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用题在高中数学和考试中所占分数比重较大,出题灵活、新颖。但大多数学生缺乏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对应用题产生恐惧、放弃等消极情绪,这就成为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任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使学生树立解题信心和成就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技巧 应用题 学习方法
随着数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比例的不断增大,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高中应用题在新课标考试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所占的比分不容忽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涉及的知识点复杂而且繁多,是高中老师教学与研究的重难点。本文通过对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探究,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由浅入深,建立解题自信
应用题是困扰学生多年的一个难题,大多数学生在拿到应用题的时候就对其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对其进行深入探究,遇到难题就选择放弃或者直接忽视。这种缺乏自信的表现,不仅为学生以后的解题带来困难,而且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严重的阻碍。因此,树立学生解决应用题的信心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应用题着手,举一反三,由浅入深,建立学生解题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逐渐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二、重视基本理论和解题思想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合理、有效的解题方法是解决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由于高中数学应用题涉及范围广泛,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学生掌握一套合理、有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思路、方法,增强学生建立模型的意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建模。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具体化,总结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以下为解决应用题的固定思路。
(一)审题
由于高中知识范围广泛、涉及知识点多且复杂、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该多方面考虑,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将抽象的实际问题简化为数学问题。拿到题目先从问题入手,一字一句对题目进行反复推敲,理清解题思路,由粗到细、由繁琐到简单,提炼出题目所给条件、因素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大致的解题思路。
(二)建立模型
通过对题目进行详细的理解后,老师要进一步教会学生从题目中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题目所给条件建立相关模型。学生要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简单的数学模型,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所给数据建立符合题目要求的求解模型。
(三)计算
通过上述所建立的模型,运用所学过的解题技巧对题目进行计算求解。
(四)检验
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代入实际问题进行验算,看是否与实际问题相符合。如果与实际问题相符合则为正确结果,否则返回原题进行错误分析,重新得出正确结论。
三、培养学生的归类意识
建立模型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和难点。要正确理解和分析题意,才能正确建立模型,完成正确求解。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建模与求解,增强学生求解应用题的能力。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总结,可将应用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路程问题;2.概率问题;3.排列组合问题;4.追击问题,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准确的模型建立。在分类的同时,学生可以结合分类框架将知识点进行熟悉与巩固,增强做题信心,提高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技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四、有针对性地教学,注重基础知识
应用题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泛,考查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要有一定的侧重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是解决应用题的前提条件,学生应该多总结应用题与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切勿好高骛远,忽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进行知识之间的总结与归纳,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熟练。
五、利用图形,使文字变直观
一些应用题在分析的时候很难找到相关模型,如:追击问题、体积问题、设计问题等。单从文字方面很难对题意进行准确理解,找不到可行思路对应用题进行解答。这时就需要我们将文字描述转化成直观的二维图形,将题中所给有用信息在图中一一表示出来。以追击问题为例,当题目中出现多个变量的时候,单纯文字的表达不够清晰,学生应该在草稿纸上用二维图形将相关变量表示出来,以点为相关变量,线段为追击路线,建立相关模型,使思维表达得更清晰,解题也就变得更简单。
六、注重例题学习
例题是教学材料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应用范例,要注重对例题的详细讲解与例题典型方法的传授,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教学。例题是连接课本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其中也包含很多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的同时注意分析题目所给条件、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分析进行建立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进行详细求解后,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实际模型。例题在求解过程中会有一个规范的解题步骤,具有很强的示范与学习作用。所以,老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应该重点对例题进行讲解,通过例题引导与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解题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七、作业实践与练习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将老师课堂上所讲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布置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在课后进行巩固与复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建模、解答与转化的能力。所选的题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上课所讲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联系。老师在对问题进行讲解的同时,要对问题举一反三,规范学生解题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
八、加强课外阅读
数学与实际联系紧密,数学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给学生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题与阅读能力,开阔解题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兴趣。
结语
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可以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老师应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开发解题思维,正确理解题目中所表达的意思,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高考中的得分率。
参考文献:
[1]谭卓伟.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J].教师,2011(3).
[2]范雨超.高中数学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及解析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3]李典艺.激发学生兴趣,巧用解题技巧——分析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2014(09).
