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需要。如何构建充满灵魂与活力的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呢?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对学生如何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塑造人格魅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教学反思 课外活动 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的原意是说,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倒“水”,学生接“水”的过程,哪怕教师具备了源源不断的泉水,而学生没有认真去接,他可能还是一无所获。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老师倒“水”,学生接“水”的过程,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水”、挖掘“水”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勇于表现,乐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途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培养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同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到满足,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着学生。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老师必然会得到学生的青睐,受到学生的尊重,激起学生对所教学科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的形象要亲切、庄重、朴实,应尽可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平易近人,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带头不做。总之,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进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在导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使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好奇心,从而形成探究意识。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
五、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是教师素质、数学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备课、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反思。对于备课的反思,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效果,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有效,包括教学内容是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而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指教师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及如何改进、对哪些环节比较满意。在反思教学行为的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包括这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等等。
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数学就要用数学,但事实是许多学生不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重视课本中应用性的知识和实习作业,如课本中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估算知识、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很大方便,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计算器能为现实生活提供方便,重视实习作业的完成,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平时多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数学有关的实例,一些科普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感知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有意布置一些别具一格的作业:从报刊、身边事例中搜集素材,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写习题,使学生把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雨露,是阳光,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关爱,经常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发现学生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发现学生有难言之隐时,乐于做他们的朋友,替他们出谋划策,渡过难关,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样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新理念,吸收新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他们走入社会后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为他们营造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推进新课程理念的今天,耕耘在基础教育战线的数学教师们,一定要不断更新思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内在美,使他们学业有成。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教学反思 课外活动 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的原意是说,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倒“水”,学生接“水”的过程,哪怕教师具备了源源不断的泉水,而学生没有认真去接,他可能还是一无所获。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老师倒“水”,学生接“水”的过程,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水”、挖掘“水”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勇于表现,乐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途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培养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同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到满足,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着学生。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老师必然会得到学生的青睐,受到学生的尊重,激起学生对所教学科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的形象要亲切、庄重、朴实,应尽可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平易近人,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带头不做。总之,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进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在导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使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好奇心,从而形成探究意识。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
五、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是教师素质、数学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备课、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反思。对于备课的反思,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效果,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有效,包括教学内容是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而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指教师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及如何改进、对哪些环节比较满意。在反思教学行为的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包括这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等等。
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数学就要用数学,但事实是许多学生不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重视课本中应用性的知识和实习作业,如课本中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估算知识、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很大方便,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计算器能为现实生活提供方便,重视实习作业的完成,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平时多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数学有关的实例,一些科普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感知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有意布置一些别具一格的作业:从报刊、身边事例中搜集素材,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写习题,使学生把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雨露,是阳光,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关爱,经常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发现学生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发现学生有难言之隐时,乐于做他们的朋友,替他们出谋划策,渡过难关,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样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新理念,吸收新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他们走入社会后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为他们营造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推进新课程理念的今天,耕耘在基础教育战线的数学教师们,一定要不断更新思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内在美,使他们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