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和社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课程的综合性和新颖性,很多教师对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把握,本文就如何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整合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整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对分科教育的挑战,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因此,课程资源需要开发、需要整合、需要文化再生,这种再生存在于制度层面、心理层面、观念层面。那么怎样实现课程的整合与教材的开发呢?
一、注重课程整合,优化教材资源
我们的教材是面向全体的,而不同地方的学生有各自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是要靠教师去发现的。因为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为改革教材提供了依据。
以课文《我看家乡新变化》为例,那么多的图片、文字,有的是针对自己的家乡,有的是反映别人的家乡的。面面俱到,平均着力,但缺乏重点,不能凸显教材的目标意图,这里应该有所取舍。教学中,我选取了反映我们家乡变化的图文,如黄岩城区的变迁,并补充穿插自己和学生共同收集的相关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的来源,有的是学生从报刊、杂志、相册、网络等渠道查找到的,有的则是我的课前劳动成果,特别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数据资料。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的故事、照片、自己拍摄、绘画等资料,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更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对这些信息资料归总并研究,通过欣赏交流,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感悟。那些离学生较远的“别人的家乡”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看图学文、教师简介等方法,花较少的精力达成共识。这样在详略取舍中突出重点,实现了对原教材资源的挖掘拓展、优化整合。
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如何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筛选重点,举一反三,实现能力的迁移。
如学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时,根据教材特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其中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其余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则通过课外收集、课内汇报、讨论提高等方法,集思广益,充分感知。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实现了各种知识的整合,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激发起学习兴趣,获得了最广泛的真实的感悟。
二、展示个性特长,转化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选择性。把学生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展示地位,体现人文关怀的过程。
学生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了解学生,善于开发和运用他们的长处。
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课堂中,学生的才艺展示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让擅长书法的学生挥毫泼墨,爱好声乐的学生一展歌喉,喜欢舞蹈的学生翩翩起舞,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无形无影地转化成课程资源,促进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使其增强自信心。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的能力资源转化成了课程资源,使教学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我们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整合课程资源。所谓动态生成,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与问题。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趣味性。一次在学习《腾飞的翅膀》,了解家乡的新兴行业时,突然一个学生说,美容、美发等行业也是新兴行业,如洗头、洗脚等。当时,我和大家先是一愣,紧接着有的显得茫然,有的嗤之以鼻,有的断然否定。当我了解到她的妈妈就是一个洗头工时,我请她说说她对她妈妈工作的了解情况,她说妈妈很辛苦,手上的皮肤由于常年浸泡都浸涨了、破了,经常吃饭不准点,节假日加班到很晚,等等。她的介绍令很多同学不敢置信,于是我又请大家谈谈,她妈妈的辛勤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在此基础上,我建议大家向该同学的妈妈以及和她妈妈一样的辛勤劳动的洗头工、洗脚工和所有的劳动者致敬。
这样一来不但纠正了社会影响给学生对洗头工、洗脚工的偏见,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敬爱之情。
一次真实的课堂意外,只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校外实践,活用多渠教材
《品德与社会》这一課程的德育目标,提倡让学生对社会有初步的正确认识,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只有从社会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始,需要学生初步认识社区,而事实上,学生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对社区却并不了解。于是,我带学生到社区参观,请社区领导、工作人员来做报告,回答学生的现场提问,参加社区组织的书画、文艺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拉近与社区的距离,增进对社区的认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家庭资源,创设情感体验的机会。虽然很多人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两天双休日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的确,家庭生活及其文化环境对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它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它同样也存在着更多的、有利的、积极的一面。如果把它们搬到课堂上合理利用,就能成为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资源财富。它能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机会,弥补教材的缺失,开发并整合了学习资源的稀缺部分。
例如,请父母提供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养育自己的艰难,培养对父母的孝敬。班级中有一名非常出色的学生,父母虽然都身患重症,但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学校请他们担任家长委员会成员,并应邀来课堂介绍他们为教育孩子所做的一切,谈谈这其中所克服的种种困难。他们的演讲不但感动了大家,也深深激起了那名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让学生课前借助网络,收集与教材相关材料,以丰富学习内容,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弥补教师所不能涉及的或遗漏的方方面面。
如在《共同生活的世界》一课的学习中,借助网络收集有关的世界名人、文化遗产、各地风俗等的信息资料,补充教材内容。课上汇报交流,归类总结。由于学生选择的网站不一样,各自感兴趣的内容也不一样,因而选取汇报的信息也有所不同。这就促使学生把小小的课堂变成更广阔的翱翔天空。为了提高实效,还要关注汇报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把收集到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传达给同学。这样,在收集中筛选、整理,在协作中创新、探究,提高了综合能力,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空间。
如何进行教材开发,使之既突破原有德育目标主导下的德育教材形式,又区分于综合社会学科、社会活动课程实施模式,是这一新型课程能否得以落实、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需要营造一个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共同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
关键词: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整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对分科教育的挑战,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因此,课程资源需要开发、需要整合、需要文化再生,这种再生存在于制度层面、心理层面、观念层面。那么怎样实现课程的整合与教材的开发呢?
