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物课程渗透策略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11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命教育理念的培养已经得到各学科教师的重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每个生物老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加之生物课教学的目标就是向学生传递生命信息,了解生命的源头与人类的繁衍發展历程,最终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让学生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审视了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生命教育;初中生物;课程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46-02
   近年来,用生命教育来提升学生终身素养的教学理念悄然兴起,有效地提升了中学生的生命意识,降低了因学业或家庭等原因随意选择轻生行为的发生。生物教学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培养中更是游刃有余,因其学科原本的教学目的就是向学生传递生命的信息,了解生命的源头与人类的繁衍发展历程,形成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让人格获得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笔者审视了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在生物学中的解释为:“以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一些其他物质为基础构成的生物体的特有现象,能够繁殖后代,并且遵循遗传规律进行生长、发育和运动,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而广义上对“生命”的理解,则应当提高一个层次,界定为具有智慧与思维能力的生物体。生命教育所要传达的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范围,重点在于对自己和对全人类以及动植物、整个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的保护意识。社会中关于青少年自杀或者虐杀小动物的负面新闻,虽然是个别的案例,但是其中反映出的对生命的无知与漠视,却令所有教育工作者警醒,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活动来加强生命观的教育。作为初中生物课的老师,所能做的生命教育是以课本的“生命”主线为学习与研究的根本,再贴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更新与充实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对生命形态以及科学发展规律的认知。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对学生终身个性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成长中不能缺少的生命教育,生物课程的教学以其显性教育的优势,处处体现着“生命”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形成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热爱生命的递进式生命意识,对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生物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更多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对自身生命体与整个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生命体的全面认识,都是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就有了实践的依托。这种在探索中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加深了学生对生命教育意义的认同感。另外,以该学科生命教育的渗透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周边事物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二、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不足之处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以及向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了由生物学基本知识向情感教学目标的延伸。主要表现在:
   (一)生物课中对生命教育的体现较为欠缺
   生命教育是教学实施认知与技能目标之后,达到情感目标效果的最终环节。生物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点,是对生命体各项特征的描述,教师作为潜移默化完成生命教育渗透的任务实施者,所做的工作是将课本的基本生物知识完整传授给学生,在达到这个认知目标后,让学生达到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进行生物学习的技能目标,最后,由对生物的理解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再上升到热爱生命的高度,就达到了情感教育目标的效果。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理念,是每个生物老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以老师的讲授为主体,对教材的知识点传授颇为重视,而忽略了以生命教育的贯穿为目标的讲授方向。有部分生物老师在各科渗透生命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有自发的教育意识,但尚缺少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细节安排。
   (二)生物课中对生命教育理念的渗透模式单一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物课老师以讲解教材内容为主,也会安排相应的思维拓展环节,但总体来看,缺少了现代优质课堂教学的三个目标:认知、情感与技能。生物课堂教学的目标,认识生命体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以此知识点得以延伸,让学生对生命观有深刻系统的理解,所以说教学实施过程的单一模式,无法将生命教育理念以多种形式进行渗透。体现在课堂互动的环节,就缺少了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还有翻转课堂的灵活运用,只能以陈述型讲授为主,让学生达到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没法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渗透。
   (三)生物课中对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完善
   单从教材章节的安排来看,仅仅体现了“生命”的生物学解释,缺少了从“生命教育”层次切入的生命神圣感与社会责任感,缺少了对生命认识+珍惜+体验+感悟的教学递进过程。首先,在“认识生命”环节,除了课本上的各类动植物生命体生存条件的学习内容较为完整,还缺少联系青少年发育阶段的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知识板块;“珍惜生命”在教材中有对健康教育的涉及,但是缺少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恰恰也是生命教育的重点,是和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且直接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教学内容。“体验生命”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情况下,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热爱生活且热爱周边一切生命体。生物教学的学科局限性就在于对生命体基本生存形态的解读,而缺失情感教学的目标,这也是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的地方。最后“感悟生命”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没有涉及,原因是基础生物知识点是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而以此衍生出的情感教学目标是从对生命体的认知升华到生命的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死亡教育,这些教材中没有设置的内容,也是在生物课中对生命教育内容贯穿的缺失部分。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渗透,需要借助教师、教学过程这个载体。既为渗透,则表现在教师要首先重视生命至上观念的传递,并且考虑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自发形成生命意识。以下是笔者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一)在生物课程中紧密衔接生命教育理念
   初中生物教材中,对生命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由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最终达到珍爱生命的教学目的。首先是认识生命:以初中生物教材的编写主线为例,“生物和细胞”单元,是学生对生命起源的最初认识阶段,通过对细胞组织结构以及分裂过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生命的初始状态;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板块,能够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中最多的生命体——植物的生存形态以及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生物圈中的人”則从生物圈的整体环境中详述了人体构造与生命的生理机能,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生命体有了全面的认识,是生命教育的初始阶段。其次是敬畏生命:“生物和细胞”“健康的生活”等教学单元,让学生对生命起源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正确看待生死,敬畏生命。最后是珍爱生命:生命的可贵呈现在初中生物教材的各章节,生物圈中的植物、人、其他生物以及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生命存在的不易,学会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再进一步上升到保护生命的高度,达到生物教学的高层次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生命教育理念
