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围棋运动述略

来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棋在清代的发展从鼎盛到逐渐衰落:从明末清初的发展,到乾隆和康熙期间的鼎盛,再到晚清之后的衰落萧条。本文对清代围棋运动的发展历程中的竞技事迹和棋手的传记作简单的陈述,为理清清代围棋发展的兴衰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体育 围棋运动 清代
  围棋运动又名“手谈”或“楸枰”,是我国的国粹,起源于尧,另一种说法认为起源于春秋。它在我国传统文化精粹——琴棋书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清朝时发展到鼎盛,期间出现了有名的围棋谋杀、边弈边读、东侯西侯文士之弈、僧道之弈、妇女之弈、高官之弈等棋坛史例。当时出现了十八国手、过百龄、黄龙士等一大批棋坛高手。不管在皇亲士族,还是在市井民间,围棋运动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末清初,很多文人墨客借围棋之道来隐喻反清复明,抒发心中对明朝的思念。最著名的是钱牧斋,他是我国古代写围棋诗最多的文人,其中不乏反清复明的思想。由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满族清政权最终被汉化,出于对政权稳固的需要,清政权一直积极参与到琴棋书画的活动中去,还鼓励发展了汉文化,民间围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类围棋流派都涌现出来,呈现群雄争霸的繁荣景象,围棋运动等国粹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围棋运动由盛转衰。本文拟对清朝的围棋运动作一个概述,从围棋的兴衰中看近代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
  1 明末清初间的围棋运动
  明末清初,钱牧斋由于受扬州十日屠杀的影响,不忍心看惨剧再次发生,开城门献了苏州城,并应召做了礼部侍郎,但其内心世界的矛盾,可想而知,其大量围棋诗都写在入清之后,这些诗大都是借棋局咏时事,或抒发鼎革之痛,倾诉黍离之悲;或讽喻朝政得失,勾画光复大计。但在当时清廷的高压下,他无法直抒胸臆,只得退藏晦密,多所避忌,故诗中往往多抑塞愤张之语,而有峥嵘萧瑟之风。此时,围棋的中心主要在东南方,以江浙一带为盛。围棋已经由明朝的三派鼎力,发展到多处开花,成就较高的国手有方渭津、林符卿、范君甫、朱玉亭等,这些国手的棋技和事迹在钱牧斋的围棋诗中都有记录。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度同化了清朝文化,琴棋书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皇亲士族过着奢侈的生活,同时也享受着这些高雅文化,从一个侧面推动了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围棋运动不管在上层还是市井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一项民众的休闲活动。民众的参与,从一个侧面消磨了民众反清复明的思潮。自清人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以来,名流辈出,超越前贤,新老棋手交相竞逐,过百龄经历两朝,独步棋坛几十年,辈分年轻的佼佼者周懒予异军突起,形成了“围棋之于清,犹诗歌之于唐”的景象。举国上下,各类围棋比赛层出不穷,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盛况,给各类棋坛高手以充分展示自己棋艺才华的空间。新老棋圣,对弈交锋,在所难免,国手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中详细论述了二人的棋艺高低,“过周十局”也成为围棋史上的不朽之作,至今流传。在周懒予之后,还有著称于世的顺治年间的周东侯、汪汉年,此二人棋技相当,因汪汉年早逝,周东侯在棋坛一度独领风骚。后起的国手施定庵非常推崇周东侯,在其著作《弈理指归》序中将周东侯列为清初诸名家之首。周东侯在年老时,依然能与被誉为棋圣的黄龙士、被称为一代宗师的徐星友顽强对弈,可见他棋艺确实非凡。清初棋艺高手四起,经过周懒予、周东侯等人的不断创新,旧的布局、定式逐渐被淘汰,不断创新。而在清初,棋本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填空式创新到数字式,是清代围棋运动能够达到鼎盛时期的重要因素。
  2 清代鼎盛时期的围棋运动
  到了清中期乾隆年间,围棋已经进入了划时代的发展高峰,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之前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技术上,此时的中国围棋已经攀登上座子时代的高峰。一代棋圣范西屏、施定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围棋发展达到了高峰。梁、程、施、范清代“四大家”相继登场称雄棋坛。其中梁魏今辈分最高、出名最早,清末邓元鏸曾赞其道:“梁魏今如幽燕老将,神完气壮。”之后的程兰如声名鹊起,与梁魏今结成莫逆之交,惺惺相惜。世人很推崇这些大国手,就连大书画家郑板桥也对其赞叹不已,作诗《赠梁魏今国手》,描述了国手棋坛之外的生活侧面,作出了“棋高品更高”的赞誉。后起大国手施襄夏曾分别与这两位前辈对弈,受益匪浅,并在自己的著作《弈理指归》自序中详细记载。施总结到,围棋胜负的关键在于布局,这和古代战争是一个道理,诸葛孔明就深谙其道,曾独自对弈。日本棋坛有“流水不争先”的名言,和梁魏今的自然流、施襄夏的布局可谓异曲同工。四大家中的范西屏辈分最低,出名最晚,棋艺却胜于梁、程、施,有传世经典梁范十局。对弈休息期间,梁、程、施三人一起在灯下研究对范胜招,但继续对弈却发现范西屏有奇招异法,一出手便在三人意料之外,由此足见范当时棋艺超群。当然,之后施、范也有对弈,胜负参半,《当湖十局》使他们分庭抗礼,曾经他们也是师兄弟,都师从俞长侯。之后,围棋运动一直广泛地流行发展。
  3 晚清时期的围棋运动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大炮打破,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此时围棋还保持着较强盛的发展势头。清同治年间,又有两位国手晴川对弈,在清围棋史上留下佳话。他们是陈子仙和徐耀文,曾在晴川(今湖北汉阳)对弈,观其对弈的名流聚集,大有当年当湖对弈的盛况。清末围棋史学家邓元鏸在其著作《国朝弈家姓名录》中称陈子仙为“大家”,徐耀文为“名家”,并在《弈评》中赞道:“陈子仙如剑客侠士,饶有奇气;徐耀文如名医,诊疾脉络分明。”他们都是清代棋坛继“梁、程、范、施四大家”之后的“十八国手”之一。其他十六位国手至今不能完全考证,大概是任渭南、董六泉、僧秋航、潘星鉴、沈介之、李湛源、周星恒、林越山、施省三、李昆瑜、赖秀山、程德堂、黄晓江、楚桐隐、申立功、金秋林、周小松等。邓元鏸也曾高度评价过十八国手,特别是最后的周小松,清光绪二十一年,七十五高龄的他溘然长逝,二百七十年的清代棋坛光彩从此暗淡。
  4 小结
  纵观清朝二百七十年的围棋史,结合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政治背景,我们可以从侧面推断,只有一个民族的经济国力繁荣富强,其文化事业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弱则文化衰微,国强则文化兴盛,然盛终不能长久。清初,由于康乾盛世,中华国粹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封建王朝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力日渐衰微,曾经的围棋盛况也难有发展,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文希望让读者以清朝围棋史为鉴,奋发图强,争做中华之有用人才。从围棋的发展史来看,从产生至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涌现出了一大批棋艺高超的棋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为我国棋艺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晚清至新中国解放初期,我国的围棋水平随着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也随之落伍,棋坛出现了衰落和萧条的现象。
  中国围棋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要使围棋运动在中国东山再起,必须从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养顽强精神、机智灵活等品质方面开始做起。
  参考文献:
  [1]陈华伟.《清稗类钞》中所载的清代围棋史略[J].体育文史,1994,(1):25-26.
