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绘本图文并茂,将数学知识融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数学绘本的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等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材枯燥与机械的不足。因此,笔者尝试研究把相关数学绘本与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巧妙地运用绘本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交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思维能量。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聚焦难点,变静为动;切割画面,分步呈现;拓展绘本,加强操作。
关键词:数学绘本;课堂教学;策略
纵观我们传统的数学教材编排,都是将一个个知识点以例题加练习的形式出现,常常忽略了数学问题具体情境的营造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尤其无法满足低年级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情感需求和生活需求。数学绘本的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等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材的不足。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试选择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配合的数学绘本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和积极的改编,与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充分巧妙地运用绘本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交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思维能量。以下,笔者就以洪秀京“从小爱数学”系列中《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涵盖的数学概念是认识角。这个绘本随着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依依和丫丫的出现和游玩过程呈现了角的形象,为学生直观展示了“藏”在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角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绘本中有关角的知识部分内容学生会在二年级下册学习,还有部分内容将在四年级甚至初中教材中才会出现。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虽然经常看见,但还没有建构“角”的概念。根据教材的进度安排及学情,笔者选取了绘本中有关角的概念和比较角的大小两个方面的内容与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整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打破了传统的例题加练习的教学模式。
一、 聚焦难点,变静为动
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多媒体出示画面1)
师(讲述故事):Hello,我是射线依依。我不会弯曲也不会转折,我只有一个端点(端点闪烁),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看,我的一端可以不断延长(运用白板功能延长射线),可以从大屏幕一直延伸到黑板上(教师用手势表示不断延伸),再向前可以一直延伸到教室门口,可以穿过墙壁延伸到校园外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哦。(学生哇哇叫,一副惊讶状)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丫丫约好了去游乐园玩。我的朋友丫丫已经先到了,她朝我挥挥手。“依依,快过来呀。”看到了吗?丫丫和我一样,也是射线。我和丫丫手牵手形成了“∠”的模样(动态演示射线依依和丫丫靠近,端点重合组成一个角)。“∠”,这个形状称为“角”。组成角之后,就产生了角的顶点和边。我和丫丫相会的点叫作“顶点”。原来我和丫丫都是射线,但现在我们成了“边”。
教材编排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的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对角的感知是原生态的,特别容易把牛角、墙角、桌角等生活物品与数学意义上的角混为一谈。数学意义上的角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由两个射线好朋友依依和丫丫引出角的形象,并通过射线依依的自我介绍给小朋友传递了角的概念。因此,笔者把这个绘本故事作为这堂数学课的情境导入,并把纸质的画面制作成PPT,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呈现相应的画面。如介绍射线依依时,学生的理解应该是有难度的,在二年级上册只认识了线段,还没有接触过射线,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射线的特征,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原有的绘本进行了处理,在射线依依一端采用闪烁式突出端点,然后把原本静止不动的射线在屏幕上不断拉长,加上笔者夸张性的描述与肢体语言,学生一下子就解决了“射线”这个难点,并被依依和丫丫深深地吸引了。
在射线依依和丫丫牵手时,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形成角的动态过程,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两条射线的端点重合在一起,形成角的顶点。学生不仅轻松地建立了角的表象,明确了构成角的基本要素,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为后面角的识别、比较大小打下了基础。
二、切割画面,分步呈现
片段二:
师(讲述故事):依依和丫丫玩了一会儿就感到肚子饿了。正好前面有个果园。哇,有好吃的水果!(多媒体出示画面2)那儿有颗红红的樱桃,我们把两条边轻轻地张开一点点,就可以吃掉樱桃啦。
师:边上还有一颗李子呢。小朋友们,如果我们想要一口吞掉李子,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要把嘴巴张大点儿。
师:那这个角怎么张大呢?
生:就是把那两条边再分开一点。
师:是啊,把两条边再稍稍张开一些,就可以吃掉李子了。(出示畫面3)
师:哇,还有苹果呢!苹果比李子要大好多。小朋友们怎么办呢?
