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双一流”建设探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一流”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文章简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时代意义,分析影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从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合理组织规划学科结构、建设世界一流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人才培养;学科结构;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04-02
  2015年10月,國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遵循“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下面简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时代意义,分析影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因素,并从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一流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综合软实力最直接的手段,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和最终归宿。从本质上来说,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的文明富强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少不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然离不开一流大学建设。因此,一流大学建设对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进行“双一流”建设,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影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因素
   1.学科结构
   美国学者克拉克认为,不同类别的知识可以看作一门门的学科。而学科建设,就是围绕这些学科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是避免不能合理利用已有的学科知识资源,产生“碎片化”现象,因此合理组织规划学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学科结构是进行一流学科建设的脉络体系,高校只有将脉络体系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才能让学科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教师队伍
   教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立校之基,是强校之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从而才能进行一流大学建设。因此,要想推进“双一流”建设,就要以人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一流教师队伍。教师的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继承和发展已有的知识,推进“双一流”建设往更高处发展。
   三、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打造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征程。在这个新征程中,高校应该科学定位,结合自身传统优势,不断探索“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径。
   1.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的运行体系,二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健全各级管理体系,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环环相扣的评价制度,为教学工作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要强化目标管理,构建相对完善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合理组织规划学科结构
   学科建设影响和体现高校办学水平与学术地位,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鼓励高校办出自身特色,能够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因此,要想建设高水平大学,就必须重视学科建设这条根本路径。首先,高校在进行“双一流”建设的时候,要能够在认真分析自身学科的基础上,明确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关系,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同时结合学校自身优势,推进学科交叉互融,促进协同创新。交叉学科的互融和发展,无形之中能够不断推动“双一流”建设,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其次,高校在建设一流学科时,应当以高水平特色发展为目标,突出发展某一领域的特色学科。学科不在多,也不在全,而在有特色,成为优势学科。要认真做好高校学科SWOT分析,明确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做好在地方、国际学科评估中的定位,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能够形成办学特色的学科进行科学规划。要不断强化优势学科,培育重点学科,形成特色彰显、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最后,要增强学科软实力,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良性竞争,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实现各学科优势互补,相互支撑,整合资源,共同发展。
   3.建设世界一流教师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资源。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因此,高校应重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在破除“五唯”的基础上,推进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注重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并举,让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能够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首先,重视高层次人才。要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合理的岗位部署,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领头羊”作用。其次,重点培养青年人才。青年人才就好比高校教师队伍里的“地基”,只有地基稳了,楼才能盖得稳、盖得高。青年教师可塑性较强,因此,高校要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大力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对其教学行为进行合理规范,使青年教师潜心抓教学、潜心做研究,从而培养一大批学科领军人才。最后,重视人才引进。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国际化的创新人才是推进“双一流”建设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高校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拓宽教师国际视野,引进国际化的创新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
   四、结语
   “双一流”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双一流”建设是实现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在这条必经之路上,高校要坚持理论为基、实践先行的理念,清楚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为高等教育发展不断积累经验。要准确认识“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机遇,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合理组织规划学科结构,建设世界一流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龙云安,张健,王雪梅.省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09).
  [2]曹明平,毛光周.高等院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选择[J].大学教育,2019(03).
  [3]林良泉.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战略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4]王东芳,田密.“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与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4).
  [5]徐国兴,李梅.一流本科如何建设——基于“双一流”高校本科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8(17).
其他文献
古田会议关于建党建军的创新探索及其成功实践,对指导当前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出发,立足思想建党,努力做到:坚定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加强党和红军队伍的
旅游扶贫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只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平衡利益主体的权利,才能达到旅游扶贫的效果。文章从利益再分配角度出发,进行安徽省旅游扶贫工作的研究,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构成主体间的关系,构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搭建监督平台保障旅游扶贫的深入开展,优化利益再分配扶贫效果评价体系。
继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之后,福山从“历史的方向”视角探讨历史的进程.康德以“自然计划”的形式将历史理解为人的欲望推动自由意志实现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历史是自由意识的
大数据时代,短视频基于其短小、丰富、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的优势,成为当下火爆的信息传播途径。短视频的迅猛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便捷化娱乐、社交、阅读服务,同时短视频的诸多问题亦凸显出来,威胁到了行业的和谐繁荣发展。针对目前短视频作品著作权缺少保护、侵权事件频发问题,着重剖析了自媒体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相关建议,旨在为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或借鉴。
空间叙事作为内涵丰富的跨学科概念,被现代女性视为反抗男权、重写女性经历的有力武器。法国新锐作家斯利玛尼的代表作《温柔之歌》立足空间延宕性,展现地理空间、时空体空间和女性空间的建构过程,关注空间意象作为外部表征物和具备暗示功能的双重特征,凸显空间对女性身份建构的作用,利用空间叙事深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意义探究,为新时期女性书写更新表现视角,拓宽表现场域。
英语悬疑电影片名汉译对其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从音译、直译、意译和兼译四个翻译策略入手,探究英语悬疑电影片名汉译过程中译者应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来实现观众的期待视野,论证接受美学在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期对未来的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实践提供参考。
摘 要:文章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贫困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完善高校贫困生劳动教育体系、注重助学金制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拓展贫困大学生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提出强化高校贫困生劳动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劳动教育;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文章简述“四个自信”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从强化学生自我认知、合理利用互联网、构建并完善思政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摘 要:作为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文章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引导作用、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等方面,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价值观;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