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孤山放鹤意自闲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逋一生隐逸山林,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他的书法作品同其诗词一样淡泊清雅,脱尽了尘俗之气。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林逋《山园小梅》之一
  这首被广为传诵的咏梅佳作《山园小梅》,以其清幽淡泊、雅致高洁的意境,表达出山林隐士的高逸情怀。诗作者林逋(967—1028年)不只是宋代著名的隐士、诗人,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同其诗歌一样与众不同,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清雅之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西台学书  植梅放鹤
  林逋,字君复,出身于钱塘(今杭州)儒学世家。林逋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早年致力于游学,游历于江淮之间,寻访古迹,吟诗酬唱,追随风雅,结交了一些墨客、僧侣,后从学于李建中。李建中是北宋初年著名的书法家,年长林逋二十三岁,曾久居洛阳,掌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在当时颇有威望。林逋久慕其名,于是怀揣名刺几次求见李建中,终被李收入门墙,学习诗文和书法。李建中善篆籀草隶,精楷书行书,造诣颇深,其书法上承晋唐,下启宋元,对林逋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李建中去世后林逋曾作诗一首“感存怀没”,追怀李建中一生仕历、品性和文学、书法成就,并忆及早年从学建中的情景。诗云:
  清绝门墙冷似冰,野人怀刺昔曾登。
  新题对雨分萧寺,旧梦经秋说杜陵。
  贫典郡符资月给,老持台宪减霜稜。
  开元文字钟王笔,惆怅临风一烬灯。
  “开元文字钟王笔”中的“钟王”即钟繇和王羲之,由此可知林逋书法承继了李建中宗法晋唐的风格。苏轼曾评说林逋“书似西台差少肉”,谓其学李书而瘦硬少肉,自具面貌。黄庭坚也曾说:“和靖笔意极似李西台,而清劲处犹妙。”亦有评者说:“林逋伤瘦,建中伤肥。”其实二人书法丰腴或骨感都自得其趣,如果说李建中的书法是丰肌美人,林逋的书法可以说是玉骨仙子,而林书之于李书更多了几分萧散靜逸的味道。
  林逋一生不仕不娶,晚年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植梅放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谓“梅妻鹤子”。林逋之名不仅为大众所熟知,也赢得了皇帝的关注。宋真宗和宋仁宗都曾赐其粮食布匹予以嘉赏,并令官员年节岁时去住处慰问。林逋生性孤高自好,恬淡好古,不趋名利,曾自言:“我的志向不在成家立业,也不是功名利禄,只有这青山绿水、梅香鹤鸣才是我需要的。”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号“和靖先生”,后世以“林和靖”称之。
  林逋追求远离尘嚣,隐逸自适,参禅悟道,修心养德,造就了其孤峭清冷、超逸淡泊的人格意象和清绵淡远、闲静率真的审美品性。他那种山林高士恬淡冲和的超凡境界,为后世文人隐士所推崇。他的书法性格也与此息息相关,这在其书法作品中得到印证。
  气足神完  萧散有致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纸本行书长卷《自书诗卷》,是林逋传世书法代表作。《自书诗卷》(又称《松扇五诗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分34行书写诗作5首,采用6段接纸装裱。根据诗后林逋自识推断,此卷应写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是林逋五十七岁隐居西湖孤山时所作。
  林逋襟怀高洁,远离尘嚣,笔下也有一种超迈挺拔的风神。《自书诗卷》风骨俊整,瘦劲秀逸,笔法厚重,与李建中的书风极为接近。但是其章法布局和空间处理又独出机杼,与李建中有极大的不同。打开长卷,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胆的空间布白。不仅字距疏朗,而且行距宽阔,以“疏可走马”的大片空白营造出清爽、散淡、疏朗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朴素、平实的自然风貌。字的结体平中见奇,其萧散淡逸之态颇有杨凝式《韭花帖》的神韵。与李建中善于中锋用笔不同,林逋多以侧锋入笔,行笔险劲,字的转折处多方笔,棱角分明,显得瘦硬挺健,骨力铮然。字与字之间揖让顾盼,笔断意连,行气贯通,从而取得全篇“势”的平衡。《自书诗卷》散落的布白与淡逸的结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使得全篇神清骨劲、散逸萧疏、气韵非凡。其疏阔至极的章法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成为明末浪漫主义书家们所热衷的书写格式,广泛运用于真、行、草书的创作中。
  林逋的书法作品大都是自我意识的艺术抒发,因而具有极强的文人思考特征。《自书诗卷》中,林逋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文字,行笔与其淡逸、超脱、虚静的情怀相适应,通过自然娴熟的书法表现技巧,凸显出一个隐逸山林的文人高古不俗的艺术性格和审美取向。这种平和、虚静的艺术呈现正是林逋性格的本真流露,因而能够直入人心,给人以特别的艺术享受。
  《自书诗卷》诗后有苏轼书七言诗一首,其中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眸子瞭然光可烛”句,可见其对林逋的追慕之情。苏轼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创者,这段诗文藏锋敛锷、姿媚可爱,是苏轼罕见的传世佳作之一。两位宋代名人书法相映生辉,堪称双璧。
  率意自然  尚意先导
