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幸运
有一天,有两个小女孩谈起她们的生命所经历过的危险。
其中一个说,她有过四次“蒙难”呢!第一次,是她刚生下的时候,太小太小了,家人都以为可能养不活了,是奶奶把她养活的;第二次,是她小时得了一种什么怪病,是爸爸好不容易从外地赶回来,给她输血,才救活了她;第三次,是她吃饭不小心把鱼刺卡到喉咙里了,是大姑想尽办法才弄出鱼刺救了她;第四次,是她走路不小心,差点掉进了一个深潭,幸亏妈妈把她一把拉住了,才没掉下去。
另一个说,还在她出生之前,就有过两次生命危险呢!第一次,是“我”的外婆年轻时打仗去背伤员,身上的水壶被一颗子弹打穿,水都流光了。你想想,如果子弹再偏那么一点,打中了“我”外婆,就没有了外婆,如果没有了外婆,哪里还会有“我”?连“我”妈妈都不会有了!“我”和“我妈妈”“我外婆”就都没有了,就都像水一样流光了!第二次,是“我”出生之前,妈妈就怀过一个“哥哥”,但后来流产了,要是妈妈的第一胎生了,“我”就不能够出生了,即使让再生一个,那生下来的也可能不是我了,你说多悬啊!
她们共同的结论是:活到现在真不容易。
确实,生命是一个幸运,甚至是一个奇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了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危险,但可能还有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危险呢!也许那天你没出门,对你就是一个幸运;也许那天即使你出门了,但走的是这条路而不是那条路,对你也是一个幸运;也许即使你出门走的是那条路,但你在那条路口前停了停,而没有照直往前走,对你也还是一个幸运。因为,可能恰恰就在那一天的那一个时候,有一个喝醉了酒的司机在那条路口开车撞倒了一个人,当然,那不是你,你是幸运的,但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一幸运。
这还是出生以后我们所不知道的危险,还有出生以前我们所不知道的危险呢!也许你的母亲在怀你的时候明智地拒绝了一次去外地的出差,也许她没有去挪动那袋大米,也许她在那个寒流袭来的早晨及时地加了衣服而没有感冒发烧,这些对你都可能是一种幸运。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流产的就可能不仅仅是你的“哥哥”,还有你了。
或者更早,也许你的母亲年轻时,那天没有突生一念去一朋友家而遇见你父亲;你的祖父那天没有跌一跤而躺在病床上想换个职业;甚至于你根本不知道名姓的某个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个黄昏没有打一个喷嚏;可能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这世界上可能就没有你了。
离我们的生命越是遥远,哪怕是最微小的事件也有其重大的意义,都可能改变后面整个一长串生命系列的命运。
当然,如果是那样,如果还没有“我”,还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对幸运或不幸的感觉,也就无所谓“我”的幸运或不幸了,那些本来有可能出生、却没能出生的“人们”,如何能感到自己的不幸呢?而又有多少具有潜在的生命可能、却终于没有出生的“人们”呢?
