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会响起这样的声音:比如当我们学习《清澈的湖水》一课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为什么小洁看到这么清澈的湖水,被迷住了,而那个小男孩却不会被迷住,把香蕉皮抛下去呢?”学习《丑小鸭》一文时,有学生又提出来:“这丑小鸭怎么可以随便离家出走呢?她妈妈会着急的。”……让我们聆听课堂上响起的声音——
【案例】《蜜蜂》教学片段
在学习《蜜蜂》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认识了作者法布尔,然后教学课文的第1自然段:
师:因为这只是“听说”的,于是法布尔想做个试验。(出示:于是,他想做个试验)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法布尔的吗?
生:法布尔,你是怎么做这个试验的?试验的结果怎样?
生:法布尔,你是一个大科学家,怎么不知道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反思】在学生的心中,科学家应该是知识渊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而法布尔这样一位终生“与虫为伴”“与虫为友”的科学家,竟然不知道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这怎么让学生理解呢?
毋庸置疑,这些出其不意、可能与教师心中的预设格格不入的声音,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令人欣喜的信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们也在迈入一个新的时期,他们变得“大胆”“敢为”,尽管可能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有时学生感悟的、发现的显得幼稚或荒唐,但却折射出个性的光芒。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念吗?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面对上述这样琳琅满目的“多元”现象,你是不知所措、敷衍了事,还是积极引领?
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是阅读主体用大脑进行认知、理解、欣赏、评价及创造的思维过程。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个学生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因而学生的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理解,并大加鼓励。
一、精心设计,预约多元
语文学习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阅读材料的理解、处理的多元性。“多元解读”需要预设,也可以预设。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对静态的文本予以个性化的解读,力求超越文本,使教材活起来。然后,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地重组、拓展、延伸,既考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重组与再创造,又重视书本知识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联系,并能创造地开发文本。第三,要使教材与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的特点,使教学设计具有丰富的个性色彩,为学生的“多元解读”提供广阔的天地,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提供平台。
【案例】《掌声》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想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文静。
师:在你的心中,“文静”是什么意思?
生:文气、文雅。
师: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看出英子很文静?
生:她总是默默坐在教室的角落。
生: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师:英子这样文静的原因是什么?(生读“因为……”)
师:请你试想一下,英子可能还有哪些文静的表现?
生:放学一个人回家,下课不跟同学们做游戏,从来不跑不跳……
师:英子的“文静”与你平时理解的“文静”有何不同?
生:英子的“文静”是一种自卑,是一种孤独……
【反思】显然,该案例中的多元解读是我课前有意预约的:①想象英子平时的“文静”;②体会英子的“文静”与你平时理解的“文静”有何不同,从而体会英子作为残疾女孩内心的自卑与孤单,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耐心倾听,尊重多元
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在她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中多次指出,“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你是否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喋喋不休?《花钟》一课中描写花儿的词语较多。为此,我把课文中提到的各种花儿的图片映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把有关描写的词语试着送给其中的一些花儿,从而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规律。
【案例】《花钟》教学片段
生:我把“欣然怒放”送给蔷薇,因为蔷薇开得很旺。
生:我把“艳丽”送给万寿菊。因为它的颜色很鲜艳。
生:我把“淡雅”送给昙花。因为白色的昙花……
生:我把“淡雅”送给蔷薇,(我立刻皱起了眉头,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因为我觉得蔷薇花的香气是淡雅的。
师:(惊喜)对呀,“淡雅”不仅可以从颜色上说,还可以形容香气。
【反思】望着大屏幕上琳琅满目的花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给各种花儿送词语。大家都从颜色上去送,唯独俞佳晨同学与众不同地从香气上考虑。在备课时,我只想到让学生理解“淡雅”“欣然怒放”和“艳丽”,知道“淡雅”和“艳丽”是反义词,但忽略了“淡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形容。幸亏今天我没有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让这种精彩、让这样的个性化理解从身边溜走。
平时,教师为了教学的进度,也为了使整个课堂不节外生枝,常常一句“坐下!”打发学生,殊不知这一句“坐下”,扼杀了多少学生富有见解和灵性的话语。因而,多元解读的课堂气氛应是宽松而民主的,这样学生才敢坚持己见,标新立异,有充分的心理空间和自我意识。教师需要俯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去耐心倾听,也许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在后头。
