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浇带的预设施工品质对建造结构安全和运用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采取切合实际行得通的处理办法对成功实现预设要求、保障工程品质都极为关紧。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预设以及施工,接合工程实践,谈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造 后浇带 设计与施工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14-01
1 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造结构的平面尺寸大于水泥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需要思索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施工后浇带的办法来合理的增大伸缩缝的间距。但普通地上结构因为受背景温度变动的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适宜超过水泥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增强屋面保暖隔热,选用合适的使用靠得住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暖,并适当增加外纵墙、房山、屋面等关紧部位的纵向铜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因为抗震预设需求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需要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事情状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在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动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里和基础结构在运用阶段受地下室里外温度变动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水泥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当增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提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最好要大于0.5%,钢筋应尽可能挑选直径较小的,普通10到16即可,间距尽力挑选较密的,应该小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散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帮助的。
于是在高层建造主体与裙房之间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或者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当依据建造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的状况、基础方式、上部结构安置等条件综合确认。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鹅卵石层上,或认为合适而使用桩基时,高层建造沉降变型量较小,此时应该思索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将高层建造与裙房基础连成群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同时厚度较大,高层建造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相差很大,高层建造荷载较大,则因为高层建造与裙房之间的差别沉降量较大,在认为合适而使用的自然产生的地基的事情状况下,仍然以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将高层建造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当高层建造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时,高层建造的基础埋深普通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时候应该计算高层建造的牢稳性,并采取靠得住的处理办法以避免高层建造与裙房之间产生互相倾斜的状况。
2 施工过程技术与控制
2.1 模型板及支撑系统的品质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最易萌生品质问题的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整体体系。因为这些体系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处的模板就必须连同其他部位模板一起拆掉,甚至于有的底层模板拆掉后上面的主体水泥还处于在施工。这么做的后果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的地方,水泥未浇筑前只有钢筋衔接(有的该部位钢筋也有可能预设为断裂),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跨度越大,则1/3跨越长,悬挑越长),在上头各种荷载及自重的效用下,等于给后浇带两侧构件施加了向下的预应力。若碰到配筋及剖面尺寸都较小的构件,进行过早的拆模,则有群体断开的有可能性。针对这种事情状况有的简历工程师,有可能要求施工方对该部位从新支顶,施工单位便运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实际上,拆模后(因水泥未浇筑),构件钢筋已处于异常受力状况,再次支顶,已经远远达不到未拆时的效果,反倒在构件部分形成支点,一样变更了构件的受力状况。以上是支模不合适导致早拆对结构萌生的危害,监理对这种事情状况需要做到在事情发生以前进行扼制,模板验收时对没有形成单独支设的应该要求施工方趁早进行整改
2.2 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品质控制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方式,大部分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预设为一条贯通建造横向的“直线带”,这是大家晓得的习性作法。但其欠缺为:因均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安置,容易使得该位置的应力集中,造成后浇带施工完结后接缝处贯通裂隙的萌生。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首先,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处理办法,杜绝那一些野蛮施工行为,也应该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办法,这种办法易跑模、漏浆、板条掺杂在水
泥中不易于彻底整理;其次.优先思索的问题是运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便捷,可作为长久性模型板运用。运用这种材料,应意以下几点:钢丝网宜在钢筋扇骨子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便捷施工,人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为避免在浇筑时从保护层位置出现漏浆,可以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安放一短钢筋(与构件剖面同宽,直径和保护层厚度一直),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办法避免漏浆。钢丝网应就近包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使用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浇筑水泥时钢丝网向外鼓出,遣成接缝达不到预设要求的问题。
2.3 浇筑时间的控制
到现在为止,对后浇带水泥的浇筑时间,由于相关的规范没有做出要求,造成具体施工中讲法不相同、作法不统一的问题。现行的与水泥结构预设有关的条文解释中提出后浇带水泥浇筑时间一般在两个月以上,现行的有关地下防水利工程施工品質验收规范中要求后浇带必须在其两侧水泥龄期大于42天后才可以进行浇筑。但个人觉得,其浇筑时间至少要在主体结构施工完结,沉降变型趋于牢稳后再进行施行。如对于一些主体结构较长或大小较大的建筑,施工时间有可能远远不止两个月或42天,如依照上条中讲法,42天或两个月往后浇筑她下局部或底层后浇带水泥,但上层主体结构可能没有终了或只施工到二分之一,这么做是不合理的。随着上部负载的不断增加,沉降和其他变形也在增多,提早浇筑完的后浇带很有可能在瞬息间就萌生裂隙。
2.4 水泥配制的品质控制
关于后浇带水泥的配制,施工中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使用原强度等级,有的比原强度增大一、二级以至于更多。这里面的很多作法是不可以采用的。因为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多,水泥强度也随之增长,但其收缩性也会随之变大,最后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后浇带水泥强度等级,涵盖膨胀剂的用量,务必依据预设要求。实验室经过试配确认,应该找出合适的配合比单,施工方对照合配合比在监理的见证下施行现场拌制。
3 总结
总的来说,在对招标文件和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组织施工时要科学合理,以专业化为标准,配备有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硬施工团队,保障工程的施工品质并及时施行查缉,避免使用超过期限,质量低劣的外加剂。
