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课堂教学、聚焦于师生活动、聚焦于智慧生成的必然结果。本研究基于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借助Myet智慧教学平台,开展智慧课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满意度,满足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思辨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50-02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在听说读写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要具有跨文化思辨能力。近年来,“互联网+”对我国教育研究的转型影响巨大,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使“互联网+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形式的新型模式。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动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立足“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由此组织课程设计、安排教学时间和利用关键资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智慧课堂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教学发展的新路向,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课堂、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结构相比,智慧课堂在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在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在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运用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增强资源适应性,提高知识掌握率,提升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智慧课堂模式构建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智慧课堂依托移动设备终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根据平台内部的数据显示对学生进行最终的智慧教学评价,包括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线上评价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线下评价主要是课中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状态、学习成果和自我评价。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一)传统讲授式课程面临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必修课程,是基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思辨能力的需要。大多数学校目前的授课形式仍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教材资源为课堂呈现出的PPT以及课件所带的相关软件和电子文档,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低。老师对于学生是否适合理解掌握讲授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得过且过,也不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目前,该课程又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导向的课程设置中,面临着削减学时的困境。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然而,移动网络的兴起与完善,破除了传统教育“固定”学习场所、“限定”学习时间及“统一”教师资源等枷锁,这是“互联网 + 教育”最具时代特色的表征之一。因此,本研究借助于智能手机,将移动互联网引入课堂,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以期改变这种现状。
(二)智慧课堂模式的有效应用。
针对传统授课式课堂出现的问题,研究者借助Myet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应用实践,以期改善现有的教学现状,给师生带来新的生机。模式实施对象为辽宁工业大学 15 级英语专业2个班学生,该班总数为 60 人,《跨文化交际》课程为第三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课程总共 14 周,一周 4 个学时,改革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智慧教学课堂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教学改革选取Myet智慧教学工具将《跨文化交际》课程引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链接师生智能终端、赋予师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在学生端,Myet课堂提供课前预习资料,课内限时习题,帮助学生预习、巩固知识并反馈学习情况;在教师端,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都可以及时采集到并被完整采集并上传到平台,帮助教师量化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1)课程预习与资源。
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教师制作的课件中设计文字、图片、视频、包括自制微课、精选优秀慕课链接等媒体资源。教师将制作好的预习资源通过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发布给学生,学生移动端就会实时收到提醒。与之前仅仅把课件传给学生相比,教师精选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激发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可以依据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课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随时通过平臺找到微课进行复习巩固。
课前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完成预习习题。教师将班级学生每 4-5 个人分为一小组,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初步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移动设备上报给老师,老师记录下来每个小组的问题,并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做出判断,筛选典型问题,最后进行重点讲解。Myet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建立班级讨论群,学生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教师也会通过教师端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并依据学生反馈及时对上课内容进行调整。对于一些可以线上解决的小问题老师可以进行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预习完成后,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这也是课前在线学习评价的一部分。反思可以让学生更客观的评价自己,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还可以查看详细数据,包括每位同学预习材料的观看页数、观看总时间、完成预习的时间、具体答题情况等,准确追踪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轨迹。同时,课前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在线数据可以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教师还可以将在线预习数据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的创新结合。为学生总体预习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学生学号、姓名、每题选项情况、总分、观看页数、看了哪些页、总时长。 (2)Myet智慧课堂互动。
智慧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课堂互动,其核心是立体化的互动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它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来实现师生之间立体的、多元的、持续的、高效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智慧课堂针对预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做系统讨论反馈,授课教师先对上一章习题进行讲解,引入新课题的时候设定学习情境,这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创设如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休克等学习情景导入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预习反馈、测验练习等形式导入新课。教师此时可以通过手机端开启提问功能,学生即可在手机端发送问题,实时显示在教师端 PC 上并投影出来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很容易抓住学生所不能理解的重点与难點,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单元的最后一堂课主要是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教师布置进阶任务,学生合作探究练习操作,教师课堂辅导,对知识点进行及时巩固并加深。最后,教师总结本章学习重难点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堂情况进行简单评价。
(3)课后习题与个性化辅导。
课后习题环节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巩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下达新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和指导小组内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Myet课后学习活动主要是线上学习,授课教师通过 PC 端制作课后习题,并上传到教师手机端,然后再通过Myet微信平台发布习题,选择截止时间、考试时长、公布答案时间和发布班级。发布之后学生会实时收到课后作业提醒,点击即可进入做题,学生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课后练习,完成之后便会有答题详情反馈,可以看到自己做题的正确率、得分和总用时。平台内嵌数据分析技术,教师通过教师段雨课堂记录的数据就可以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得分情况和答题情况。在作业完成情况页面,教师可以看到已完成作业的人数,点击进去可以看到详细数据,包括学生的姓名、得分和交卷时间。学习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资源库,并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所需。云平台还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特征按需推送资源。
