天甚至说:“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但是,我想说的是,刘备是虚伪的,但不意味着刘备的任何言行都是虚伪的:刘备是虚伪的,但刘备的虚伪也不是天生的,虚伪是在生活中习得和选择的;刘备是虚伪的,但虚伪的刘备并不见得比“真实的曹操”更可怕,“真小人”说到底就是彻底不要颜面的人,这样的人更可怕。因此,对易中天的这句话,我们要保持思辨的态度。
  我更想强调的是,对刘备进行道德审判容易,但分析其社会与文化原因更有意义,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它塑造了刘备伪君子的形象,但这个伪君子又有其有道义的一面。
  评析:
  相较于“伟人和人渣”“仁爱忠信和虚伪”两极人性的判断,还有上面环节对刘备爱惜道德羽毛的“虚伪之语”定性,这部分对刘备虚伪人性的审视与总结极为严密、到位,对易中天“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的反驳,也颇有说服力。
  总评——
  当下小说教学,涉及人物形象分析,尚无明确的分析维度。分析中重局部轻整体,重共性轻个性,重静态轻动态,重价值判断,轻审美评价的弊病仍强劲存在。至于说,将情节发展、环境演变与人物形象嬗变联系起来立体审视,还能注意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辨析,更是缺乏自觉。   曹文轩说:“短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注重这些不同思维品质培养,确立大体恒定的分析维度,并建构起人物形象分析模型知识的,更是罕见。而这些问题,在余党绪老师这篇整本书阅读教例中,得到了较好矫正,令人欣喜。
  一、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性
  优秀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一定是富有变化性的。
  长篇小说,尤其如此。比如,祥子开始的憨厚淳朴,到后来的无赖麻木,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作家重点揭示的。短篇小说虽然不会详细再现这种变化性,但也会动用一些手法对变化加以勾勒。比如,《祝福》就是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悉数安排在春天,以揭示其希望的毁灭和精神生气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
  教学中,把握了人物形象的变化性,情节、环境的特性也会水落石出。不注意变化性,再典型的形象,都会被分析得机械、片面,一地鸡毛,更别说以人物形象的变化性揭示情节、环境的特性了。
  余老师的这则教学实录,之所以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分析人物形象时,牢牢把握住了“变化性”的维度。刘备虚伪人格的形成,随着实力的积攒,权力的上升,野心的炽烈,虚伪的人格也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为了把握这种变化性,余老师引导学生从刘备政治生涯图谱的勾勒,到按“有无占领动机、谢绝理由、真实原因”分析模型所展開的对刘备救徐州,占益州内心世界变化的探析,做得丝丝入扣,让人时有思维的柳暗花明之感。
  二、关注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人物形象的立体性,是指人物性格或内心世界丰富、复杂的特点,这是对平面人物、概念化人物形象的超越,也是典型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缺乏魅力,正是因为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人性善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刻的善很有可能演变成下一刻的恶,反之亦然。另,人还有心言行的错位,表面呈现的东西有时恰恰是背离心灵的。唯有灵魂面具脱落,复杂而真实的人性才会真正显现。对此,优秀的小说都会有所表现,“将人物打出生活的常轨”说,“有意味的瞬间”说,正基于此。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摄影艺术家优素福·卡什就说过:“我深知每个人物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秘密,作为摄影师,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揭示这一秘密。尽管所有的人都会用面具极力掩饰,然而,人们内在的自我意识,有时会在一瞬之间,通过他无意识的手势、眼神以及短暂的失态流露出来。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关系着摄影师的成败。”他说的“一瞬之间”,正是灵魂秘密泄露的瞬间,捕捉了这个瞬间,人物形象便会一下子立体、生动起来。摄影艺术如此,文学创作亦如此。
  遗憾的是,这一常识并不为许多语文老师所熟知。分析人物形象,清一色善,清一色恶的孩童思维还普遍存在。比如,只看到克拉利斯的自私、冷酷,看不到她对孩子的爱,为家庭生机操持的艰辛;看到孔乙己迂腐、可笑的一面,看不到他善良、抗争、执着、苦人的多侧面。
  从这个角度说,余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刘备形象,关注到其虚伪背后的英雄主义情怀,热血,政治城府等性格侧面,是多么地应小说典型之性。
  三、关注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典型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鲜明的个性之中折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但吊诡的是,很多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关注的是共性,很自觉地过滤掉个性。比如,都具有勇的性格,鲁达之勇、武松之勇和李逵之勇到底有何差别,常常是不去关注的。
  这不仅是对小说类性辨识的弱化,更是对小说篇性的漠视。
  余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性、立体性,而且对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更是心细如发地辨析。在PPT分别呈现了曹丕和刘备登基的三次假推辞的共性之后,他这样点睛——
  刘备与曹丕,他们的表演是不是很相似啊?相似的现象却有着不同的实质,你看刘备在徐州与益州上的表现;不同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实质,曹丕称帝与刘备称帝,实质是一样的。汉献帝控制在曹丕手里,曹丕就搞了个“禅让”,其实汉献帝何尝心甘情愿,迫不得已罢了,曹丕取得了“天意”的合法性;刘备手里没有天子,他便借助“民意”,臣子们“劝进”,这就取得了“民意”的合法性。都是表演,都是假象!
