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改革中学习方式不断更新,要取得教学实效,必须注重课堂提问。提问不在多而在精,强调“巧问”,随机提问,注重课堂的生成性,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精问 巧问 生成性 思维力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这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和听课所得来谈一谈我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
  
  一、精问,忌滥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理想的问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本质特征;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例如:下面一段《将进酒》中教师的一系列的问题:看下片怎样劝酒?“岑夫子”、丹丘生”都要连读。在谁家喝酒?情感字眼是什么?“皆寂寞”仅指权贵吗?他只愿意长醉吗?只有饮者才留其名吗?体现了李白的什么情感?学生只需回答:在丹丘生家,寂寞、欢谑,还有李白,愤懑。像这样的提问则流于滥。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遗憾的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笨问题”太多,一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
  
  二、巧问,忌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使学生的思维绕过弯路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如我在《村魂》一文的习题处理中针对习题一问:“人物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语言描写”的意思完全相同吗?学生思考后马上发现自己对问题的切入点找错了。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一语点醒梦中人。
  
  三、随机提问,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在接受某周刊记者采访谈到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时指出:一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例如前一段时间,我连续听了两位教师的《项链》一课,同样面对“玛蒂尔德的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不解。一位教师按教案一气呵成,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气氛沉闷;另一位教师则以灰姑娘、韦小宝与主人公对照,结果,学生在教师的随机提问的引导下,伴随着笑声,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否则,学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你完成了教学,但学生却收效甚少。整堂的提问只是为了你的教学进行下去,谈不上有效性。
  
  四、深题浅问,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有深度越好呢?当然不是。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鲁迅的《风筝》一文,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教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干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这就需要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最终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能答对一部分则及时肯定鼓励,然后进一步深入。
  
  五、拓展提问,激活创造性思维
  
  教师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问更能活跃思维,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教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在这种情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在共享中又体现着教师“导”的作用。如在教读《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我问:“信陵君真的是一位值得千古称颂的英雄吗?”一时间教室内讨论声不断,学生们纷纷谈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虚心待士,遇事能从长远考虑,当然是一位值得千古称颂的英雄;他窃取绝密权的兵符,叛国杀将怎可以算英雄;他不惜牺牲别人的姓名、名节来窃取兵符达到个人的目的,不能算是英雄……很有时代特色。这堂课思维空间拓宽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得到了贯彻实施。
  
  注:该文为市级“十一五”课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反思及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have attracted tremendous research interest in widely spreading applications.Most notably,transition-metalbearing LDHs are expe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涵义来探讨英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并着眼于如何将词汇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及文化交流的和谐性,达到词汇教学和学习的真正目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词汇 文化 跨文化交际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从外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对英语的词汇着手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服务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是比较行之有效而且
片名是一部电影内容的最概括、最集中的反映。如同新闻及广告标题一样,电影常常要做感性和情绪化的诉求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因此如何译好外国影片名显得尤为重要。片名翻译时,应深入理解影片的内容蕴涵和风格,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以传递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在转换文字过程中,应切实保留原作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美感价值。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还要注意文字优美、言简意赅,揣摩措词用语,力求准确把握源语与译语的表层
1935年11月,当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简称红二、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时,为了钳制敌人,留下了红六军团第18师(简称红18师)。红18师经过50天的浴血奋
摘 要:在实际授课中,很多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甚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到阻挠作用,其结果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本文从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和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借以说明课外阅读是学生在其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即使重视,也只是把阅读教学局限在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新课标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一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出发点提出疑问: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
据日本《人民新报》6月5日报道,日本工人党在大坂开办党校,系统进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党校于5月14日开学,每月举办一期。本期为初级党校,主要学习斯大林的《辨证唯物主
一、关于阅读教学中段的训练    段是文章的重要结构单位。段训练得扎实,可以顺利地过渡到高年级篇的训练,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段训练得不扎实,容易造成人们常说的在中年级出现的塌腰现象,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真考察了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语文教学成效不显著的原因很复杂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语文训练中忽视了一个环节,那就是段的训练。事实正如张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以往的很长一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对建筑要求日益增高,节约、环保、安全、智能的建筑电气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电气工程的施工是建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本人认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