   渗透策略的优势表现于学生不再是被知识点强行灌输的教学内容接受者,而是一个自己认识到生命可贵且自发形成了生命保护意识的执行者。
   唤醒学生对生命意识的重视,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从教材的生命科学解读层面上升到对人性的认知。例如“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一章节,学生能结合自己对身边生命体的理解梳理出知识点“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从这个表层的理解深入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各不相同的能量获取方式,再延展到生命的存在方式。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一次对知识点的理解,都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生命的不易,从而珍惜仅有一次的生命。
   (三)完善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
   教师作为实现生命教育渗透的载体,要将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然后挖掘出能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教学引导元素,最终建立起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可以采取“双主题”呈示的手法,把关于生命的认知知识内容合理地安排在认识、珍惜、体验与感悟生命的环节。例如从“认识生物”这个初始章节开始,生物需要营养、呼吸、产生废物、与外界的应激还有生长繁殖这些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首先完成认识生命的认知教育目标,然后将生物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再自主发现大自然中哪些是生命体,辨别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除病毒以外,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个过程是完成技能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逐渐为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最后,拓展到情感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作为家的一个成员,要有热爱家庭中每个生命体的博爱精神,这样就完整且出彩地完成了在生物教材中润物无声渗透生命教育的情感教学目标。
   (四)以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珍视家园的大爱精神
   生命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珍爱生命,另一方面是珍视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命体,以及孕育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地球家园。教师可以用提问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这样的思维意识,如:“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到生命体存活的必要因素,那么试想,如果提供生命体存在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生命还能延续吗?”失去了地球资源的能量供给,没有生命可以单独存在。于是以生命教育拓展开的对组成生态系统整体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得以成功铺垫。
   参考文献:
   [1]焦建军.试论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2):90.
   [2]孔勇.试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好家长,2018(75):96.
   [3]陈雅男.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亚太教育,2015(34):4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过校企合作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才。方法:分析传统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弊端,采用校企合作背景下多种方式的培养模式改革。结果:更好地培养实用型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才。结论:校企合作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克服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摘 要] 国家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化社会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完善,这离不开制度的改革创新和深入的实践,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参与,更离不开培养劳动教育的稳定输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到社会组织发展,不仅要深刻认识培养人才的劳动教育理念,还要对课程改革与实践加强重视。把劳动意识建立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人才具有过硬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意识
[摘 要] 在社会进步及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英语教学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实现中职英语现代化教学是形势所趋。从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出发,基于网络背景如何提高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网络背景;中职;英语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 要] 中职会计教学要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有效探索“课岗证赛”四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要继续加强实训工作的落实,更要采取四位一体评价方式,将理论考查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开放随堂考试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的新型评价模式,让学生考取更多会计专业资格证书,积累更多实战经验,确保学生专业能力扎实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课岗证赛;评价体
[摘 要] 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护理学专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特定环境下,男性群体开始步入护理岗位,并且以其独特的岗位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男性进行护理工作,表现出较强的判断力、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等综合素质。近年来,尽管我国医学院校招收护理专业的男生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现有的护理队伍中,男护士离职率较高的现象日益严重,此情况密切地关联着男护士的职业认同因素。对此
[摘要] “职教二十条”中提出的“1+X证书”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着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同样也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促进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信息化资源建设应加快脚步。从“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信息化资源建设背景,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问题和困难,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途径的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
[摘 要] 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成了现代高校中的一个新兴热门专业。为了更好地实现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教学策略创新。首先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简介,其次分析了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策略  
[摘要] 基于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尤为重要,既注重实现升学目标,更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淬炼。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着手,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
[摘 要] 首先对中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中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最后对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虚拟仿真技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應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
[摘要] 2017年福建省在中等职业学校施行学业水平考试,其考试成绩反映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作为中职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中职学校从重视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培养逐渐转变成重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依旧有部分学生需要进入社会工作。在现阶段如何处理好升学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福建省所有中职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