生:把那两条边再分开,嘴张到最大。(那孩子边说边张嘴演示)
师(出示画面4):对,我们把两条边张开得更大一些,就可以吃掉苹果了。那么我们吃掉哪种水果的时候,角最大呢?
生:当然是吃大苹果的时候。
师(出示画面5):对啦,我们把这些角放在一起比较,马上就能明白了。两条边张开的幅度越大,角也就越大。
师(出示画面6):瞧瞧天上,空中秋千高高地飘荡在云彩里。秋千的两根绳子相交形成了一个角。我俩嗖地一下分别攀到两根绳子上,也形成了一个角。旁边的秋千绳上还挂着一个黄色的角。那么,我们和黄色的角相比,谁大一些呢?
生:我觉得黄色的角大。(很多学生点头附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黄色角的边明显更长。
师:那刚才吃水果时比较哪个角大,你们比的是什么呀?
生1:比谁张得大。 生2:这两个角看起来张得差不多,那就比谁的边更长谁就更大。
学生说起来振振有词,理由非常充足。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就是黄色角大。这时笔者再次出示画面1,提醒学生读读射线依依的自我介绍。这时有的学生开始小声讨论,射线依依和丫丫都可以无限延伸,那她们再使劲伸长点不就比黄色角大了吗?还有学生也疑惑了,如果这两个角的边都可以不断伸长伸长再伸长,那怎么比呢?这时笔者出示了画面7。
师:乍一看,两条边伸得更长的黄色角似乎显得更大一些。但是,实际比比看,黄色角和我们竟然一样大。小朋友们想一想,比较角的大小到底是看什么呢?
这时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后明白了,还是要比较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而不是比两条边的长短。
原本画面2、3、4、5在同一页,画面6和7在同一页。如果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阅读,那么答案就直接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这样的过程没有悬念也就没有思考。数学学习的本质不在于阅读,而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考获取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技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没有把绘本故事直接呈现,而是将画面分割,分步呈现,伺机提问。如“如果我们想要一口吞掉李子,那应该怎么办呢?”引领学生在阅读观察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很形象地把角比作嘴巴,只要把角的两条边张大就能吃掉李子和苹果了,并得出了吃苹果时角最大的结论。
当提出“我们和黄色的角相比,谁大一些呢?”时,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认为边越长的角就越大。学生联系生活中原有的“大小”知识经验进行判断、推测,说明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了。其实对于一个二年级学生来说,要理解“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是困难的,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是正常的,也是在笔者的预设之中的。接着,笔者利用“吃苹果”的画面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再次呈现“射线依依的特点”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认识到边的长度可以无限延长而无法比较时,再呈现图7,学生恍然大悟“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时学生对角的本质属性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可见,分步呈现画面的策略能有效帮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使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认识角,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拓展绘本,加强操作
片段三:
师:依依和丫丫手牵着手继续向前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小朋友们的手工区。(出示画面8)她俩在小朋友们的物品上找到了好多角,你能帮忙把这些角找出来吗?
学生上台指出物体面上的角。(结合学生指角,多媒体显示出相应的角)
师:你能再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学生边指边说。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利用纸工袋里的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吗?(课前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纸工袋,有的准备了两根纸条和一个图钉,有的只有一根纸条,有的准备了一根线,有的准备了一张纸)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合作,时间两分钟。
學生都很自信地回答“能”,然后开始动手制作。笔者边巡视边观察,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在两分钟内完成了,一脸兴奋。个别小朋友还拿着纸或线摆弄思考,或者和同桌商讨。笔者选择了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拍了照片放到多媒体上展示。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利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各种角,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哇,这么多不同的角!
生2:我发现图2中不止一个角呢,有4个角。
生3:我发现图5那纸上也不止一个角,好多呢。
生4:老师,我发现图4那个好像不是角。
生5:我也认为图4那个不是角,角都是尖尖的,他的不尖。
生6:还有那个线也是弯弯的,不直,其他角的边都是直的。
师: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图4这个我们不能称为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4这根线对折后顶点不明显,两条边也不像射线依依那样直。那小朋友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再改造一下,让它成为一个角呢?