[4]王华.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策略及学生学习技巧研究[J].科技信息,2014(11).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技巧 应用题 学习方法
随着数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比例的不断增大,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高中应用题在新课标考试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所占的比分不容忽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涉及的知识点复杂而且繁多,是高中老师教学与研究的重难点。本文通过对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探究,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由浅入深,建立解题自信
应用题是困扰学生多年的一个难题,大多数学生在拿到应用题的时候就对其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对其进行深入探究,遇到难题就选择放弃或者直接忽视。这种缺乏自信的表现,不仅为学生以后的解题带来困难,而且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严重的阻碍。因此,树立学生解决应用题的信心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应用题着手,举一反三,由浅入深,建立学生解题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逐渐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二、重视基本理论和解题思想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合理、有效的解题方法是解决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由于高中数学应用题涉及范围广泛,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学生掌握一套合理、有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思路、方法,增强学生建立模型的意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建模。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具体化,总结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以下为解决应用题的固定思路。
(一)审题
由于高中知识范围广泛、涉及知识点多且复杂、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该多方面考虑,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将抽象的实际问题简化为数学问题。拿到题目先从问题入手,一字一句对题目进行反复推敲,理清解题思路,由粗到细、由繁琐到简单,提炼出题目所给条件、因素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大致的解题思路。
(二)建立模型
通过对题目进行详细的理解后,老师要进一步教会学生从题目中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题目所给条件建立相关模型。学生要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简单的数学模型,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所给数据建立符合题目要求的求解模型。
(三)计算
通过上述所建立的模型,运用所学过的解题技巧对题目进行计算求解。
(四)检验
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代入实际问题进行验算,看是否与实际问题相符合。如果与实际问题相符合则为正确结果,否则返回原题进行错误分析,重新得出正确结论。
三、培养学生的归类意识
建立模型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和难点。要正确理解和分析题意,才能正确建立模型,完成正确求解。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建模与求解,增强学生求解应用题的能力。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总结,可将应用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路程问题;2.概率问题;3.排列组合问题;4.追击问题,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准确的模型建立。在分类的同时,学生可以结合分类框架将知识点进行熟悉与巩固,增强做题信心,提高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技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四、有针对性地教学,注重基础知识
应用题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泛,考查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要有一定的侧重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是解决应用题的前提条件,学生应该多总结应用题与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切勿好高骛远,忽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进行知识之间的总结与归纳,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熟练。
五、利用图形,使文字变直观
一些应用题在分析的时候很难找到相关模型,如:追击问题、体积问题、设计问题等。单从文字方面很难对题意进行准确理解,找不到可行思路对应用题进行解答。这时就需要我们将文字描述转化成直观的二维图形,将题中所给有用信息在图中一一表示出来。以追击问题为例,当题目中出现多个变量的时候,单纯文字的表达不够清晰,学生应该在草稿纸上用二维图形将相关变量表示出来,以点为相关变量,线段为追击路线,建立相关模型,使思维表达得更清晰,解题也就变得更简单。
六、注重例题学习
例题是教学材料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应用范例,要注重对例题的详细讲解与例题典型方法的传授,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教学。例题是连接课本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桥梁,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其中也包含很多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的同时注意分析题目所给条件、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分析进行建立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进行详细求解后,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实际模型。例题在求解过程中会有一个规范的解题步骤,具有很强的示范与学习作用。所以,老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应该重点对例题进行讲解,通过例题引导与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解题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七、作业实践与练习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将老师课堂上所讲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布置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在课后进行巩固与复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建模、解答与转化的能力。所选的题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上课所讲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联系。老师在对问题进行讲解的同时,要对问题举一反三,规范学生解题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
八、加强课外阅读
数学与实际联系紧密,数学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给学生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题与阅读能力,开阔解题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兴趣。
结语
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可以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老师应不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开发解题思维,正确理解题目中所表达的意思,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高考中的得分率。
参考文献:
[1]谭卓伟.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J].教师,2011(3).
[2]范雨超.高中数学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及解析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3]李典艺.激发学生兴趣,巧用解题技巧——分析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2014(09).
[4]王华.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策略及学生学习技巧研究[J].科技信息,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