无论如何,现在这生命是握在你的手里了,那么,珍惜它吧!你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在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很不容易才绽放出来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心存敬畏
我们对我们的生命,有我们所知道的方面,也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方面。
如果有人自诩他最终揭破了生死的奥秘,你千万不要相信。即使是古希腊最有智慧的苏格拉底,在他被判死刑之后也只是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哪条路好,只有神知道了。”而古代中国最有智慧的圣人孔子也只是说:“未知生,焉知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无论是在诞生的一端,还是在死亡的一端,两端都没有人来告诉我们真相。因为,一端还无所谓“人”,另一端“还从来没有人从那条冥河上回来过啊”。
从个体生命来说,有谁能在降生时像一个成熟了的大人一样观察、感受、体悟并且记忆呢?更不要说他在母腹中的时候了。而从整个人类来说,他在孕育和诞生的时候不也像一个浑噩无知的婴儿?人类的生命,有一大段没入在我们无知无识的海洋中。
现代科学告诉了我们一些有关生死的知识,比方说个体生命在母腹中的孕育,人类在地球上的进化,乃至于推迟死亡、延长人的生命的一些办法。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对有关生命与死亡的具体知识越多,我们未知的东西也越多,就像一个圆圈较小,它所外切的面也较小一样,随着我们知识圈的扩大,它所外切的未知领域也扩大了。
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不是就不存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人为什么存在?我们今天为什么在这里?这一定是有某种根本解释的。人们甚至发现,宇宙有一种内在的和谐,生命呈现出美丽的光彩,但是我们却不敢说就知道它们最深的奥秘。
我们如何对待我们尚不知道的那一部分生命的神秘呢?有些人承认神秘,却又动辄说自己能揭开这一神秘,那他是太轻易地把自己看做是神而不是人了。在某种意义上,“神秘”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它是“神”的而不是“人”的秘密,或者说它只能被人不断地接近,而不能被人最终地揭破无遗。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经典物理学家牛顿说:“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捡到几枚贝壳的孩子。”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相信,在宇宙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一精神面前应当感到渺小。”
生命是一莫大的赐予,我们对我们所知道的,我们生命的直接赐予者心存感激;而对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生命的根本赐予者则不仅心存感激,还心存敬畏。
人间所有自称的“最终的揭秘者”都近于狂妄,而只有承认世界上总是有某种人所达不到的神秘,在心里保持敬畏,同时又不懈追求的人们,他们知道人既伟大又渺小,从而既自信又谦卑,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最符合人的身份。
面对死亡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会目睹到我们的亲人或朋友的故去,然而,再没有比青春的生命集体地被死神攫走更让人悲伤的了。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前一年的夏天,在一个南方的湖边,有一天下午,一位中学的女校长带着初中一个班的学生去学游泳。游完了,她招呼同学们上岸回家,女生们要换衣服,让男生们先走,结果只剩下了女生。
而女生中仍有意犹未尽者,忍不住又偷偷下水了,下去的女生脚下一滑没有踩到底,惊慌失措地大喊“救命”,她是掉进了一个人们冬天挖过莲藕后没有填平的大深坑。
岸上二十多个还不会游泳的女生刚刚受过学习英雄、见义勇为的教育,为了救自己的同伴,她们手拉着手,向那深潭走去,她们要用这个长链去救她们的同伴,她们相信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正当的事情。但是她们几乎全体陷进了深潭。
岸上的女校长也不会游泳,这时路上恰好走来一个渔民,女校长跪在渔民的跟前:“救救孩子!”“不行,这么多人,拽住我不放,我也会没命的。”渔民很冷静,不由分说就要走开。女校长坚持着拦住他的去路,依然跪倒在他的跟前,渔民绕行着,女校长坚持着,渔民没有动容,女校长失望了。
突然间渔民又折返回来,跳进了水里,一个、两个,孩子们依次被救了起来。消息传开,另一些人也赶来抢救,大部分孩子得救了。然而,最后救起来的四个,也是最先下去救人、学校里品学最优的四个孩子,却永远终止了她们含苞欲放的生命。
这四个女孩,被葬在了铁路旁边的小山坡上。其中一个女孩,出事那天正是她十五岁的生日,她爸爸为她买来的生日礼物:一个尚未写字的日记本和一个迟到了的救生圈,只能够陪她入葬了。
事隔三十多年了。当我写这些文字时,不久就将是她们的忌日,她们如果还活着,她们的儿女可能也像你们现在这么大了。
正视死亡
我们对那次四个女孩失去她们宝贵生命的不幸事件,不免会深深遗憾地想到:如果会游泳的男生们不走,如果带队的校长也会游泳,如果那个女生不偷偷下水,如果人们冬天挖过莲藕后填平了那个深坑,如果那时候路上正好走来了一群渔民……那么这些孩子也许就一个都不会死了。有时生命就在几秒钟之间被决定了,而我们多么希望回到这几秒钟之前!
