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空间叙事下《典型的美国人》的杂糅身份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此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探讨《典型的美国人》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通过分析三种叙事空间类型中不同的空间意象,揭示主人公杂糅身份的构建过程——物理生存空间中张家人作为中国人的固有身份;虚拟权力空间中张家人作为“准华裔美国人”的移民身份;心理空间中张家人作为华裔美国人的“杂糅”身份。最后得出结论:华裔只有敢于面对自身与生俱来的“中国性”,勇于接受后天文化熏陶形成的“美国性”,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构建真正的“杂糅”身份。
  [关键词] 空间叙事;《典型的美国人》;杂糅身份
  注:基金不要删除
  基金项目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编号:L11AWW002)、大连外国语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XJZD05)、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立项(编号:YJG201205)以及2013年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等阶段性成果。
  伴随20 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美国族裔群体的自我身份意识逐渐觉醒,族裔身份归属也同时引发了学界的思考。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担负了建立民族“想象的共同体”的重任[1]。其中,文学想象的经典作品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时代的气息和社会的特征”[2]1。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华裔文学想象的是中美两个民族的文化沃土。因此,解决身份归属问题对华裔文化身份建构和民族形象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被称为“当代华裔文学四大主将”之一的任碧莲,对华裔身份归属问题做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其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人》成为华裔文学的经典作品,享誉当代美国文坛。小说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华裔移民的身份归属问题。
  任碧莲笔触幽默睿智,文体简洁而有气势。《典型的美国人》摒弃了以往华裔作家“异域风情”的浓墨重彩,不添加中国神话、传说,不强调传统文化陋习,从华裔第一代移民的视角,描写了三位主人公从对自我身份的茫然无措,到主动融入主流社会受挫后的焦虑、无助,再到最终杂糅身份的顿悟的过程。作品体现了不同叙事空间类型,具有典型的空间意象。因此,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叙事空间类型的三个方面对《典型的美国人》华裔身份的构建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物理生存空间中张家人作为“中国人”的固有身份,虚拟权力空间中张家人作为“准华裔美国人”的移民身份,以及心理空间中张家人作为“华裔美国人”的杂糅身份。
  一、 物理生存空间中张家人作为“中国人”的固有身份
  叙事空间是指行为者所处和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即物质层面的地点、场所或背景。随着小说叙事理论的不断发展,叙事空间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意蕴[3]4-9。它不再单纯地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具有了精神层面的指涉内涵。根据不同的属性特征,叙事空间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叙事空间,其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首先是物理生存空间。诺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中提到,“所谓‘存在空间’,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形象’”[4]。诺伯格所说的“存在空间”即为物理生存空间。也就是说,物理生存空间是指“人们非常熟悉,并投入了感情的空间”[3]20,即人物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具有自然的、人文的、物理的属性,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地理景观和建筑以及地域划分等。
