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温州是个小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中绝大部分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产业层次“低、小、散”。其结果是温州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指数已明显落后于浙江省内其他同类规模的城市。温州经济的停滞发展与其创新能力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温州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再次打造具有“温州模式”的区域创新城市。
关键词:温州 民营企业 区域创新 高新技术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自主创新是今后15年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同年8月,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6]86号),2007年4月温州市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联合印发《温州市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从此温州一改以往小商品大市场发展当地经济的模式,转而注重发展具有温州特色的创新经济。熊彼特在20世纪初期提出“创新(innovation)”概念及其创新理论,此后Abernathy 和Clark(1985)以及Tushman 和 Anderson(1986)先后一致认为创新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创新是个复合性概念,它首先是个概念或想法(idea),然后通过可行的想法转化为生产力乃至最后成为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创新过程就是把软性的知识转化为可获利的服务。这种转换涉及到全社会成员的参与,其中可包括创新者、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等部门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本文中所提到的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依托由政府、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相关的联络组织等要素所构建的服务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所具备的综合实力。温州是我国首个市场经济的诞生地。该市的经济活动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是阻碍经济创新进一步提升的是温州本地缺乏全国著名的科研院所以及创新型企业。所以探索温州市区域创新能力对于重新焕发温州市经济活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温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现状
据统计在2013年,温州市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5亿元(占当年温州市GDP的1.35%),研发人员数达到32000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822件,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超7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技术市场实现交易额达到1.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5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超过105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6.6万元/年人左右。虽然重视科技为温州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些许的变化,当地政府也通过资助企业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等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科技生产含量和科技创造力。鉴于温州主体经济仍然以小微企业为主。而这些私人小微企业现阶段以生产某一产品零部件或单一终端产品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虽然一些温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有涉足,如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尤以智能化工业电器接通温州本地发达的电器制造业巨头如正泰集团和德力西有限公司、特种泵阀等高性能机电基础件为全国其他需求单位提供一级生产产品、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过程产品,没有自己的整机生产能力和终端产品。这与本地原有薄弱的生产基础有关。另一方面,温州是个商业氛围很浓的城市,“重销售、轻科技”、“重模仿、轻创新”的商业氛围也使得创新科技的运用举步维艰。相反地,追求短期利益是在温企业的共同创利模式。不少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又大,能否顺利回收且快速回报也是个未知数,因而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往往是捉襟见肘。据统计,温州市2006年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26.9亿元,仅居浙江省第六,远远落后于杭州和宁波;企业技术开发费仅占销售收入的1.1%,全省排位靠后。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温州的民营企业是以传统家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利用私人闲置的资金设厂开公司,针对的是当前畅销的产品和快速获利的商品,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需求和遵守度是不够严谨的。虽然温州市政府最近几年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比如给予优秀的生产企业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每年定期到世界各地吸引海外留学毕业人员来温落户就业等措施来促进本地企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力量,可是企业在留人和用人机制上的缺陷使得人才流失严重。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造成了温州的关键技术水平长期落后,因而无法满足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有鉴于此,温州应坚持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措施,通过制订并实施一系列促进人才集聚、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外围环境留得住人才等优惠政策带动企业自觉参与到自主创新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模式上来。
二、提升温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和路径
