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必须综合考虑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考虑阅读对象的结构特点,考虑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教者要“目中有人”,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为教学主线;“手中有书”,以把握教材文本结构为纬线;“心中有谱”,以遵循阅读规律为经线。要在这三维空间内灵活引导,三维同构,综合考虑,引导方能得法。
第一,“目中有人”,民主引导。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学环节以尊重学生的认知状态为前提。“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教育离开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首先,阅读目标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尽量切合学生的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照顾到少数特殊学生,要体现“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宗旨。我校一向把“备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就一篇具体文章而言,要分析学生对此材料的认知状况,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找出材料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兴奋点,便于施教过程中扬其所长,补其所短,释其所疑,投其所好。若能引其发疑,激其所思,则更为理想的境界。
其次,阅读方式的选择灵活多样。要善于运用提问法、讨论法、自习法等,不拘一格,灵活变通。比如说,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提聚合性题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发散型题目。对于比较冒尖的学生,可以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于状态不佳的学生,则要多动脑筋,可以“无中生有”,激发兴趣,可以“明知故问”强化效果,可以“重复罗嗦”,加深印象。笔者执教两个平行班级,一个班平均年龄偏小,上课活泼踊跃,课堂气氛比较情绪化;另一个班平均年龄比较大一点,上课比较理性化。几乎每一节课,我都要使用不同的导入语言、引导方式。即使是相同的阅读内容,两个班组织的程序也不同,指导的方式也很少一致。两个班的学生都学得兴致勃勃,结果殊途同归,教学效果不相上下。
阅读结果的评定要多元化。对大多数阅读材料而言,读者的理解评价倾向基本是一致的,但不排除学生有一己之见、一家之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带着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走进阅读材料,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多种多样的答案恰恰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种子在精神的原野绽放的绚丽的花朵。只要言之成理,我们都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肯定。切不能刻意寻找所谓“标准答案”,以“请君入瓮”的方式逼出众口一词、千人一面,这样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使得阅读活动枯燥无味,让学生望而生畏。事实上,我们的参考书所列出的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不是经常弄得原作者莫名其妙,啼笑皆非吗?
第二,“手中有书”,精要引导。
文本是阅读训练的依据,有人说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手中有书,是阅读课堂的特征之一。对于我们手中之书,怎样使用才是最优化的呢?精要引导是必由之路。
抓住特征引导。选入教材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值得探究学习之处很多。在阅读时能不能面面俱到呢?显然不能。必须抓住内容或形式上的一个或两三个特征,集中精力读通它、读透它。可以从体会感情着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放飞诗意的灵魂,上成赏析课;也可以从品味语言入手,教会学生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摩形状物,上成语言分析课;也可以分析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用不同的感官体会,上成读写结合课。一课有一得,贪多嚼不烂。
找准重点阅读。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章意脉,在关键处发问。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因其固然”而已。“固然”,牛的天然结构。文章的“固然”即自身的结构关系,它包括文章的思路,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起承转换等。我们可以把握思路,—路追究;抓住“文眼”,逐层提问;根据重点,辐射引发。叶老曾经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教学设计从文章中来,才可能是精当的。设计从文章结构中来,思考才有依据。如果出发点与文章无关,思考则必然无所适从。如果只是从参考书出发,从主观设计出发,甚至从“表现欲”出发,提问与文章无关的问题,实在是对阅读过程的粗暴干涉。还有人误认为从文章中提问会显得平庸,会束缚自己,于是另起炉灶,“自由发挥”。其实发挥过多,离题万里,以致忘了手中之书,必然导致课堂的松散无序,导致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更可怕的是,教学思路的杂乱无章,势必导致学生的阅读方向不明,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导致不懂得如何阅读一段话、一篇文章。教师的引导过程其实是给学生阅读方法的示范。如果教者头脑中没有方法,训练无计划,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随意“指点”,率性而为,显然不利于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最终只能导致学生不会读书!这显然不是素质教育。
第三,“心中有谱”,渐次引导。
这里的“谱”即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学习的过程如何?阅读的心理过程如何?教育心理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引起学习动机;②感知教材;③理解教材;④巩固知识;⑤应用知识。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把阅读心理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一般性认读、感知。了解文体,明白大体情节、主要意思,以及相关的背景材料等。
第二步,推敲理解。品味语言,体会手法,进一步理解把握。
第三步,鉴赏评价。或联系实际议论引申,或质疑问难,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第四步,迁移运用。比如仿写、续写等等。这就需要对内容、写法等再作一些特别的关注、回顾。
我们的引导要考虑到这四个过程,通过渐次引领,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地阅读教材。
阅读的这四个步骤,并不是要一步不落,我们的用意是:完成属于下一层次的任务时,必须先了解学生对前一层次的掌握情况;前一层次的问题可以不提问,但必须以学生已经掌握为前提。同一层次的阅读任务当然也不必以单一的形式完成,要考虑怎样引导才富于启发性。
渐次引导,有条不紊,逐层领悟,渐入佳境,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应该是最具备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阅读,更是交流情感、释放心怀、解放精神、沟通思想的一片天地,是培植真善美、健全人格的一方沃土。
