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军队音乐文化发挥育人作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主观和客观的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助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廓清认识,更好的发挥军队音乐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影响;军队音乐文化;育人作用;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75-1
军队音乐文化在发挥育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实际的教育情况和教育效果以及调查问卷和座谈交流等形式,总结出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军队音乐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
现在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军队音乐文化仅仅就是娱乐身心、缓解压力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能直接使单位出成绩、出政绩,部队只要把训练搞好、官兵军事素质过硬就可以了,军队音乐文化可有可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主要是一些基层主官的人文素养还存在“短板”,不能用客观、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认识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渐进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官兵通过音乐文化的熏陶和对审美体验的满足,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和启发,将音乐文化中积极的思想、高尚的品质和自己加以对照并借鉴,将正能量传递到自己的身心,并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这种引导、规范和受教育的过程是潜在的、积极主动的,教育效果也远比单纯、直接的说教更乐于让官兵接受。然而很多基层干部认为,直接的说教更立竿见影,甚至有时用强硬的、压制的、粗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和抵触。二、对军队音乐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基层部队对于音乐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也不够。很多基层干部认为,下属的主要任务是干好本职工作,完成训练任务。对于一些有特长的战士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很多基层连队有文艺特长的战士,甚至有意隐藏自己的才华,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暴露自己的特长,就会比别人多参加文化活动,多完成额外任务,而且还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练好军事技能,争当训练标兵和优秀士兵。对“您认为您所在单位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否完善”的调查结果显示,军队院校学员中30%的人认为“不够完善”;基层士官战士和营连主官认为“不够完善,有待加强”的人数比例则分别达到69%和68%。
三、对多元化社会中“恶俗文化”的辨析能力不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日新月异,广大青年官兵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多元文化,其中就包括“恶俗文化”的侵蚀。调查结果显示,55%的战士在入伍前上过网,62%的干部经常浏览互联网。现在每个战士宿舍、每名基层干部办公室都配有可以上军网的计算机。官兵在家里休假时经常浏览互联网,或“泡”在网吧,难免会受到“恶俗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恶俗文化已成为今日文化生活的毒瘤,恶俗无处不在。当代青年官兵思想活跃、反应敏锐,走在社会发展最前沿,追逐时髦,讲究时尚,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很多人正在“被恶俗”却浑然不知。所以,在网络、媒体和信息发达的今天,如何辨别和抵制恶俗文化,获取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们迫切应该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关于恶俗,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塞尔指出,其通俗意义是指:“某种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而令人厌恶的东西,但有很多人竟会相信它们是纯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①按照福塞尔的定义,恶俗就是将本来糟糕的东西装扮成优雅、精致、富有品位、有价值和符合时尚的事物。现存美好的音乐也正在被商业性和恶俗化。“淫言秽语、宣传色情,辱骂攻击、歪唱恶搞,矫情做作、无病呻吟,佶屈聱牙、语无伦次,东拼西凑、废话连篇,哗众取宠、庸俗无聊”,被归纳为恶俗网络歌曲的几大突出特点。面对恶俗音乐的侵蚀,很多官兵不能正确辨析,分不清美丑,辨不清真假,搞不清善恶。面对恶俗文化的侵蚀,很多官兵竟认为恶俗的音乐是时尚的、流行的、刺激的,比如《那一夜》、《我爱人民币》等歌曲。相比之下,军队音乐是充满政治味道、枯燥乏味、传统老套。因此,很多官兵跟风和推崇恶俗的流行音乐,疏远和忽视军队音乐的纯洁和崇高。而这些正是影响官兵对军队音乐文化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筑牢思想防线,远离恶俗文化的侵蚀。
综上所述,部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彼此促进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和重视军队音乐文化,通过军队音乐文化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预期目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来指导和升华军队音乐文化,以保证军队音乐文化朝着我们希望和所需要的正确方向发展,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简介:
高洁,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初级指挥学院。
关键词:影响;军队音乐文化;育人作用;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75-1
军队音乐文化在发挥育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实际的教育情况和教育效果以及调查问卷和座谈交流等形式,总结出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军队音乐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
现在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军队音乐文化仅仅就是娱乐身心、缓解压力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能直接使单位出成绩、出政绩,部队只要把训练搞好、官兵军事素质过硬就可以了,军队音乐文化可有可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主要是一些基层主官的人文素养还存在“短板”,不能用客观、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认识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渐进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官兵通过音乐文化的熏陶和对审美体验的满足,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和启发,将音乐文化中积极的思想、高尚的品质和自己加以对照并借鉴,将正能量传递到自己的身心,并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这种引导、规范和受教育的过程是潜在的、积极主动的,教育效果也远比单纯、直接的说教更乐于让官兵接受。然而很多基层干部认为,直接的说教更立竿见影,甚至有时用强硬的、压制的、粗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和抵触。二、对军队音乐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基层部队对于音乐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也不够。很多基层干部认为,下属的主要任务是干好本职工作,完成训练任务。对于一些有特长的战士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很多基层连队有文艺特长的战士,甚至有意隐藏自己的才华,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暴露自己的特长,就会比别人多参加文化活动,多完成额外任务,而且还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练好军事技能,争当训练标兵和优秀士兵。对“您认为您所在单位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否完善”的调查结果显示,军队院校学员中30%的人认为“不够完善”;基层士官战士和营连主官认为“不够完善,有待加强”的人数比例则分别达到69%和68%。
三、对多元化社会中“恶俗文化”的辨析能力不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日新月异,广大青年官兵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多元文化,其中就包括“恶俗文化”的侵蚀。调查结果显示,55%的战士在入伍前上过网,62%的干部经常浏览互联网。现在每个战士宿舍、每名基层干部办公室都配有可以上军网的计算机。官兵在家里休假时经常浏览互联网,或“泡”在网吧,难免会受到“恶俗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恶俗文化已成为今日文化生活的毒瘤,恶俗无处不在。当代青年官兵思想活跃、反应敏锐,走在社会发展最前沿,追逐时髦,讲究时尚,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很多人正在“被恶俗”却浑然不知。所以,在网络、媒体和信息发达的今天,如何辨别和抵制恶俗文化,获取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我们迫切应该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关于恶俗,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塞尔指出,其通俗意义是指:“某种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而令人厌恶的东西,但有很多人竟会相信它们是纯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①按照福塞尔的定义,恶俗就是将本来糟糕的东西装扮成优雅、精致、富有品位、有价值和符合时尚的事物。现存美好的音乐也正在被商业性和恶俗化。“淫言秽语、宣传色情,辱骂攻击、歪唱恶搞,矫情做作、无病呻吟,佶屈聱牙、语无伦次,东拼西凑、废话连篇,哗众取宠、庸俗无聊”,被归纳为恶俗网络歌曲的几大突出特点。面对恶俗音乐的侵蚀,很多官兵不能正确辨析,分不清美丑,辨不清真假,搞不清善恶。面对恶俗文化的侵蚀,很多官兵竟认为恶俗的音乐是时尚的、流行的、刺激的,比如《那一夜》、《我爱人民币》等歌曲。相比之下,军队音乐是充满政治味道、枯燥乏味、传统老套。因此,很多官兵跟风和推崇恶俗的流行音乐,疏远和忽视军队音乐的纯洁和崇高。而这些正是影响官兵对军队音乐文化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筑牢思想防线,远离恶俗文化的侵蚀。
综上所述,部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彼此促进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和重视军队音乐文化,通过军队音乐文化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预期目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来指导和升华军队音乐文化,以保证军队音乐文化朝着我们希望和所需要的正确方向发展,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简介:
高洁,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初级指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