参考文献
[1] 袁昆.后浇带的应力分析及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关键词]高层建造 后浇带 设计与施工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14-01
1 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造结构的平面尺寸大于水泥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需要思索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施工后浇带的办法来合理的增大伸缩缝的间距。但普通地上结构因为受背景温度变动的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适宜超过水泥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增强屋面保暖隔热,选用合适的使用靠得住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暖,并适当增加外纵墙、房山、屋面等关紧部位的纵向铜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因为抗震预设需求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需要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事情状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在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动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里和基础结构在运用阶段受地下室里外温度变动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水泥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当增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提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最好要大于0.5%,钢筋应尽可能挑选直径较小的,普通10到16即可,间距尽力挑选较密的,应该小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散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帮助的。
于是在高层建造主体与裙房之间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或者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当依据建造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的状况、基础方式、上部结构安置等条件综合确认。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鹅卵石层上,或认为合适而使用桩基时,高层建造沉降变型量较小,此时应该思索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将高层建造与裙房基础连成群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同时厚度较大,高层建造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相差很大,高层建造荷载较大,则因为高层建造与裙房之间的差别沉降量较大,在认为合适而使用的自然产生的地基的事情状况下,仍然以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将高层建造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当高层建造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性的变型缝时,高层建造的基础埋深普通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时候应该计算高层建造的牢稳性,并采取靠得住的处理办法以避免高层建造与裙房之间产生互相倾斜的状况。
2 施工过程技术与控制
2.1 模型板及支撑系统的品质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最易萌生品质问题的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整体体系。因为这些体系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处的模板就必须连同其他部位模板一起拆掉,甚至于有的底层模板拆掉后上面的主体水泥还处于在施工。这么做的后果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的地方,水泥未浇筑前只有钢筋衔接(有的该部位钢筋也有可能预设为断裂),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跨度越大,则1/3跨越长,悬挑越长),在上头各种荷载及自重的效用下,等于给后浇带两侧构件施加了向下的预应力。若碰到配筋及剖面尺寸都较小的构件,进行过早的拆模,则有群体断开的有可能性。针对这种事情状况有的简历工程师,有可能要求施工方对该部位从新支顶,施工单位便运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实际上,拆模后(因水泥未浇筑),构件钢筋已处于异常受力状况,再次支顶,已经远远达不到未拆时的效果,反倒在构件部分形成支点,一样变更了构件的受力状况。以上是支模不合适导致早拆对结构萌生的危害,监理对这种事情状况需要做到在事情发生以前进行扼制,模板验收时对没有形成单独支设的应该要求施工方趁早进行整改
2.2 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品质控制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方式,大部分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预设为一条贯通建造横向的“直线带”,这是大家晓得的习性作法。但其欠缺为:因均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安置,容易使得该位置的应力集中,造成后浇带施工完结后接缝处贯通裂隙的萌生。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首先,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处理办法,杜绝那一些野蛮施工行为,也应该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办法,这种办法易跑模、漏浆、板条掺杂在水
泥中不易于彻底整理;其次.优先思索的问题是运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便捷,可作为长久性模型板运用。运用这种材料,应意以下几点:钢丝网宜在钢筋扇骨子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便捷施工,人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为避免在浇筑时从保护层位置出现漏浆,可以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安放一短钢筋(与构件剖面同宽,直径和保护层厚度一直),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办法避免漏浆。钢丝网应就近包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使用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浇筑水泥时钢丝网向外鼓出,遣成接缝达不到预设要求的问题。
2.3 浇筑时间的控制
到现在为止,对后浇带水泥的浇筑时间,由于相关的规范没有做出要求,造成具体施工中讲法不相同、作法不统一的问题。现行的与水泥结构预设有关的条文解释中提出后浇带水泥浇筑时间一般在两个月以上,现行的有关地下防水利工程施工品質验收规范中要求后浇带必须在其两侧水泥龄期大于42天后才可以进行浇筑。但个人觉得,其浇筑时间至少要在主体结构施工完结,沉降变型趋于牢稳后再进行施行。如对于一些主体结构较长或大小较大的建筑,施工时间有可能远远不止两个月或42天,如依照上条中讲法,42天或两个月往后浇筑她下局部或底层后浇带水泥,但上层主体结构可能没有终了或只施工到二分之一,这么做是不合理的。随着上部负载的不断增加,沉降和其他变形也在增多,提早浇筑完的后浇带很有可能在瞬息间就萌生裂隙。
2.4 水泥配制的品质控制
关于后浇带水泥的配制,施工中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使用原强度等级,有的比原强度增大一、二级以至于更多。这里面的很多作法是不可以采用的。因为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多,水泥强度也随之增长,但其收缩性也会随之变大,最后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后浇带水泥强度等级,涵盖膨胀剂的用量,务必依据预设要求。实验室经过试配确认,应该找出合适的配合比单,施工方对照合配合比在监理的见证下施行现场拌制。
3 总结
总的来说,在对招标文件和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组织施工时要科学合理,以专业化为标准,配备有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硬施工团队,保障工程的施工品质并及时施行查缉,避免使用超过期限,质量低劣的外加剂。
参考文献
[1] 袁昆.后浇带的应力分析及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