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主题生成过程的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学层面或某一学科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又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学校根据本校所具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放和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教师和学生变为主体,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成;探究
  
  作为一门需要走出课本、走出教室又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自由度”最大,空间最广,方法最灵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没有现成教材可循的,所开展的研究主题同样是不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本校、本地区的地域性特征,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整合开发出来的,以学生为参与主体进行的。因此,其主题的确定既不能怕费事而由教师一手包办,也不能打着尊重学生兴趣和注重生成的旗号,放弃对学生活动主题和内容进行必要指导的职责。对此,本人认为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全程参与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促使课程实施围绕核心主题,并直指中心问题的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活动的纵深发展、提高活动的价值。
  
  一、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成过程存在的偏差及对策
  
  从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主要存在着以下两种偏差:
  (1)活动的主题完全由学生决定,教师以尊重学生的名义而“放任自流”,学生参与活动的随意性大,活动过程和结果都难以保证。
  (2)不放心、怀疑学生的能力,活动的主题和安排大都由教师预设好,学生只是跟着被动地接受、实施,而没有一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为了改变此不良现状,本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成应做到:
  1. 主题来自学生
  因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态度将决定活动的一切。由教师确定的主题哪怕再好、再有价值,学生不喜欢、没有探究的兴趣,也是枉然。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来自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现实生活。Sylvia C.Chard曾说过:教师应着力思考那些生成的主题是否能根基于孩子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否能帮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是否能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沟通,是否能提供孩子戏剧扮演或表现想法的机会,是否能鼓励孩子在校内校外寻找资料的来源。如:三年级“校园内的废纸来源”——关于环境卫生的调查,六年级的“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情况调查”及由此生成的“父母外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等等,这些主题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也基于学生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可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所无法涉及的边缘问题。
  2. 主题反映学生
  主题应反映学生的生活,即确定的主题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问题连接,要能反映他们认为有意义的生活、自然、社会现象,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而不能选择与他们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的主题。如:二年级“我长大了”的系列活动,学生在寻找小时候的衣服、照片,询问长辈,观察婴儿和幼儿的生活情形之际,就能慢慢体会到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不易,能更理解长大了的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父母开心,也才能明白学习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这些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对小学生来说是再多的说教都无法达到的。
  3. 主题引领学生
  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好主题,一定是一个能解决学生知识上的难题、认识上的不足及不良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如:五年级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主题,就是针对校门口屡禁不止的小摊贩所出售的各种无任何保障的食品和玩具所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必须了解一些如何判断商品质量优劣的知识,就会知道自己平时购买这些“三无”产品的危害,就能在此基础上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说得更远点,有可能杜绝学生步入社会后造假行为的发生,有机会理解诚信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由此可见,该主题的探究空间很大,涉及的面也很广,利用得好将会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打开闸门。
  