一、注重课程整合,优化教材资源
我们的教材是面向全体的,而不同地方的学生有各自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是要靠教师去发现的。因为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为改革教材提供了依据。
以课文《我看家乡新变化》为例,那么多的图片、文字,有的是针对自己的家乡,有的是反映别人的家乡的。面面俱到,平均着力,但缺乏重点,不能凸显教材的目标意图,这里应该有所取舍。教学中,我选取了反映我们家乡变化的图文,如黄岩城区的变迁,并补充穿插自己和学生共同收集的相关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的来源,有的是学生从报刊、杂志、相册、网络等渠道查找到的,有的则是我的课前劳动成果,特别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数据资料。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的故事、照片、自己拍摄、绘画等资料,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更容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对这些信息资料归总并研究,通过欣赏交流,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感悟。那些离学生较远的“别人的家乡”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看图学文、教师简介等方法,花较少的精力达成共识。这样在详略取舍中突出重点,实现了对原教材资源的挖掘拓展、优化整合。
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如何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筛选重点,举一反三,实现能力的迁移。
如学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时,根据教材特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其中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其余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则通过课外收集、课内汇报、讨论提高等方法,集思广益,充分感知。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实现了各种知识的整合,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激发起学习兴趣,获得了最广泛的真实的感悟。
二、展示个性特长,转化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选择性。把学生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展示地位,体现人文关怀的过程。
学生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了解学生,善于开发和运用他们的长处。
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课堂中,学生的才艺展示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让擅长书法的学生挥毫泼墨,爱好声乐的学生一展歌喉,喜欢舞蹈的学生翩翩起舞,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无形无影地转化成课程资源,促进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使其增强自信心。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的能力资源转化成了课程资源,使教学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我们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整合课程资源。所谓动态生成,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与问题。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趣味性。一次在学习《腾飞的翅膀》,了解家乡的新兴行业时,突然一个学生说,美容、美发等行业也是新兴行业,如洗头、洗脚等。当时,我和大家先是一愣,紧接着有的显得茫然,有的嗤之以鼻,有的断然否定。当我了解到她的妈妈就是一个洗头工时,我请她说说她对她妈妈工作的了解情况,她说妈妈很辛苦,手上的皮肤由于常年浸泡都浸涨了、破了,经常吃饭不准点,节假日加班到很晚,等等。她的介绍令很多同学不敢置信,于是我又请大家谈谈,她妈妈的辛勤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在此基础上,我建议大家向该同学的妈妈以及和她妈妈一样的辛勤劳动的洗头工、洗脚工和所有的劳动者致敬。
这样一来不但纠正了社会影响给学生对洗头工、洗脚工的偏见,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敬爱之情。
一次真实的课堂意外,只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校外实践,活用多渠教材
《品德与社会》这一課程的德育目标,提倡让学生对社会有初步的正确认识,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只有从社会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始,需要学生初步认识社区,而事实上,学生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对社区却并不了解。于是,我带学生到社区参观,请社区领导、工作人员来做报告,回答学生的现场提问,参加社区组织的书画、文艺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拉近与社区的距离,增进对社区的认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家庭资源,创设情感体验的机会。虽然很多人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两天双休日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的确,家庭生活及其文化环境对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它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它同样也存在着更多的、有利的、积极的一面。如果把它们搬到课堂上合理利用,就能成为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资源财富。它能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机会,弥补教材的缺失,开发并整合了学习资源的稀缺部分。
例如,请父母提供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养育自己的艰难,培养对父母的孝敬。班级中有一名非常出色的学生,父母虽然都身患重症,但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学校请他们担任家长委员会成员,并应邀来课堂介绍他们为教育孩子所做的一切,谈谈这其中所克服的种种困难。他们的演讲不但感动了大家,也深深激起了那名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让学生课前借助网络,收集与教材相关材料,以丰富学习内容,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弥补教师所不能涉及的或遗漏的方方面面。
如在《共同生活的世界》一课的学习中,借助网络收集有关的世界名人、文化遗产、各地风俗等的信息资料,补充教材内容。课上汇报交流,归类总结。由于学生选择的网站不一样,各自感兴趣的内容也不一样,因而选取汇报的信息也有所不同。这就促使学生把小小的课堂变成更广阔的翱翔天空。为了提高实效,还要关注汇报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把收集到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传达给同学。这样,在收集中筛选、整理,在协作中创新、探究,提高了综合能力,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空间。
如何进行教材开发,使之既突破原有德育目标主导下的德育教材形式,又区分于综合社会学科、社会活动课程实施模式,是这一新型课程能否得以落实、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需要营造一个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共同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