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必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孩子,经常也会遇到爱啃铅笔的学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不良习惯或性情急躁、心理紧张的儿童身上,当然也会有身体疾病因素的存在。这学期,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小男孩,而造成他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体内的血铅含量超标导致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控制。
一、问题的发现
一节语文课上,刚教完新授的新字词,全班同学正全神贯注,身板挺直地在描红、仿影、临写,突然,王XX在座位上叫了出来:“老师,老师,程XX坐到地上去了。”我疾步走到他身边,同时用眼神示意其他同学继续写,我双手将他抱回座位,轻声地询问:“怎么了,人好好的怎么掉地上去了,赶紧写作业。”忽然,我见他两手空空的,而笔头正被他的嘴含着,他用无辜的眼睛瞅着我,傻傻地冲我一笑,我把笔从他嘴里抽出来,放回他手里,告诉他铅笔是用来写字的,放嘴里不卫生,他愣愣地动了动下巴,谁知,他接过笔第一件事不是写,而是放回嘴里啃,像是又找回了什么好吃的东西,而摊在桌上的作业本仍旧白白净净,如同他那张白净而可爱的小脸。
自这一次后,我就时常注意程XX了。课上,他总是把玩着手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写字总是先“尝尝”笔头的味道再写几个;课后,人、书包、外套时不时躺倒在地上。凭直觉,我知道他这一系列有异于其他同龄人的行为,绝非仅仅是不良习惯造成的,肯定还有更直接的原因。
于是,我首先想到联系他的家长。在与他父母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孩子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意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了正规检查,发现孩子的血铅含量超标,现正在给孩子服用排铅的药物。听到这些,我想我找到了他爱啃铅笔,傻傻地冲我笑的原因了——啃笔是满足自我心理的慰藉,笑容是害怕失去他人的关爱……
二、过程的实施
(一)纠正孩子啃铅笔的不良习惯
啃铅笔是一种不良习惯。为了纠正它,我一方面从思想上教育孩子,告诉他铅笔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要爱护好它们,这样它们才能帮助我们写出漂亮的字,得到老师的肯定;另一方面是讓家长协助教育孩子,平日里注意口腔卫生,不将东西随便塞入口中,看到不好的现象要立即制止。同时,当我们发现孩子啃铅笔的次数减少了,就要及时地鼓励他,给予他一定的奖励。在这种动力的促使下,相信他会做得更好。
(二)抚慰孩子心中的情感缺口
面对爱啃铅笔的小男孩,面对一切报以笑容的小男孩,他的情感神经敏感而脆弱。这样的孩子,在同学面前更为自卑,在老师面前更为胆怯。在和他的交谈中,他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面部平静,眼神却闪烁不已。从那一刻起,出操时我牵起了他的左手,写字时我扶稳了他的右手。午餐前我会提醒他先去洗手,放学后我会帮助他整理东西。渐渐地,他和我的关系近了:做操时把脱下的外套递到我手中,下课时主动拿起黑板擦擦去我写的粉笔字。看到这一切,我想孩子的情感世界慢慢向我敞开了,这为日后的教育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三)搭建孩子心灵的自信堡垒
程XX同学不自觉地啃铅笔,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身体本身的反应,有心理需要的满足,也有学习不自信的体现。为此,我在语文课上,时常将目光投向他,不错过他的点滴进步,让他体验到集体学习带来的快乐。比如让他扮演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字词,充当字词和同学“交朋友”等,当他站在讲台前时,他脸上的笑容是最灿烂的。
三、个案的反思
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又都是那么的鲜活。爱啃铅笔的学生,也常挂在其他班主任的嘴边。孩子爱啃铅笔,如果我们仅仅认为是一种坏习惯,是一种不讲卫生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无大碍,那无疑是极其片面的观点。这样的案例活生生摆在我们眼前,当孩子的身上出现异常问题时,我们切不可就问题而谈,而应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像这个案例中:1.孩子体内的血铅含量超标,引起他的智商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2.学生的心理行为低于同龄人,自卑感更为严重。3.长期的情感缺口得不到有效的补给,变得畏怯而自闭。
(一)师生合力,让其融入班集体
作为班主任,应努力使学生视己为师为友,我也一直相信真诚能换来真心。在与程XX日渐频繁的接触中,这孩子对我的依赖性陡增,他由起初的点头摇头开始渐渐和我说上了话,感觉很欣慰。但我深知,过度的保护和依赖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想在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让班里的其他同学来扮演我的另一只手,帮助他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午间打饭时,有同学会提醒他排队;课外活动时,有同学会拉着他一起参与团体活动……
(二)家校齐心,让其健康成长
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坦诚的交流会消除彼此的顾忌,“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我时常会接到对方家长的电话,倾听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孩子在校的境况。我也经常利用家校路路通、打电话或是趁家长接孩子的空档,和家长做些交流,了解孩子的治疗情况、在家情况,家长都是很乐意配合的。这样一种持续的良好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班主任要好好把握。
(三)理论与实践相辅,拓宽发展之路
在实践中,困惑时有发生,让我感到班主任担子的沉重与不易。作为班主任,仅有一颗炽热的心是不够的,仅有一些专业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还要多一些教育的理论和技巧,而最佳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当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时,我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技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用只言片语垒砌教育经验的城墙。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 江苏】
