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尝试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一步步得出结论。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成效很好,同时也给笔者很多启示。本文通过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尝试,对“物质的量”教学活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物质的量;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36-1
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在“《化学1》专题1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便于研究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认知这一概念时的最大障碍在于其抽象性,同时又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如果学生对概念认识不清晰,势必影响后面的有关计算,尽管这些计算仅仅是简单的乘除关系。
为了让学生很快地适应高中生活,不让学生被物质的量这一学习难点所吓倒,甚至有可能影响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尝试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对话教学的尝试,笔者对教学活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一、学习是一种主动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
不论是“同化——顺应”学说还是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不仅是建立在简单的复述、记忆基础上的识记过程,更是一种主动的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一位学习者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活动的,即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学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以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起点,去认识、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并积极地作出解释和推论。每位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应该有一个内部消化吸收的过程,都会对同一学习内容产生各自的理解。因此,教师不能不顾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简单强硬地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和传递,因为知识并不像我们把一支笔从我的左手放到你的右手那样,笔自身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改变了位置或所有者,而在知识、经验的传承过程中,新的信息实际上已经被学生主动加工或改造了,学习者并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建构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对教师或书本直接给予的内容进行复制,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主动建构实现的。
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进而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强调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承认教学是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知识、智慧、生命、意义的共享。交往是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而存在。在对话这种交往形式下,教师和学生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话,人与人、人与文本之间相互认同、相互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其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的生活过程。
三、师生共同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源于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有“学”的需要,才出现“教”的活动,于是也才有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从甲骨文的源流来看,“教”也是源于“学”的,意味着一种“督促”或“促进”学生“学”的活动。“教”以“学”为中心,“学”以“教”为条件。而“学”则指“觉也,以反其质”,即不断地“觉悟”以回归本性(善性)的过程。因此,“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传递和获得”,而且是指“引起学生积极的思想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伦理原则的过程。而“教学”又不只是“学”,是教师“教”学生学,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特殊学习活动,其特殊性就表现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间接经验,是人类积淀下来,经过社会认真论证、筛选,以简约和系统形式呈现的社会经验的精华,是以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为代表的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在这里,师生双方共同“学习”,而“学习”的内涵则不同,学生是学习教材、书本上和多种媒体上的知识,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发现一些规律;而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此时此刻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困难,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疑问、收获以及最终效果。师生也确有对话与交往活动,也确实在共同面对同一个学习任务进行交流或沟通,不过,学生的关注集中在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的意义上,是希望把新的信息与个人已有的认识联系起来,而教师学习、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教材信息的理解与把握上,同时关注学生的认识与发展状况。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牢牢把握住师生共同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又能够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现代教学的特性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A].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何善亮.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
关键词:化学教学;物质的量;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36-1
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在“《化学1》专题1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便于研究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认知这一概念时的最大障碍在于其抽象性,同时又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如果学生对概念认识不清晰,势必影响后面的有关计算,尽管这些计算仅仅是简单的乘除关系。
为了让学生很快地适应高中生活,不让学生被物质的量这一学习难点所吓倒,甚至有可能影响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尝试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对话教学的尝试,笔者对教学活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一、学习是一种主动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
不论是“同化——顺应”学说还是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不仅是建立在简单的复述、记忆基础上的识记过程,更是一种主动的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所以,任何一位学习者都不是从零开始学习活动的,即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学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以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起点,去认识、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并积极地作出解释和推论。每位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应该有一个内部消化吸收的过程,都会对同一学习内容产生各自的理解。因此,教师不能不顾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简单强硬地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和传递,因为知识并不像我们把一支笔从我的左手放到你的右手那样,笔自身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改变了位置或所有者,而在知识、经验的传承过程中,新的信息实际上已经被学生主动加工或改造了,学习者并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建构的生命主体,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是对教师或书本直接给予的内容进行复制,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学习者本人的主动建构实现的。
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进而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强调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承认教学是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知识、智慧、生命、意义的共享。交往是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而存在。在对话这种交往形式下,教师和学生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话,人与人、人与文本之间相互认同、相互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其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的生活过程。
三、师生共同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源于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有“学”的需要,才出现“教”的活动,于是也才有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从甲骨文的源流来看,“教”也是源于“学”的,意味着一种“督促”或“促进”学生“学”的活动。“教”以“学”为中心,“学”以“教”为条件。而“学”则指“觉也,以反其质”,即不断地“觉悟”以回归本性(善性)的过程。因此,“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传递和获得”,而且是指“引起学生积极的思想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伦理原则的过程。而“教学”又不只是“学”,是教师“教”学生学,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特殊学习活动,其特殊性就表现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间接经验,是人类积淀下来,经过社会认真论证、筛选,以简约和系统形式呈现的社会经验的精华,是以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为代表的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在这里,师生双方共同“学习”,而“学习”的内涵则不同,学生是学习教材、书本上和多种媒体上的知识,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发现一些规律;而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此时此刻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困难,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疑问、收获以及最终效果。师生也确有对话与交往活动,也确实在共同面对同一个学习任务进行交流或沟通,不过,学生的关注集中在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的意义上,是希望把新的信息与个人已有的认识联系起来,而教师学习、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教材信息的理解与把握上,同时关注学生的认识与发展状况。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牢牢把握住师生共同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又能够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现代教学的特性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A].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何善亮.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