但是,即使因为上述某一个环节,这一不幸真的没有发生,生活中也还是可能会有别的不幸发生。也许,在我们安然无恙的一些事情中,正是由于某一个我们甚至不知道的环节,灾难才没有发生。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千钧一发的时刻,有时命运的沉重铁锤落了下来,有时没有落下来。所以,我们即使都万分小心,在生活中也还是不能不面对死亡。
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亲友的死亡,而在童年的时候,遇到这些事尤其使我们感到悲伤。我们自然还会遇到自身的死亡,虽然一般来说它离年轻人还很远,但也可能很近,因为死亡有时也会猝不及防地袭击年轻的人们。
而最令人恐惧的可能还是超越于这些特殊情况的一般的死亡,普遍的死亡,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死亡。也就是说,当我们想到:所有人都不免于一死,以及整个人类也可能在某一个时候毁灭;如果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的一个过客,甚至人类也只是宇宙的一个过客;那么,人生存于这一短暂的瞬间有何意义呢?
死亡执拗地不肯退出我们生命的视野。死亡不仅是一个生命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命的自我意识的问题;不仅要有生命,而且要在生命有了自我意识时才会发生这个问题。
就像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前一样,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死后,但为什么我们对我们生前的虚无可以忍受呢?因为那时还没有过我们,或者说那毕竟是已经过去了的,是从无到有;而死亡却是从有到无,是尚未过去的,使我们感到越来越逼近的。
对于死亡的感受和思考,是必然地、或迟或早要来到每一颗颖悟、敏感的心灵的。尽管它使我们感到深深的恐惧,但我们却不能不承受它。有一天晚上,我的孩子泪流满面地跟我说起了她的恐惧。我当时只能告诉她,我曾经也想过这些问题,而且,很多很多的人也都想过,也都害怕过,但他们仍然活着,仍然好好地活着。
生命有它自己的逻辑,只要我们耐心地忍受,勇敢地坚持,一切恐惧都会过去的。
对死亡态度的坦然,或者说一种安慰,也许就在于,死亡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就如同瓜熟蒂落。那么,当我们离去的时候,让我们感谢哺育过我们的大地吧!
而且,我们怎么知道死后的情形,我们怎么知道那时是一切虚无呢?我们只知道死亡与活着不同,死亡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一种生活的结束。也许,死亡就像爱默生引用的那一句不朽的诗句:
如果我的小船沉没,
它是到了另一个海上。
珍惜生命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小时候打破缸救出一个溺水同伴的故事。现在我们假设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人家里,这家的主人、也就是那口缸的主人抱怨司马光说:“你为什么不跳到缸里去救人呢?这样缸就不会损坏了,你也还是有可能把那孩子救上来,如果这样,岂不更好?或者,不但你没有把那孩子救起来,甚至连你自己也死了,但至少大缸不会损坏,我们还多了一个小英雄。”
这些假设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如果真有说这些话的人,那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冷酷的人。
对于人来说,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孩子的生命,远比一口缸重要,比一只羊重要,比一栋房屋重要,比一片树林重要。所以,当发生火灾的时候,抢救人远比抢救物更重要,抢救孩子又比抢救大人更重要。
而在救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力所能及。孩子啊,我们除了要有一颗勇敢和挚爱的心,也还要有一副冷静和智慧的头脑。
我们今生可能确实会碰到不站出来就会后悔、不站出来就会被钉上耻辱柱的时刻,就像在克拉玛依火灾中一些不顾孩子、只管自己仓皇逃命的人们所经历的时刻,但我还要补充一句,这主要是在我们长大了的时候。
你们现在还很小,生命的道路还很长。确实有一些很危险但却必须做的事情,那也应当由我们大人来做。
有一部老电影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其中抗击法西斯的地下组织有一次危险的接头,一个老人知道了,他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说:“不,你们要活到战后,去享受和平。”结果他去了,被密集的枪弹打中,倒在了接头的教堂前。
但过了一些年,萨拉热窝又打起来了,士兵们互相射击,平民们也生活在炮弹不时从天而降的天空之下。那里有一个小女孩每天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写她的日记,她写道:“大人们为什么要打仗?”
