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之一:体检忽略生殖系统
时下不重视孩子体格检查的家长不多了,但普遍存在检查项目不全面,特别是忽略生殖系统的现象。实际上,儿童生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不比其他系统少,其消极影响尤其忽视不得。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甚至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类疾患。如男孩子有隐睾、包茎、睾丸鞘膜积液、尿道上裂或下裂、阴茎包皮过长等;女孩子则以肛门阴道瘘、小阴唇粘连、两性畸形等为多见。这些疾患往往因缺乏明显症状而不被家长注意,以致延误治疗,不仅影响孩提时代的正常发育,而且可“株连”成年后的性功能与生育能力,有的还会发展成恶性疾患而危及生命。
以男孩子的隐睾症为例,一般宜于7岁~10岁间施行手术,否则既可能妨碍睾丸制造精子,酿成不育,还可能恶化成睾丸癌而丧命。再说女孩子的肛门阴道症,经常有部分大便从阴道流出,污染阴道而造成各种感染病灶,严重影响健康。由此不难明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生殖系统可能存在的异常并给予治疗,对儿童及其一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误区之二:打预防针要忌口
人们通常将接种疫苗称为打预防针,乃是保护儿童免受传染病之害的重要手段。问题在于民间流行的一些做法甚是不妥,如有些家长主张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另外一些家长则主张“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效果。
所谓预防针,一般是由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制成的,其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或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纳,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传染病之目的。此时,即使吃“发物”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至于“忌口”(如不能吃鸡蛋、鱼、水果等)更没有道理,因为打预防针与生病不同,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使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增多,反倒可以提升免疫力,若听信传言忌这忌那,造成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缺乏,结果倒恰恰削弱了预防针的功效。
误区之三:打了预防针就万事大吉
刚才说过,打预防针是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的有效手段。那么,是不是打了预防针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呢?未必。因为人体感染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如自身状态、疾病流行、感染程度、产生抗体是否足够或效果是否降低等方方面面。只要上述条件中有一条发生了变化,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以乙型肝炎为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保护接种者免受乙肝感染之害,但这种保护作用是相对的,且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仍须注意预防,如不可与乙肝病人接触,特别是不能接受e抗原阳性的乙肝病人之血液,否则仍会感染上乙型肝炎。那种认为打了预防针就万事大吉,生活就可以随随便便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应予以彻底纠正才是。
误区之四:胎盘球蛋白万能
胎盘球蛋白是从孕妇胎盘中提取的物质,不少家长迷信此物,将其当作防范孩子生病的“灵丹妙药”。诚然,孕妇在接触外界病原微生物后胎盘可产生抗体,但总的说来缺乏特异性,抗病效果较弱,注射1次仅能维持4周,而且只能对甲肝、麻疹、腮腺炎等少数几种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如果滥用胎盘球蛋白,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能使孩子产生过敏,诱发哮喘甚至休克而致命。此外,如果胎盘球蛋白中混有乙肝病毒甚至爱滋病毒,那接受注射的孩子就更加危险了。因此,胎盘球蛋白用不用,用多少,应该由医生来决定,以保孩子安全。
误区之五:孩子不必镶牙
孩子牙掉了怎么办?一般家长甚至包括某些医生都认为掉就掉了呗,不必镶牙。因为掉的是乳牙,不久就会被新生的恒牙所代替,其实不然。口腔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小宝宝的乳牙从出生后4个月~6个月起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出齐,而恒牙萌出是从第一磨牙开始,大约6岁左右“亮相”,俗称“六龄牙”,6岁~7岁开始替换门牙,直到13岁才全部替换完毕。如果3岁~6岁间,乳牙因外伤或龋病掉了,正确之举是及时给孩子做一副活动假牙戴上。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是假牙可以代替真牙发挥咀嚼作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在咀嚼中刺激牙槽骨发育。其次,假牙不会使缺牙两边的邻牙歪斜、移位,以后恒牙荫出也不会错位,因而能减少或防止牙列不齐的现象。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7岁时掉了门牙可以不镶,因为这正是门牙要萌出的时间。若是13岁后恒牙出齐后掉了牙,就更要镶牙,到了17岁以后,小时镶的假牙需要更换,因为孩子的颌骨面颊都已发育长大了。
