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人”假设与提高社会福利的关系探讨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假设前提,提高社会福利是经济学分支福利经济学的学科任务。本文从对“理性人”假设全面理解出发,分析了有效提高社会福利所需的运行环境,然后分析“理性人”假设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关系依赖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最后得出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
  关键词:“理性人”;社会福利;自由竞争市场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3.0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8-02
  一、引言
  围绕“理性人”这一假设来命题的论文实属不少,有从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来对经济学研究范式重构的探讨[1],其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 假设说起,到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假设,最后说到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指出这3种人性假设是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历史变迁的标志,分析出贯穿于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都是“自由”原则,最后得出应当以“知识人”假设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的结论,不但对前人的假设做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而且指出了接下来人性假设的发展方向,对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有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经济学演变所要遵循的规律,其认为当今的主流经济学在“经济人”假设的修正中不断演变和发展,根据“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对主流经济学赖以成立的基础所带来的影响来说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得以扩大或是产生了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最后还对今后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做出了预测了,这为经济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2]。
  上述这些都是从“理性人”这一假设出发对其演变和发展过程做阐述,进而指出其对经济学理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做出自己的预测。而本文是以对“理性人”假设正确而全面的理解为基础,认为“理性人”假设的自利动机与利他行为并不冲突,而且还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并结合提高社会福利需要自由竞争的市场作为运行环境,以实施最低工资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阐述二者的关系。
  二、对“理性人”假设正确而全面的理解
  作为同样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经济学不同于其他比如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基本假设,那就是始终贯穿经济学各个理论的前提假设——“理性人”假设。[3]在“理性人”假设的世界里,没有怜悯和同情,因为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都是自利的。但是“理性人”假设中要求的利己动机不但不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且可以在达到自身目的同时,实现其他人的利益,达到双方共赢,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说道:“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4]这也就是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主体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并非就对别人的利益以及社会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害,恰恰相反,在各种机制良好运行的环境中,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之所以从自利行为出发却得到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结果,是因为在这种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活动来满足自己私利的需要。因此经济学上所定义的自利,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每个人都充分尊重别人利益的同时,每个人自己也都享有了最充分的利益。当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如果发现了某些不符合理性假设的现象时,不能简单的说经济主体不理性,而应该努力寻找问题之所在,有可能是我们对当事人做出决策时面临的约束条件没有完全把握[5],这就要求我们对“理性人”正确而全面的理解。
  事实上,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理性人”不应该受到诋毁和排斥,恰恰相反,应该让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根据“理性人”假设,无论消费者或者生产者,无论个人或者政府都要求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虽然每个人都是利己的,但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要想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这样就会有效地控制个人私欲,从而整个市场经济有序进行[6]。
  三、提高社会福利所需的有效运行环境
  在福利经济学中所指的经济效率有所提高的标准就是达到帕累托最优境界。这一标准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使经济体系趋向一般均衡,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因为只有在该运行环境中每个人才能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最大化利益。这一点在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中很好的得以验证。
  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任何完全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它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在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社会体制下,每个人不需要知道别人的偏好或者选择,只需根据自己面临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需求或供给,在一定条件下社会会达到一般均衡,而这种一般均衡就具有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政府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起促进作用,但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则需要一定的前提,即政府要遵循市场规律来办事。那么政府的干预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福利,并不能用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来证明,这只能成为需要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理由而非论据,要证明政府干预市场的有效性就需要证明政府干预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7],只有出现这种效果,我们才能说政府行为有望提高社会福利。
  以实施最低工资制为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劳动力供需双方自由谈判,双方最终都以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收益,但是如此就会有一部分低技能工人工资不能满足最低生活需要,处于城市基本生活保障之下,政府实施最低工资以后,供需状况发生变化,工资提高使得劳动力供给增加,但生产者为了降低劳动成本又避免受到法律的惩罚,需求却减少了,尤其是低端工作受到影响,一方面在本来所应支付的成本下却雇佣不到劳动力,另一方面低技能的工人也因为无法以较低工资接受低端工作而失业。最低工资的实施是否确实有效地提高那些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的状况,还很难判定。   四、“理性人”假设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关系依赖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由第一部分对“理性人”假设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可知:自利动机与利他行为并不冲突,只要是理性的行为,双方达到互利共赢,便能够提高社会的福利。在经济学中认为双方博弈的结果并不都是零和博弈,存在着一种在某种机制下双方理智的选择最终达到利人利己的双赢局面,那就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由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模型得知经济体制同经济效益是不相关的,也就是说,在阿罗——德布鲁的条件下,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的结果是一样有效率的,即都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8]。但事实并非如此,前苏联以及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有效的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计划经济中阿罗——德布鲁要求市场完备的条件远远没有达到。
  市场完备要求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而充分的发挥作用,市场是自由的完全的可竞争的市场,在价格机制下实现供需平衡,市场即使不能很快达到出清状态也有即将达到出清状态的趋势,在计划经济中,即使有供应商和消费者,但是作为经济活动中两个最主要的经济主体并不发挥实际作用,更不要说理性的寻求自己的利益了。这种计划经济中的配给制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而在自由的竞争市场中,理性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企图花费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用,生产者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提供商品,自由交换的过程又会使人们各自找到自身利益的均衡点,从而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五、结论
  “理性人”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也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理性人”假设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使市场处于出清状态,达到一般均衡,每个人都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在这个实现帕累托最优效率的市场中,彼此分工明确,共同协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自由交换不仅每个人的利益得到增加,也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增加,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双赢局面。 因此,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中,“理性人”假设与提高社会福利不但互为因果,而且为彼此提供保证,互为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军、朱方明、陈健生等.从“经济人”到“知识人”:解读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J].经济评论,2004,(04).
  [2]周怀峰.经济人假设的修正与经济学的发展[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8).
  [3]Gray Becker.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7.
  [5]王小卫、宋澄宇等.经济学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7.
  [6]蔚泓.自利不自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02.
  [7]贝尔拉夫什.这才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误解与真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6.
  [8]许成钢.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J].比较,2002,(07).
其他文献
当互联网进入“Web 2.0”时代之后,大众参与、互动、分享、发布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同时带来了信息过剩和信息碎片化等问题。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
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既然我们名为政治教师,就应该比其他
对于物理方法,我们则需要记忆物理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解题方法,物理学习需要记忆力,同时通过物理学习也发展了学生的记忆力。 For physical methods, we need to remember p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0例肝硬化患者和90例健康人进行生存质量SF-36的问卷调查。[结果]出院时与对照组相比,与对照组相比,
中华读书报讯,3月1日,深圳市长许勤在图书和知识产权深圳会议召开前,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代表透露,深圳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2015世界图书之都”称号。据介绍,深圳是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高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变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质疑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
杂志社官方微博升级了,期待你的关注!想了解最新鲜的杂志内容动态,想获得最实用的心理知识,想参与我们最直接的互动交流,那么来微博关注我们吧,与杂志近距离接触。《中小学心
传统Chord的节点通过路由表记录后继节点的信息,一次最大跨度是Chord环上一半的地址空间,假如要查询在Chord环上中间节点后面另一半地址空间上的关键字,就必须先查询中间节点
在我的设想里,《人物》杂志应该是这样一种杂志,读者愿意把它带回家,如果开始读一篇文章,就会读到最后一个字。它当然应该结构合理,节奏得当,图片精美,设计巧妙,用好的纸张,
进入初中后,学生会发现新增了很多课程,历史课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很多学校不重视历史课,所以学生也把历史课看作副科,没有正确地对待历史这门学科。再加上很多教师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鉴于此,笔者认为学好历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