小女孩的日记已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但战争还在继续,可见大人们常常也并不比孩子们更聪明。
人当然不能苟且地活着,不能丧失尊严、毫无廉耻地活着,不能在牺牲和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活着。但是,那种要么苟活、要么赴死的境况应当说是越来越罕见了,并且,这也不与珍惜生命的真理冲突,甚至它就包含在这一真理之中。
总之,我们要记住,生命是最宝贵的。你的生命,我的生命,他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我们必须好好地珍惜和善待生命。
生命的自我修复能力
“阿德雷小道”是我给南极从乔治王岛通往阿德雷岛(企鹅岛)的沙坝起的名字,我从宿舍的窗户就能远远地看见它。它常常淹没在海水里,要在退潮的时候,而且退大潮的时候,才比较清楚地露出一线。
一条路,尤其是一条时隐时现的路,一条大半时间埋在水中、只是露出一小会儿的路,本身就很独特,因而构成一种诱惑,你又总是看到它或期待着它,它又通向你想去的地方,不免要勾起一种强烈的愿望。尽管我也知道企鹅岛并不能随便去,那岛上有智利南极站的企鹅的观测点和保护点,每次其他站的人去都要集体行动,并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但心里还是一直有一种隐隐的渴望。
到长城站不久的一天下午,我顺着海滩往那边走,我并不知道要走到哪里为止,我只是喜欢那海浪、那雪和那风,还有那站立的企鹅和躺卧的海豹。不知不觉我就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已经到了阿德雷岛的近旁了。
对着我的阿德雷岛的一面,正好是比较平缓的一面。在我面前,出现了数片青色的苔原,这是我来到此地第一次看到这样多的绿色,心里一下就热起来了,疑是又处在江南的春天了。
这时又恰逢退潮时分,一条呈弧线的小道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说是“小道”,其实有些地方很宽,并且比较平缓,都是海沙漫过来形成的。我慢慢走上了那条小道,一直走到小道的尽头,又往阿德雷岛走了数十米,就没再深入,退回来了。
我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心里一直有一种忧伤,在去南极之前更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但是,那天我猛然看到了那样一大块绿色,感觉到了一种生气勃勃;那天又恰好是一个少有的暖和、晴朗的日子,风不冷、雪融化淌下的溪流正在欢快地奔涌,天空还不时露出阳光来。我脱掉了外面的羽绒服,竟然可以只穿着衬衫,大踏步地走回来,身上甚至出了一点点汗。
好像每年都会有一次这样的时候,在多雪的冬天过后,突然有一天感觉到“春暖花开”,突然发现春天来临,精神于是为之一振。一种巨大的生命的欢乐突然充满了你的心灵,走在山野间的你突然想引吭高歌。
南极的夏天经常让人觉得就像是我们内陆的冬天,而我现在感觉到了春天。周围的景色也都好像是江南的初春,我好像回到了小时熟悉的村庄、小路,我的心灵甚至身体也都回到了童年。我大步走着,大声唱着,身外的生命和身内的生命有了一种神秘的契合感。我感到一种热力的涌流,那是生命在长期蛰伏之后最初的、也是最好的表现。