误区之六:吃得好就是营养好
不少家长以荤食所占比例来确认膳食质量,误以为天天大鱼大肉、精米白面,甚至营养液不断就是吃得好,吃得好也就等于营养好,因而造成儿童膳食结构严重失衡,导致营养紊乱。如热量摄入过多,以致“小胖子”越来越多,而蛋白质不足,钙、铁、锌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尤为缺乏,从而引起种种疾病。仅以上海市为例,调查资料显示全市竟有1/3以上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其中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者达到40%~60%。
营养学家指出,营养好的标准应是食物品种多样,荤素粗细搭配,养分吸收全面均衡,特别不要忽视蔬菜、水果以及豆类、玉米、红薯、糙米的安排,以获得充分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才是真正的饮食之道。
误区之七:“虫斑”是肚子里有蛔虫
一些孩子的脸上可见到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咸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鳞屑,可有轻度瘙痒感。不少家长将其视为孩子肚中有蛔虫的证据,给孩子服用打虫药,故有“虫斑”之称。
医学专家的回答却是,这是一种以浅表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皮肤病,叫做单纯糠疹,为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与蛔虫感染无关,打虫也无效。正确的治疗是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D等,“虫斑”可望逐渐消退。
误区之八:盲目进补
相当数量的家长迷信补品,将孩子的健康寄托在形形色色滋补药品与营养液上。其实,健康儿童无须进补,盲目进补反而有害无益。
补参:人参含有人参素、人参甙等成分,儿童服用会减弱其抗病力,更易感染疾病。尤其糟糕的是人参还能促进人体性腺激素分泌,有诱发性早熟之弊。
补铁:最近,印度尼西亚万隆市的专家通过一项临床试验证实,健康儿童盲目补铁可妨碍体格发育,补铁儿童较未补铁者体重增长反而慢了50%。
补钙:钙元素确为孩子正常发育的必需养分,但也非“多多益善”,长期食钙过量可使血压降低,增加日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补锌:已有报告指出,儿童补锌应注意剂量,如果过量将会导致锌中毒,引起上腹疼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补鱼肝油:鱼肝油主要含两种维生素,即维生素A、D,服用过多可招致这两种维生素中毒,危害孩子发育。
补营养液:营养液属于强化食品,所含养分有所侧重,盲目服用可能打破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某些养分过多而播下患病隐患。
总之,孩子是否需要进补,补什么,补多少,补多久,都要听医生的,切忌擅自行事。
时下不重视孩子体格检查的家长不多了,但普遍存在检查项目不全面,特别是忽略生殖系统的现象。实际上,儿童生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不比其他系统少,其消极影响尤其忽视不得。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甚至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类疾患。如男孩子有隐睾、包茎、睾丸鞘膜积液、尿道上裂或下裂、阴茎包皮过长等;女孩子则以肛门阴道瘘、小阴唇粘连、两性畸形等为多见。这些疾患往往因缺乏明显症状而不被家长注意,以致延误治疗,不仅影响孩提时代的正常发育,而且可“株连”成年后的性功能与生育能力,有的还会发展成恶性疾患而危及生命。
以男孩子的隐睾症为例,一般宜于7岁~10岁间施行手术,否则既可能妨碍睾丸制造精子,酿成不育,还可能恶化成睾丸癌而丧命。再说女孩子的肛门阴道症,经常有部分大便从阴道流出,污染阴道而造成各种感染病灶,严重影响健康。由此不难明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生殖系统可能存在的异常并给予治疗,对儿童及其一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误区之二:打预防针要忌口
人们通常将接种疫苗称为打预防针,乃是保护儿童免受传染病之害的重要手段。问题在于民间流行的一些做法甚是不妥,如有些家长主张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另外一些家长则主张“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效果。
所谓预防针,一般是由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制成的,其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或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纳,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传染病之目的。此时,即使吃“发物”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至于“忌口”(如不能吃鸡蛋、鱼、水果等)更没有道理,因为打预防针与生病不同,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使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增多,反倒可以提升免疫力,若听信传言忌这忌那,造成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缺乏,结果倒恰恰削弱了预防针的功效。
误区之三:打了预防针就万事大吉
