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学会等待”。
一、把握“似解未解”时的“等待”
在我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立刻举手争着回答(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回答得“文不对题”,而且还会有答得很“幼稚”的时候。此时,我们不应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应让学生慢慢思考老师的提问再作回答,切莫有任何“耻笑”的成分。
二、把握“灵光一闪”时的“等待”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面对学生的“灵光一闪”,如果我们能及时把握,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上音乐欣赏课《动物狂欢节》时,当我上到“你们看,动物们都来了,让我们狂欢吧”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道具来模仿动物。大部分学生都会寻找周围的打击乐器,这时有一位男生(学困生)发出呼噜声,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想到的,当时我强忍心中的火气,提示性地问这位学生:“请问你模仿的是什么动物?”那位男同学胆怯地站了起来,“等待”了一下,轻轻地说:“我是一头打瞌睡的狮子。”我愣了一下,禁不住为他“灵光一闪”的自圆其说叫好。于是,我沉思片刻,就让学生顺着这个话题说说理由。学生说:“狮子一大早来参加狂欢节,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现在它困了。”在该学生的影响下,在我进一步引导下,班上其他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不仅借助道具,还能从动作、神态、声音等各方面来模仿动物,拓展了学习活动,同时,模仿表演得也更精彩、热烈了。这一次随机事件,虽打乱了我的设想、打乱了教学的程序,但我没有回避,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过程,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契机,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显精彩。
三、把握“懵懂不安”时的“等待”
“等待”意味着善于给学生机会。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素质和成长背景,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有的做事、学习动作迅速,有的则比较磨蹭。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那些智力平平的孩子,往往会失去信心,缺少应有的等待。
《叮铃铃》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曲调包含了湖南民歌的素材。在教学《叮铃铃》的歌曲处理环节,出现了这样一幕。当学生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自己来处理歌曲。看了歌曲上的力度记号和装饰音,学生思考了一下纷纷举起了手。这时,我看到小张也举起了小手。“他也会举手?难得呀,难得!——刚才在办公室我们几个任课教师正好谈论到他,说他像‘掰不开的蚌’,不管问他什么,都不开口。既然他今天这么积极,就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来回答吧。”想到这里,我点了他的名。他慢慢站起来,小声地似唱似说着:“叮铃铃铃叮铃铃铃。”我提示他要唱得大声一点。他一下又“嗬——”的唱成了高音。我又要他唱得低点,刚说完,教室里就哄堂大笑,七嘴八舌说什么“哈哈,力度记号都不知道”,有的甚至叽笑他“笨死了!老师一直讲过的都忘啦!”……这时,小张的脸涨得通红,低下了头。看着他的样子,我既生气又觉得好笑,想想力度记号的教学,我為了让他们记住,下了不少的工夫,而小张还是似懂非懂。
这怎么说得过去!我压住心底的火,留出一段时间“耐心”等待,希望他能开窍,于是我轻声试着让小张来说说“叮铃,铃铃”为何要唱得大声一点,小张说:“这里有个符号,就要唱响一点了。”听了他的回答,我心里有谱了,其实他知道这渐强符号的意思,只是表达不清,我就让他看这符号,问“这符号的形状是像什么样子的?”小张想想说:“慢慢大出来,像个喇叭筒。”“说得真好,我们的声音也如这形状一样”……还没说完,小张就说:“从轻到响。”“对,这是一个渐强记号,从这符号上看,我们演唱时的声音应该从弱到强,但你们想想,放牛的牧童从远处牵着牛过来,牛身上铃铛的声音就从弱到强地传入我们的耳朵,所以就加上渐强记号”……小张听了我的解释,脸上露出微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地多了,每次课堂上与他目光相接,他也不再躲闪,而是有了稍许自信。可喜的是每节音乐课上他都能积极发言。由此,我深深地理解了教师无意中的“等待”有时候对一个孩子,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显得多么重要!是等待让他重新感悟和看到了自信和希望,是等待给他带来了喜悦与幸福。
等待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成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学会等待!教师如果在教育活动中学会善于等待,就一定会收到“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育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一、把握“似解未解”时的“等待”