虽然温州市政府每年投入到R&D經费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本地的高科技产出与生产效益并非成正比关系。这与当地消费高科技产品的人群和接收高科技产品的单位数量有限是有关的。当地人的品牌意识也是一个阻碍新高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的另一关键因素。仿冒高科技产品的泛滥也使得处于较为高价位的真实高科技产品被挤出流通市场的窘迫境地。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不能仅依赖R&D经费、专业科技人员等单向流入来衡量创新水平的高低。要将工作重心转向创新与企业的真实需求相符合,政府要创造有利的外围条件如出重手打假还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的竞争,要让企业走出去熟悉国际企业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增加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品牌自创能力,了解国际贸易通则,要敢于维护自己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保护他人的专利权。只有这样,企业的国际形象就会改观,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对待中国产品就不应有偏见。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了个好头,比如2004年来自温州的通领科技集团在美国本土主动应诉美国莱伏顿公司起诉其侵犯美国专利案,结果在努力三年后,终于迎来了中国民企第一家在美赢得了中美知识产权官司。这不仅开创了中国在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纠纷案的第一次胜诉案的先例,而且也开启了我国企业或个人今后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应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一个企业要创新除了硬件前沿技术的掌握外还需要有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由于一直以来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观念比较淡薄,容易在国际竞争中被他人抓住把柄,所以我们需要开发一些核心的、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而不能仅靠国外产品的外形模仿。组建于2012年的温州高新区科技园是温州高新区科技、人才、政策高度集聚的洼地。该区将推进激光光电、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国家级专业孵化器建设。这就扭转本市创新技术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创新平台。这将为温州市下一步启动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温州急需淘汰或合并一批污染严重,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的民营企业,让一些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去和这些企业联合或发生产业重组,改变以往注重生产忽视质量、注重营销而忽视技术的企业文化。要让企业做到持续性发展和对社会负起责任。还要集中力量鼓励企业发展“高、精、尖”产业由此带动本市企业转型和城市经济的结构。要想提升温州市的创新能力就得彻底打破原有民营企业各自为营的局面;各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共同分享引进人才资源;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共享信息;成立高科技信息资源库和人才储备库;在适合温州本地的经济特色和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发展原创性的软件业、IT核心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等具有世界前瞻性的产业。要把引进先进科技和自主研发作为两条腿来走路,带动本地企业摆脱简单模仿和低端产品生产的刻板印象,有条件的企业应努力在国外上市争取国际同行的认可和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创造条件把国际人才引入温州使得本地狭小的市场份额得以不断向外扩张,通过并购国外一些经营不善的知名企业来壮大自己的国际经营能力和国际公关能力使得本地产品的质量与国际要求的标准无异。所有这些设想都是基于温州本地企业的国际视野和品牌开拓意识。目前温州企业走向世界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自主品牌创立的意识上还是相当薄弱,大多当地企业仍然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做低端附加值不高的业务,所以对于高科技的大量投入实际上为他人做嫁衣,是个赔本只赚个吆喝的买卖。要彻底打破这一“魔咒”,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由此平台向外界发布最新的国内外供求市场消息,共同分享投资高科技的风险,整合各种无序竞争的势力,把全市划分为数个高科技创新片区,片区内的企业共同合作研发高科技产品,成果共同分享,风险共同承担。要最大限度避免造成科研力量分散、项目重复开发等资源浪费现象。当然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离不开与当地的科研院所的合作和参与。因此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使得高校、企业、政府三者在创新体系中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体才能保障各项措施的彻底落实、到位。学校是科研的主力军、企业是科研实验的场所,政府是科研的推手,这三者结合才能使得高科技和创新成果得以彻底的释放。所以温州当地的企业、当地高校和市政府各部门要统一协调、统一思想、统一步骤来实现本地经济的彻底转型和提升。 三、打造温州民营企业科技和生产创新能力
温州民营企业在本地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充分挖掘温州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集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于一体;生产、研发、孵化、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的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等势在必行。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方向为高新技术产业远离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重点吸纳在外温州人回乡创业。开展招商引资前期工作,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目前温州市非公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96%、80%、93%,温州民企科技投入占了全市的90%以上,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占了全市的90%以上,承担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占了全市的90%以上,引进的科技人才占了全市的90%以上,基于中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缓解经济下滑的压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等十二部于2007年10月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提升的捷径。在温州过去的几年里,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交易会,如轻工博览会,大力推进技术合作与交流,从2002—2013年,共举办九届轻工博览会,达成合作合同和意向超1000多项,涉及金额数百亿。这种国际交易会为温州市的产业转型和企业参与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以及在最近几年兴起的温州网上技术市场,为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为温州民营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其创新经济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城市的发展后劲越足。反之,就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落败。一个城市的创新来源首先是人才,其次通过政策的引导,形成一种创新的科学体系。只要企业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消费者就有义务对创新的高科技产品予以配合和支持,同时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手段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所以企业、高校和政府的三方联动是保障一座城市创新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只要企业、高校和政府“三心合一”,创新型社会的建立就离我们不远。一旦社会形成了创新共识,人们的日常活动就会更进一步鼓励创新活动继续发展直至实现创新科技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新华网,2006—02—09
[2]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Z].温委发[2006]86号,2006—08—2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若干政策,发改企[2007]2797號[Z].2008—02—05
