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幼儿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已成为国民的共识。据赤峰市教育局基教科统计,截至2010年3月,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970所,其中公办园30所、企事业办园4所、乡镇苏木中心园166所、村办园318所、民办园452所。现阶段我市乃至全国都表现出幼儿入公办园的艰难。在赤峰市向科教兴市、生态立市迈进的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符合学前教育规律兼具赤峰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新路子,夯实教育基础,实现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我通过在我市部分旗县区,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幼儿家长进行走访、座谈、实地考察,提出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我市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自治区教育厅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赤政办发〔2008〕17号)提出:“高度重视幼儿启蒙教育,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办园层次和水平,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育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一些关键性指标。目前,我市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如下。
1.公办园数量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市区公办园基本建于80年代或之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幼儿入园需求越来越大,但公办园的数量没有增加,出现入公办园难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当时幼儿园设置标准低,多数公办园园舍较小,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幼儿室内外活动面积小,幼儿户外接受日照时间短,无法满足幼儿成长和教育的需求。二是民办园园舍大部分为租赁或利用民宅及单位搬迁后改建,园舍结构不符合要求,缺少户外活动场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简陋,家园式办园居多,缺少应有的教学设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期望很高,但政府相应的政策和投入却很低,学前教育阶段的财政经费投入与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都相差较远。
2.师资素质不均衡,保教质量难以保证。我市幼儿园教师公办园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但民办园、农村园却很低,持有教师资格证的还不到总数的一半,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更少。全市幼儿教师中,公办教师比例太低,构成幼教队伍主体力量的非公办教师,以初高中毕业生和教师进修学校进修生为主,业务水平较差,缺乏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技能,加之绝大多数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缺少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必要条件,素质很难提高。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偏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普遍没法解决。同时,由于公办园多年编制不足,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缺乏认同感,因此教师流动性大。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3.民办园园均规模小,办园水平低。以一个旗县区为例:在全区134所民办幼儿园中,仅有9所在园幼儿达300人以上,其余均在20—60人。全区幼儿园总的占地面积67999.9平方米、建筑面积30516.4平方米,但园均占地面积仅507.46平方米、建筑面积227.73平方米,优质民办幼儿园数量少,民办园办园水平差别较大。
4.违背学前教育规律,“小学化”倾向突出。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争生源,迎合家长,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反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幼儿刚一入园就背上文化课作业负担,使孩子在入小学前就厌学,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据调查,7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现象。
5.供需矛盾突出,优质园压力过大,无证非法办园现象严重。近年来,公办园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师资素质和保教质量上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家长在孩子入托中纷纷选择公办园,造成公办园班型过大,各项工作超负荷承载。由于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严重不足,产生了大量的无证非法办园机构。有的地区无证非法幼儿园60多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0%。在农村,由于村办园较少,一些留守儿童,由于老人无接送能力,造成好的幼儿园由于远去不了、近的幼儿园质量不好又不想去的现象。供需矛盾紧张,也是农村幼儿入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6.办园条件差距较大,安全隐患令人担忧。一是多数农村幼儿园、民办园的园舍窄小,设备不达标。有的租用民房或利用原有小学教室,设施简陋,教具、玩具和幼儿读物缺乏。二是保教工作欠规范,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班额超编现象严重,保教人员严重不足,大多数幼儿园每班仅有1名教师,还身兼数职。三是卫生保健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没有专职保健医生。四是消防安全不符合要求,设施设备不齐全,没有疏散通道、应急灯、安全出口等指示标志。
二、对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1.科学规划。一是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制定《赤峰市幼儿园网点布局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遵循适应原则和平衡原则,使幼儿园分布与社会的教育需求和资源供应基本达到或保持动态平衡,为适龄幼儿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三是坚持城镇小区的配套建园政策。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实施安居工程过程中,同步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新建配套幼儿园建成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用。对于已有一定规模、在小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办园,应化为小区配套幼儿园,给予一定的场地支持和保护。在农牧区,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如采用“政府提供校舍,你来负责运转”的方式,积极推进村级幼儿园的发展。
2.提升教育整体质量。幼儿园要积极把握发展方向,创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幼儿园,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应崇尚园所文化建设,打造有特色的服务品牌,促进办园向个性化发展,满足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总结推广名园办分园的成功模式,广泛开展幼儿园“手拉手”活动,逐步形成以自治区示范园、乡镇中心园为中心,覆盖全市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办园水平的整体提升。
3.加强督导评估。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行民办教育储备金制,对做出贡献的民办园实行奖励机制。对于办园规范,评估达标的民办园,政府应采取资金补贴、给予编制等方式进行奖励。
4.重视和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一是政府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和应急机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同时,为幼儿园增加保安,保证安保的稳定性。二要高度重视幼儿接送工作,幼儿园大门避开马路,提倡家长就近步行接送。三要加大对民办园的管理力度,政府一方面通过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兴办幼儿园,另一方面杜绝非法个体园产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把师德放在首位,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管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实行赤峰学院定向招生和旗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培训制度,以满足赤峰地区幼儿园的发展需求。二是加强名师名园长培养。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资格证制度,做好幼儿园园长的选配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重视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定期选派名园长、名教师,通过岗位培训、专家讲座、到自治区内外参观学习、挂职锻炼、与自治区内名师接对等途径提升素质、扩大知名度。
