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不利。因此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课程实际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案,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数学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26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从长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上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就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过度理解新课改教学模式转变的政策,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量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完全取代传统手写,过度使用教学工具的弊端在于很多知识与实际内容衔接性较低,受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影响,常常不能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能提升,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1]。此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过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课堂教学过程常常只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内容的讲解,常常在学生未能完全理解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合作讨论,并且很多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其范围,这样使得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同时过于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也常常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中约束力及引导力不足,这样对教学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不利,同时也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2]。所以,在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结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合理设计教案,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为学生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相应支持,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可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后,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自身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也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知识摄取内容,并且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3]。针对小学生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课堂学习与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数学问题的进行,使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课时,教师就需仅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课堂教学。如在因数与倍数的数学关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理解的时候以一个队伍为例,其中倍数可以看作队伍中的“司令”,因数则为队伍中的“小兵”,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知识后的直观形象的理解。在之后的课堂联系过程,教师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数字4,6,7,8,10,12中,哪些数字是“24”这个倍数司令的小兵?这样的问题正好迎合了前面关于因数与倍数的表述,问题的趣味性显著,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及探究,更好的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
(二)创设相关的知识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常常对数学学科中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无法理解,这样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较大影响,经常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4]。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数学课程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通过相关情境的构建让学生感受知识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比如小学五年级“鸡兔同笼”一直是學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原因是该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常常顾此失彼,最终使得获得的结果错误。针对这一情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制作教学用具,购买一些小鸡与小兔的模型及透明的箱子。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前,将鸡兔全部放到箱子中,然后为学生陈述已知的条件,让学生思考及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确定自觉的答案正确后,教师将箱子打开呈现给学生答案。借助这样生动形象情境展示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内容,并且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更加凸显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特征。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课本中的数学规律及知识都是数学家们通过一次次的生活实践总结出的经验[5]。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教材内容与生活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学科中抽象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比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统计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性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统计及可能性判断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学校周边小卖部的数量”、“统计学校的树木的数量”、“统计年级人数”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进行积极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结合生活实际及知识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基础科学的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瑛.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4,23(6):73-73.
[2]陈智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J].中华少年,2016,6(10).
[3]徐惠.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4(11):12-12.
[4]才让加.新时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J].中华少年,2017,6(30):257-258.
[5]孙维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2016,4(24):115-115.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026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从长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上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就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过度理解新课改教学模式转变的政策,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量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完全取代传统手写,过度使用教学工具的弊端在于很多知识与实际内容衔接性较低,受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影响,常常不能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能提升,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1]。此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过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课堂教学过程常常只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内容的讲解,常常在学生未能完全理解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合作讨论,并且很多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其范围,这样使得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同时过于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也常常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中约束力及引导力不足,这样对教学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不利,同时也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2]。所以,在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结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合理设计教案,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为学生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相应支持,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可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后,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自身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也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知识摄取内容,并且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3]。针对小学生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课堂学习与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数学问题的进行,使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课时,教师就需仅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课堂教学。如在因数与倍数的数学关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理解的时候以一个队伍为例,其中倍数可以看作队伍中的“司令”,因数则为队伍中的“小兵”,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知识后的直观形象的理解。在之后的课堂联系过程,教师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数字4,6,7,8,10,12中,哪些数字是“24”这个倍数司令的小兵?这样的问题正好迎合了前面关于因数与倍数的表述,问题的趣味性显著,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及探究,更好的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
(二)创设相关的知识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常常对数学学科中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无法理解,这样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较大影响,经常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4]。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数学课程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法,通过相关情境的构建让学生感受知识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比如小学五年级“鸡兔同笼”一直是學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原因是该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常常顾此失彼,最终使得获得的结果错误。针对这一情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制作教学用具,购买一些小鸡与小兔的模型及透明的箱子。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前,将鸡兔全部放到箱子中,然后为学生陈述已知的条件,让学生思考及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确定自觉的答案正确后,教师将箱子打开呈现给学生答案。借助这样生动形象情境展示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内容,并且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更加凸显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特征。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课本中的数学规律及知识都是数学家们通过一次次的生活实践总结出的经验[5]。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教材内容与生活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学科中抽象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比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统计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性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统计及可能性判断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学校周边小卖部的数量”、“统计学校的树木的数量”、“统计年级人数”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进行积极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结合生活实际及知识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基础科学的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瑛.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4,23(6):73-73.
[2]陈智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J].中华少年,2016,6(10).
[3]徐惠.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4(11):12-12.
[4]才让加.新时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J].中华少年,2017,6(30):257-258.
[5]孙维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2016,4(24):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