[4]温州市委市政府.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Z].2013—09—02
(季绍斌,1967年生,浙江平阳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
关键词:温州 民营企业 区域创新 高新技术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自主创新是今后15年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同年8月,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6]86号),2007年4月温州市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联合印发《温州市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从此温州一改以往小商品大市场发展当地经济的模式,转而注重发展具有温州特色的创新经济。熊彼特在20世纪初期提出“创新(innovation)”概念及其创新理论,此后Abernathy 和Clark(1985)以及Tushman 和 Anderson(1986)先后一致认为创新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创新是个复合性概念,它首先是个概念或想法(idea),然后通过可行的想法转化为生产力乃至最后成为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创新过程就是把软性的知识转化为可获利的服务。这种转换涉及到全社会成员的参与,其中可包括创新者、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等部门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本文中所提到的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以企业为核心主体,依托由政府、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相关的联络组织等要素所构建的服务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所具备的综合实力。温州是我国首个市场经济的诞生地。该市的经济活动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是阻碍经济创新进一步提升的是温州本地缺乏全国著名的科研院所以及创新型企业。所以探索温州市区域创新能力对于重新焕发温州市经济活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温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现状
据统计在2013年,温州市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5亿元(占当年温州市GDP的1.35%),研发人员数达到32000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822件,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超7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技术市场实现交易额达到1.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5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超过105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6.6万元/年人左右。虽然重视科技为温州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些许的变化,当地政府也通过资助企业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等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科技生产含量和科技创造力。鉴于温州主体经济仍然以小微企业为主。而这些私人小微企业现阶段以生产某一产品零部件或单一终端产品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虽然一些温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已有涉足,如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尤以智能化工业电器接通温州本地发达的电器制造业巨头如正泰集团和德力西有限公司、特种泵阀等高性能机电基础件为全国其他需求单位提供一级生产产品、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过程产品,没有自己的整机生产能力和终端产品。这与本地原有薄弱的生产基础有关。另一方面,温州是个商业氛围很浓的城市,“重销售、轻科技”、“重模仿、轻创新”的商业氛围也使得创新科技的运用举步维艰。相反地,追求短期利益是在温企业的共同创利模式。不少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又大,能否顺利回收且快速回报也是个未知数,因而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往往是捉襟见肘。据统计,温州市2006年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26.9亿元,仅居浙江省第六,远远落后于杭州和宁波;企业技术开发费仅占销售收入的1.1%,全省排位靠后。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温州的民营企业是以传统家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利用私人闲置的资金设厂开公司,针对的是当前畅销的产品和快速获利的商品,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需求和遵守度是不够严谨的。虽然温州市政府最近几年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比如给予优秀的生产企业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每年定期到世界各地吸引海外留学毕业人员来温落户就业等措施来促进本地企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力量,可是企业在留人和用人机制上的缺陷使得人才流失严重。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造成了温州的关键技术水平长期落后,因而无法满足本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有鉴于此,温州应坚持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措施,通过制订并实施一系列促进人才集聚、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外围环境留得住人才等优惠政策带动企业自觉参与到自主创新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模式上来。
二、提升温州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和路径
虽然温州市政府每年投入到R&D經费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本地的高科技产出与生产效益并非成正比关系。这与当地消费高科技产品的人群和接收高科技产品的单位数量有限是有关的。当地人的品牌意识也是一个阻碍新高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的另一关键因素。仿冒高科技产品的泛滥也使得处于较为高价位的真实高科技产品被挤出流通市场的窘迫境地。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不能仅依赖R&D经费、专业科技人员等单向流入来衡量创新水平的高低。要将工作重心转向创新与企业的真实需求相符合,政府要创造有利的外围条件如出重手打假还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的竞争,要让企业走出去熟悉国际企业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增加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品牌自创能力,了解国际贸易通则,要敢于维护自己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保护他人的专利权。只有这样,企业的国际形象就会改观,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对待中国产品就不应有偏见。