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初探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体现在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艺术性等方面,有效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提高政治课堂的吸引力,优化教学效果;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为了更好地提升政治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政治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语言的风格和多途径丰富教学语言等途径。 Teaching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knowledge transfer, occupying a decisive posi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language to a certain extent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language of political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is reflected in their ideological, scientific,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aspects. Effective teaching language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political classes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yp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to teach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language of political teachers, political teachers can enrich teaching language by changing the style of teaching language and many ways.
其他文献
中国内挞机将业计算机应用协作网七周年年会于1995年6月23~25日在济南召开。部分重点高校及内燃机行业与部分机械(非内燃机)行业的全国各大企业、事业单位35家,与会代表50余名参
2007年看上去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与即将到来的2008年相比更是如此。但历史上的很多年份看似平淡,仔细端详起来却意味深长,就像黄仁宇眼中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的原
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该过程从乳牙根未吸收到乳牙根吸收直至乳牙脱落及继承恒牙萌出。这一系列过程主要由破牙细胞介导。目前研究认为,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是
思维作为贯穿阅读活动的主线,在语文新课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关于阅读方面的第四条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0月23例28美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结果种植体成功,效果良好。结论本次病例虽成功率较高,但因时间短,远期
8月20日,第18届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同济大学隆重举办。来自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司的领导、暖通空调行业大师、专家、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32位高性能微控制器MC68HC376,提出了一种基于MC68HC376的应用系统设计方案,对MC68HC376比较有特色的部分做了较深入的开发和讨论,通过一种实际产品验证了该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值得我们去思索,去探究,去发现。每个人在他们的幼年去寻找答案的事物实在太多了。科学家们都是带着好奇心尽心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从而加深了对事物的认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很多弟子。在开坛讲课第一天,他并没有跟大家讲高深的知识和美妙的逻辑,而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
综观历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总可见命题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为考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周密性和深刻性,提高区分度,命题者十分青睐并精心设计极具迷惑性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多解问题、思维易疏漏问题等,常常令考生防不胜防,往往一时疏忽,掉进命题者巧布的“陷阱”,误入命题者妙设的“圈套”,造成解的“缺失”或“多余”等,酿成谬误,我们称这类题为“诱人致导”型问题。本文以近年中考试题为例,对这类问题进行分类剖析,以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