生命中有时会有漫长、漫长的冬天,甚至加上漫长、漫长的黑夜,就像南极冬天的极夜。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得耐心地忍受和坚持,相信生命有一种巨大的调节能力,甚至对创伤也有一种巨大的修复能力。“不会总这样的,不会总这样的。”也许我们这时候只能喃喃自语而再没有别的办法。但就让自己忍耐下去吧,等待着晨光微露和春光乍现。这是我们的信心,也是我们的努力,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希望,希望就可能真的来临——比我们的预期还早地来临。
(责 编 若 洋)
有一天,有两个小女孩谈起她们的生命所经历过的危险。
其中一个说,她有过四次“蒙难”呢!第一次,是她刚生下的时候,太小太小了,家人都以为可能养不活了,是奶奶把她养活的;第二次,是她小时得了一种什么怪病,是爸爸好不容易从外地赶回来,给她输血,才救活了她;第三次,是她吃饭不小心把鱼刺卡到喉咙里了,是大姑想尽办法才弄出鱼刺救了她;第四次,是她走路不小心,差点掉进了一个深潭,幸亏妈妈把她一把拉住了,才没掉下去。
另一个说,还在她出生之前,就有过两次生命危险呢!第一次,是“我”的外婆年轻时打仗去背伤员,身上的水壶被一颗子弹打穿,水都流光了。你想想,如果子弹再偏那么一点,打中了“我”外婆,就没有了外婆,如果没有了外婆,哪里还会有“我”?连“我”妈妈都不会有了!“我”和“我妈妈”“我外婆”就都没有了,就都像水一样流光了!第二次,是“我”出生之前,妈妈就怀过一个“哥哥”,但后来流产了,要是妈妈的第一胎生了,“我”就不能够出生了,即使让再生一个,那生下来的也可能不是我了,你说多悬啊!
她们共同的结论是:活到现在真不容易。
确实,生命是一个幸运,甚至是一个奇迹。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了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危险,但可能还有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危险呢!也许那天你没出门,对你就是一个幸运;也许那天即使你出门了,但走的是这条路而不是那条路,对你也是一个幸运;也许即使你出门走的是那条路,但你在那条路口前停了停,而没有照直往前走,对你也还是一个幸运。因为,可能恰恰就在那一天的那一个时候,有一个喝醉了酒的司机在那条路口开车撞倒了一个人,当然,那不是你,你是幸运的,但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一幸运。
这还是出生以后我们所不知道的危险,还有出生以前我们所不知道的危险呢!也许你的母亲在怀你的时候明智地拒绝了一次去外地的出差,也许她没有去挪动那袋大米,也许她在那个寒流袭来的早晨及时地加了衣服而没有感冒发烧,这些对你都可能是一种幸运。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流产的就可能不仅仅是你的“哥哥”,还有你了。
或者更早,也许你的母亲年轻时,那天没有突生一念去一朋友家而遇见你父亲;你的祖父那天没有跌一跤而躺在病床上想换个职业;甚至于你根本不知道名姓的某个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个黄昏没有打一个喷嚏;可能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这世界上可能就没有你了。
离我们的生命越是遥远,哪怕是最微小的事件也有其重大的意义,都可能改变后面整个一长串生命系列的命运。
当然,如果是那样,如果还没有“我”,还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对幸运或不幸的感觉,也就无所谓“我”的幸运或不幸了,那些本来有可能出生、却没能出生的“人们”,如何能感到自己的不幸呢?而又有多少具有潜在的生命可能、却终于没有出生的“人们”呢?