  [2]殷伟.中国围棋史演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张如安.中国围棋史[M].团结出版社,1996.
  [4]赵慧娣.明代围棋运动述要[J].兰台世界,2012,(10)(下旬):82-83.
  [5]李忠林.晚清“十八国手”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28-31.
  [6]杜维超.从围棋文化看中国看中国传统理论中的儒道分野[J].清江论坛,2011,(3):71-73.
  [7]曾庆国.中国围棋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薛克翘.中国围棋史话[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晏祥辉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汉语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高校随之都开设了“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类专业的汉语语法教学与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语法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教学体系、语法教学内容、语法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材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高校“对外汉语”或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法课程的特点。  关键词:语法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智能语言、语料库的发展,如今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已经在各教学机构中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技术中心论与辅助教学论为着眼点,讨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利弊,并有针对性地对机辅教学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外语教师更有效地进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智能语言 语料库  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外已经有人研究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外语
期刊
摘要:基于昆明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情况以及“国培计划”实施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需求分析,提出围绕教育教学问题,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教师对培训的期望等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 培训 需求  1 调研目的  为切实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小学语文)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科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笔者所在的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调研,从其现状入手,希望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到改善这种现状的方法,从而提高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三本院校 大学英语 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教学方法主要有3种:1.支架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是当代西方教学研究中起步较早,研究成果颇丰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及特征等进行了理论回顾,探讨了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有效教学 理论基础 概念 内涵 特征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自20
期刊
摘要:本文透过受试者对跨文化交际、人文素质培养和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看法,分析了跨文化外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2000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除了强调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打
期刊
摘要:中国大学的发展深受科研的困扰。日常教学对本科生科研教育重视不足、教师信心不足、学生认识不到位是重要原因。改变这种情况应当重视本科生日常科研教育,提高教师信心,改变学生认识,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加强科研技能训练。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教育 科研素养 科研技能  1 缘起  2013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本院老师“居民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课题,到云南大理、昭通进行调研,承担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出发
期刊
摘要: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既是高校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校院两级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管理 基层活力 对策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在高校就是要把师生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并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
期刊
摘要:信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作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为我们提供方向上的指导,规范我们的行为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依然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性思想,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命运与未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存在着部分信仰问题。本文对问题做出
期刊
摘要:本文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作者认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建立以内容为依托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 开设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内容依托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自1985年在国内四所高校首次设置以来,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由稚嫩的萌芽发展为受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国际教育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