刚才说过,打预防针是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的有效手段。那么,是不是打了预防针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呢?未必。因为人体感染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如自身状态、疾病流行、感染程度、产生抗体是否足够或效果是否降低等方方面面。只要上述条件中有一条发生了变化,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以乙型肝炎为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保护接种者免受乙肝感染之害,但这种保护作用是相对的,且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仍须注意预防,如不可与乙肝病人接触,特别是不能接受e抗原阳性的乙肝病人之血液,否则仍会感染上乙型肝炎。那种认为打了预防针就万事大吉,生活就可以随随便便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应予以彻底纠正才是。
误区之四:胎盘球蛋白万能
胎盘球蛋白是从孕妇胎盘中提取的物质,不少家长迷信此物,将其当作防范孩子生病的“灵丹妙药”。诚然,孕妇在接触外界病原微生物后胎盘可产生抗体,但总的说来缺乏特异性,抗病效果较弱,注射1次仅能维持4周,而且只能对甲肝、麻疹、腮腺炎等少数几种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如果滥用胎盘球蛋白,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能使孩子产生过敏,诱发哮喘甚至休克而致命。此外,如果胎盘球蛋白中混有乙肝病毒甚至爱滋病毒,那接受注射的孩子就更加危险了。因此,胎盘球蛋白用不用,用多少,应该由医生来决定,以保孩子安全。
误区之五:孩子不必镶牙
孩子牙掉了怎么办?一般家长甚至包括某些医生都认为掉就掉了呗,不必镶牙。因为掉的是乳牙,不久就会被新生的恒牙所代替,其实不然。口腔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小宝宝的乳牙从出生后4个月~6个月起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出齐,而恒牙萌出是从第一磨牙开始,大约6岁左右“亮相”,俗称“六龄牙”,6岁~7岁开始替换门牙,直到13岁才全部替换完毕。如果3岁~6岁间,乳牙因外伤或龋病掉了,正确之举是及时给孩子做一副活动假牙戴上。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首先是假牙可以代替真牙发挥咀嚼作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在咀嚼中刺激牙槽骨发育。其次,假牙不会使缺牙两边的邻牙歪斜、移位,以后恒牙荫出也不会错位,因而能减少或防止牙列不齐的现象。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7岁时掉了门牙可以不镶,因为这正是门牙要萌出的时间。若是13岁后恒牙出齐后掉了牙,就更要镶牙,到了17岁以后,小时镶的假牙需要更换,因为孩子的颌骨面颊都已发育长大了。
误区之六:吃得好就是营养好
不少家长以荤食所占比例来确认膳食质量,误以为天天大鱼大肉、精米白面,甚至营养液不断就是吃得好,吃得好也就等于营养好,因而造成儿童膳食结构严重失衡,导致营养紊乱。如热量摄入过多,以致“小胖子”越来越多,而蛋白质不足,钙、铁、锌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尤为缺乏,从而引起种种疾病。仅以上海市为例,调查资料显示全市竟有1/3以上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其中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者达到40%~60%。
营养学家指出,营养好的标准应是食物品种多样,荤素粗细搭配,养分吸收全面均衡,特别不要忽视蔬菜、水果以及豆类、玉米、红薯、糙米的安排,以获得充分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才是真正的饮食之道。
误区之七:“虫斑”是肚子里有蛔虫
一些孩子的脸上可见到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咸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鳞屑,可有轻度瘙痒感。不少家长将其视为孩子肚中有蛔虫的证据,给孩子服用打虫药,故有“虫斑”之称。
医学专家的回答却是,这是一种以浅表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皮肤病,叫做单纯糠疹,为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与蛔虫感染无关,打虫也无效。正确的治疗是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D等,“虫斑”可望逐渐消退。
误区之八:盲目进补
相当数量的家长迷信补品,将孩子的健康寄托在形形色色滋补药品与营养液上。其实,健康儿童无须进补,盲目进补反而有害无益。
补参:人参含有人参素、人参甙等成分,儿童服用会减弱其抗病力,更易感染疾病。尤其糟糕的是人参还能促进人体性腺激素分泌,有诱发性早熟之弊。
补铁:最近,印度尼西亚万隆市的专家通过一项临床试验证实,健康儿童盲目补铁可妨碍体格发育,补铁儿童较未补铁者体重增长反而慢了50%。
补钙:钙元素确为孩子正常发育的必需养分,但也非“多多益善”,长期食钙过量可使血压降低,增加日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补锌:已有报告指出,儿童补锌应注意剂量,如果过量将会导致锌中毒,引起上腹疼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补鱼肝油:鱼肝油主要含两种维生素,即维生素A、D,服用过多可招致这两种维生素中毒,危害孩子发育。
补营养液:营养液属于强化食品,所含养分有所侧重,盲目服用可能打破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某些养分过多而播下患病隐患。
总之,孩子是否需要进补,补什么,补多少,补多久,都要听医生的,切忌擅自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