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有必要“回归文本”。
一、回归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是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台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真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曾经看到一篇关于泰戈尔《金色花》的教案。设计者在情境导入后直接进入品读过程:
1.范读。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并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练读。小组互相练读,推荐朗读(小组长陈述推荐理由)。
3.品读。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对重音、读出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二、回归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深刻理解文本
如果课堂中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阅读,那么学生对文本是有可能提出问题思考的。当然教师首先对文本要做到:准确理解,深刻理解,并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师生共同走进文本,研究文本,在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当中获得体会感悟,产生思维思想的碰撞,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及时对学生解读文本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以便对自己预设的教学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教师积极的艺术的指导,也只有这样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课堂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生成。但是,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文本。
今天,美学与读者中心论被渐渐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是一种好现象。但在盲目崇拜外国教育理论和改革急功近利的心理驱使下,文本解读逐步走向了“思而不学”的极端。这种理念下的语文课,老师片面地认为文本是引子,是催化剂,以至于本末倒置,游离文本而言其他,形成“扯皮语文”。如某一个老师教学《竹影》,课堂解读文本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少,而且文本主题被误读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为了繁荣课堂,而应用美术作品(大概有二三十张)来作秀“怎么教”,使“好现象”变了味。
张鹏举就曾扼腕叹息:现在的语文课堂很飘,浅而无根、散而无神、乱而无序。这种现象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回归文本,要处理好教学设计与文本解读的关系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观沧海》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仿照《天净沙·秋思》第1句到第3句的样式,把《观沧海》中的表示景物名称的词语填充进去。齐读改写,感受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提炼诗歌中的意象,从而感受诗歌恢宏的气势和诗人阔大的胸怀。学生讨论后教师提供了如下参考:
碣石沧海山岛
秋风树木百草
日月星汉洪波
有志者在海边
本来《观沧海》作者目睹了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心中涌起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然而改写的《观沧海》却变成了无病呻吟,教师的设计及提供的参考没有价值,破坏了其中本就有的恢弘气势和豪迈气魄,
该环节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会课文,而该教师只是做到了教学设计的新颖,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恢弘气势并无帮助。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阅读教学有必要回归文本,语文教师应该在紧扣三维目标和深挖教材的同时,使得教法和指导学法恰如其分地得到运用,从而创造出自己的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
一、回归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是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台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真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曾经看到一篇关于泰戈尔《金色花》的教案。设计者在情境导入后直接进入品读过程:
1.范读。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并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练读。小组互相练读,推荐朗读(小组长陈述推荐理由)。
3.品读。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对重音、读出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二、回归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深刻理解文本
如果课堂中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阅读,那么学生对文本是有可能提出问题思考的。当然教师首先对文本要做到:准确理解,深刻理解,并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师生共同走进文本,研究文本,在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当中获得体会感悟,产生思维思想的碰撞,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及时对学生解读文本的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以便对自己预设的教学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个调整就是教师积极的艺术的指导,也只有这样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课堂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生成。但是,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文本。
今天,美学与读者中心论被渐渐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是一种好现象。但在盲目崇拜外国教育理论和改革急功近利的心理驱使下,文本解读逐步走向了“思而不学”的极端。这种理念下的语文课,老师片面地认为文本是引子,是催化剂,以至于本末倒置,游离文本而言其他,形成“扯皮语文”。如某一个老师教学《竹影》,课堂解读文本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少,而且文本主题被误读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为了繁荣课堂,而应用美术作品(大概有二三十张)来作秀“怎么教”,使“好现象”变了味。
张鹏举就曾扼腕叹息:现在的语文课堂很飘,浅而无根、散而无神、乱而无序。这种现象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回归文本,要处理好教学设计与文本解读的关系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观沧海》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仿照《天净沙·秋思》第1句到第3句的样式,把《观沧海》中的表示景物名称的词语填充进去。齐读改写,感受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提炼诗歌中的意象,从而感受诗歌恢宏的气势和诗人阔大的胸怀。学生讨论后教师提供了如下参考:
碣石沧海山岛
秋风树木百草
日月星汉洪波
有志者在海边
本来《观沧海》作者目睹了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心中涌起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然而改写的《观沧海》却变成了无病呻吟,教师的设计及提供的参考没有价值,破坏了其中本就有的恢弘气势和豪迈气魄,
该环节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会课文,而该教师只是做到了教学设计的新颖,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恢弘气势并无帮助。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阅读教学有必要回归文本,语文教师应该在紧扣三维目标和深挖教材的同时,使得教法和指导学法恰如其分地得到运用,从而创造出自己的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