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的尊重可以说是现代教育一大特色,也成为作文教学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作文教学中,无论从教学过程来讲,还是从培养人的终极认识来讲,都必须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基点,这是作文教学的手段,也是作文教学的目的。
  作文教学 主体性 终极认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7-01
  作文教学的功能,在于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人类积累的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写作技能和写作经验转化为学生写作智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写作主体、教学主体乃至社会主体。这是作文教学质的规定性。只有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写作活动中学生才会免于对客观感性材料的机械摄取,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和调控,积极接受教师的指导、启发,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写作,究其本质是主观能反映客观的活动。“能动反映”是科学写作反映论的核心和全部内涵,真正的能动反映过程可以归纳如下;认识客观事物并抽取其某种本质特征;形成完整的观念;以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前提。 用贴切完美的语言文字将它们表达出来。“能动”体现着人本性质,写作者的主体性在这里得到充分肯定。外部感性世界作为认识和反映主体性在这里得到充分肯定,外部感性世界作为认识和反映的对象是客体,在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不会自然满足的对象是客体,在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不会自然满足的对象是客体,在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不會自然满足写作主体的需要而进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而且有时还会抗拒人的掌握活动,以致成为写作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因此,写作主体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去克服这些困难,消除这些障碍,学生作文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离开特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有--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但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努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对外部世界的感悟力,增强自身修养,培养学生适于写作活动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功能,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从客观方面来讲,文章的产生必须先具备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深度和既成观念,经历写作反映过程的前两个阶段;从微观方面来看,一篇文章从孕育到完成总得经历构思、谋篇、起草、修改等一系列过程,现阶段作文教学恰恰在客观上忽视了反映论的两个阶段,微观上又只抓住了起草这一环节,对起草前那一段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是写作必须的写作主体的复杂内心感受和人格力量的培养力度重视不够,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样写出的文章缺乏丰盈的主体性和鲜活的个性,写作知识的技巧、方法固然重要,尤其是对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但是任何写作技巧和方法也弥补不了写作主体认识的浅薄和思想感情的缺陷,作文教学必须摆脱只停步于怎样让学生写好的比较肤浅的认识,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的主体性在于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具有写作专门知识和教学技能技巧,是作文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学习作为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是:一是选择性,学生总是从自身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出发选择学习内容,对外界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组合;二是教学过程的制约性,教学过程要受到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情意结构的制约;三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制约性,教师的教导要经过学生主体的内化才能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出发。
  作文教学要获得最佳效应,必须实现两个主体的相互运作、协调统一,但事实并非如此。作文教学虽然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未摆脱“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学活动双主体交互作用活动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忽视了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应有的尊重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学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种种,作文教学要塑造和构建学生这一主体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坚持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原则。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只有在自觉自由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需要将外在压力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即要求教学民主。作文教学中应该建构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生动活泼、自由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达到心灵和现实的统一。
  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作文教学中必须设计和组织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如征文比赛,手抄报展览等。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将外部客观世界内化为自我认识并掌握写作知识技能、技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将主观情感、精神世界外化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不断内化和外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放性是语文教育观的原则,其基本认识是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作文教学的开放性,才能为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时空维度。
  学生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根据学生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也必须承认学生无论作文写作主体还是作文教学主体,还有受动性和依附性的特点。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潜在的、可能的主体,这也决定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相对以往作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强调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有现实意义,但也决定不能因此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受动性和依附性,否则作文教学也会犯与忽视主体性一样的错误, 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整个课堂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本文论述了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优点,指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微课 初中化学教学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
期刊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拓式思维方式。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抽象构图思维能力、组合思维、聚合思维入手,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初中物理 创造性思维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87-
期刊
素质教育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全面型人才。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的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通过音乐鉴赏的指导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品鉴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在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 音乐教学 鉴赏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8
期刊
生物学科是初中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努力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本文就目前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并且深入研究了合作学习导向下的初中生物实验的相关教学方法,希望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借鉴和参考。  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98-01
期刊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于社会上的各类现象不能正确的认识,容易被不良思想观念所影响,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思维,促进学生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事物,促进其生活化思维的形成。  《道德与法治》 教学 生活化思維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88-01  初中《道德与法
期刊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现实的生活缺乏相对的经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會产生极大的困难。教师利用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现状以及对策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学 现状 对策  【
期刊
数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显得很有必要。但是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这些不足之处不仅给数学教学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教育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生活情境
期刊
教育要看得长,要超过一堂课、一个星期、一个学年;教育要看得宽,要超出一间教室、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教育要看得高,要越过孩子的现有年龄段,看到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学校课程建设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策略。  学校课程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1-0103-01  1.素养提升课程,着眼未来全面发展  走进游文小学,最先映入眼帘
期刊
童话故事的奇妙性非常贴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可以更加丰富和拓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现代的小学教育中,童话教学的课堂模式已经开始得到逐步的应用。但是这种新模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和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童话教学形式的科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是学生语文知识与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体现。本文由小学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入手,列举出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教好作文,学生学好作文。  小学语文 作文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104-01  语文学科课程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