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新课标”为指导,研究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新语文读本》的教学意义,并探讨了该书的阅读指导方法。
关键词:《新语文读本》;阅读指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11-1
《新语文读本》(初中卷)作为上世纪末语文大讨论后新出版的语文教育理念化的产物,在众多语文课外读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它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成长发展的不同特征为初中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搭建了对话的桥梁,使他们借助这座桥梁,走出了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看到了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为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语文读本》的教学意义
1.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首先,通过阅读《新语文读本》,学生把从课本中获得的语文能力加以运用。《新语文读本》与课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教材是用于日常课堂教学的,是为了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从阅读的要求、训练的系统性、难易度来讲,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指向:要精读、细读,训练要成序列化、全面化,难度由易到难,对其他文章的学习具有借鉴作用。而《新语文读本》只要求略读,借助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去充分了解、挖掘文章的内涵,一般由学生个人完成。其次,通过阅读《新语文读本》,学生阅读的量大大增加。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超过400万字,这仅靠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新语文读本》就起到了补充作用。
2.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作为教材的补充,《新语文读本》和课本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试以鲁迅作品为例:长期以来,鲁迅作品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难点:在编者看来,主要是选文与教学方法的不得当。有鉴于此,《新语文读本》改变了选文的思路:首先让学生读鲁迅的《好的故事》(初中第一册)、《阿长与〈山海经〉》(初中第二册)与《兔和猫》(初中第四冊)。这里有鲁迅对故乡美的山水的描绘、对天上的“美的人和美的事”的想象,对保姆长妈妈美好的心灵的展示与赞颂,以及鲁迅对小动物的生命的关爱,所展现的都是鲁迅内心世界中最为美好与光明的方面,也是与初中学生的生活最为接近,是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并引起心灵的共鸣的。整个读本初中卷,就这样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了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的大师的世界。
二、《新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研究
1.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结合《新语文读本》的内容,可以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朗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片段、诗词、散文等;或者每周安排一节读书报告会,请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自己阅读《新语文读本》的心得体会、感悟收获等,这样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章发表不同的见解。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思考,这样既能使《新语文读本》的阅读落到实处,又能营造民主生动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效果。
2.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
1)略读。略读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大意。主要有浏览法(旨在把握概况),扫读法(旨在抓住重点),跳读法(旨在去粗取精)。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它的目录和序言来了解这本书的大意,以便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准备。阅读结构完好的文章,则可以先浏览它的首括句、每段的关键句来了解其大意。因此我们在用读本来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时,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把读本作为一部完整的书,让学生通过浏览对其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也为其他阅读训练打下基础;第二步,选择读本中的几篇文章训练学生浏览文章,提取大意的能力。要求以较快速度通读全文,不要为难以理解的词句而停顿下来进行思考,要尽量避免回视、重读。
2)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要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当学生们通过略读了解文章大意后,就可以决定哪些文章需要进一步阅读。这样的文章通常是略读之后没有完全理解的。理解性阅读的目标就是要完全领会作者所传达的思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架构出文章的内容。理解性阅读的每一步都需要阅读文章,但程度将逐渐加深。第一步,略读确定文章大意;第二步,理解整篇文章主旨,然后从内容中找出支撑性的句子来架构出作者所论述的问题。
3)鉴赏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是鉴赏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所产生的由外及内的感受与体验,欣赏和鉴别。鉴赏性阅读应有四个步骤:首先要把文章从头到尾地读一遍,保持阅读的连贯性。然后理清文章的层次。第三步将全文再完整地浏览一遍,通过进一步的艺术感受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作为鉴赏阅读的成果肯定下来。最后则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有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言论以及作家的其他著作来了解作品产生的来龙去脉,弄清作品在作家创作道路上的地位和影响。
总之,《新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是文中一些简单的事例介绍和笼统的理论阐述就能简单说清楚的,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一个故事[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语文读本》;阅读指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11-1
《新语文读本》(初中卷)作为上世纪末语文大讨论后新出版的语文教育理念化的产物,在众多语文课外读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它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成长发展的不同特征为初中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搭建了对话的桥梁,使他们借助这座桥梁,走出了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看到了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为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语文读本》的教学意义
1.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首先,通过阅读《新语文读本》,学生把从课本中获得的语文能力加以运用。《新语文读本》与课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教材是用于日常课堂教学的,是为了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从阅读的要求、训练的系统性、难易度来讲,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指向:要精读、细读,训练要成序列化、全面化,难度由易到难,对其他文章的学习具有借鉴作用。而《新语文读本》只要求略读,借助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去充分了解、挖掘文章的内涵,一般由学生个人完成。其次,通过阅读《新语文读本》,学生阅读的量大大增加。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超过400万字,这仅靠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新语文读本》就起到了补充作用。
2.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作为教材的补充,《新语文读本》和课本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试以鲁迅作品为例:长期以来,鲁迅作品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难点:在编者看来,主要是选文与教学方法的不得当。有鉴于此,《新语文读本》改变了选文的思路:首先让学生读鲁迅的《好的故事》(初中第一册)、《阿长与〈山海经〉》(初中第二册)与《兔和猫》(初中第四冊)。这里有鲁迅对故乡美的山水的描绘、对天上的“美的人和美的事”的想象,对保姆长妈妈美好的心灵的展示与赞颂,以及鲁迅对小动物的生命的关爱,所展现的都是鲁迅内心世界中最为美好与光明的方面,也是与初中学生的生活最为接近,是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并引起心灵的共鸣的。整个读本初中卷,就这样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了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的大师的世界。
二、《新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研究
1.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结合《新语文读本》的内容,可以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朗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片段、诗词、散文等;或者每周安排一节读书报告会,请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自己阅读《新语文读本》的心得体会、感悟收获等,这样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章发表不同的见解。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思考,这样既能使《新语文读本》的阅读落到实处,又能营造民主生动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效果。
2.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
1)略读。略读的目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大意。主要有浏览法(旨在把握概况),扫读法(旨在抓住重点),跳读法(旨在去粗取精)。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它的目录和序言来了解这本书的大意,以便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准备。阅读结构完好的文章,则可以先浏览它的首括句、每段的关键句来了解其大意。因此我们在用读本来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时,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把读本作为一部完整的书,让学生通过浏览对其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也为其他阅读训练打下基础;第二步,选择读本中的几篇文章训练学生浏览文章,提取大意的能力。要求以较快速度通读全文,不要为难以理解的词句而停顿下来进行思考,要尽量避免回视、重读。
2)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要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当学生们通过略读了解文章大意后,就可以决定哪些文章需要进一步阅读。这样的文章通常是略读之后没有完全理解的。理解性阅读的目标就是要完全领会作者所传达的思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架构出文章的内容。理解性阅读的每一步都需要阅读文章,但程度将逐渐加深。第一步,略读确定文章大意;第二步,理解整篇文章主旨,然后从内容中找出支撑性的句子来架构出作者所论述的问题。
3)鉴赏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是鉴赏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所产生的由外及内的感受与体验,欣赏和鉴别。鉴赏性阅读应有四个步骤:首先要把文章从头到尾地读一遍,保持阅读的连贯性。然后理清文章的层次。第三步将全文再完整地浏览一遍,通过进一步的艺术感受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作为鉴赏阅读的成果肯定下来。最后则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有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言论以及作家的其他著作来了解作品产生的来龙去脉,弄清作品在作家创作道路上的地位和影响。
总之,《新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是文中一些简单的事例介绍和笼统的理论阐述就能简单说清楚的,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一个故事[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