  《典型的美国人》中的生存空间是小说主人公生活其间的物质环境,包括移民前的中国和移民后的美国。迈克·迈朗在《文化地理学》中指出,“我们将地理景观看作一个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而社会就是构建在这个价值观念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读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释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就是表现了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地理景观得以保存和巩固”[5]。因此,中国和美国两大不同的地理景观,表现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美国,这个建立在《独立宣言》上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度,深受西方物质主义的影响。“美国梦”作为物质主义的产物,集中体现了美国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美利坚民族在追求“美国梦”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美国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念即为“美国性”。正如江宁康所阐释的那样,“‘美国性’……是美利坚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2]52。它具体表现为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推崇和“美国式成功”的追求。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世代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儒家思想及其价值观念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性”,主要表现为对家庭观念的重视、“中国式成功”的追求和中庸的为人处事哲学。拉尔夫初到美国面对新环境时,表现的行为举止乃至思想都是作为中国人固有身份体现出的“中国性”:秉承“百善孝为先”古训,作“一个中国小男孩,挣扎着长大,做好他父亲的儿子”[6]3。身肩“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重任,拉尔夫在前往美国的途中,写下“1.我要修德。(一个真正的学者是一个好学者,古语云:朽木不可雕也。)2.我要为全家争光” [6]6的宏图伟志。送礼、走人情,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中的普遍现象。小说中,拉尔夫在追求留学生事务办公室的凯米的过程中,给她买了各种礼物;当他发现签证过期时,找导师平克斯教授帮忙,试图以善意的谎言躲避政府的查询。如霍布斯鲍姆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指出的,“族群特性往往指共同的血缘背景以及世代相传的家系,族群的共同特征和集体认同,便是借由它们代代相传下来”[7]。作为第一代华裔,尽管拉尔夫的物理生存环境从中国换到了美国,但是初到美国时他仍然保持着作为中国人的固有身份,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表现出代代相传的“中国性”。
  二、 虚拟权力空间中张家人作为“准华裔美国人”的移民身份
  “空间不仅具有人们能看见能触摸的物理实体性质,更重要的,它还生产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弥漫于空间各个角落的社会关系、权力运作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内容”[8]。因此,权力空间具有虚构的、政治的属性,主要表现为人际间的权力控制关系。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功能是由空间意象担任并完成的,而空间意象则由文本中反复出现的生存空间具体环境所形成。空间意象不但为故事发展提供了基点,而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在《典型的美国人》所体现的权力空间中,有两个独特的空间意象,它们是厨房和汽车。由于张家人最初中国人的身份认知,他们到美国后的生活步步陷入窘境。在“美国梦”的不断诱惑下,他们开始逐步接受美国人的“美国性”。厨房和汽车两个空间意象,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家人为适应美国生活,开始探寻自身的“美国性”,这就为日后成为“华裔美国人”的“杂糅”身份做了铺垫。由此,这一阶段可以视为虚拟的权力空间中张家人作为移民身份的“准华裔美国人”时期。   福柯指出,“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9]。而权力的运作特征之一即是“作为阶级支配与剥削的装置”[10]。小说中的权力空间由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权力空间反过来体现了社会各阶层之间权利的较量与抗衡。而鲜明的政治性使得社会空间成为各阶层权力较量、抗衡的展示中心。首先,《典型的美国人》中厨房这一空间意象,象征着男人对女人的权力控制关系。小说多次描写拉尔夫和妻子海伦在厨房中发生的故事细节。两人经由姐姐特雷萨介绍刚刚相识时,海伦经常在厨房为拉尔夫烹饪食物,而拉尔夫则负责品尝味道。从分工上不难看出,在厨房这一空间意象中,男人占主导位置。“他一会儿说这菜太咸、太甜,另一会儿又说太辣”,“多放点姜,他指点着。少放点醋。多放点酱油”[6]60。很明显,拉尔夫在厨房里是发号施令的主导者,而海伦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服从者。另外,在“新生活”一章中,拉尔夫走进厨房,指责正在做饭的海伦呼吸的节奏和方式不对,强迫她模仿他自己的呼吸方式:“我要你一直这样呼吸”[6]77。连人类最基本的生理行为都要控制,厨房的这一幕充分证明了男人对女人的强烈控制欲。拉尔夫之所以对海伦有这种强烈到扭曲的控制欲,是源于他在美国这个大环境中的屡次碰壁和不得志。随着美国生活的不断深入,最初的中国人身份认知给他带来了诸多困境:对凯米的苦心追求无疾而终;国民政府垮台之后颓废度日;签证过期,为避开警察的问询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和美国导师发生冲突,学业诸多受阻;居住在肮脏、拥挤的地下室,从事低下的屠夫工作;就连同为华胞的留学生同学也陆续离他而去。