我们曾经赋予阅读教学丰富的理性,今天,我们也应该归还阅读教学以更多的人性——运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第一,“目中有人”,民主引导。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学环节以尊重学生的认知状态为前提。“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教育离开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首先,阅读目标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尽量切合学生的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照顾到少数特殊学生,要体现“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宗旨。我校一向把“备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就一篇具体文章而言,要分析学生对此材料的认知状况,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找出材料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兴奋点,便于施教过程中扬其所长,补其所短,释其所疑,投其所好。若能引其发疑,激其所思,则更为理想的境界。
其次,阅读方式的选择灵活多样。要善于运用提问法、讨论法、自习法等,不拘一格,灵活变通。比如说,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提聚合性题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发散型题目。对于比较冒尖的学生,可以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于状态不佳的学生,则要多动脑筋,可以“无中生有”,激发兴趣,可以“明知故问”强化效果,可以“重复罗嗦”,加深印象。笔者执教两个平行班级,一个班平均年龄偏小,上课活泼踊跃,课堂气氛比较情绪化;另一个班平均年龄比较大一点,上课比较理性化。几乎每一节课,我都要使用不同的导入语言、引导方式。即使是相同的阅读内容,两个班组织的程序也不同,指导的方式也很少一致。两个班的学生都学得兴致勃勃,结果殊途同归,教学效果不相上下。
阅读结果的评定要多元化。对大多数阅读材料而言,读者的理解评价倾向基本是一致的,但不排除学生有一己之见、一家之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带着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走进阅读材料,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多种多样的答案恰恰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种子在精神的原野绽放的绚丽的花朵。只要言之成理,我们都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肯定。切不能刻意寻找所谓“标准答案”,以“请君入瓮”的方式逼出众口一词、千人一面,这样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使得阅读活动枯燥无味,让学生望而生畏。事实上,我们的参考书所列出的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不是经常弄得原作者莫名其妙,啼笑皆非吗?
第二,“手中有书”,精要引导。
文本是阅读训练的依据,有人说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手中有书,是阅读课堂的特征之一。对于我们手中之书,怎样使用才是最优化的呢?精要引导是必由之路。
抓住特征引导。选入教材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值得探究学习之处很多。在阅读时能不能面面俱到呢?显然不能。必须抓住内容或形式上的一个或两三个特征,集中精力读通它、读透它。可以从体会感情着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放飞诗意的灵魂,上成赏析课;也可以从品味语言入手,教会学生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摩形状物,上成语言分析课;也可以分析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用不同的感官体会,上成读写结合课。一课有一得,贪多嚼不烂。
找准重点阅读。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章意脉,在关键处发问。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因其固然”而已。“固然”,牛的天然结构。文章的“固然”即自身的结构关系,它包括文章的思路,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起承转换等。我们可以把握思路,—路追究;抓住“文眼”,逐层提问;根据重点,辐射引发。叶老曾经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教学设计从文章中来,才可能是精当的。设计从文章结构中来,思考才有依据。如果出发点与文章无关,思考则必然无所适从。如果只是从参考书出发,从主观设计出发,甚至从“表现欲”出发,提问与文章无关的问题,实在是对阅读过程的粗暴干涉。还有人误认为从文章中提问会显得平庸,会束缚自己,于是另起炉灶,“自由发挥”。其实发挥过多,离题万里,以致忘了手中之书,必然导致课堂的松散无序,导致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更可怕的是,教学思路的杂乱无章,势必导致学生的阅读方向不明,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导致不懂得如何阅读一段话、一篇文章。教师的引导过程其实是给学生阅读方法的示范。如果教者头脑中没有方法,训练无计划,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随意“指点”,率性而为,显然不利于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最终只能导致学生不会读书!这显然不是素质教育。
第三,“心中有谱”,渐次引导。
这里的“谱”即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学习的过程如何?阅读的心理过程如何?教育心理学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引起学习动机;②感知教材;③理解教材;④巩固知识;⑤应用知识。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把阅读心理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一般性认读、感知。了解文体,明白大体情节、主要意思,以及相关的背景材料等。
第二步,推敲理解。品味语言,体会手法,进一步理解把握。
第三步,鉴赏评价。或联系实际议论引申,或质疑问难,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第四步,迁移运用。比如仿写、续写等等。这就需要对内容、写法等再作一些特别的关注、回顾。
我们的引导要考虑到这四个过程,通过渐次引领,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地阅读教材。
阅读的这四个步骤,并不是要一步不落,我们的用意是:完成属于下一层次的任务时,必须先了解学生对前一层次的掌握情况;前一层次的问题可以不提问,但必须以学生已经掌握为前提。同一层次的阅读任务当然也不必以单一的形式完成,要考虑怎样引导才富于启发性。
渐次引导,有条不紊,逐层领悟,渐入佳境,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应该是最具备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阅读,更是交流情感、释放心怀、解放精神、沟通思想的一片天地,是培植真善美、健全人格的一方沃土。
我们曾经赋予阅读教学丰富的理性,今天,我们也应该归还阅读教学以更多的人性——运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