生4:老师,我会,我有办法。
于是,笔者请这个学生上台演示,他还请了同桌上来帮忙。两人上台后,他让同桌把这根线两端拉直,他从线中间捏住一个点再往外拉,一个真正的角诞生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小朋友(生4)真是聪明,爱观察会思考。他找到了角的主要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特别是两条边一定要是直的。小朋友们制作了那么多不同的角,你们能不能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角最大,谁的角最小?
学生拿着自己的角在小组里动手比画,笔者再次巡视观察,然后请一个小组同学上台展示并说一说是怎么比的,在比较的过程再次明确: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这个环节笔者继续借用绘本中依依和丫丫游玩的情境展开教学,画面8是教材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例1情境图,笔者把这幅图纳入绘本的情境中,让绘本与教材进行了有机的链接,使绘本由阅读功能向实践操作拓展延伸。接着引领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去,通过“找一找”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头脑中初步形成的角的表象,在重新回到具体的物体或者生活场景中时也能辨认出角,从而更加丰富角的表象。教材中编排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5道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角的认识,以及学会判断角的大小。一道道割裂的题目在学生看来就是为练习而练习,机械又乏味。于是笔者结合绘本故事中出现的“纸工袋”,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了重组改编,把书本中原来直接提供现成的活动角改编成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自己创造角,无疑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与开放性。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非常自信且积极地展开了思考与实践,凭借对角的认识不仅做成了角,而且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角。接着,笔者把学生自己创造的角作为“辨一辨”“比一比”的原材料来代替教材中“想想做做”提供的角,学生感受到了创造角的乐趣和意义。这些角在学生眼里不再是生硬的学具,而是充满趣味的玩具。孩子在辨别比较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究,进一步丰富了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体验,思维在积极情感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上呈现了不可预设的精彩!
数学绘本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载体传递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立足于儿童的世界,贴近孩子,吸引孩子,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引发孩子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共鸣。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学绘本这个优秀的资源,再也不能捧着教材照本宣科了。我们要摆脱教材“文本”的束缚,大胆巧妙地使用数学绘本,由传统的“依本而教”转变成“编本而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增长数学智慧,感受数学世界的神奇与美妙!
关键词:数学绘本;课堂教学;策略
纵观我们传统的数学教材编排,都是将一个个知识点以例题加练习的形式出现,常常忽略了数学问题具体情境的营造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尤其无法满足低年级小朋友们学习数学的情感需求和生活需求。数学绘本的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等优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材的不足。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试选择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配合的数学绘本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和积极的改编,与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充分巧妙地运用绘本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交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思维能量。以下,笔者就以洪秀京“从小爱数学”系列中《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涵盖的数学概念是认识角。这个绘本随着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依依和丫丫的出现和游玩过程呈现了角的形象,为学生直观展示了“藏”在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角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绘本中有关角的知识部分内容学生会在二年级下册学习,还有部分内容将在四年级甚至初中教材中才会出现。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虽然经常看见,但还没有建构“角”的概念。根据教材的进度安排及学情,笔者选取了绘本中有关角的概念和比较角的大小两个方面的内容与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整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打破了传统的例题加练习的教学模式。