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挤和华人同胞的疏远,使他对自己原有的身份认知开始产生怀疑。拉尔夫与生俱来的“中国性”非但没有让他实现来美国的初衷——完成学业,光宗耀祖,反而让他的美国生活步履维艰。于是,拉尔夫开始思考重新给你自己定位。而对自身“中国性”的否定,导致了他对自己人生感到迷茫和无力,更导致了他自信的匮乏。正是这种不自信,驱使他在厨房里如此突出强调他男权的控制力,以掩饰内心的脆弱。其次,《典型的美国人》中汽车这一空间意象,象征着富有者对贫穷者的权力控制关系。拜金主义作为西方物质主义的产物,是美国梦的核心内容。汽车作为现代消费品,是财富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汽车是美国人的“财富梦”。在《典型的美国人》中,汽车是体现主人公追寻美国梦不可或缺的部分。拉尔夫第一次对美国梦最直接、最深切的接触,是见到老赵的新车以及格罗弗驾车载他兜风的经历。“‘真漂亮’,拉尔夫用一只手指钦佩地摸着汽车”[6]103。这是拉尔夫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汽车时发出的由衷感叹,也可以理解为他对汽车所代表的美国梦发出的赞叹。与其说他“钦佩地摸着汽车”,不如说他的内心在憧憬着美国的“发财梦”。拉尔夫内心对金钱的渴望开始滋生,希望有一天自己会拥有一辆这样的车。格罗弗载他在路上飞奔疾驰,“他被俘虏了”[6]106。然而,“俘虏”拉尔夫的不仅是格罗弗娴熟的车技——“他是一位自然式的司机,对他而言,方向盘似乎就是手的自然延伸”[6]16,更是格罗弗所代表的财富以及财富积累起来的成功。在富有的格罗弗面前,拉尔夫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他能做的只有“看格罗弗开车”[6]106。汽车,反映了富有者对贫穷者的控制。尽管格罗弗拥有中国人外在的相貌,但内在却早已被同化为美国人。因此,格罗弗就是“典型的美国人”,是成功实现美国梦的实例。拉尔夫极尽模仿格罗弗的语言举止乃至思想,就连座右铭也从中国的谚语换成了美国的财富书籍。正是在美国梦的步步诱惑下,拉尔夫开始质疑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中国性”,而逐步接受美国梦所体现的“美国性”,即对金钱的渴望,对个人成功的追求。
  三、 心理空间中张家人作为“华裔美国人”的“杂糅”身份的顿悟
  巴什拉认为,诗人构造出来的内心空间,不仅是几何学家外部空间的对称物,更是在人心中对自身的意识[11]。因此,心理空间是人物内心对外部生存空间和某种生命体验的认知和感悟。它具有认知的、表意的特性,表现形式为自我认识以及自我对他者的认识。作为一个隐喻式的概念,心理空间虽然不具备具体的物质形态,但典型的空间意象却为小说的主题发展提供了契机。
  《典型的美国人》中张家人的家宅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空间意象。从张家人最开始居住的有裂缝的公寓,到后来的郊区别墅,再到最后搬入的花园公寓,住所的变化象征着张家人心理空间的转变。初到美国的张家人居住在“年久失修,没有电梯的公寓里”[6]69,卧室墙上有一道很大的裂缝。这里,裂缝象征着初到美国的张家人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与美国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他们心理上一条无法跨越的中美文化鸿沟。而“这套公寓倾斜”[6]69,则预示着张家人的心理空间将从与生俱来的“中国性”,向后天文化熏陶形成的“美国性”转变。后来的郊区别墅是张家人心理上“美国性”占主导的具体表现。金钱的积累,物质的丰富,使得张家人在心理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三间卧室,一间半洗澡间,一个有出口的地下室……一个砖铺花架,一个大后院”[6]159。宽敞的生活空间拓展了张家人的心理空间,全家人沉浸在这短暂的欣喜之中。然而,尽管张家人物质生活充裕了,但家人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痕,昔日的亲情已不存在。拉尔夫与海伦之间不断的争吵;海伦背着丈夫与格罗弗偷情;因为姐姐特雷萨与老赵之间的暧昧关系,拉尔夫对姐姐不加掩饰地排斥,时不时地冷嘲热讽。梦终究是短暂的,就像泡沫终有破裂的一刻:拉尔夫的炸鸡店关闭,事业跌入谷底;海伦与格罗弗的丑事被曝光;拉尔夫情绪失控,驾车将姐姐撞得昏迷不醒。宽敞的生活空间却压缩了张家人的心理空间,此时张家人的心理空间已经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最后搬入的花园公寓是张家人顿悟的地方。花园公寓没有贫民窟公寓的大裂缝,也不像别墅那样富丽堂皇,它质朴而实用。在这里,拉尔夫感悟“一个人就是他自己限度的总和,自由只不过使他看清了自己的限度所在”[6]305。拉尔夫从浮华的“美国梦”中醒来,认识到完全否定自身的“中国性”,而一味盲目推崇后天文化熏陶形成的“美国性”给他带来的灾难。他悔悟到“美国根本就不是美国”[6]305。在这里,海伦意识到把来到美国当作人生分水岭是错误的,真正的分水岭是懂得爱和拥有家人。此时此刻张家人才明白,他们已经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完全的美国人,而是“华裔美国人”。他们从心理上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杂糅”身份——既有“中国性”又有“美国性”。   “杂糅”是指“一种异体合成、混合以及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的不纯文化形式”[12]。“杂糅”身份是华裔真正的身份归属。“中国性”和“美国性”在形成杂糅性的过程中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说主人公正是意识到了华裔特有的“杂糅性”身份,才将张家人原本被挤压到极限的心理空间再度拉高扩宽,让张家人的美国生活以“信念”一章结束:拉尔夫从美国梦的幻灭中领悟到了人生真谛,姐姐特雷萨从昏迷中苏醒,海伦结束荒唐的婚外情重回家庭的怀抱,两个女儿的心智也更加成熟。