三、 关注细节,把握多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的多元理解,常常会不期而至,有时,它可能就出现在一个很小的细节上。因而,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捕捉其中的多元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案例】第二册《识字6》教学片段叙事
“小朋友,静下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徐放和江南倩同学是否能帮这些数量词和它的好朋友拉上手。”“一只海鸥,一片沙滩,……”学生以读来汇报。当读到“铜号一把”时,学生停下来说道:“不对,课本上是‘一把铜号’”。我略一犹豫,转而微笑着说:“错了吗?想想我们平时是否倒着这样说?”学生们被我这样一问,愣住了。不一会儿,几只小手马上举起来。“我们做数学看图应用题时,就数‘鸡一只’。”“我到超市里买东西,人家问我买什么,我就说‘上好佳一包’‘火腿肠5根’。”“是的,在生活中,数量词有时还可以倒过来说。比如……”
【反思】在设计这个数量词与事物搭配的游戏时,我丝毫没有预设到会有这种现象出现。我要感谢学生,他们一个歪打正着的小插曲,为我们生成了一个学习资源,从而感知了数量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生的多元解读是在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有时甚至也是在创造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个性化阅读的平台,让语文课凸显个性化阅读的色彩,培养他们多层次地感悟语境,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的能力,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而充满生命的灵性。
四、 慎待多元,正确引导
多元解读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那种为“多元而多元”的现象:因为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很多种的理解,有的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浅尝辄止,有的甚至是误读错解。因而,教师应全面理解新课程的精神,正确领会“多元解读”的实质,做到多元有据,独特有理。
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学生的多元理解,并非我们可以主观臆测的。当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主题背道而驰时,那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发挥“首席”的作用,冷静思考,巧妙地引导,让那些奇思妙想盛开出美丽的创新之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成长的摇篮,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一路欢歌笑语!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小学)
【案例】《蜜蜂》教学片段
在学习《蜜蜂》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认识了作者法布尔,然后教学课文的第1自然段:
师:因为这只是“听说”的,于是法布尔想做个试验。(出示:于是,他想做个试验)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法布尔的吗?
生:法布尔,你是怎么做这个试验的?试验的结果怎样?
生:法布尔,你是一个大科学家,怎么不知道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反思】在学生的心中,科学家应该是知识渊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而法布尔这样一位终生“与虫为伴”“与虫为友”的科学家,竟然不知道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这怎么让学生理解呢?
毋庸置疑,这些出其不意、可能与教师心中的预设格格不入的声音,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令人欣喜的信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们也在迈入一个新的时期,他们变得“大胆”“敢为”,尽管可能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有时学生感悟的、发现的显得幼稚或荒唐,但却折射出个性的光芒。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念吗?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面对上述这样琳琅满目的“多元”现象,你是不知所措、敷衍了事,还是积极引领?
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是阅读主体用大脑进行认知、理解、欣赏、评价及创造的思维过程。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个学生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文本的感悟也会有差异。因而学生的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理解,并大加鼓励。
一、精心设计,预约多元
语文学习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阅读材料的理解、处理的多元性。“多元解读”需要预设,也可以预设。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对静态的文本予以个性化的解读,力求超越文本,使教材活起来。然后,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地重组、拓展、延伸,既考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重组与再创造,又重视书本知识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联系,并能创造地开发文本。第三,要使教材与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的特点,使教学设计具有丰富的个性色彩,为学生的“多元解读”提供广阔的天地,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文本提供平台。
【案例】《掌声》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想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文静。
师:在你的心中,“文静”是什么意思?
生:文气、文雅。
师: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看出英子很文静?