无论如何,现在这生命是握在你的手里了,那么,珍惜它吧!你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在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很不容易才绽放出来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心存敬畏
我们对我们的生命,有我们所知道的方面,也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方面。
如果有人自诩他最终揭破了生死的奥秘,你千万不要相信。即使是古希腊最有智慧的苏格拉底,在他被判死刑之后也只是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哪条路好,只有神知道了。”而古代中国最有智慧的圣人孔子也只是说:“未知生,焉知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无论是在诞生的一端,还是在死亡的一端,两端都没有人来告诉我们真相。因为,一端还无所谓“人”,另一端“还从来没有人从那条冥河上回来过啊”。
从个体生命来说,有谁能在降生时像一个成熟了的大人一样观察、感受、体悟并且记忆呢?更不要说他在母腹中的时候了。而从整个人类来说,他在孕育和诞生的时候不也像一个浑噩无知的婴儿?人类的生命,有一大段没入在我们无知无识的海洋中。
现代科学告诉了我们一些有关生死的知识,比方说个体生命在母腹中的孕育,人类在地球上的进化,乃至于推迟死亡、延长人的生命的一些办法。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对有关生命与死亡的具体知识越多,我们未知的东西也越多,就像一个圆圈较小,它所外切的面也较小一样,随着我们知识圈的扩大,它所外切的未知领域也扩大了。
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不是就不存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人为什么存在?我们今天为什么在这里?这一定是有某种根本解释的。人们甚至发现,宇宙有一种内在的和谐,生命呈现出美丽的光彩,但是我们却不敢说就知道它们最深的奥秘。
我们如何对待我们尚不知道的那一部分生命的神秘呢?有些人承认神秘,却又动辄说自己能揭开这一神秘,那他是太轻易地把自己看做是神而不是人了。在某种意义上,“神秘”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它是“神”的而不是“人”的秘密,或者说它只能被人不断地接近,而不能被人最终地揭破无遗。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经典物理学家牛顿说:“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捡到几枚贝壳的孩子。”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相信,在宇宙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一精神面前应当感到渺小。”
生命是一莫大的赐予,我们对我们所知道的,我们生命的直接赐予者心存感激;而对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生命的根本赐予者则不仅心存感激,还心存敬畏。
人间所有自称的“最终的揭秘者”都近于狂妄,而只有承认世界上总是有某种人所达不到的神秘,在心里保持敬畏,同时又不懈追求的人们,他们知道人既伟大又渺小,从而既自信又谦卑,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最符合人的身份。
面对死亡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会目睹到我们的亲人或朋友的故去,然而,再没有比青春的生命集体地被死神攫走更让人悲伤的了。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前一年的夏天,在一个南方的湖边,有一天下午,一位中学的女校长带着初中一个班的学生去学游泳。游完了,她招呼同学们上岸回家,女生们要换衣服,让男生们先走,结果只剩下了女生。
而女生中仍有意犹未尽者,忍不住又偷偷下水了,下去的女生脚下一滑没有踩到底,惊慌失措地大喊“救命”,她是掉进了一个人们冬天挖过莲藕后没有填平的大深坑。
岸上二十多个还不会游泳的女生刚刚受过学习英雄、见义勇为的教育,为了救自己的同伴,她们手拉着手,向那深潭走去,她们要用这个长链去救她们的同伴,她们相信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正当的事情。但是她们几乎全体陷进了深潭。
岸上的女校长也不会游泳,这时路上恰好走来一个渔民,女校长跪在渔民的跟前:“救救孩子!”“不行,这么多人,拽住我不放,我也会没命的。”渔民很冷静,不由分说就要走开。女校长坚持着拦住他的去路,依然跪倒在他的跟前,渔民绕行着,女校长坚持着,渔民没有动容,女校长失望了。
突然间渔民又折返回来,跳进了水里,一个、两个,孩子们依次被救了起来。消息传开,另一些人也赶来抢救,大部分孩子得救了。然而,最后救起来的四个,也是最先下去救人、学校里品学最优的四个孩子,却永远终止了她们含苞欲放的生命。
这四个女孩,被葬在了铁路旁边的小山坡上。其中一个女孩,出事那天正是她十五岁的生日,她爸爸为她买来的生日礼物:一个尚未写字的日记本和一个迟到了的救生圈,只能够陪她入葬了。
事隔三十多年了。当我写这些文字时,不久就将是她们的忌日,她们如果还活着,她们的儿女可能也像你们现在这么大了。
正视死亡
我们对那次四个女孩失去她们宝贵生命的不幸事件,不免会深深遗憾地想到:如果会游泳的男生们不走,如果带队的校长也会游泳,如果那个女生不偷偷下水,如果人们冬天挖过莲藕后填平了那个深坑,如果那时候路上正好走来了一群渔民……那么这些孩子也许就一个都不会死了。有时生命就在几秒钟之间被决定了,而我们多么希望回到这几秒钟之前!