  四、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分析了《典型的美国人》主人公在不同的叙事空间类型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身份定位,探讨了第一代华裔对文化身份的探寻过程——从最初只承认自身作为“中国人”的“中国性”,到后来积极追求美国梦,突出强调作为“准华裔美国人”的“美国性”,再到最后成为“华裔美国人”的“杂糅性”。这一艰辛历程说明,华裔群体的身份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发生流变的。只有敢于面对自身与生俱来的“中国性”,勇于接受后天文化熏陶形成的“美国性”,华裔才能正确认识两种文化的差异,吸取不同文化的精髓,正确地自我定位。而清醒地认识到杂糅身份,华裔才能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属,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进而维护整个华裔群体的权利,更加稳固地立足于美国社会,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而找到真正的“杂糅”身份归属,华裔文学作家才能更好地吸收中美两国的文化滋养,使华裔文学想象的天空更加深邃,华裔文学之林更加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57.
  [2] 江宁康.美国当代文学与美利坚民族认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 [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9.
  [5]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 杨淑华、宋慧敏译. 南京:南京大出版社,2003:27.
  [6] 任碧莲.典型的美国人[M].王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语民族主义[M]. 李金梅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2.
  [8] 余新明.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J].沈阳大学学报,2008,20(2):79-80.
  [9] [法]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C]//陈志梧译.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4.
  [10] [法]戈温德林·莱特&保罗·雷比诺.权力的空间化[C]//陈志梧译.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8.
  [11]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13.
  [12]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42.
  注:英文拽要关键词需要保留。
  Constructing Hybrid Identity of Chinese American: A Spatial Narrative Study on Typical American
  LIU Shengnan1 WANG Shaoping2
  (1.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2. Department of Second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Liaoning 11604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hybrid identity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ypical Americ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narrative. Through analyzing typical spatial imag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narrative spaces, the thesis proclaim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hybrid identity of the protagonists——the Changs’ inborn identity as Chinese in the physical livingspace, the Changs’ immigrant identity as “pre-Chinese American” in the fictional power space, and the Changs’ “hybrid” identity as Chinese American in the psychological space. Then it comes the conclusion: Chinese American should face their own inherent “Chineseness” and accept bravely the “Americanness” cultivated from the subsequent cultural influence so as to find their correct position and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of hybridity.