  曹丕是反派人物,所以小说揭穿了他的表演;而刘备呢,拥刘贬曹的罗贯中自然不肯贬低他,还是强调刘备的“义”。
  一个借天意上位,一个借民意上位;一位逼汉献帝禅让,一位高举“义”的大旗恭行大礼;一位急不可耐地欲受诏,登帝位,一位则显得迫不得已登帝位——余老师抓住的是神态“大惊”,结合语言“孤虽是景帝之孙”,还有顺水推舟时的指责“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来分析,虽未突出“喜——惊”神情对比,但是两人汲汲登帝位的个性差异已经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了。
  四、关注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关注了人物的共性,为什么还没有凸显时代性呢?无他,共性体现的是一类人的特点,如林黛玉之多愁善感,阿Q之精神胜利法,他们可以成为一类人的“共名”,却不一定体现时代的特征。
  但是,优秀小说塑造的典型,在表现个体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表现一个时代。鲁迅的《故乡》折射了军阀混战、苛捐杂税严重的老中国农民的生活;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则是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翻身的农民生活,时代气息是触之可及的。有时候,一个新闻事件都能折射出许多时代的信息,更何况意涵丰富的小说?李泽厚说:“有限的偶然的具体形象里充满了那生活本质的无限、必然的内容,正可谓‘微尘中有大干,刹那间见终古’。”生活本质,必然地包含着时代生活的本质。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时,很有必要将其揭示出来。否则,怎么能充分揭示典型形象的内涵呢?
  落实到刘备形象的分析,则应与那个礼崩乐坏,盛行丛林法则,充满杀戮、欺诈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一如分析杨绛《老王》中的“我”之冷,老李之冷,必须与时代之冷相关联,是一个道理。   余老师的做法是,将虚伪的生成与实力的扩张,权力的上升,野心的增强联系起来。这当然也能揭示时代的面影,但仅限于表面的正相关关系,而未深入揭示其间的本质联系——为什么实力扩张,权力上升,野心增强,虚伪也变得强化、自如起来?那种阴冷、狡诈的功利性算计的时代本质,还是很难显露出来。
  五、关注人物形象的超越性
  典型之所以为典型,还因为其天然的超越性。超越个体,超越时代,甚至超越种族,超越国界。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克拉利斯身上功利性的灰暗元素,若瑟夫身上同情、悲悯、博爱的光明元素,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对人性有着警示和救赎的作用。这正是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所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那个时代,还有益于我们反观自身,审视当下,进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那么,刘备人物形象有超越性吗?
  当然有。无论是他为荣誉而战的勇气,基于仁义的热血担当,还是在功利面前表现的时而谨慎,时而虚伪,时而翻脸无情,抑或是余老师教学中没有提到的为兄弟舍生忘死,被余老师视为童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被别的学者视为格局的大抱负(匡扶汉室),都有超越时代的观照意义。
  落实到语文教学,这些既是小说整本书阅读的语文知识,思辨能力磨砺的资源,也是生命融合,情意素养教育的极好凭借。余老师的教学对上述内容有“点”无“染”,或许是对人物形象超越性的审视还处于自发状态,或许是出于教学内容互文性择定(将之放到《三国演义》另外主题的教学中)而主动舍弃。
  六、关注人物形象的文化性
  优秀小说的人物形象,也一定蕴含着文化基因,使小说的意蕴表现更加醇永。比如,鲁迅的《祝福》,有的人见出纲常文化,有的人见出死亡文化,还有的人见出了西方的希望哲学文化一对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不是肉体的戕害,而是希望的剥夺。这自有解读不尽的魅力。
  步入素养本位时代,“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私以为核心素养中将“传承”置于前,“理解”置于后是反認知逻辑的,故调换了一下顺序)更是语文教育之必须。面对经典小说,尤其需要致力于文化意蕴的发掘。
  那么,刘备形象中折射了怎样的文化呢?
