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經济与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微课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我将分为四个部分简要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我将简要阐述微课的基础含义与特征,第二部分我将着重探究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原因和意义,第三部分我将基于特定教学案例讲述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我将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给予评价.
  【关键词】高效;教学案例;数学
  计算机的发展与改革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微课便是在计算机发展的带动下发展而来的,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微课已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小学数学的学习提供便捷的手段与学习方法,可以说它为小学数学的学习提供了形象、生动、便捷的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微课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微课的重要优势与作用.
  一、微课简述
  (一)定义
  微课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我们的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已经进入科学化、科技化的阶段,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特点
  首先,微课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学的科学化、信息化,小视频的播放是微课授课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式,所以说微课具有信息技术的色彩.
  其次,微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配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要求较高.
  最后,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微视频的播放需要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1].
  (三)优缺点
  微课的教学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等优点,但是微课在应用于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多种问题,严重影响数学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必须要发挥微课的优势,规避微课的缺点.
  二、微课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微课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足以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将微视频播放与学习的方式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一)增强学习趣味性
  微课通常采用小视频的播放,以生动、形象、具体的动画、视频等方式播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并配合,总之,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2].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学习
  短小的视频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因更加注意学生能力的发掘,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围绕视频首先进行学习,不懂的问题留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不懂的问题分为重、难点,这样可以明确教师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学习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抽象的知识具象化
  数学有着严密的逻辑与抽象性,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知识衔接度不够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视频的播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知识层次的,这也是微课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微课在教学案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微课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进行简要阐述.以“认识时间”为例.
  (一)课程导入
  我们可以用视频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看看我手中的钟表,有谁可以告诉我现在的时间吗?”教师:“现在我来给大家播放《小猪佩奇》的片段,看完之后我将问大家一些问题.”
  教师:“好了,有谁知道现在的具体时间?”
  教师:“那么我们的视频刚刚播放了多长时间?”
  视频应用于课堂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同时,微课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围绕既定目标学习.
  (二)课堂展现
  同样,我们可以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堂呈现,这样便于学生了解教师所讲授的具体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学习.例如:
  教师:“同学们,老师刚刚已经给大家讲述过时、分、秒的换算方法,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播放一个情境短片,大家来进行时间的换算.”
  教师:“动画情境中的小明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1小时20分等于多少分钟呢?”
  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配合,同时便于学生知识的演练与学习.
  (三)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微视频的播放进行授课,而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的主要是以“学习时间”为具体案例进行了微课的展示,但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知识层次不高,这使得微课的应用失去了应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赖艳.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40-42.
  [2]王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微课的应用分析——以人教版《认识时间》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8):70.
其他文献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在实施初期,教师们对前置性学习运用产生了很多困惑,笔者通过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探索有效进行前置性学习的措施,使学生更好地驾驭“前置性”学习,提高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策略;思考  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笔者所在地区提出了“学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自主·反思·优化: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教材内容: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共同的休息日”.  教材分析:  “数学好玩”是北师版(2014年)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独立单元,是以过去的“综合与实践”为基础并丰富内容而形成;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共同的休息日”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专题活动第二课“时间与数学”的第一个内容.教材
对于“三角部分”的复习,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记住三角公式、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并会熟练运用即可,而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记忆和运用的重视不够.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入手,设计三角函数的相关试题是学生的薄弱点、是学生知识的盲点.此类试题,设计背景“原生态”关注三角函数的本质问题,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深刻体现了新课标对高考试题的命制要求.  一、正确认识三角函数定义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初中已
【摘要】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课前自学,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的认知难度、提升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对翻转课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课中注重师生和学生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丰富课程内容,有助于翻转课堂的实现.在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后,教师应收集学生习题完成情况并总结出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以改进今后的翻转课堂教学.  【关
【摘要】解三角形主要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三角形度量问题及与测量和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该部分是每年高考中的基本考点之一,大都运算量大、公式应用多,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具备较高的计算水平、较强的运算能力和较大的记忆能力,还应善于审题,采用相应的策略,优化过程.  【关键词】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涉及解三角形的问题是每年高考的考点之一,如何规
【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为了能让其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而教学“微探究”任务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且能促进学生完成对学习结果的逐步内化,从而对学生展开更深入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务必注重“微探究”任务的设计,并充分凸显“微探究”任务探究空间大、操作性强、参与度广等特点,如此方有利于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而确保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初中阶段对几何图形的研究体现了数学的系统性,从三角形的研究历程让学生感悟到研究几何图形从一般到特殊的步骤;研究几何图形的套路与方法体现了几何图形研究的系统性,通过类比三角形让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数学素养.  【关键词】几何研究;系统性;核心素养  数学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数学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该如何实践,需要慢慢探索,形成灵韵的数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以一节课为例,进行探究.  学生对图形的敏感性比较强,本节课就从图形出发,让学生在图形中找出最值和极值的区别,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代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尤其是数学综合能力亟须加强.很多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改革与探索.笔者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简要介绍了一系列提升大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改革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数学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肩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