(4)教学评价。
智慧教学评价与单一的教学评价相比,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法,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内容多元,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传统的评价方式单一、片面,无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智慧课堂学习评价将从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设计。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学习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智慧课堂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能够详细捕捉师生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并使之可视化,这些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最根本尤其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数据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作出教学决策,提高教学效果。基于Myet平台的学习评价系统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其中,线上学习评价主要包括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课中考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线下学习评价包括课堂状态、自我评价和学习成果,其中课堂状态又包括交流状态、情绪状态、注意力状态、思维状态和结果状态。
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课堂随测主要是教师通过教师端推送测试题,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学习平台接收测试题并完成提交。平台的测评系统会自动生成客观题的答题情况,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同时生成答题的正确率。这种直观的形式能把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以错因分析和问题讲解。实时点评、巩固内化基于平台的数据分析,教师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每个小组的作业进行点评,比较、分析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也可以发表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思维的碰撞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
(5)调研结果:
在本学期末,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基本情况、课程学习情况、课程学习效果及满意度三个大方面来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体情况,以此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满意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接受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相比传统课堂听讲学习,借助智能手机的智慧学习方式优势更加显著;(2)与传统课程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在基本概念掌握、口语合作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有明显提升。
四、结论:
“互联网+教育”是中国教育引领世界教育的最大机遇,教育创新的制高点在于智慧型课程建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特征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重返学生主体地位。跨文化交际课程应用于智慧课堂建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课堂授课相比,基于Myet新型学习优势显而易见,它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容易获取学习资源,既可以反复听取回看难点和重点,时间和地点又比较灵活。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方式新颖,方便易学。实践证明基于智慧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督促学生学习。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这一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会广泛应用各个教学领域。
参考文献
[1] 陈琳,陈耀华,乔灿,陆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新发展——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38-145
[2] 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3]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 Timms, M. J. Let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out of the Box: Educational Cobots and Smart Classroo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2016, 26(2):701-712.
作者简介:张云鹤(1979—),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050-02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在听说读写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要具有跨文化思辨能力。近年来,“互联网+”对我国教育研究的转型影响巨大,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使“互联网+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形式的新型模式。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动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立足“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由此组织课程设计、安排教学时间和利用关键资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智慧课堂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教学发展的新路向,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课堂、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结构相比,智慧课堂在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在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在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运用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增强资源适应性,提高知识掌握率,提升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智慧课堂模式构建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智慧课堂依托移动设备终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根据平台内部的数据显示对学生进行最终的智慧教学评价,包括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线上评价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线下评价主要是课中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状态、学习成果和自我评价。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一)传统讲授式课程面临的问题。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必修课程,是基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思辨能力的需要。大多数学校目前的授课形式仍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教材资源为课堂呈现出的PPT以及课件所带的相关软件和电子文档,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低。老师对于学生是否适合理解掌握讲授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得过且过,也不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目前,该课程又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导向的课程设置中,面临着削减学时的困境。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能力型人才的需求。然而,移动网络的兴起与完善,破除了传统教育“固定”学习场所、“限定”学习时间及“统一”教师资源等枷锁,这是“互联网 + 教育”最具时代特色的表征之一。因此,本研究借助于智能手机,将移动互联网引入课堂,把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以期改变这种现状。
(二)智慧课堂模式的有效应用。
针对传统授课式课堂出现的问题,研究者借助Myet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应用实践,以期改善现有的教学现状,给师生带来新的生机。模式实施对象为辽宁工业大学 15 级英语专业2个班学生,该班总数为 60 人,《跨文化交际》课程为第三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课程总共 14 周,一周 4 个学时,改革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智慧教学课堂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教学改革选取Myet智慧教学工具将《跨文化交际》课程引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链接师生智能终端、赋予师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在学生端,Myet课堂提供课前预习资料,课内限时习题,帮助学生预习、巩固知识并反馈学习情况;在教师端,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都可以及时采集到并被完整采集并上传到平台,帮助教师量化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1)课程预习与资源。
