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语文老师这样问同行:“你今天布置什么家庭作业?”是的,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确实是一件让语文老师头痛的事。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无非是写写作文,复习期间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拟题,对此学生毫无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了。因此,要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在搞“活”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关注作业的改革。在“主体性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应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立、自主、自强的“我要做”的主体意识,积极探索作业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其中布置综合性自主作业,实施研究性学习等作业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自主作业,让作业充满“阳光的味道”
自主作业,就是学生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也有选择不做的权利。
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使学困生越来越差,学优生又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作业布置上体现“因材施教”。这就是“保底 自主”策略。所谓保底作业,就是班里人人都要完成的作业,它是本学段学生学习的底线。如常规作业中提到的字词过关等。
除教师布置的这些必做作业外,学生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作业:一句名言,一段阅读中的精彩句段,一篇自己的见闻或阅读感悟,或者是倾诉一下心事,而多少不限,做与不做不限。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做除规定以外的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上瘾,养成“自主”的习惯。
第一天,有三个学生做了,我没有大力表扬,尽管我知道表扬会很见效。我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很下功夫地对学生的自主作业作了精心的批改,并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感动流泻在评语上,这种无声的语言果然很有感染力。第二天,第三天……做自主作业的学生逐渐增多了,作业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有学生顽皮地出了个上联,要我对下联。为了找寻一个满意的答案,我查书,上网,跟同事商讨,他们则在下一次作业中给我画了一个满意的笑脸,夸一声:“老师你真博学啊。”上课时,我不经意地提到了曾让我潸然泪下的《乡愁》和余光中,当晚就有学生摘录了这首诗,并写上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我分享,我的评语是:“我又感动了一次。”下次作业交上来的时候,学生这样回批:“老师,我当晚无法上网,是问了很多同学才拼凑出这首诗的,就是要感动你一下啊!”
自主作业变被动的“要我做”为主动的“我要展示”,自主作业下的语文作业,已不是简单的完成作业与批改作业,而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教师翻开作业本,本上跳动着学生个性张扬的笑脸,那就是“阳光的味道”。
二、研究性学习,让作业异彩纷呈,充满个性
学完古诗文单元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课外读不少于30首的古诗,并试着写一篇小论文《我看古诗》,时间为两周。学生们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上网下载资料,搬来《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李白集》,甚至将家长上大学时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也翻出来了,甚至有学生整个双休日都泡在图书馆里,写了近十页的阅读笔记。交上来的作业,极具个性,异彩纷呈:《我看咏梅诗》洋洋洒洒收录了咏梅诗近二十首,并作了精当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流行歌曲中的古诗》涉及的内容由毛宁的《涛声依旧》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由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到李白的《静夜思》,具有十分广阔的视野。还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撰写了《古诗中的地理知识》,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自转现象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我国地势的特点,可谓“文理”结合,触类旁通。
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学生策划筹备“诗海遨游”语文专题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内容全部由学生设计,最后我筛选组合,再由学生制作成课件。活动的高潮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一组学生编排了一个以古诗为主要内容的相声《瞧我这老妈》,里面包含了二十多首古诗,可谓出口成章,既让同学们学到了古诗,又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二组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唱歌的形式,把古诗演绎得情深意长,《明月几时有》、《静夜思》、《送别》,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全班学生都跟着哼唱,个个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
这样,学生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既学到了丰富的古诗文知识,又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最关键的是学生感兴趣,全身心投入。
三、读书——编书,假期作业让学生乐此不疲
以往专门给学生订的寒/暑假作业在放假以前发放给学生,到放假时大部分学生就突击完了,也有少部分学生临近开学突击完成,作业效果微乎其微。在“大语文·主体性”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在全区倡导假期布置“读名著——自己编书”的语文作业。阅读名著,查找资料,设计封面,拟定题目,设计版面、插图,编辑内容,电脑打印,学生全方位参与。一种作业,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开学后组织展览评比,看到一本本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充满青春气息的自编书,谁能说这不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呢?尽管学生为此要花去很多时间,有些孩子甚至一个假期都在忙于这件事,但他们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感到这样的作业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有收获感、成功感,所以再苦再累,心里也是乐滋滋的。看到孩子们的创造成果,许多家长情不自禁地为自编书写序言。
走进了新时代,什么都是新概念的,单就语文就有新概念作文、新概念阅读,还有新概念作业——假期自编书。说实话,起初我和其他众多的家长一样,对这个作业既怀疑又抗议,心想:一个十多岁的毛孩子能编什么书,能自觉读几页书就谢天谢地了。结果证明我错了。假期结束了,女儿自己主编、自己设计、自己排版打印的书——《岁月如歌》也诞生了。想起女儿充实的假期生活,目睹她的收获与变化,作为母亲,我感慨万千:女儿编的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编书使她爱读书,编书使她有毅力,打印排版练就了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我能行”的自信。
以上是一位家长在《女儿第一次当“作家”》中的片段。几年来,假期“读名著——自己编书”已成为我区所有学校的一项假期常规作业。