在我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立刻举手争着回答(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回答得“文不对题”,而且还会有答得很“幼稚”的时候。此时,我们不应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应让学生慢慢思考老师的提问再作回答,切莫有任何“耻笑”的成分。
二、把握“灵光一闪”时的“等待”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面对学生的“灵光一闪”,如果我们能及时把握,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上音乐欣赏课《动物狂欢节》时,当我上到“你们看,动物们都来了,让我们狂欢吧”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道具来模仿动物。大部分学生都会寻找周围的打击乐器,这时有一位男生(学困生)发出呼噜声,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想到的,当时我强忍心中的火气,提示性地问这位学生:“请问你模仿的是什么动物?”那位男同学胆怯地站了起来,“等待”了一下,轻轻地说:“我是一头打瞌睡的狮子。”我愣了一下,禁不住为他“灵光一闪”的自圆其说叫好。于是,我沉思片刻,就让学生顺着这个话题说说理由。学生说:“狮子一大早来参加狂欢节,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现在它困了。”在该学生的影响下,在我进一步引导下,班上其他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不仅借助道具,还能从动作、神态、声音等各方面来模仿动物,拓展了学习活动,同时,模仿表演得也更精彩、热烈了。这一次随机事件,虽打乱了我的设想、打乱了教学的程序,但我没有回避,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过程,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契机,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显精彩。
三、把握“懵懂不安”时的“等待”
“等待”意味着善于给学生机会。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素质和成长背景,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有的做事、学习动作迅速,有的则比较磨蹭。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那些智力平平的孩子,往往会失去信心,缺少应有的等待。
《叮铃铃》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曲调包含了湖南民歌的素材。在教学《叮铃铃》的歌曲处理环节,出现了这样一幕。当学生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自己来处理歌曲。看了歌曲上的力度记号和装饰音,学生思考了一下纷纷举起了手。这时,我看到小张也举起了小手。“他也会举手?难得呀,难得!——刚才在办公室我们几个任课教师正好谈论到他,说他像‘掰不开的蚌’,不管问他什么,都不开口。既然他今天这么积极,就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来回答吧。”想到这里,我点了他的名。他慢慢站起来,小声地似唱似说着:“叮铃铃铃叮铃铃铃。”我提示他要唱得大声一点。他一下又“嗬——”的唱成了高音。我又要他唱得低点,刚说完,教室里就哄堂大笑,七嘴八舌说什么“哈哈,力度记号都不知道”,有的甚至叽笑他“笨死了!老师一直讲过的都忘啦!”……这时,小张的脸涨得通红,低下了头。看着他的样子,我既生气又觉得好笑,想想力度记号的教学,我為了让他们记住,下了不少的工夫,而小张还是似懂非懂。
这怎么说得过去!我压住心底的火,留出一段时间“耐心”等待,希望他能开窍,于是我轻声试着让小张来说说“叮铃,铃铃”为何要唱得大声一点,小张说:“这里有个符号,就要唱响一点了。”听了他的回答,我心里有谱了,其实他知道这渐强符号的意思,只是表达不清,我就让他看这符号,问“这符号的形状是像什么样子的?”小张想想说:“慢慢大出来,像个喇叭筒。”“说得真好,我们的声音也如这形状一样”……还没说完,小张就说:“从轻到响。”“对,这是一个渐强记号,从这符号上看,我们演唱时的声音应该从弱到强,但你们想想,放牛的牧童从远处牵着牛过来,牛身上铃铛的声音就从弱到强地传入我们的耳朵,所以就加上渐强记号”……小张听了我的解释,脸上露出微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地多了,每次课堂上与他目光相接,他也不再躲闪,而是有了稍许自信。可喜的是每节音乐课上他都能积极发言。由此,我深深地理解了教师无意中的“等待”有时候对一个孩子,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显得多么重要!是等待让他重新感悟和看到了自信和希望,是等待给他带来了喜悦与幸福。
等待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成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学会等待!教师如果在教育活动中学会善于等待,就一定会收到“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育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