一、 聚焦难点,变静为动
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多媒体出示画面1)
师(讲述故事):Hello,我是射线依依。我不会弯曲也不会转折,我只有一个端点(端点闪烁),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看,我的一端可以不断延长(运用白板功能延长射线),可以从大屏幕一直延伸到黑板上(教师用手势表示不断延伸),再向前可以一直延伸到教室门口,可以穿过墙壁延伸到校园外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哦。(学生哇哇叫,一副惊讶状)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丫丫约好了去游乐园玩。我的朋友丫丫已经先到了,她朝我挥挥手。“依依,快过来呀。”看到了吗?丫丫和我一样,也是射线。我和丫丫手牵手形成了“∠”的模样(动态演示射线依依和丫丫靠近,端点重合组成一个角)。“∠”,这个形状称为“角”。组成角之后,就产生了角的顶点和边。我和丫丫相会的点叫作“顶点”。原来我和丫丫都是射线,但现在我们成了“边”。
教材编排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的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对角的感知是原生态的,特别容易把牛角、墙角、桌角等生活物品与数学意义上的角混为一谈。数学意义上的角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手牵手》这个绘本正是基于这个意义由两个射线好朋友依依和丫丫引出角的形象,并通过射线依依的自我介绍给小朋友传递了角的概念。因此,笔者把这个绘本故事作为这堂数学课的情境导入,并把纸质的画面制作成PPT,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呈现相应的画面。如介绍射线依依时,学生的理解应该是有难度的,在二年级上册只认识了线段,还没有接触过射线,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射线的特征,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原有的绘本进行了处理,在射线依依一端采用闪烁式突出端点,然后把原本静止不动的射线在屏幕上不断拉长,加上笔者夸张性的描述与肢体语言,学生一下子就解决了“射线”这个难点,并被依依和丫丫深深地吸引了。
在射线依依和丫丫牵手时,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形成角的动态过程,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两条射线的端点重合在一起,形成角的顶点。学生不仅轻松地建立了角的表象,明确了构成角的基本要素,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为后面角的识别、比较大小打下了基础。
二、切割画面,分步呈现
片段二:
师(讲述故事):依依和丫丫玩了一会儿就感到肚子饿了。正好前面有个果园。哇,有好吃的水果!(多媒体出示画面2)那儿有颗红红的樱桃,我们把两条边轻轻地张开一点点,就可以吃掉樱桃啦。
师:边上还有一颗李子呢。小朋友们,如果我们想要一口吞掉李子,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要把嘴巴张大点儿。
师:那这个角怎么张大呢?
生:就是把那两条边再分开一点。
师:是啊,把两条边再稍稍张开一些,就可以吃掉李子了。(出示畫面3)
师:哇,还有苹果呢!苹果比李子要大好多。小朋友们怎么办呢?
生:把那两条边再分开,嘴张到最大。(那孩子边说边张嘴演示)
师(出示画面4):对,我们把两条边张开得更大一些,就可以吃掉苹果了。那么我们吃掉哪种水果的时候,角最大呢?
生:当然是吃大苹果的时候。
师(出示画面5):对啦,我们把这些角放在一起比较,马上就能明白了。两条边张开的幅度越大,角也就越大。
师(出示画面6):瞧瞧天上,空中秋千高高地飘荡在云彩里。秋千的两根绳子相交形成了一个角。我俩嗖地一下分别攀到两根绳子上,也形成了一个角。旁边的秋千绳上还挂着一个黄色的角。那么,我们和黄色的角相比,谁大一些呢?
生:我觉得黄色的角大。(很多学生点头附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黄色角的边明显更长。
师:那刚才吃水果时比较哪个角大,你们比的是什么呀?
生1:比谁张得大。 生2:这两个角看起来张得差不多,那就比谁的边更长谁就更大。
学生说起来振振有词,理由非常充足。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就是黄色角大。这时笔者再次出示画面1,提醒学生读读射线依依的自我介绍。这时有的学生开始小声讨论,射线依依和丫丫都可以无限延伸,那她们再使劲伸长点不就比黄色角大了吗?还有学生也疑惑了,如果这两个角的边都可以不断伸长伸长再伸长,那怎么比呢?这时笔者出示了画面7。
师:乍一看,两条边伸得更长的黄色角似乎显得更大一些。但是,实际比比看,黄色角和我们竟然一样大。小朋友们想一想,比较角的大小到底是看什么呢?
