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宝库之门,构建“生活化”高中化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教育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从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在现实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从而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文从注重“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打造生活化的动态课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生活化 课堂导入 教学情境 动态课堂
  化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化学被应用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化学不但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同时还会赋予我们更多智慧,它是人们探索生活、探索世界的一把金钥匙。然而,很多高中生对化学存在“误解”,认为它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是一门枯燥而抽象的学科。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生活与化学进行有机联系。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核心是生活,当教育通过生活发挥出最大力量时,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化学教学亦如此,只有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从现实事物中认识化学、理解化学的条件,提供更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化学功能的强大,体会到化学的独特魅力和作用,才能使他们更愿意学化学、爱化学和用化学,实现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基于此,笔者总结多年从教经验,对如何构建“生活化”高中化学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一、注重“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如同每首优美的曲子都会有一个特别的前奏一样,一节成功的化学课,课堂导入犹如乐曲前奏一般重要,它决定着整节课学生会有怎样的学习状态,教学会以怎样的节奏进行,最终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化学知识蕴藏于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出发导入新课,不但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化学产生亲切、熟悉的好感,让他们体验到不一样的化学课堂。如在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氯气与水及碱的反应,其难点是掌握氯水的成分及性质。应该说,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氯比较少,对其用途也并不太了解,因此,可以学生都很感兴趣的新闻导入新课。首先是多媒体播放“京沪高速液氯泄漏事故”的视频并展示事故现场的相关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假设当时你在事故现场,你是怎样的心情?你会做些什么?氯泄漏到底有多可怕?然后引入新课:氯气。先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新闻报道和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的化学知识大胆推测一下,氯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推测进行科学验证。这种以生活问题导入新课的方法,让学生消除了对化学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同时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并在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测与验证的过程中,主动完成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氛围和环境。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利用生活实例为学生模拟创造一种“生活化”的化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蕴含于生活中的化学。同时情境创设还会产生具有任务驱动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从发现到解决的过程,提高化学的实践能力。如在讲“丁达尔效应”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教师嘴里抽着烟走上讲台,还不停地喷放烟雾,这时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反常行为感到非常诧异,都关注教师接下来的行为。然后教师取出激光棒打开光束穿透烟雾,让学生注意光的走向,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进行实验演示。当学生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实验上来的时候,告诉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答案就在本节课中,听完课后希望能有学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以此激发学生探求答案的好奇心。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创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一个主动认知的学习状态,而将这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生活现象加工成教学资源而引入课堂,无疑给化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三、打造“生活化”的动态课堂
  打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课堂,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是新时期教育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其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师生之间进行充分互动,才能促使更多教学资源生成。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如果只是让我听,我很快会忘记;如果只是让我看,也许会记住一点点;如果我们一起做,我会真正理解和明白!”这就是“互动”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提问与置疑,把握住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机会,通过“生活化”对话模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启发性,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学术性和专业性的讨论。如在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可以通过问题对话的方法,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引入课题:
  师:请问大家知道化肥是怎么来的吗?它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吗?
  生:(哄然而笑)当然不是。
  师:那大家知道空气里的主要成分是哪些?
  生:O2和N2
  师:大家都知道氮气,也都了解氮气的性质相对稳定,那么氮气和氧气进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呢?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寻找到正确答案,引导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经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多学生都做出了“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有可能是放电”的推测。
  四、结语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学应将生活与化学进行紧密联系,关注化学发展之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與情感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高中生的“化学能力”。实践证明,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探究生活现象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加强情感体验,而且让他们有了更多从现实事物中认识化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这个“大课堂”就在身边,真正体会到化学的无穷魅力。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则童话故事: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就问青蛙,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于是,鱼根据青蛙说的做出想象: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鱼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作了图画表征,但是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这就是前概念。  “鱼就是鱼”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学习总是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用心”“记不住”等
雷诺阿曾说过:“在自然之中,绝无贫贱之分.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与贫穷的乞丐是平等的.”人的出生和成长的环境固然不同,后天发展也是千差万别,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提得好,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问题提得不当,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导致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作者就物理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提问的具体做法谈谈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
从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无论是在难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不少学生在初中时对物理非常感兴趣,但是到了高中,兴趣就逐渐下降,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其主要原因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升学应试的题海战术上,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以下看法。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个性特点,为学生创设学习的阶梯和舞台。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yclophilin A (CyPA) in sensitiza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to radiotherapy using CRISPR/Cas9 technology.Methods: A CyPA knoc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师与生交流的纽带、教与学沟通的桥梁,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问题启迪思维,思维始于疑问,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增知长智的过程。运用地理教师要合理利用设问和提问,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解决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拓展思维。根据教学实践,笔者现对在地理课堂中如何通过提问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看法。  一、精练
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是妇产科对产妇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可以提升产妇的舒适度,消除孕期所产生的种种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保障产妇与新生
Objective: Longshengzhi capsule (LSZC) is an optimized prepara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Buyanghuanwu Decoction (BYHWD),and is appro
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一个力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方法,是力学问题中处理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有:其一,借助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x,y)对力进行描述;其二,几何图形关系简单,是直角三角形,且解直角三角形方法多,容易求解。  力的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二、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带有加速度的物体的受力问题  此类问题运用正交分解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