  二、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纵、横向生成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原则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本学校的特色,反映本地区的地域特征。而在学科领域和生活领域中,有探究价值、需要学生探究的主题很多。但这些主题都必须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商讨确定,即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周围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探究主题,然后在体验、开放、整合、自主的背景下发展实践能力。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本人认为,其主题生成从横向看有以下几种:
  1. 由老师提供备选主题
  教师根据本年级、本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特点,提出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形成备选的主题,然后由学生研究小组或学生个体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和自主能力弱、需要老师帮助的那部分学生。对于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比较适宜的是由4~6人组成合作小组进行。小组的形成可以是自由组合加上老师适当的调整。之后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口头的或简单的书面研究方案,避免活动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这样做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初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对主题选择的盲目、盲从。
  2. 引导筛选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主题
  使用类似于“头脑风暴法”,由学生自主地提出各类问题,并简单地陈述研究意义、过程和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筛选边对主题的范围和角度作一些适当的调整,以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试想,当学生在进行由自己提出的主题探究时,他们一定会充满激情、自信和乐趣,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解决好所碰到的难题。因为这样的主题探究必将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必能让他们充分体验对自我价值提升。
  3. 在活动中生成新的主题
  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师生必定会碰到新的问题,并从中生成新的研究主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预设主题在活动中的发展、变化及其“生成性”:即依据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发展表现和需求,及时调整、增加、改变主题,生成新的主题。如:六年级“校园安全”的主题研究中,有同学就发现并提出了骑车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由此就产生了“骑车安全”的新主题,之后又扩展成“交通安全”的主题。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的关注给这些农村孩子以极大的震撼,也收到了课堂上所无法达到的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从纵向看,也有以下几种:
  1. 结合学科课程生成主题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科课程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有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合、互通,才能得到较大的保障;学科领域的知识也才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也才能变成活知识。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日常较为封闭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是相当丰富。如:结合思品课,本校在低年级开展“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中年级开展“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情况调查”,高年级开展“学生实施自我保护的方法”。在系列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增强,遇到危险时的心理防御能力提高了很多。
  2. 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生成主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碰到许多问题、产生诸多困惑,如果以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将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思考、分析、研究的良好习惯。最为关键的是,这类主题的研究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针对学校水龙头经常关不紧而在四年级开展 “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家庭用水”“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然后展开了家庭、农业、工业节水的方案设计,并在激烈的讨论中最终达成了较为可行的节水条约。至此,活动才刚刚开始。于是他们一方面找到学校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发出了节水的倡议,并由全体同学推广到家庭,再由家长延伸到所在的单位;另一方面,他们走上街头,走进工厂,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会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学会倾听、协商,学会克服害羞的心理、大胆表述,学会用文字或图表记录自己的研究过程……当然,类似的主题还有“我和花草交朋友”“我爱我家”“你快乐我开心”等。
  3. 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生成主题
  学生是好奇的,也是好动的。他们总是以一双双天真的眼睛、一个个聪慧的头脑关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调查、采访、经历、体验。一般来说其过程是,先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基本内容;之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确定研究主题;然后放手让学生收集资料、调查、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最后在年级或班级范围内交流、汇报、小结,为下一次活动或其他主题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过程不仅局限于此,关键是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确定主题;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找到出路。只有如此,综合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皋市石庄小学)
  
  作者简介:张跃发,男,中共党员,如皋市石庄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先后多次被如皋市教育局嘉奖、如皋市人民政府记功。省级课题主持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其他文献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宣布暂停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比赛、竞赛,包括奥赛,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科性竞赛,非学科性比赛项目一律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中国广播网)  时下,面向中学生的各种竞赛名目繁多、良莠不齐,这些竞赛活动中有很多与市场挂钩、与学校“联姻”,早就引起了社会不满。其中,更有许多竞赛是披着“评奖”的外衣而行敛财之实的。前段时间,就有媒体报道,江苏、北京等地多
〔关键词〕 数学阅读;数学问题;理解;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29—01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被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而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一说到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语文方面的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
将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前列腺素E3脂微球(LipoPGE1)10μ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连续3周。两组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
乙状结肠为肠穿孔的好发部位,但乙状结肠穿孔缺乏典型、特有的临床表现,故容易被误诊,而结肠内充满了含有大量细菌的粪便,一旦穿孔便可形成严重的腹腔内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严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这样,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
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批的创新型教师,一支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更有效地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的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法律人才,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998中国新诗年鉴》的编选出版引发了一场“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的诗歌大论争,并且十余年来《中国新诗年鉴》系列选本以其强有力的运作介入诗歌发展现场,发挥着不小的
近年来世界加工制造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我国机械加工工人已严重短缺,特别是数控人才更是奇缺。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机械加工技工短缺200余万人,仅长三角和珠三角数控加
目的:利用RVG(Radio Visio Graphy)数字成像与透明牙技术研究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比较2种方法对根管形态判读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湖北中部地区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05
那一年,我刚从黄山学习回来,就接到上课的通知,仓促准备之后,上了一节《美丽的集邮册》。这是一节研讨课,意在给在座的老师们提供探讨学习的机会。课毕,大家照例进行评课,肯定、表扬的话我已经记不得了,但一位老师对课的尖锐批评至今我记忆犹新:“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历史课、地理课” “对人文性和工具性没有把握到位”,还说是“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当时我只觉得自己血脉喷张,气血上涌,呼吸短促,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