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教师制作的课件中设计文字、图片、视频、包括自制微课、精选优秀慕课链接等媒体资源。教师将制作好的预习资源通过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发布给学生,学生移动端就会实时收到提醒。与之前仅仅把课件传给学生相比,教师精选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激发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可以依据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课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随时通过平臺找到微课进行复习巩固。
课前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完成预习习题。教师将班级学生每 4-5 个人分为一小组,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初步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移动设备上报给老师,老师记录下来每个小组的问题,并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做出判断,筛选典型问题,最后进行重点讲解。Myet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建立班级讨论群,学生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教师也会通过教师端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并依据学生反馈及时对上课内容进行调整。对于一些可以线上解决的小问题老师可以进行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预习完成后,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这也是课前在线学习评价的一部分。反思可以让学生更客观的评价自己,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还可以查看详细数据,包括每位同学预习材料的观看页数、观看总时间、完成预习的时间、具体答题情况等,准确追踪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轨迹。同时,课前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在线数据可以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教师还可以将在线预习数据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的创新结合。为学生总体预习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学生学号、姓名、每题选项情况、总分、观看页数、看了哪些页、总时长。 (2)Myet智慧课堂互动。
智慧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课堂互动,其核心是立体化的互动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它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来实现师生之间立体的、多元的、持续的、高效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智慧课堂针对预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做系统讨论反馈,授课教师先对上一章习题进行讲解,引入新课题的时候设定学习情境,这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创设如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休克等学习情景导入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预习反馈、测验练习等形式导入新课。教师此时可以通过手机端开启提问功能,学生即可在手机端发送问题,实时显示在教师端 PC 上并投影出来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很容易抓住学生所不能理解的重点与难點,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单元的最后一堂课主要是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教师布置进阶任务,学生合作探究练习操作,教师课堂辅导,对知识点进行及时巩固并加深。最后,教师总结本章学习重难点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堂情况进行简单评价。
(3)课后习题与个性化辅导。
课后习题环节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巩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下达新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和指导小组内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Myet课后学习活动主要是线上学习,授课教师通过 PC 端制作课后习题,并上传到教师手机端,然后再通过Myet微信平台发布习题,选择截止时间、考试时长、公布答案时间和发布班级。发布之后学生会实时收到课后作业提醒,点击即可进入做题,学生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课后练习,完成之后便会有答题详情反馈,可以看到自己做题的正确率、得分和总用时。平台内嵌数据分析技术,教师通过教师段雨课堂记录的数据就可以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得分情况和答题情况。在作业完成情况页面,教师可以看到已完成作业的人数,点击进去可以看到详细数据,包括学生的姓名、得分和交卷时间。学习者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资源库,并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所需。云平台还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特征按需推送资源。
(4)教学评价。
智慧教学评价与单一的教学评价相比,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法,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内容多元,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传统的评价方式单一、片面,无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智慧课堂学习评价将从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设计。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学习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智慧课堂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能够详细捕捉师生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并使之可视化,这些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最根本尤其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数据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作出教学决策,提高教学效果。基于Myet平台的学习评价系统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其中,线上学习评价主要包括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课中考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线下学习评价包括课堂状态、自我评价和学习成果,其中课堂状态又包括交流状态、情绪状态、注意力状态、思维状态和结果状态。
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课堂随测主要是教师通过教师端推送测试题,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学习平台接收测试题并完成提交。平台的测评系统会自动生成客观题的答题情况,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同时生成答题的正确率。这种直观的形式能把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以错因分析和问题讲解。实时点评、巩固内化基于平台的数据分析,教师根据反馈的结果对每个小组的作业进行点评,比较、分析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也可以发表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思维的碰撞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
(5)调研结果:
在本学期末,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基本情况、课程学习情况、课程学习效果及满意度三个大方面来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体情况,以此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满意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接受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相比传统课堂听讲学习,借助智能手机的智慧学习方式优势更加显著;(2)与传统课程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在基本概念掌握、口语合作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有明显提升。
四、结论:
“互联网+教育”是中国教育引领世界教育的最大机遇,教育创新的制高点在于智慧型课程建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特征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重返学生主体地位。跨文化交际课程应用于智慧课堂建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课堂授课相比,基于Myet新型学习优势显而易见,它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容易获取学习资源,既可以反复听取回看难点和重点,时间和地点又比较灵活。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方式新颖,方便易学。实践证明基于智慧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督促学生学习。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这一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会广泛应用各个教学领域。
参考文献
[1] 陈琳,陈耀华,乔灿,陆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新发展——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38-145
[2] 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3]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 Timms, M. J. Let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out of the Box: Educational Cobots and Smart Classroo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2016, 26(2):701-712.
作者简介:张云鹤(1979—),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