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本流传最久、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智慧书,《孙子兵法》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不过,其晦涩的文言文却令不少读者望而却步。刘兆基从现代商战视角出发,用通俗易懂方式,为读者奉献了一本人人能懂的《孙子兵法》。
关于《孙子兵法》如何玄妙的说法很多,而且相当国际化,比如德皇威廉丢失皇位后看到《孙子兵法》后相见恨晚,拿破仑皇帝兵败后读《孙子兵法》如何顿悟。而在国内,由于这是一本兵书,虽然书名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但真正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并不多,更遑论透彻地领悟它了。
作为一个“叶公好龙”者,我第一次接触到《孙子兵法》是上初中时。一天,我无意翻出家里一本薄薄的、用粗糙的黄草纸印刷的曹操点评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我尝试着去读,却对晦涩的文言文望而生畏,最终不得不放弃。孙子兵法经过曹操删减为13章,不过区区6000多字,读之味同嚼蜡,我想曹孟德之所以为该书加上评述,大概也有这个原因。
再次看到孙子兵法是在最近,一本《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令我豁然开朗,弥补了童年的遗憾。《孙子兵法》经由作者用现代商业视角全新演绎后,我们终于可以一窥全豹。
商场如战场。能否把兵法拿来直接套用于商业经营活动中呢?类似的作品尚不多见。兵战商战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商场毕竟不是战场,如何能把几千年前的排兵、布阵、火攻、水攻、行军、地形等法则用于现代商战?《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却做到了,而且联系得非常巧妙,并无穿凿附会的痕迹。这本书不是孙子兵法的文白对译本,全书用通俗语言写成,每一章以引述孙子兵法该篇原文开始,接着是对原文做出的短小、精悍的点评,最后是精彩和诙谐幽默的讲解,案例真实、耐人寻味。全书近30万字的篇幅,一口气读完居然不觉得乏闷,犹如听作者娓娓道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不知不觉对《孙子兵法》枯燥的原文有了新的理解。作者用心之深,用功之致,确实令人感佩。
孙子兵法以“始计”开篇,以“用间”收尾,战略、战术层面都有涉及。如果单从标题看来,前6篇以战略为主,高屋建瓴地论述孙子的战略思想和军事领导学,后7篇则以军事实际操作为主。世人读孙子兵法,大抵有三重境界第一重,道听途说来的“知己知己,百战百胜”;第二重,只读了前6篇;第三重,读懂了全文。作者精研孙子兵法多年,而且在商海浮沉日久,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亲身经历的,这些商场经历与孙子兵法紧密结合,可谓达到了第三重境界,也使得像我这样踯躅在第一重境界的人通过读此书,得以迅速提高对孙子兵法的认知水平。
作者的论述逻辑缜密、层层展开、步步推进,而且行文中多有闪光的思想,给人不期而遇的惊喜。比如文中有标题:“《孙子兵法》原来不打仗”,“评分积分卡PK《孙子兵法》”,“我是奸商我光荣”,“红旗、大鼓话治众”,“诸葛亮的漏招”,“曾国藩这个CEO”等等,作者旁征博引,顺手拈来却不显唐突造作。再如,在“始计”篇,谈到计划时,作者写到“失败的准备就等于准备着失败:失败的计划就等于计划着失败”:在“作战”篇,作者给出了一个地产商的成功案例,建议我学习地产商“因粮于敌”、小钱办大事的战略思想;提倡合作的大局意识;学习他不断创新、熟练专业的商业技巧……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商业运作是一个资本增值的过程,是资本运动的过程。如果不能驾驭资本,就将被资本征服。”在谈到企业如何节流时,批评只知道节约复印纸的做法“真正的节流,不是复印纸是不是两面印,采购成本高不高这样的初级问题。为节约那点小钱,用不着偌大的高管,连一个月的工资也省不下来”在“谋攻”篇,作者提示“没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天下最美的陷阱”。在“军争”篇,作者自问自答“管理到底管什么——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能将2000多年前的传统智慧与当今的商业焊接地如此完美,足见《孙子兵法》本身的魅力和作者的用心良苦。火攻和“价格战”可以联系起来,从“用间”跳跃到“最小气的人没人性”,再谈到管理的流程、方法和关键点,从“兵势”联想到“芙蓉姐姐的奇胜”,再到哈里波特的奇迹和地产销控术……《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奉献给读者的是一盘营养丰富、口味杂陈、内容多样的商业文化大餐。我一直有点纳闷,为什么连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都看不大懂的孙子兵法,翻译成德文、法文后,威廉和拿破仑竟然读得明白,且恍然大悟了?我猜想,那些版本一定不是《孙子兵法》的简单对译,想必同本书一样精彩纷呈。运用《孙子兵法》所蕴含的丰富智慧,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纷繁喧嚣的商业社会,反思种种经营失误和管理纰漏,这也许就是本书带给我们的价值。
