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是当今数学教育发展的大势。结合教材、教法、学情的研究探讨,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利用中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材;教法;学情
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紧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研教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动”起来
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抽象变形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感兴趣。相较于纸质教材,现代教育技术魅力更大。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声、像、图、色相结合,变抽象为直观,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让教材动态化,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静止变活动
“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缺乏必要的情境创设和形象思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进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在教学《统计》知识时,用摄像机录下马路口在某一段时间内车辆通过情况,并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成一个课件,模仿现场进行统计,还能通过回放对不确切的数据进行重新统计,让学生正确、准确地掌握统计的方法,这既避免了安全问题,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教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课堂“动”起来
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教学过程影响重大,研究教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能使数学课堂“动”起来。
(一)创设真实情境,被动变主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把眼看、耳听、手做、脑想、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学计算类内容中,运算定律的知识枯燥而又抽象,而“乘法分配律”又是学生难理解难掌握的内容之一,如果教学时只是让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形式而非本质的理解,学生就很难正确、灵活应用。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在商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利用动画模拟现场买东西时计算价钱的过程,让学生感觉有趣又有味。
(二)创设想象情境,传统变灵动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想象情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火花。
三、研学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动”起来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21世纪的数学教学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反馈更及时,心生触动
课堂教学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问一答”的反馈形式,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把教学内容、授课过程到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等整个教与学的链条关联在一起。这更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成效,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改进、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二)沟通更便捷,加强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其他学生成了看客,这并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为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利用当今在学生中使用QQ聊天的热潮,在班上建立一个Q群,每当安排在电脑室上数学课时,就让同学们在Q群中进行学习上的讨论与交流。每到交流时刻,同学们就畅所欲言,连平时胆小不愿发言的同学都积极参与,或向老师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利用Q群,老师既可以在网络上给同学们点拨,也可以抓住同学们共性的问题加以讲解,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发展自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汪志平.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材;教法;学情
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紧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生动,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研教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动”起来
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抽象变形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感兴趣。相较于纸质教材,现代教育技术魅力更大。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声、像、图、色相结合,变抽象为直观,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让教材动态化,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静止变活动
“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缺乏必要的情境创设和形象思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进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在教学《统计》知识时,用摄像机录下马路口在某一段时间内车辆通过情况,并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成一个课件,模仿现场进行统计,还能通过回放对不确切的数据进行重新统计,让学生正确、准确地掌握统计的方法,这既避免了安全问题,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教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课堂“动”起来
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教学过程影响重大,研究教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能使数学课堂“动”起来。
(一)创设真实情境,被动变主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把眼看、耳听、手做、脑想、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学计算类内容中,运算定律的知识枯燥而又抽象,而“乘法分配律”又是学生难理解难掌握的内容之一,如果教学时只是让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形式而非本质的理解,学生就很难正确、灵活应用。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在商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利用动画模拟现场买东西时计算价钱的过程,让学生感觉有趣又有味。
(二)创设想象情境,传统变灵动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想象情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火花。
三、研学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动”起来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21世纪的数学教学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反馈更及时,心生触动
课堂教学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问一答”的反馈形式,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把教学内容、授课过程到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等整个教与学的链条关联在一起。这更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成效,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改进、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二)沟通更便捷,加强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其他学生成了看客,这并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为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利用当今在学生中使用QQ聊天的热潮,在班上建立一个Q群,每当安排在电脑室上数学课时,就让同学们在Q群中进行学习上的讨论与交流。每到交流时刻,同学们就畅所欲言,连平时胆小不愿发言的同学都积极参与,或向老师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利用Q群,老师既可以在网络上给同学们点拨,也可以抓住同学们共性的问题加以讲解,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发展自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汪志平.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