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话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b1b1ccdd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对话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话式教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这一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如何以学生为本,在对话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养,实现师生双方的和谐共生与发展?广大教师对此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在探索过程中,也一直潜存着一时还难以克服的传统的通病。对话式教学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即:整个架构是对话式的,但具体操作又是传统式的。其主要问题在于:
  (1)浅。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没有深入内容的核心,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层之上,多是字面内容,比较浅薄。提问多是问课文的前半句,让学生答后半句。这样,学生只要随着课文一串就轻易地答对了。导致学生无动脑筋的机会,既平淡又乏味,不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致。
  (2)碎。所谓“碎”即是将好端端的整体性课文掰碎进行提问,以多取胜。这样,经老师嚼碎的课文已经使原文的韵味全无。学生学这样支离破碎的课文,犹如嚼蜡。
  (3)窄。教师的提问有时是闭合性的,要求学生回答的内容空间很窄,几乎不会答错,也没有求异思维的可能。
  (4)干。即上课干巴巴。如总是提“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人物有哪些?事情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学生一看课文内容,答案一览无余,根本无须再问。
  (5)冷。在教学中,老师们还一时摆脱不了师者的架势,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以教训的口吻提问。如:“××同学,你说说文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会的同学举手,谁不举手,我就叫谁!”这样,教师把学生一个个放在被动的位置,学生很难发挥其主动性,也难以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正是对话式教学的大忌。
  不难看出,在我们摸索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走出传统教学的陈旧观念,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不是为学而问,而是为教而问。
  
  二、让对话式教学健康成长
  1.平等是对话式教学的基础
  对话式教学的特点是参与对话的三者——师、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首先是以平等为基础的。教师不再是一副威严的面孔,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体,教材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圣典”,而是我们用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和途径之一。
  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师问得少了,学生问(质疑)得多了。教师不能以强迫的语气提问或命令学生做什么。如果教师以对话的口吻说:“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把你获得的知识、信息等给大家分享如何?”“把这幅优美的画面,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怎样?”等等。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一种平等,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学生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很快会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理论水平、个人体验等不尽相同,因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角度也不同,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尽相同的答案。例如:在《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中,一位学生提出疑问:“既然这个老农是种了多年庄稼的有经验的老农,难道他还不懂得苗被拔高以后会死这一十分简单的基本常识吗?我认为:这则寓言应改一改,改为:老农的儿子拔苗助长,才更符合情节。”对于学生这样的质疑,老师应给予尊重、认可。
  2.教材是对话式教学的载体和工具
  (1)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对话的话题。我们的一切对话过程,要紧紧围绕着教材去进行。只有以教材为载体,我们才可以更加灵活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导入新课,设置悬念,创设情境。
  (2)教材提供了对话的创新空间。语文教材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所以,它有着很大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创新空间。给文章写续、写人物后传、改变文章结尾、开辩论会等,或者用“假如你是……”的问题模式去进行情感体验,然后进行创新。
  (3)教材提供了三者对话的人文培养。语文教材作用于人,使人受到教育,这就是文与人的紧密联系。它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教育人、培养人,并紧密地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联系起来,这就是教材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为我们提供了进行人文培养的有力素材。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人文特点,进一步与学生对话。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去教学生,引导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钻研教材、教法、学法,大力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地去学、去思、去品、去探究,创设丰富的课程文本,从而使每一个学生从心底真正喜欢上语文。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七小学)
其他文献
一谈起进行教学研究,很多农村小学教师都有一种敬畏之心。认为那是知名学校,知名专家研究的,我能做什么?想做又不敢做。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落后的思想。农村教师同样可以研究。我们不能做“大企业”(大的课题研究),可以做一些“小作坊”(微型课题研究),甚至做一些“小贩”(应用研究)。  一、以贵在参与为指导思想  农村教师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束手旁观,永远不会成功,参与行动,成功一半。为此,我们要有搞研究
学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人"。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人是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学校工作的好坏,质量能不能上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团结和谐的教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是湘西州"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项目。实施这个计划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转变观念、凸显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⒈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过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非常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非常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难行,气喘如牛。   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在眼前。就在他的上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过十岁,背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气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   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
在新课标理念下指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着重从“课文、课堂和生活”中引导学生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摘 要:中职生挫折心理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分析他们挫折心理成因的基础上,寻找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挫折心理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挫折心理;教育    中职生的挫折心理有何表现?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有哪些?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帮助他们面对挫折?这已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为了达到目标而遇到无
当我用沙哑的嗓音在有点昏黑的教室里授课时,当我拖着疲惫的脚步进入简陋的办公室时,当我面对那无休止的矛盾和堆积的作业时,当我看着眼前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小楼和身边闪亮的小车飞驰而过时,我内心久久难以平静。眼前的一切像汹涌的浪潮掀起我内心深处的波澜。平凡的山区教师生活,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我曾经有过不少的苦恼、迷茫、动摇。蓦然回首,我谛听着自己踩踏的足音,摇摇晃晃地在这条路上已走了十多年,历经挣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