但是,即使因为上述某一个环节,这一不幸真的没有发生,生活中也还是可能会有别的不幸发生。也许,在我们安然无恙的一些事情中,正是由于某一个我们甚至不知道的环节,灾难才没有发生。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千钧一发的时刻,有时命运的沉重铁锤落了下来,有时没有落下来。所以,我们即使都万分小心,在生活中也还是不能不面对死亡。
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亲友的死亡,而在童年的时候,遇到这些事尤其使我们感到悲伤。我们自然还会遇到自身的死亡,虽然一般来说它离年轻人还很远,但也可能很近,因为死亡有时也会猝不及防地袭击年轻的人们。
而最令人恐惧的可能还是超越于这些特殊情况的一般的死亡,普遍的死亡,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死亡。也就是说,当我们想到:所有人都不免于一死,以及整个人类也可能在某一个时候毁灭;如果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的一个过客,甚至人类也只是宇宙的一个过客;那么,人生存于这一短暂的瞬间有何意义呢?
死亡执拗地不肯退出我们生命的视野。死亡不仅是一个生命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命的自我意识的问题;不仅要有生命,而且要在生命有了自我意识时才会发生这个问题。
就像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前一样,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的死后,但为什么我们对我们生前的虚无可以忍受呢?因为那时还没有过我们,或者说那毕竟是已经过去了的,是从无到有;而死亡却是从有到无,是尚未过去的,使我们感到越来越逼近的。
对于死亡的感受和思考,是必然地、或迟或早要来到每一颗颖悟、敏感的心灵的。尽管它使我们感到深深的恐惧,但我们却不能不承受它。有一天晚上,我的孩子泪流满面地跟我说起了她的恐惧。我当时只能告诉她,我曾经也想过这些问题,而且,很多很多的人也都想过,也都害怕过,但他们仍然活着,仍然好好地活着。
生命有它自己的逻辑,只要我们耐心地忍受,勇敢地坚持,一切恐惧都会过去的。
对死亡态度的坦然,或者说一种安慰,也许就在于,死亡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就如同瓜熟蒂落。那么,当我们离去的时候,让我们感谢哺育过我们的大地吧!
而且,我们怎么知道死后的情形,我们怎么知道那时是一切虚无呢?我们只知道死亡与活着不同,死亡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一种生活的结束。也许,死亡就像爱默生引用的那一句不朽的诗句:
如果我的小船沉没,
它是到了另一个海上。
珍惜生命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小时候打破缸救出一个溺水同伴的故事。现在我们假设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人家里,这家的主人、也就是那口缸的主人抱怨司马光说:“你为什么不跳到缸里去救人呢?这样缸就不会损坏了,你也还是有可能把那孩子救上来,如果这样,岂不更好?或者,不但你没有把那孩子救起来,甚至连你自己也死了,但至少大缸不会损坏,我们还多了一个小英雄。”
这些假设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如果真有说这些话的人,那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冷酷的人。
对于人来说,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孩子的生命,远比一口缸重要,比一只羊重要,比一栋房屋重要,比一片树林重要。所以,当发生火灾的时候,抢救人远比抢救物更重要,抢救孩子又比抢救大人更重要。
而在救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力所能及。孩子啊,我们除了要有一颗勇敢和挚爱的心,也还要有一副冷静和智慧的头脑。
我们今生可能确实会碰到不站出来就会后悔、不站出来就会被钉上耻辱柱的时刻,就像在克拉玛依火灾中一些不顾孩子、只管自己仓皇逃命的人们所经历的时刻,但我还要补充一句,这主要是在我们长大了的时候。
你们现在还很小,生命的道路还很长。确实有一些很危险但却必须做的事情,那也应当由我们大人来做。
有一部老电影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其中抗击法西斯的地下组织有一次危险的接头,一个老人知道了,他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说:“不,你们要活到战后,去享受和平。”结果他去了,被密集的枪弹打中,倒在了接头的教堂前。
但过了一些年,萨拉热窝又打起来了,士兵们互相射击,平民们也生活在炮弹不时从天而降的天空之下。那里有一个小女孩每天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写她的日记,她写道:“大人们为什么要打仗?”