一、问题的发现
一节语文课上,刚教完新授的新字词,全班同学正全神贯注,身板挺直地在描红、仿影、临写,突然,王XX在座位上叫了出来:“老师,老师,程XX坐到地上去了。”我疾步走到他身边,同时用眼神示意其他同学继续写,我双手将他抱回座位,轻声地询问:“怎么了,人好好的怎么掉地上去了,赶紧写作业。”忽然,我见他两手空空的,而笔头正被他的嘴含着,他用无辜的眼睛瞅着我,傻傻地冲我一笑,我把笔从他嘴里抽出来,放回他手里,告诉他铅笔是用来写字的,放嘴里不卫生,他愣愣地动了动下巴,谁知,他接过笔第一件事不是写,而是放回嘴里啃,像是又找回了什么好吃的东西,而摊在桌上的作业本仍旧白白净净,如同他那张白净而可爱的小脸。
自这一次后,我就时常注意程XX了。课上,他总是把玩着手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写字总是先“尝尝”笔头的味道再写几个;课后,人、书包、外套时不时躺倒在地上。凭直觉,我知道他这一系列有异于其他同龄人的行为,绝非仅仅是不良习惯造成的,肯定还有更直接的原因。
于是,我首先想到联系他的家长。在与他父母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孩子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意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了正规检查,发现孩子的血铅含量超标,现正在给孩子服用排铅的药物。听到这些,我想我找到了他爱啃铅笔,傻傻地冲我笑的原因了——啃笔是满足自我心理的慰藉,笑容是害怕失去他人的关爱……
二、过程的实施
(一)纠正孩子啃铅笔的不良习惯
啃铅笔是一种不良习惯。为了纠正它,我一方面从思想上教育孩子,告诉他铅笔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要爱护好它们,这样它们才能帮助我们写出漂亮的字,得到老师的肯定;另一方面是讓家长协助教育孩子,平日里注意口腔卫生,不将东西随便塞入口中,看到不好的现象要立即制止。同时,当我们发现孩子啃铅笔的次数减少了,就要及时地鼓励他,给予他一定的奖励。在这种动力的促使下,相信他会做得更好。
(二)抚慰孩子心中的情感缺口
面对爱啃铅笔的小男孩,面对一切报以笑容的小男孩,他的情感神经敏感而脆弱。这样的孩子,在同学面前更为自卑,在老师面前更为胆怯。在和他的交谈中,他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面部平静,眼神却闪烁不已。从那一刻起,出操时我牵起了他的左手,写字时我扶稳了他的右手。午餐前我会提醒他先去洗手,放学后我会帮助他整理东西。渐渐地,他和我的关系近了:做操时把脱下的外套递到我手中,下课时主动拿起黑板擦擦去我写的粉笔字。看到这一切,我想孩子的情感世界慢慢向我敞开了,这为日后的教育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三)搭建孩子心灵的自信堡垒
程XX同学不自觉地啃铅笔,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身体本身的反应,有心理需要的满足,也有学习不自信的体现。为此,我在语文课上,时常将目光投向他,不错过他的点滴进步,让他体验到集体学习带来的快乐。比如让他扮演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字词,充当字词和同学“交朋友”等,当他站在讲台前时,他脸上的笑容是最灿烂的。
三、个案的反思
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又都是那么的鲜活。爱啃铅笔的学生,也常挂在其他班主任的嘴边。孩子爱啃铅笔,如果我们仅仅认为是一种坏习惯,是一种不讲卫生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无大碍,那无疑是极其片面的观点。这样的案例活生生摆在我们眼前,当孩子的身上出现异常问题时,我们切不可就问题而谈,而应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像这个案例中:1.孩子体内的血铅含量超标,引起他的智商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2.学生的心理行为低于同龄人,自卑感更为严重。3.长期的情感缺口得不到有效的补给,变得畏怯而自闭。
(一)师生合力,让其融入班集体
作为班主任,应努力使学生视己为师为友,我也一直相信真诚能换来真心。在与程XX日渐频繁的接触中,这孩子对我的依赖性陡增,他由起初的点头摇头开始渐渐和我说上了话,感觉很欣慰。但我深知,过度的保护和依赖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想在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让班里的其他同学来扮演我的另一只手,帮助他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午间打饭时,有同学会提醒他排队;课外活动时,有同学会拉着他一起参与团体活动……
(二)家校齐心,让其健康成长
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坦诚的交流会消除彼此的顾忌,“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我时常会接到对方家长的电话,倾听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孩子在校的境况。我也经常利用家校路路通、打电话或是趁家长接孩子的空档,和家长做些交流,了解孩子的治疗情况、在家情况,家长都是很乐意配合的。这样一种持续的良好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班主任要好好把握。
(三)理论与实践相辅,拓宽发展之路
在实践中,困惑时有发生,让我感到班主任担子的沉重与不易。作为班主任,仅有一颗炽热的心是不够的,仅有一些专业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还要多一些教育的理论和技巧,而最佳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当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时,我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技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用只言片语垒砌教育经验的城墙。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