生:她总是默默坐在教室的角落。
生: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师:英子这样文静的原因是什么?(生读“因为……”)
师:请你试想一下,英子可能还有哪些文静的表现?
生:放学一个人回家,下课不跟同学们做游戏,从来不跑不跳……
师:英子的“文静”与你平时理解的“文静”有何不同?
生:英子的“文静”是一种自卑,是一种孤独……
【反思】显然,该案例中的多元解读是我课前有意预约的:①想象英子平时的“文静”;②体会英子的“文静”与你平时理解的“文静”有何不同,从而体会英子作为残疾女孩内心的自卑与孤单,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耐心倾听,尊重多元
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在她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中多次指出,“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你是否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喋喋不休?《花钟》一课中描写花儿的词语较多。为此,我把课文中提到的各种花儿的图片映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把有关描写的词语试着送给其中的一些花儿,从而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规律。
【案例】《花钟》教学片段
生:我把“欣然怒放”送给蔷薇,因为蔷薇开得很旺。
生:我把“艳丽”送给万寿菊。因为它的颜色很鲜艳。
生:我把“淡雅”送给昙花。因为白色的昙花……
生:我把“淡雅”送给蔷薇,(我立刻皱起了眉头,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因为我觉得蔷薇花的香气是淡雅的。
师:(惊喜)对呀,“淡雅”不仅可以从颜色上说,还可以形容香气。
【反思】望着大屏幕上琳琅满目的花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给各种花儿送词语。大家都从颜色上去送,唯独俞佳晨同学与众不同地从香气上考虑。在备课时,我只想到让学生理解“淡雅”“欣然怒放”和“艳丽”,知道“淡雅”和“艳丽”是反义词,但忽略了“淡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形容。幸亏今天我没有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让这种精彩、让这样的个性化理解从身边溜走。
平时,教师为了教学的进度,也为了使整个课堂不节外生枝,常常一句“坐下!”打发学生,殊不知这一句“坐下”,扼杀了多少学生富有见解和灵性的话语。因而,多元解读的课堂气氛应是宽松而民主的,这样学生才敢坚持己见,标新立异,有充分的心理空间和自我意识。教师需要俯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去耐心倾听,也许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在后头。
三、 关注细节,把握多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的多元理解,常常会不期而至,有时,它可能就出现在一个很小的细节上。因而,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捕捉其中的多元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案例】第二册《识字6》教学片段叙事
“小朋友,静下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徐放和江南倩同学是否能帮这些数量词和它的好朋友拉上手。”“一只海鸥,一片沙滩,……”学生以读来汇报。当读到“铜号一把”时,学生停下来说道:“不对,课本上是‘一把铜号’”。我略一犹豫,转而微笑着说:“错了吗?想想我们平时是否倒着这样说?”学生们被我这样一问,愣住了。不一会儿,几只小手马上举起来。“我们做数学看图应用题时,就数‘鸡一只’。”“我到超市里买东西,人家问我买什么,我就说‘上好佳一包’‘火腿肠5根’。”“是的,在生活中,数量词有时还可以倒过来说。比如……”
【反思】在设计这个数量词与事物搭配的游戏时,我丝毫没有预设到会有这种现象出现。我要感谢学生,他们一个歪打正着的小插曲,为我们生成了一个学习资源,从而感知了数量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生的多元解读是在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有时甚至也是在创造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个性化阅读的平台,让语文课凸显个性化阅读的色彩,培养他们多层次地感悟语境,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的能力,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而充满生命的灵性。
四、 慎待多元,正确引导
多元解读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那种为“多元而多元”的现象:因为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很多种的理解,有的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浅尝辄止,有的甚至是误读错解。因而,教师应全面理解新课程的精神,正确领会“多元解读”的实质,做到多元有据,独特有理。
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学生的多元理解,并非我们可以主观臆测的。当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主题背道而驰时,那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发挥“首席”的作用,冷静思考,巧妙地引导,让那些奇思妙想盛开出美丽的创新之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成长的摇篮,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一路欢歌笑语!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