小女孩的日记已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但战争还在继续,可见大人们常常也并不比孩子们更聪明。
人当然不能苟且地活着,不能丧失尊严、毫无廉耻地活着,不能在牺牲和伤害他人的基础上活着。但是,那种要么苟活、要么赴死的境况应当说是越来越罕见了,并且,这也不与珍惜生命的真理冲突,甚至它就包含在这一真理之中。
总之,我们要记住,生命是最宝贵的。你的生命,我的生命,他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我们必须好好地珍惜和善待生命。
生命的自我修复能力
“阿德雷小道”是我给南极从乔治王岛通往阿德雷岛(企鹅岛)的沙坝起的名字,我从宿舍的窗户就能远远地看见它。它常常淹没在海水里,要在退潮的时候,而且退大潮的时候,才比较清楚地露出一线。
一条路,尤其是一条时隐时现的路,一条大半时间埋在水中、只是露出一小会儿的路,本身就很独特,因而构成一种诱惑,你又总是看到它或期待着它,它又通向你想去的地方,不免要勾起一种强烈的愿望。尽管我也知道企鹅岛并不能随便去,那岛上有智利南极站的企鹅的观测点和保护点,每次其他站的人去都要集体行动,并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但心里还是一直有一种隐隐的渴望。
到长城站不久的一天下午,我顺着海滩往那边走,我并不知道要走到哪里为止,我只是喜欢那海浪、那雪和那风,还有那站立的企鹅和躺卧的海豹。不知不觉我就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已经到了阿德雷岛的近旁了。
对着我的阿德雷岛的一面,正好是比较平缓的一面。在我面前,出现了数片青色的苔原,这是我来到此地第一次看到这样多的绿色,心里一下就热起来了,疑是又处在江南的春天了。
这时又恰逢退潮时分,一条呈弧线的小道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说是“小道”,其实有些地方很宽,并且比较平缓,都是海沙漫过来形成的。我慢慢走上了那条小道,一直走到小道的尽头,又往阿德雷岛走了数十米,就没再深入,退回来了。
我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心里一直有一种忧伤,在去南极之前更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但是,那天我猛然看到了那样一大块绿色,感觉到了一种生气勃勃;那天又恰好是一个少有的暖和、晴朗的日子,风不冷、雪融化淌下的溪流正在欢快地奔涌,天空还不时露出阳光来。我脱掉了外面的羽绒服,竟然可以只穿着衬衫,大踏步地走回来,身上甚至出了一点点汗。
好像每年都会有一次这样的时候,在多雪的冬天过后,突然有一天感觉到“春暖花开”,突然发现春天来临,精神于是为之一振。一种巨大的生命的欢乐突然充满了你的心灵,走在山野间的你突然想引吭高歌。
南极的夏天经常让人觉得就像是我们内陆的冬天,而我现在感觉到了春天。周围的景色也都好像是江南的初春,我好像回到了小时熟悉的村庄、小路,我的心灵甚至身体也都回到了童年。我大步走着,大声唱着,身外的生命和身内的生命有了一种神秘的契合感。我感到一种热力的涌流,那是生命在长期蛰伏之后最初的、也是最好的表现。
生命中有时会有漫长、漫长的冬天,甚至加上漫长、漫长的黑夜,就像南极冬天的极夜。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得耐心地忍受和坚持,相信生命有一种巨大的调节能力,甚至对创伤也有一种巨大的修复能力。“不会总这样的,不会总这样的。”也许我们这时候只能喃喃自语而再没有别的办法。但就让自己忍耐下去吧,等待着晨光微露和春光乍现。这是我们的信心,也是我们的努力,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希望,希望就可能真的来临——比我们的预期还早地来临。
(责 编 若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