6.突出特色,积极争取民族政策向学前教育倾斜。我市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人口占大多数,农牧区的学前教育提高了,全市学前教育就提高了一大截。一是要加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政府通过免费的形式鼓励家长把孩子送到民族幼儿园接受语言教育,同时重视民族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二是“十二五”期间在我市农牧区普及学前一年的免费教育并逐步推进。我市是农民工外出打工大市,保证幼儿适时的接受教育,是关系留守儿童一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教育,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一、我市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自治区教育厅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赤政办发〔2008〕17号)提出:“高度重视幼儿启蒙教育,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办园层次和水平,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育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一些关键性指标。目前,我市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如下。
1.公办园数量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市区公办园基本建于80年代或之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幼儿入园需求越来越大,但公办园的数量没有增加,出现入公办园难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当时幼儿园设置标准低,多数公办园园舍较小,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幼儿室内外活动面积小,幼儿户外接受日照时间短,无法满足幼儿成长和教育的需求。二是民办园园舍大部分为租赁或利用民宅及单位搬迁后改建,园舍结构不符合要求,缺少户外活动场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简陋,家园式办园居多,缺少应有的教学设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期望很高,但政府相应的政策和投入却很低,学前教育阶段的财政经费投入与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都相差较远。
2.师资素质不均衡,保教质量难以保证。我市幼儿园教师公办园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但民办园、农村园却很低,持有教师资格证的还不到总数的一半,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更少。全市幼儿教师中,公办教师比例太低,构成幼教队伍主体力量的非公办教师,以初高中毕业生和教师进修学校进修生为主,业务水平较差,缺乏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技能,加之绝大多数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缺少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必要条件,素质很难提高。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偏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普遍没法解决。同时,由于公办园多年编制不足,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缺乏认同感,因此教师流动性大。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3.民办园园均规模小,办园水平低。以一个旗县区为例:在全区134所民办幼儿园中,仅有9所在园幼儿达300人以上,其余均在20—60人。全区幼儿园总的占地面积67999.9平方米、建筑面积30516.4平方米,但园均占地面积仅507.46平方米、建筑面积227.73平方米,优质民办幼儿园数量少,民办园办园水平差别较大。
4.违背学前教育规律,“小学化”倾向突出。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争生源,迎合家长,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反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幼儿刚一入园就背上文化课作业负担,使孩子在入小学前就厌学,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据调查,7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现象。
5.供需矛盾突出,优质园压力过大,无证非法办园现象严重。近年来,公办园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师资素质和保教质量上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家长在孩子入托中纷纷选择公办园,造成公办园班型过大,各项工作超负荷承载。由于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严重不足,产生了大量的无证非法办园机构。有的地区无证非法幼儿园60多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0%。在农村,由于村办园较少,一些留守儿童,由于老人无接送能力,造成好的幼儿园由于远去不了、近的幼儿园质量不好又不想去的现象。供需矛盾紧张,也是农村幼儿入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6.办园条件差距较大,安全隐患令人担忧。一是多数农村幼儿园、民办园的园舍窄小,设备不达标。有的租用民房或利用原有小学教室,设施简陋,教具、玩具和幼儿读物缺乏。二是保教工作欠规范,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班额超编现象严重,保教人员严重不足,大多数幼儿园每班仅有1名教师,还身兼数职。三是卫生保健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没有专职保健医生。四是消防安全不符合要求,设施设备不齐全,没有疏散通道、应急灯、安全出口等指示标志。
二、对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1.科学规划。一是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制定《赤峰市幼儿园网点布局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遵循适应原则和平衡原则,使幼儿园分布与社会的教育需求和资源供应基本达到或保持动态平衡,为适龄幼儿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三是坚持城镇小区的配套建园政策。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实施安居工程过程中,同步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新建配套幼儿园建成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用。对于已有一定规模、在小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办园,应化为小区配套幼儿园,给予一定的场地支持和保护。在农牧区,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如采用“政府提供校舍,你来负责运转”的方式,积极推进村级幼儿园的发展。
2.提升教育整体质量。幼儿园要积极把握发展方向,创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幼儿园,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应崇尚园所文化建设,打造有特色的服务品牌,促进办园向个性化发展,满足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总结推广名园办分园的成功模式,广泛开展幼儿园“手拉手”活动,逐步形成以自治区示范园、乡镇中心园为中心,覆盖全市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办园水平的整体提升。
3.加强督导评估。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行民办教育储备金制,对做出贡献的民办园实行奖励机制。对于办园规范,评估达标的民办园,政府应采取资金补贴、给予编制等方式进行奖励。
4.重视和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一是政府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和应急机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同时,为幼儿园增加保安,保证安保的稳定性。二要高度重视幼儿接送工作,幼儿园大门避开马路,提倡家长就近步行接送。三要加大对民办园的管理力度,政府一方面通过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兴办幼儿园,另一方面杜绝非法个体园产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把师德放在首位,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管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实行赤峰学院定向招生和旗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培训制度,以满足赤峰地区幼儿园的发展需求。二是加强名师名园长培养。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资格证制度,做好幼儿园园长的选配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重视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定期选派名园长、名教师,通过岗位培训、专家讲座、到自治区内外参观学习、挂职锻炼、与自治区内名师接对等途径提升素质、扩大知名度。
6.突出特色,积极争取民族政策向学前教育倾斜。我市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人口占大多数,农牧区的学前教育提高了,全市学前教育就提高了一大截。一是要加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政府通过免费的形式鼓励家长把孩子送到民族幼儿园接受语言教育,同时重视民族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二是“十二五”期间在我市农牧区普及学前一年的免费教育并逐步推进。我市是农民工外出打工大市,保证幼儿适时的接受教育,是关系留守儿童一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幼儿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教育,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