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掘综合实践课程的“源头活水”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发展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平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提升小学生综合实践学习效果的基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加大对校内外各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挖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对学校图书馆、科技馆、周边农田、科研院所等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因此,加大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小学综合实践的教学工作,就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了实践层面的研究,以期为丰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挖掘的原则
  1.合意性原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设置,需要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在追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益的基础上,按照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规律,更好地凸显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兴趣提升。如在我执教的《灌南河道水质调查》这一综合实践主题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调研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灌河、盐河等河道,安排学生与家长、教师带领等方式进行河道水质的调查。通过开展调查活动,激发小学生综合实践学习与探究操作的能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水质健康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为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优化性原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效益的优化、课程资源内容的优化。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学生发展的相关性与密切性,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综合实践课程的组织目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主题需要入手,将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内容、教学方法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3.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之一,指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为依托,做好对现有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有效地整合与创新,是激发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效益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从课程资源的内容、目标、使用方法、创新思路等方面进行整合。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挖掘的内容与方法
  学校在开展关于劳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观察不同种类的花卉等植物,帮助小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植物品种类型与生长习性。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对植物的认识,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家庭周边的公园等观察植物的种类、特征,并安排学生做好记录。这两步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或者与家长一起来种植某种喜欢的植物,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综合实践学习的魅力。
  1.注重小学生的自主探究,传授活动开展的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以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组织方式,安排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积极开展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探究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实现的。小学阶段的自主探究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为目的。
  2.依托社区来挖掘丰富的实践资源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设置,需要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在追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益的基础上,按照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规律,更好地凸显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兴趣提升。社区资源作为小学生身边最常见、最便利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综合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学习经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节水意识等。社区的广场、家庭、人文、物质环境都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资源,教师要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为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借助学生周边的现代生活设施,提升综合实践资源开发的生活化程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周边的超市,开展我的消费观等实践活动。在活动安排上,教师以安全为底线,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等一起去超市了解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特点、超市的经营特点等。利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3.家校合力共促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对小学生来说,学生的感性认识是小学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以现有的课程资源为基础,通过不断挖掘社区的综合实践资源,来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这种开发式的学校与社区综合实践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的主动性。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举办、开展的各种综合实践教学,既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也需要借助家庭、学校的合力,来提升综合实践教学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校综合实践教育也能够对学生家长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效益,提供更多的路径。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社区、家庭以及社会等所蕴藏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是丰富的、无穷的。因此,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结合综合实践教学需求、校本教材研发的需要等,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为更好地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应多方合力,从而实现课程资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促进。?
其他文献
历史,厚实、凝重、晦涩。因为距离小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太远而不易被小学生所理解。历史中曾经有过的沸腾和鲜活,则变成了一个年代,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段叙述。  那当今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我想大概立足四点:一是对话历史,二是细化历史,三是深化历史,四是对接历史与现实。  一、对话历史——展开历史厚重的画卷  观教材,文字、插图、照片、示意图、表格等无不向我们透露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时指示:“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二十多年来,于毅研究员一直在防虫减药绿色植保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果树食心虫是我国及东亚邻国北方果树上的重大害虫,在苹果、梨、桃、枣、山楂等果树上普遍发生,其中梨小食心虫近几年入侵美国,被列为重大入侵性害虫。其危害特点是直接钻入果实内部啃食果肉,严重影响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指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城市内部格局改变和城市在区域中的扩展,从而发生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地系统变化的过程。当前的中国,伴随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快速且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其实质是人口、财富、技术和服务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及生活、生产和组织方式的转变。从地域空间上看,复杂的生态、环境和灾害效应,已经使中国的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成为一种典型的人地系统
摘要:阅读小说的视角是多元的,而章回体小说的课堂教学不应追求多元化。此类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教学时,应找准一个视角切入,给予学生系统的方法指导。节选小说在教材中有特殊用途,教师应有整本书意识。  关键词:章回体小说 节选 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整本阅读  章回体小说原是古代说书人的话本,后经文人的加工整合,终以长篇小说的面貌流传至今。章回体小说以其情节扣人心弦、人物栩栩如生和主题贴近
【摘要】“碎片化”的阅读意识、“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快餐化”的阅读指导使得小学阅读指导课存在着“反季节催熟”等现象。化零为整的阅读指导课的“融合”策略,由外及内的阅读指导课的“五步”范式,为慢阅读提供了一条实践路径。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 慢阅读 阅读指导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我们的阅读正变得碎片化,它逐渐延伸至“全民”“全天候”“全方位”。数字化时代,这种阅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管尤跃 云南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贵州省教育厅特聘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云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精彩的课堂来自于课堂精彩之处,源于学生的心底之音。日常的、平常的、正常的,即所谓家常的、常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应如水,来自山间,来自江河,更应来自心灵,来自学生的感受和感悟,顺其自然,顺势而导
“跳一跳,摘苹果”这一比喻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深受教师们推崇。但在实际教学研究或教学实践中大都只关注于“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等问题。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跳一跳,摘苹果”的内涵,把这个教学理念引申到“跳一跳,摘到的苹果会更甜”,那就把这个理念提升到如何在设立目标、实现目标的动态过程中锻炼学习思维,培养学习气质的问题。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指出:“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
【摘要】教学一些数学规定性知识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可先设法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暴露学生的真实疑问,再组织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从数学本质的层面去感受规定背后的道理,最终实现对规定性知识的真正理解。   【关键词】混合运算 数学规定 数学本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例2,是教学类似“7 4×3”的含有两级运算的计算课。
策划人语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輪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学的信息量增大,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运用,还有利于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学生,一是为了教师。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
课堂观察是教师形成实践智慧必不可少的行动路径之一。要有效而深入地开展课堂观察,就必须基于课堂把握现象,基于现象合理诠释,基于诠释有效建构。当我们深入分析一节或几节课以后,总会对课堂的理想模型做一个“心灵的建构”,这种建构越具有整体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就越有价值。  2014年11月12日,我参加了凤凰校园行兴化活动,此次活动以“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的结合”为主题,探寻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在听课前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