(文章编号:2091213,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编辑:赵晓萌myhouse02@sina.com)
关于《孙子兵法》如何玄妙的说法很多,而且相当国际化,比如德皇威廉丢失皇位后看到《孙子兵法》后相见恨晚,拿破仑皇帝兵败后读《孙子兵法》如何顿悟。而在国内,由于这是一本兵书,虽然书名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但真正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并不多,更遑论透彻地领悟它了。
作为一个“叶公好龙”者,我第一次接触到《孙子兵法》是上初中时。一天,我无意翻出家里一本薄薄的、用粗糙的黄草纸印刷的曹操点评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我尝试着去读,却对晦涩的文言文望而生畏,最终不得不放弃。孙子兵法经过曹操删减为13章,不过区区6000多字,读之味同嚼蜡,我想曹孟德之所以为该书加上评述,大概也有这个原因。
再次看到孙子兵法是在最近,一本《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令我豁然开朗,弥补了童年的遗憾。《孙子兵法》经由作者用现代商业视角全新演绎后,我们终于可以一窥全豹。
商场如战场。能否把兵法拿来直接套用于商业经营活动中呢?类似的作品尚不多见。兵战商战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商场毕竟不是战场,如何能把几千年前的排兵、布阵、火攻、水攻、行军、地形等法则用于现代商战?《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却做到了,而且联系得非常巧妙,并无穿凿附会的痕迹。这本书不是孙子兵法的文白对译本,全书用通俗语言写成,每一章以引述孙子兵法该篇原文开始,接着是对原文做出的短小、精悍的点评,最后是精彩和诙谐幽默的讲解,案例真实、耐人寻味。全书近30万字的篇幅,一口气读完居然不觉得乏闷,犹如听作者娓娓道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不知不觉对《孙子兵法》枯燥的原文有了新的理解。作者用心之深,用功之致,确实令人感佩。
孙子兵法以“始计”开篇,以“用间”收尾,战略、战术层面都有涉及。如果单从标题看来,前6篇以战略为主,高屋建瓴地论述孙子的战略思想和军事领导学,后7篇则以军事实际操作为主。世人读孙子兵法,大抵有三重境界第一重,道听途说来的“知己知己,百战百胜”;第二重,只读了前6篇;第三重,读懂了全文。作者精研孙子兵法多年,而且在商海浮沉日久,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亲身经历的,这些商场经历与孙子兵法紧密结合,可谓达到了第三重境界,也使得像我这样踯躅在第一重境界的人通过读此书,得以迅速提高对孙子兵法的认知水平。
作者的论述逻辑缜密、层层展开、步步推进,而且行文中多有闪光的思想,给人不期而遇的惊喜。比如文中有标题:“《孙子兵法》原来不打仗”,“评分积分卡PK《孙子兵法》”,“我是奸商我光荣”,“红旗、大鼓话治众”,“诸葛亮的漏招”,“曾国藩这个CEO”等等,作者旁征博引,顺手拈来却不显唐突造作。再如,在“始计”篇,谈到计划时,作者写到“失败的准备就等于准备着失败:失败的计划就等于计划着失败”:在“作战”篇,作者给出了一个地产商的成功案例,建议我学习地产商“因粮于敌”、小钱办大事的战略思想;提倡合作的大局意识;学习他不断创新、熟练专业的商业技巧……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商业运作是一个资本增值的过程,是资本运动的过程。如果不能驾驭资本,就将被资本征服。”在谈到企业如何节流时,批评只知道节约复印纸的做法“真正的节流,不是复印纸是不是两面印,采购成本高不高这样的初级问题。为节约那点小钱,用不着偌大的高管,连一个月的工资也省不下来”在“谋攻”篇,作者提示“没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天下最美的陷阱”。在“军争”篇,作者自问自答“管理到底管什么——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能将2000多年前的传统智慧与当今的商业焊接地如此完美,足见《孙子兵法》本身的魅力和作者的用心良苦。火攻和“价格战”可以联系起来,从“用间”跳跃到“最小气的人没人性”,再谈到管理的流程、方法和关键点,从“兵势”联想到“芙蓉姐姐的奇胜”,再到哈里波特的奇迹和地产销控术……《孙子兵法说什么——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奉献给读者的是一盘营养丰富、口味杂陈、内容多样的商业文化大餐。我一直有点纳闷,为什么连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都看不大懂的孙子兵法,翻译成德文、法文后,威廉和拿破仑竟然读得明白,且恍然大悟了?我猜想,那些版本一定不是《孙子兵法》的简单对译,想必同本书一样精彩纷呈。运用《孙子兵法》所蕴含的丰富智慧,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纷繁喧嚣的商业社会,反思种种经营失误和管理纰漏,这也许就是本书带给我们的价值。
(文章编号:2091213,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编辑:赵晓萌myhouse0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