总之,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家庭作业的功能,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加强作业的综合性,让作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我相信语文家庭作业就会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无非是写写作文,复习期间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拟题,对此学生毫无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了。因此,要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在搞“活”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关注作业的改革。在“主体性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应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立、自主、自强的“我要做”的主体意识,积极探索作业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其中布置综合性自主作业,实施研究性学习等作业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自主作业,让作业充满“阳光的味道”
自主作业,就是学生有选择做什么的自由,也有选择不做的权利。
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使学困生越来越差,学优生又得不到发展。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作业布置上体现“因材施教”。这就是“保底 自主”策略。所谓保底作业,就是班里人人都要完成的作业,它是本学段学生学习的底线。如常规作业中提到的字词过关等。
除教师布置的这些必做作业外,学生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作业:一句名言,一段阅读中的精彩句段,一篇自己的见闻或阅读感悟,或者是倾诉一下心事,而多少不限,做与不做不限。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做除规定以外的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上瘾,养成“自主”的习惯。
第一天,有三个学生做了,我没有大力表扬,尽管我知道表扬会很见效。我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很下功夫地对学生的自主作业作了精心的批改,并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感动流泻在评语上,这种无声的语言果然很有感染力。第二天,第三天……做自主作业的学生逐渐增多了,作业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有学生顽皮地出了个上联,要我对下联。为了找寻一个满意的答案,我查书,上网,跟同事商讨,他们则在下一次作业中给我画了一个满意的笑脸,夸一声:“老师你真博学啊。”上课时,我不经意地提到了曾让我潸然泪下的《乡愁》和余光中,当晚就有学生摘录了这首诗,并写上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我分享,我的评语是:“我又感动了一次。”下次作业交上来的时候,学生这样回批:“老师,我当晚无法上网,是问了很多同学才拼凑出这首诗的,就是要感动你一下啊!”
自主作业变被动的“要我做”为主动的“我要展示”,自主作业下的语文作业,已不是简单的完成作业与批改作业,而是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教师翻开作业本,本上跳动着学生个性张扬的笑脸,那就是“阳光的味道”。
二、研究性学习,让作业异彩纷呈,充满个性
学完古诗文单元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课外读不少于30首的古诗,并试着写一篇小论文《我看古诗》,时间为两周。学生们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上网下载资料,搬来《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李白集》,甚至将家长上大学时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也翻出来了,甚至有学生整个双休日都泡在图书馆里,写了近十页的阅读笔记。交上来的作业,极具个性,异彩纷呈:《我看咏梅诗》洋洋洒洒收录了咏梅诗近二十首,并作了精当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流行歌曲中的古诗》涉及的内容由毛宁的《涛声依旧》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由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到李白的《静夜思》,具有十分广阔的视野。还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撰写了《古诗中的地理知识》,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自转现象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我国地势的特点,可谓“文理”结合,触类旁通。
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学生策划筹备“诗海遨游”语文专题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内容全部由学生设计,最后我筛选组合,再由学生制作成课件。活动的高潮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一组学生编排了一个以古诗为主要内容的相声《瞧我这老妈》,里面包含了二十多首古诗,可谓出口成章,既让同学们学到了古诗,又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二组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唱歌的形式,把古诗演绎得情深意长,《明月几时有》、《静夜思》、《送别》,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全班学生都跟着哼唱,个个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
这样,学生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既学到了丰富的古诗文知识,又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最关键的是学生感兴趣,全身心投入。
三、读书——编书,假期作业让学生乐此不疲
以往专门给学生订的寒/暑假作业在放假以前发放给学生,到放假时大部分学生就突击完了,也有少部分学生临近开学突击完成,作业效果微乎其微。在“大语文·主体性”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在全区倡导假期布置“读名著——自己编书”的语文作业。阅读名著,查找资料,设计封面,拟定题目,设计版面、插图,编辑内容,电脑打印,学生全方位参与。一种作业,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开学后组织展览评比,看到一本本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充满青春气息的自编书,谁能说这不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呢?尽管学生为此要花去很多时间,有些孩子甚至一个假期都在忙于这件事,但他们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感到这样的作业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有收获感、成功感,所以再苦再累,心里也是乐滋滋的。看到孩子们的创造成果,许多家长情不自禁地为自编书写序言。
走进了新时代,什么都是新概念的,单就语文就有新概念作文、新概念阅读,还有新概念作业——假期自编书。说实话,起初我和其他众多的家长一样,对这个作业既怀疑又抗议,心想:一个十多岁的毛孩子能编什么书,能自觉读几页书就谢天谢地了。结果证明我错了。假期结束了,女儿自己主编、自己设计、自己排版打印的书——《岁月如歌》也诞生了。想起女儿充实的假期生活,目睹她的收获与变化,作为母亲,我感慨万千:女儿编的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编书使她爱读书,编书使她有毅力,打印排版练就了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我能行”的自信。
以上是一位家长在《女儿第一次当“作家”》中的片段。几年来,假期“读名著——自己编书”已成为我区所有学校的一项假期常规作业。
总之,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家庭作业的功能,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加强作业的综合性,让作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我相信语文家庭作业就会成为孩子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