  他言必称“仁义”,称帝过程中还有意提到自己是“景帝之孙”,这些都是被余老师视为虚伪的标识来分析的,但这何尝没有暗示出当时的文化呢?仁义不就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吗?称“仁义”固然有虚伪的成分,但也体现了他对“师出有名”的考量,这与他重视民意,招贤纳士,极力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以谋求最广大的民心支持,更好实现自己的霸业是水乳交融的。尽管有点儿变形,但仁义文化毕竟渗进了他的精神血脉。
  而暗示自己是景帝之孙,不正体现了当时文化中对血统的重视吗?王意如老师对这一点看得十分清晰:“文化的选择以传统道德为准绳,而传统道德除了要求皇帝必须是道德的最高典范之外,确实也有血统上的期盼。这种要求和期盼伴随着浓厚的‘天人感应’色彩,在儒学于思想史站稳脚跟后,成为中国百姓接受一切历史的‘前结构’。”
  如果上升到价值批判的层面,刘备形象身上也折射了被人诟病的英雄“伪形文化”——耗尽心术、权术与阴谋,把人的全部智慧不是用于补天与填海,而是用于杀人与征服。虽是有毒的文化,完全可以将之曝露,使学生看个清楚,以向真正的英雄文化(勇毅,有童心和慈悲心,是建设者而非破坏者、毁灭者,是拯救生命而非屠戮生命……)归趋。如此,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才会真正得以落实。
  囿于时间、容量或内容配置等方面考量,余老师虽提到了“对刘备进行道德审判容易,但分析其社会与文化原因更有意义”,但并未深入触及人物形象的文化性开掘。不过,如何在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他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维路径。
  [作者通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缺乏真情实感是初中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除追究学生主观原因外,对语文教师而言,更有价值的追问是: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这个问题上,写作教学“实为”是否存在不足?教师对写作教学“应为”的认识是否准确?对其“可为”的开发是否充分?传统写作命题存在剥离真实情境、缺失写作目的、缺乏交流对象等问题。单纯的“因题而作”,易驱使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与其费尽心力教学生如何在笔端流露真情实感,不如先创造情境,为其
《寄欧阳舍人书》收录于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散文选读》第12课,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这是一篇仅八百余字(不含后人添加的标点)的书信,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交代写作缘起以及自身观诵墓碑铭后的总体感受,然后阐释撰写墓碑铭的意义。第二部分谈当时社会中墓碑铭写作的两大弊端——“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不足以行世而传后”。第三部分针对两大弊端而确立正面观点“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例1、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1:  我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至多也只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做一个80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18岁的老翁。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创造利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袁行霈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必修三,第四单元,收录有三篇文章:《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以下简称《历程》)(加来道雄)。  编者的目的是“这个单元学习科普文章”,这意味着教材编者认为,加来道雄的文章是“科普文章”,这篇文本的教材价值是科普作品。教学目标是“启迪心智,激发想象,
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与书面交流。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试题设置了交际语境因素,要求考生在任务情境中以限定的身份构思行文。如2015年全国Ⅰ卷要求考生以“明华”为写信人,“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态度、阐述看法;2016年全国Ⅱ卷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在三条路径的比较中阐述看法与理由;2018年全国Ⅰ卷则明
指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目前全部开始落地实施,本次教材的更新不是添砖加瓦,而是范式重构。本次教材改革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单元内呈现文体异质、古今互见、读写融通的编排方式。而对广大一线教师最有挑战性的应该是与这种编排方式最相适应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这套新教材分必修2册和选择性必修3册,共28个单元,其中必修16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12个单元
人物台词是话剧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台词是话剧的灵魂,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揭示都要靠台词来充分体现。话剧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赏析台词,怎样准确把握人物台词的丰富性和爆发力,是话剧教学的重中之重。否则,就会停留在台词的表层,难以领悟到话剧台词的丰富意蕴和发展张力。  《雷雨》是曹禺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充分体现其话剧风格和追求的扛鼎之作,作品中匠心独运、丰富巧妙的人物台词,成功塑造了周朴园
著  一本长篇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众多角度进行阅读指导,选择哪些重要的内容开展阅读指导课是关键所在。当然,老师还要从长篇小说的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思考,同时结合学情,慎重地选择指导内容。本文以《骆驼祥子》为例,谈谈如何选择指导内容,从而读出《骆驼祥子》的“原汁原味”。  《骆驼祥子》不仅情节设置精巧别致、人物塑造精彩独特、环境描写北京风味十足,而且是老舍成熟期的作品,其炉火纯青的京味语
摘 要 《朝花夕拾》项目化学习采用逆向设计的方式,从“消除与经典隔膜”的教学目标出发,围绕“在读书节上推介《朝花夕拾》”这个驱动性问题,进行任务分解,并为学生提供项目支架,通过设计覆盖全程的评价体系为任务提供规范与指引。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走向深度阅读,成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  关键词 《朝花夕拾》;驱动性问题;项目支架 “全程”评价  一、确立教学目标  《朝花夕拾》是七年级学生的第一部必读
摘 要 诗化小说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审美特质,可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诗化小说的审美化解读策略,以促进其小说深度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有效提升:由“形”聚“神”,把握行文脉络;由“象”会“意”,感悟审美内涵;由“言”品“美”,感受艺术魅力。   关键词 诗化小说;文体特征;审美化解读  所谓诗化小说,是指富有诗意情调与情韵,抒情色彩浓郁的小说,是如沈从文所说的“用故事抒情作诗”的小说。有别于传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