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和阅读浅易诗词句已然成为语文能力测评的重要指标。辨析诗词句意并能做出表达,已经是全国语文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通过分析这几年的相关试题可以明确诗词运用题综合能力评价的目标与方向。
一、综览发展趋向:注重综合性,富有典型性,彰显灵动性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板块。近几年来全国卷和地方卷进行了一些突破性创新。比如全国卷在填空题设计时将诗词识记与理解、评价结合起来考查,2016年江苏卷在单项选择题设计时将诗词理解与分析综合起来考查,2013年湖北卷将古诗词与句子衔接综合起来考查,2015年江苏卷单项选择题将古诗理解与正确辨识常用的修辞手法综合起来,2017年江苏卷单项选择题将对联与特定场合嵌入起来考查,将古诗句与漫画情境配对考查。
这些年高考古诗词运用能力考查题型相对稳定,主要是填空题和单项选择题。但在设题内容上往往稳中有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一是将古诗词句理解植入语境进行单选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对原有古诗词正确理解、情感准确分析的能力,而且前后语境的阅读辨析能力。如2008年浙江卷第5题C选项所引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诗词“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与“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的语境搭配考查。
二是将古诗词句从语境中抽出,然后打乱、重组进行单选考查,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诗词句的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如2013年湖北卷第4题,将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偷得浮生半日闲”与衔接综合考查。
三是将古诗词识记理解与运用进行情景填空考查。如2016年全国卷Ⅱ卷第10题,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这就打破了名句默写死记硬背的程式,真实地考查了学生对诗意理解和情感把握,实现了诗词句评价运用性考查的目标。
尽管古诗词句考查题型呈现多样化,但都体现了重在评价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核心语言素养。
二、创设运用情景积累语感,建构言语经验,灵活评价鉴赏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能主动积累、梳理整合,丰富自身的言语材料,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1.创设情景,盘活阅读经验,获得情感共鸣。创设诗词句运用情景,唤醒阅读体验,获得情感共鸣,这不失为诗词句综合运用考查的新路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很多默写题均采用这种情景方式,只是在创设情景的布点上各有侧重。
2.创设情景,拓展阅读视域,赏析评价灵动。创设一个全新的阅读视域,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诗词知识对陌生诗词进行赏析。近两年来江苏省诗歌赏析出现一种新的趋向:以单选题的方式呈现,围绕一种修辞格提供四个陌生化的诗句,要求学生进行甄别,或提供一个例句就某种修辞格结合其他四句进行关联判断,或提供一幅漫画的情境和四组诗句,要求学生对画境与诗意进行配对。
三、立足核心素养理解为本,应用为旨,创造为魂
近年来。一些地方卷对文化理解和审美创造的评价已经做出一些前瞻性的尝试。
比如江苏卷一向追求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品质,既重视基本语言能力养成,又关注核心能力挖掘;既注重审美的品质考查,又强调文化传承的责任。如2017年江苏卷第3题。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殺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该题注重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考查,这与历史人物和对联的配对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从知识储备的角度看,要求学生平时识记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经历、经典诗句、人物的思想特点、历史贡献、字号、活动的地方等。
依据对联逐句判断,“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庐岳”指的是庐山,“多真隐”说的是隐士很多,这与杜甫的形象不合。“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狂”“醉”说的是李白的特点。“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暗含了人物的经历、朝代以及草堂的所在地。“十年幕府”是杜甫的经历,“蜀”是四川,也是“草堂”的所在地。“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涉及人物的字号和经典诗句,“野老”,杜甫自号“少陵野老”:“群鸥”,杜甫在《旅夜抒怀》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诗句来自我写照。
解析各地高考诗词运用题,可以洞悉并探寻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无论何种题型的考查评价,试题的命制都应遵循着“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景任务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以传承审美为文化使命”的原则,将夯实基础与创新应用能力评价并重。
一、综览发展趋向:注重综合性,富有典型性,彰显灵动性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板块。近几年来全国卷和地方卷进行了一些突破性创新。比如全国卷在填空题设计时将诗词识记与理解、评价结合起来考查,2016年江苏卷在单项选择题设计时将诗词理解与分析综合起来考查,2013年湖北卷将古诗词与句子衔接综合起来考查,2015年江苏卷单项选择题将古诗理解与正确辨识常用的修辞手法综合起来,2017年江苏卷单项选择题将对联与特定场合嵌入起来考查,将古诗句与漫画情境配对考查。
这些年高考古诗词运用能力考查题型相对稳定,主要是填空题和单项选择题。但在设题内容上往往稳中有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一是将古诗词句理解植入语境进行单选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对原有古诗词正确理解、情感准确分析的能力,而且前后语境的阅读辨析能力。如2008年浙江卷第5题C选项所引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诗词“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与“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的语境搭配考查。
二是将古诗词句从语境中抽出,然后打乱、重组进行单选考查,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诗词句的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逻辑思维能力。如2013年湖北卷第4题,将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偷得浮生半日闲”与衔接综合考查。
三是将古诗词识记理解与运用进行情景填空考查。如2016年全国卷Ⅱ卷第10题,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这就打破了名句默写死记硬背的程式,真实地考查了学生对诗意理解和情感把握,实现了诗词句评价运用性考查的目标。
尽管古诗词句考查题型呈现多样化,但都体现了重在评价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核心语言素养。
二、创设运用情景积累语感,建构言语经验,灵活评价鉴赏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能主动积累、梳理整合,丰富自身的言语材料,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1.创设情景,盘活阅读经验,获得情感共鸣。创设诗词句运用情景,唤醒阅读体验,获得情感共鸣,这不失为诗词句综合运用考查的新路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很多默写题均采用这种情景方式,只是在创设情景的布点上各有侧重。
2.创设情景,拓展阅读视域,赏析评价灵动。创设一个全新的阅读视域,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诗词知识对陌生诗词进行赏析。近两年来江苏省诗歌赏析出现一种新的趋向:以单选题的方式呈现,围绕一种修辞格提供四个陌生化的诗句,要求学生进行甄别,或提供一个例句就某种修辞格结合其他四句进行关联判断,或提供一幅漫画的情境和四组诗句,要求学生对画境与诗意进行配对。
三、立足核心素养理解为本,应用为旨,创造为魂
近年来。一些地方卷对文化理解和审美创造的评价已经做出一些前瞻性的尝试。
比如江苏卷一向追求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品质,既重视基本语言能力养成,又关注核心能力挖掘;既注重审美的品质考查,又强调文化传承的责任。如2017年江苏卷第3题。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殺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该题注重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考查,这与历史人物和对联的配对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从知识储备的角度看,要求学生平时识记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经历、经典诗句、人物的思想特点、历史贡献、字号、活动的地方等。
依据对联逐句判断,“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庐岳”指的是庐山,“多真隐”说的是隐士很多,这与杜甫的形象不合。“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狂”“醉”说的是李白的特点。“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暗含了人物的经历、朝代以及草堂的所在地。“十年幕府”是杜甫的经历,“蜀”是四川,也是“草堂”的所在地。“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涉及人物的字号和经典诗句,“野老”,杜甫自号“少陵野老”:“群鸥”,杜甫在《旅夜抒怀》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诗句来自我写照。
解析各地高考诗词运用题,可以洞悉并探寻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无论何种题型的考查评价,试题的命制都应遵循着“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景任务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以传承审美为文化使命”的原则,将夯实基础与创新应用能力评价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