  Key words: spatial narrative; Typical American; hybrid identity
  作者简介:刘胜男(1987—),女,河北廊坊市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族裔文学;
  王绍平(196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部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族裔文学,叙事学。
其他文献
摘要:白居易在中唐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创作的众多诗歌中,白居易偏爱讽喻一类。他一生创作了172首讽喻诗,这类诗歌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就是贯穿始终的“兼济”情怀。而这种“兼济”之志又与诗人的思想变化密切相关,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白居易的讽喻诗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讽喻诗的独特性。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兼济”情怀;理论基础;独特性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2914首诗歌,
期刊
提要:“先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相关联。先例现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经常出现在广告语言中。先例现象具有情感评价和广告功能,因此在当代俄语广告篇章中,它已经成为广告语言实现其感染能力、追求特殊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广告文本、先例现象、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是生产者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重要渠道,市场经济的
期刊
在过去的2020年,世界各国相继发起针对互联网平台巨头的反垄断调查。2021年初,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强制关停特朗普账号的行为,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互联网平台权力边界的讨论。早在2016年,《文化纵横》就曾策划专题探讨互联网平台帝国的崛起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几年过去,互联网平台已经从当年“庞大但无序”的新生现象,发展为拥有实质性“权力”和“领地”的技术巨头。它们集中了大量技术、数据和财富,并持续
期刊
摘要:为探讨文化对面孔认知加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启动范式,以白族、彝族建筑为启动刺激,外部信息具有白族、彝族典型特色的面孔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判断面孔性别。结果发现:1)建筑、面孔一致的条件下,建筑促进了面孔的认知加工速度;(2)建筑、面孔不一致的条件下,建筑阻碍了面孔的认知加工速度。  关键词:文化 认知加工 面孔外部信息 白族 彝族  1.引言  面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刺激,人类对面孔的识别
期刊
在悠久的文明史中,中国传统政治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但伴随着西风东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越来越受限于西方政治理论及学术分科体系,过分夸大了古今政治制度和治理形式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没有注意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与制约。因此,社会科学界对中国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自主自觉的认识。《文化纵横》设置“治道”栏目的目标之一,正是邀请历史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
期刊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当生产过剩的经济周期到来时,如何冲破需求瓶颈、保证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这个问题,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直面对的难以破解的大问题。  相当一段时期,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西方经济学一直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政策主张是反对投资主导,反对提高积累率,主张消费主导,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静态地看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为此,在当前经济发
期刊
中美关系正发生突变,且似乎不以中国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从贸易战到新冠疫情的污名化,从关闭休斯顿总领馆到南海军演,从打压中国企业到在香港、新疆、台湾问题上的干涉内政……中国人观察到,无论如何释放善意,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当坚决的意志——与中国脱钩,遏制中国。  中美关系的突然转变,将导致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环境发生实质性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中国发展“战
期刊
2020年末至2021年初以来,围绕着大型互联网平台爆发了一系列事件:从蚂蚁金服上市争议到法国政府对美国互联网巨头开征数字税,从外卖平台调度纷争到大型平台员工过劳危机,从TikTok遭遇封禁风潮到特朗普个人账户被社交平台封禁事件,大型平台涉及的争议已经成为全球性、跨领域、多层次的复杂现象,穿透大众的日常生活,冲击社会的分工结构,影响全球的政治生态。  大型互联网平台集合了先进技术、巨量资本和高效组
期刊
中美关系正在受到广泛关注。近来,受新冠疫情和美国国内选举政治激化的影响,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在試图理解中美关系的变化及未来走向的同时,我们也惊异地发现,我们自以为熟悉的美国仿佛变得陌生了——美国不仅成为当前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并且隐藏在其社会内部的阶级、族群、政治意识等不同类型的矛盾,也在疫情蔓延之时不断涌现为各种激烈的社会冲突。显然,美国正在同世界一起,经历一场百年未遇的变局。因此,要理解中美
期刊
摘要:作为亚洲新兴的电影国家,泰国近几年的电影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仅保持了传统类型的题材优势,更是创新性地把泰国青春推向了世界影坛。泰国青春影像取得今日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最初,泰拳片、鬼怪片、史诗片等电影类型占据了泰国电影的半壁江山。青春影像作为泰国电影的一种流脉,从传统类型格局中“破土而出”,打破了泰国电影长久以来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并且通过多元叙述的记忆重构、从传统影像中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