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每天感知的都是一些鲜活的教学案例,接触的都是形形色色个性丰满的儿童,他们充满好奇心,但是我们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孩子,填鸭式教学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苦”。那么,究竟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使教学成为一种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的事情呢?恐怕还是应该从教师的“少教”着手。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要善于激发学生自己去动手学习,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因此,教师要摒弃学生学不会、不会学的担心,学会恰当地“放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课堂!那么,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语文课堂又是一个怎样的课堂呢?
一、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在教学当中,每个教师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都希望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甚至在关键时刻,总是恨不能手把手地全部搬给学生,这样一来,不仅老师累,学生苦,而且学生还学得云里雾里,最终达不到教学目标。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以生为本”,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要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这种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课堂!这样更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拨总结,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实现多学少教的双赢。
二、做好充分教学准备
做任何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而言,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一步。
1.目标精当
作为一名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学习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创设良好氛围。许多教师在备课时,生怕漏掉问题,巨细无遗,处处是重点,结果又无重点,学生并不知道一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其实不必面面俱到,我们知道参考书种类很多,各种“教参”规定的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多在三四个,仅教学重点就有两三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联系实际,从中确定或暂行确定一两个,以使问题集中,解决得彻底,为学生的练习留出广阔的空间。
2.研究精深
其实教学目标少了,教师要备的课更多,对教学过程作全面、综合的考虑,对教材和学生作精深的研究。一方面,娴熟地驾驭和运用教材为讲和练作准备。教学训练目标的精当不是信手拈来,而是认真准备的结果。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学习态度、对新知识的需求等情况,课堂上所讲所练要能够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使他们的原有知识得到发展提高,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挖掘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要挖掘课堂内容,首先让学生爱学,学生不爱学,老师讲得再多也是浪费时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尤为必要。语文教学应该保护儿童的天性,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开掘他学习的潜能。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基本思路是:早认字、大阅读、大感受,以阅读为中心,推动听、说、读、写。意义识字,推进阅读,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说,以读引写,全面提高,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创造“我要学”“我想学”“我愿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一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融情”,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师生共同挖掘课文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鼓励自主学习,提高参与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学,不能只是要学生学,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我会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地尽情去想,合理去想。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观察有所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能够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做,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从而实现少教多学,提高课堂效率。
五、少教多学,功在课外
通过简而精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固然是正确的做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堂外对学生的指导,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课外的工夫,课内的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课外指导很重要,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指导。我对学生课外的指导是:勤读书,细观察,强化口语训练,多写多练。但是我认为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小学生的生活,扩大阅读量,让小学生感受课外的另一片天地。我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童话,例如《小黑鱼》《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利用“绿色阅读”的时间定期在班级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广泛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言之有物”。学生的阅读量大了,思维活了,想法也多了,必然会产生说和写的欲望,这就为写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也同样重要。只要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写作的素材,不断地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如果他们觉得“言之有物”,就说明教师把好了“少教多学”一关,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也享受到了快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要善于激发学生自己去动手学习,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因此,教师要摒弃学生学不会、不会学的担心,学会恰当地“放手”,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课堂!那么,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语文课堂又是一个怎样的课堂呢?
一、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在教学当中,每个教师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都希望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甚至在关键时刻,总是恨不能手把手地全部搬给学生,这样一来,不仅老师累,学生苦,而且学生还学得云里雾里,最终达不到教学目标。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以生为本”,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要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这种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课堂!这样更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拨总结,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实现多学少教的双赢。
二、做好充分教学准备
做任何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而言,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一步。
1.目标精当
作为一名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学习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创设良好氛围。许多教师在备课时,生怕漏掉问题,巨细无遗,处处是重点,结果又无重点,学生并不知道一堂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其实不必面面俱到,我们知道参考书种类很多,各种“教参”规定的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多在三四个,仅教学重点就有两三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联系实际,从中确定或暂行确定一两个,以使问题集中,解决得彻底,为学生的练习留出广阔的空间。
2.研究精深
其实教学目标少了,教师要备的课更多,对教学过程作全面、综合的考虑,对教材和学生作精深的研究。一方面,娴熟地驾驭和运用教材为讲和练作准备。教学训练目标的精当不是信手拈来,而是认真准备的结果。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学习态度、对新知识的需求等情况,课堂上所讲所练要能够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使他们的原有知识得到发展提高,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挖掘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要挖掘课堂内容,首先让学生爱学,学生不爱学,老师讲得再多也是浪费时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尤为必要。语文教学应该保护儿童的天性,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开掘他学习的潜能。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基本思路是:早认字、大阅读、大感受,以阅读为中心,推动听、说、读、写。意义识字,推进阅读,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说,以读引写,全面提高,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创造“我要学”“我想学”“我愿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一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融情”,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师生共同挖掘课文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鼓励自主学习,提高参与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学,不能只是要学生学,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我会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地尽情去想,合理去想。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观察有所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能够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做,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从而实现少教多学,提高课堂效率。
五、少教多学,功在课外
通过简而精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固然是正确的做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堂外对学生的指导,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课外的工夫,课内的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课外指导很重要,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课外指导。我对学生课外的指导是:勤读书,细观察,强化口语训练,多写多练。但是我认为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小学生的生活,扩大阅读量,让小学生感受课外的另一片天地。我让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童话,例如《小黑鱼》《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利用“绿色阅读”的时间定期在班级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广泛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言之有物”。学生的阅读量大了,思维活了,想法也多了,必然会产生说和写的欲望,这就为写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也同样重要。只要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写作的素材,不断地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如果他们觉得“言之有物”,就说明教师把好了“少教多学”一关,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也享受到了快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