这时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后明白了,还是要比较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而不是比两条边的长短。
原本画面2、3、4、5在同一页,画面6和7在同一页。如果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阅读,那么答案就直接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这样的过程没有悬念也就没有思考。数学学习的本质不在于阅读,而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考获取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技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没有把绘本故事直接呈现,而是将画面分割,分步呈现,伺机提问。如“如果我们想要一口吞掉李子,那应该怎么办呢?”引领学生在阅读观察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很形象地把角比作嘴巴,只要把角的两条边张大就能吃掉李子和苹果了,并得出了吃苹果时角最大的结论。
当提出“我们和黄色的角相比,谁大一些呢?”时,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认为边越长的角就越大。学生联系生活中原有的“大小”知识经验进行判断、推测,说明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了。其实对于一个二年级学生来说,要理解“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是困难的,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是正常的,也是在笔者的预设之中的。接着,笔者利用“吃苹果”的画面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再次呈现“射线依依的特点”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认识到边的长度可以无限延长而无法比较时,再呈现图7,学生恍然大悟“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时学生对角的本质属性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可见,分步呈现画面的策略能有效帮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使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认识角,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拓展绘本,加强操作
片段三:
师:依依和丫丫手牵着手继续向前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小朋友们的手工区。(出示画面8)她俩在小朋友们的物品上找到了好多角,你能帮忙把这些角找出来吗?
学生上台指出物体面上的角。(结合学生指角,多媒体显示出相应的角)
师:你能再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学生边指边说。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利用纸工袋里的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吗?(课前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纸工袋,有的准备了两根纸条和一个图钉,有的只有一根纸条,有的准备了一根线,有的准备了一张纸)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合作,时间两分钟。
學生都很自信地回答“能”,然后开始动手制作。笔者边巡视边观察,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在两分钟内完成了,一脸兴奋。个别小朋友还拿着纸或线摆弄思考,或者和同桌商讨。笔者选择了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拍了照片放到多媒体上展示。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利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各种角,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哇,这么多不同的角!
生2:我发现图2中不止一个角呢,有4个角。
生3:我发现图5那纸上也不止一个角,好多呢。
生4:老师,我发现图4那个好像不是角。
生5:我也认为图4那个不是角,角都是尖尖的,他的不尖。
生6:还有那个线也是弯弯的,不直,其他角的边都是直的。
师: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图4这个我们不能称为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4这根线对折后顶点不明显,两条边也不像射线依依那样直。那小朋友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再改造一下,让它成为一个角呢?
生4:老师,我会,我有办法。
于是,笔者请这个学生上台演示,他还请了同桌上来帮忙。两人上台后,他让同桌把这根线两端拉直,他从线中间捏住一个点再往外拉,一个真正的角诞生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小朋友(生4)真是聪明,爱观察会思考。他找到了角的主要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特别是两条边一定要是直的。小朋友们制作了那么多不同的角,你们能不能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角最大,谁的角最小?
学生拿着自己的角在小组里动手比画,笔者再次巡视观察,然后请一个小组同学上台展示并说一说是怎么比的,在比较的过程再次明确: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这个环节笔者继续借用绘本中依依和丫丫游玩的情境展开教学,画面8是教材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例1情境图,笔者把这幅图纳入绘本的情境中,让绘本与教材进行了有机的链接,使绘本由阅读功能向实践操作拓展延伸。接着引领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去,通过“找一找”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头脑中初步形成的角的表象,在重新回到具体的物体或者生活场景中时也能辨认出角,从而更加丰富角的表象。教材中编排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5道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角的认识,以及学会判断角的大小。一道道割裂的题目在学生看来就是为练习而练习,机械又乏味。于是笔者结合绘本故事中出现的“纸工袋”,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了重组改编,把书本中原来直接提供现成的活动角改编成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自己创造角,无疑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与开放性。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非常自信且积极地展开了思考与实践,凭借对角的认识不仅做成了角,而且做出了形态各异的角。接着,笔者把学生自己创造的角作为“辨一辨”“比一比”的原材料来代替教材中“想想做做”提供的角,学生感受到了创造角的乐趣和意义。这些角在学生眼里不再是生硬的学具,而是充满趣味的玩具。孩子在辨别比较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究,进一步丰富了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体验,思维在积极情感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上呈现了不可预设的精彩!
数学绘本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载体传递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立足于儿童的世界,贴近孩子,吸引孩子,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引发孩子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共鸣。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学绘本这个优秀的资源,再也不能捧着教材照本宣科了。我们要摆脱教材“文本”的束缚,大胆巧妙地使用数学绘本,由传统的“依本而教”转变成“编本而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增长数学智慧,感受数学世界的神奇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