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行的爆红,除了自己对吉他与音乐的热爱追逐,更是搭乘了独一无二的时代契机。改革开放初期,个性化追求刚刚崭露头角,人们久被桎梏的精神世界倏然松懈,又无处安放。歌词直指内心、旋律细腻动人的港台歌曲成了表白感情的出口,这些版权尚不明晰的新新音乐被拿来翻唱,张行的嗓音清澈、感情真挚,在一众翻唱作品中自然脱颖而出,备受喜爱。演唱之外,精湛的吉他演奏技巧与时尚、前卫的穿衣风格更是影响了一众青年男女,可谓是“中国偶像第一人”。
但风光总是暗中标好了价格。1985年,多家媒体曝出张行与多名女青年交往的经历。彼时正值对“流氓罪”的严打,风头正盛的张行自然成了众矢之的。1986年6月,经法院不公开审理,张行被以“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从人生的巅峰到低谷,不过须臾之间。待到三年后出狱,港台歌星开始席卷大陆,翻唱歌手的地位岌岌可危。张行发布的全新翻唱专辑《太阳雨》销量依旧喜人,但与曾经的巨大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流行音乐是逐渐成长的少年,情窦初开的朦胧岁月已经悄然流逝。一种声音的风靡既然需要天时地利,前行的时间齿轮亦可轻易将其碾去。
用自己唱过的一首歌来概括自己走过的路,张行意料之中地选择了《一条路》。
《一条路》是张行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也仿佛是他人生道路起伏的谶语。在这首曾风靡全国的歌曲最早的版本里,张行用清亮的少年音唱“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我自己”。那时一切尚未崭露锋芒,歌唱里的动人来自莽撞的天真。
中国流行音乐是逐渐成长的少年,情窦初开的朦胧岁月已经悄然流逝。一种声音的风靡既然需要天时地利,前行的时间齿轮亦可轻易将其碾去。
如今,翻唱时代与“流氓罪”都早已成为时代符号飘然远去。张行依旧会不时受邀到各大晚会、综艺节目中亮相,唱起这首《一条路》或另一首成名曲《迟到》来。但心境比起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肆意弹唱已大不同。这条“小人物”的人生道路,有猝不及防的鲜花掌声,也有措手不及的当头一棒,有一步登高的天梯,也有真正“迟到”的正名和错失的机遇。
半生坎坷,大起大落之间,张行将自己活成了那条歌里的路,“小人物”在时代的褶皱中落叶无迹,却也真实地路过冷暖跌宕,扛过人间风雨。
没有终点
对于和张行一样一同走过80年代、曾沉醉于他声音的歌迷来说,张行和他的歌曲是一条记忆线索。他们被张行倾诉式的歌声和歌词中的深意打动,度过懵懂的青春,走过半生。而现在,他们听起张行的歌曲,就仿佛找到了一条回归旧日的路,站在时间的这头,能够看到痴迷这首歌时年轻的自己在哪里读书工作,又在哪里遇见谁、爱上谁。
自己的歌唱成为他人的人生坐标,是张行最为珍重的事。岁月是可以随着音乐的记忆永存的,没有人能永远年轻和热忱,但来自旧日的旋律或许可以让时间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从此刻一路闪回到喇叭裤、双卡录音机的时代。音符是最易得的时光机,带着人们回到自己的故梦里。
虽然对往日辉煌珍视并感激,但张行与中国流行音乐,都不再是只会被洪流裹挟的愣头青了。如今,《一条路》等歌曲带来的现象级风靡早已不在,粉丝经济将音乐分割成互不打扰的小圈子,从前是“爱歌”,如今是“爱人”,再没有哪首歌曲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传唱,俘获一代人的记忆。
传播的形式变了,音乐的内容也在改变。现在的音乐已经不是当年“魂牵梦萦”的含蓄,动辄“死了都要爱”的激情表白令习惯了婉转表达的张行感到很不适应,但他并不是固执己见的时代“卫道士”。“一种音乐,只要有市场,有人喜欢,就有存在的意义。”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音乐词汇,它可以是“恰似你的温柔”,就也可以是“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对于张行来说,音乐自然还是要做的,但时代在改变,音乐也不再仅仅是抱着吉他的吟唱,它可以被艺术、电影或综艺承载,也可以是粉丝打榜、商业推广或许多别的什么—但无论怎样,它都是人生的坐标,在时间、空间组建的坐标系上标记着来路,散发着特定时代的独有光芒。
但坐标是小节,不是终点。
在今年的大热综艺《向往的生活》里,老狼弹着吉他唱起了《迟到》。QQ音乐的评论区里,有很多人闻声而来,在张行版本的《迟到》下面表达对其歌声的惊艳,更多的年轻人因为美妙的旋律而回溯80年代,借着新兴的综艺温习旧时光里凝固的清澈声音。
但歌声里的张行,已经在向新的挑战出发了。对过往黄金时代最好的追忆,就是过好当下的生活,迎接全新的际遇。
采訪结束后,张行送我们到门外,他的身后是尚在修葺着的未来,面前则是30度高温的北京—这不再是他随意在路边弹琴的旧时沪上了,这是新的征程,同样地,也不会是终点。
但还好,渡尽劫波,音乐还在。人生海海,有音乐星星点点,就不再是一片荒原。
对话张行:去听他的歌吧
从声音开始认识一位歌者,你或许会溯源回到他的人生经历、创作时代、家庭关系甚至八卦新闻,试图在庞杂的信息里更贴近他的内核。但张行说,去听他的歌吧,只听他的歌。回到音乐里去,音乐是所有疑问的解答。
音乐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爱音乐的人会生活得更生动具体。如果你想更深地了解一个人,就去听他的歌、听他喜欢的音乐。
南风窗:最开始是怎样选择翻唱谁的歌曲?
张行:其实并没有选择要翻唱“谁的歌曲”,而是哪一首更好听。要符合自己的音域,更要符合自己的情怀与感悟。那时候可能有些“少年老成”,除了旋律以外,还会着重选择一些歌词比较有情怀的。比如《一条路》,对于人生的比喻很精巧;《人生的车站》,人生会经过无数的车站,有时聚有时离,所以要豁达。这些情怀我们有,现在的年轻人也会有。好听、好词、好情怀,能打动人的心、能产生共鸣,就是好音乐,就是有生命力、值得反复吟唱的音乐。
南风窗:80年代的音乐文化有怎样的精神内核?
张行:我认为这个内核是丰富的,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概括,每个走过80年代的人体会到的也都是不同的侧面。如果一定要下定义的话,我认为80年代的音乐精神是积极向上的。它的人生观、价值观既是神采飞扬的,又是平凡朴素的。这种精神内核并不特立独行,但会有很久的生命力—就像到了今天,年轻人喜欢摇滚、说唱,但依然觉得邓丽君动听。
南风窗:你认为自己为中国的流行音乐作出了什么贡献?
张行:贡献谈不上,但确实起到了三个推动作用。首先是推动发展了吉他事业,为吉他正名,也让它真正以乐器的身份走入“大雅之堂”;其次是推动音像市场走上原声带的道路,有了原声带,歌迷才能够清晰、准确地听懂歌词,理解感情;最后是推动了中国乐队的成熟,有更多的人用吉他、鼓这一类的乐器组建乐队,丰富音乐的创作形式。
南风窗:音乐有什么用?
张行:音乐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爱音乐的人会生活得更生动具体。如果你想更深地了解一个人,就去听他的歌、听他喜欢的音乐,那或许是比其他交际更好理解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