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了个好头,比如2004年来自温州的通领科技集团在美国本土主动应诉美国莱伏顿公司起诉其侵犯美国专利案,结果在努力三年后,终于迎来了中国民企第一家在美赢得了中美知识产权官司。这不仅开创了中国在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纠纷案的第一次胜诉案的先例,而且也开启了我国企业或个人今后在国际贸易纠纷中应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一个企业要创新除了硬件前沿技术的掌握外还需要有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由于一直以来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观念比较淡薄,容易在国际竞争中被他人抓住把柄,所以我们需要开发一些核心的、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而不能仅靠国外产品的外形模仿。组建于2012年的温州高新区科技园是温州高新区科技、人才、政策高度集聚的洼地。该区将推进激光光电、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国家级专业孵化器建设。这就扭转本市创新技术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创新平台。这将为温州市下一步启动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温州急需淘汰或合并一批污染严重,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的民营企业,让一些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去和这些企业联合或发生产业重组,改变以往注重生产忽视质量、注重营销而忽视技术的企业文化。要让企业做到持续性发展和对社会负起责任。还要集中力量鼓励企业发展“高、精、尖”产业由此带动本市企业转型和城市经济的结构。要想提升温州市的创新能力就得彻底打破原有民营企业各自为营的局面;各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共同分享引进人才资源;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共享信息;成立高科技信息资源库和人才储备库;在适合温州本地的经济特色和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发展原创性的软件业、IT核心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等具有世界前瞻性的产业。要把引进先进科技和自主研发作为两条腿来走路,带动本地企业摆脱简单模仿和低端产品生产的刻板印象,有条件的企业应努力在国外上市争取国际同行的认可和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创造条件把国际人才引入温州使得本地狭小的市场份额得以不断向外扩张,通过并购国外一些经营不善的知名企业来壮大自己的国际经营能力和国际公关能力使得本地产品的质量与国际要求的标准无异。所有这些设想都是基于温州本地企业的国际视野和品牌开拓意识。目前温州企业走向世界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自主品牌创立的意识上还是相当薄弱,大多当地企业仍然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做低端附加值不高的业务,所以对于高科技的大量投入实际上为他人做嫁衣,是个赔本只赚个吆喝的买卖。要彻底打破这一“魔咒”,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由此平台向外界发布最新的国内外供求市场消息,共同分享投资高科技的风险,整合各种无序竞争的势力,把全市划分为数个高科技创新片区,片区内的企业共同合作研发高科技产品,成果共同分享,风险共同承担。要最大限度避免造成科研力量分散、项目重复开发等资源浪费现象。当然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离不开与当地的科研院所的合作和参与。因此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使得高校、企业、政府三者在创新体系中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体才能保障各项措施的彻底落实、到位。学校是科研的主力军、企业是科研实验的场所,政府是科研的推手,这三者结合才能使得高科技和创新成果得以彻底的释放。所以温州当地的企业、当地高校和市政府各部门要统一协调、统一思想、统一步骤来实现本地经济的彻底转型和提升。 三、打造温州民营企业科技和生产创新能力
温州民营企业在本地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充分挖掘温州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集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于一体;生产、研发、孵化、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的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等势在必行。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方向为高新技术产业远离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重点吸纳在外温州人回乡创业。开展招商引资前期工作,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目前温州市非公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96%、80%、93%,温州民企科技投入占了全市的90%以上,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占了全市的90%以上,承担的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占了全市的90%以上,引进的科技人才占了全市的90%以上,基于中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缓解经济下滑的压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等十二部于2007年10月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提升的捷径。在温州过去的几年里,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交易会,如轻工博览会,大力推进技术合作与交流,从2002—2013年,共举办九届轻工博览会,达成合作合同和意向超1000多项,涉及金额数百亿。这种国际交易会为温州市的产业转型和企业参与的国际竞争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以及在最近几年兴起的温州网上技术市场,为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为温州民营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其创新经济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城市的发展后劲越足。反之,就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落败。一个城市的创新来源首先是人才,其次通过政策的引导,形成一种创新的科学体系。只要企业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消费者就有义务对创新的高科技产品予以配合和支持,同时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手段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所以企业、高校和政府的三方联动是保障一座城市创新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只要企业、高校和政府“三心合一”,创新型社会的建立就离我们不远。一旦社会形成了创新共识,人们的日常活动就会更进一步鼓励创新活动继续发展直至实现创新科技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新华网,2006—02—09
[2]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Z].温委发[2006]86号,2006—08—2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若干政策,发改企[2007]2797號[Z].2008—02—05
[4]温州市委市政府.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Z].2013—09—02
(季绍斌,1967年生,浙江平阳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