  林逋的书法虽然源于传统,但是他试图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长期的隐居生活,使他在书法创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每次书写“如麾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凝注笔端,直抒胸臆,恣意挥洒,率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林逋的书法作品常常具有率意自然的特征,这在他的手札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件林逋的书札—《三君帖》和《秋凉帖》。这两帖都是林逋写给友人的信札,行笔较《自书诗卷》更为自由,字里行间尽显流畅自然之态。《三君帖》纵31.5厘米,横38.2厘米,相当于A3纸大小。全帖共90字,分为11行,每行字数不等,按书信格式错落排列。此帖行距、字距布局疏朗宽绰,字体细瘦挺秀,笔画多细笔游丝,线条粗细变化精妙,沉稳而又灵动。字形大小错落,墨色枯润相间,参差交叉,机趣丛生,浑然天成。林逋不激不厉、虚静平和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更有一种悠然出尘的高古意趣。《秋凉帖》与《三君帖》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此帖更为简短,笔画融合了一些草书笔法,字与字之间有萦丝连带,气势连贯,气韵闲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从这两件书札可以看出林逋深厚的艺术修养。   北宋初期,书法风格渐渐变化,由追求遒美奔放而转向静逸简淡。这种基调的转换可以看作宋代“尚意”书风的先导,林逋被看作“尚意”书风的前期实践者。他的书法淡化了晚唐书风余绪,有意突破法度的束缚,将“意”摆在了第一位。其书法所体现的求真适逸的审美理想成为后世“尚意”书法家追求的艺术境界,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都曾对林逋书法有所借鉴。同时,林逋本人高古淡逸的个性品质,也成为后世“尚意”书法家推崇的人格境界。
  格调高古  虚静之美
  林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作为书法家,林逋的影响力虽然不及李建中、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但是他的书法格调高古,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被历代书法家及收藏家如谢升孙、沈周、王世贞、王世懋等人推重。
  林逋的书法之美是基于个人修养和环境认知的虚静冲和之美,他把人格特征和个人修养融于书法創作,以其高古的格调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这与他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观念是分不开的。
  林逋出身于儒学世家,骨子里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转变,根植于儒家思想的观念也渐渐发生改变。从其大量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的隐居、避世思想和恬淡、宁静的性格,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特别是晚年隐居孤山,更是追求道家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植梅放鹤是他向往道家自由生活的表现,而在书法上的表现就是空灵、简淡、静逸、萧散。在道家隐逸思想的影响下,林逋的书法在“任情恣性”的创作状态中走向率朴归真,“寓有意于无意之中”,一种高古的境界随之产生。他的书法看似随意,实则内敛,其平淡虚静之境正合了古人所说“冲和”之美。南北朝书法家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林逋书法的格调和神采无疑是符合这一标准的。
  有人说林逋的书法因为其长期隐居,导致境界不够开阔,缺少变化。其实,对于书法家而言,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就已经足够了。书法变与不变只在乎于一心,真实是最好的艺术表达。从林逋的书法作品中,我们能真切感知到他超逸高古、孤清淡泊的人格境界。正是这样一股清雅静逸之气,使得林逋书法呈现出独特气象与超脱高格。正如书法理论家曹宝麟所说:“林逋书法之可贵倒不在于学谁的面目,而在于能够充分折射出自我的风格。”彰显自我是林逋书法最显著的艺术特征,高古的格调和虚静的精神都是其个性的自我实现,成为其独立的精神符号。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书法境界正如其笔下的梅花,暗香浮动,境界悠远,留给我们无限遐思。孤山之下,植一树梅,养一只鹤。也许我们只有远离尘嚣,学会放下,才能真正理解这位书法家的出世情怀。
其他文献
阅读经典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今天的读者应如何阅读产生于农耕时代的古代经典?  经典成文久远,“今读”要古为今用。事实上,立足于传统的创新,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唯有如此,才能使悠久的文明立足于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世世代代滋养我们的“义理性命”。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读本,选文自先秦至明末,遍涉经史子集,一度“家弦户诵”,流传
期刊
师古而不泥古,涉新而不媚新,蒋喜以复兴玉文化为己任,切磋琢磨之中,纳世间万物于方寸之间,在不断创作中实现艺术追求。  蒋喜,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其历经近40年的钻研与实践,在古韵玉雕设计与制作方面颇有心得,恢复了“汉八刀”“游丝毛雕”等特殊治玉技法。作品融传统玉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情趣于一体,形成了独具“古韵今
期刊
大平调曾被研究者称为濒危剧种,可如今它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守护与开拓中,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大平调本名平调,属于梆子声腔系统剧种。之所以叫“平调”,是因为其伴奏乐器在定弦的时候,调门比高调(山东梆子)、反调(河北梆子,又称笛梆子)都低。此外,由于该剧种击节的梆子形制很大,故又名“大梆戏”,20世纪50年代后通称为“大平调”。大平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一带,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期刊
古人行商虽不如今日交通之方便,但该办的『证件』也不能少。商人须凭证运输商品,通过关口,贩卖货物,鄂君启金节就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经商凭证。  先秦典籍中对经济活动的记载甚少,主要在诸子与诸侯王的言说中稍有论及,如孟子与齐宣王讨论“制民之产”,再如《管子·轻重篇》里强调凭借货币、商品等杠杆调控经济。这些关涉经济的零星片段很难构建起两千多年前各诸侯国间的日常商业往来状况。  幸运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
期刊
二里头遗址静静地匍匐在伊、洛河水之间,几千年前,这片土地或许曾经历了夏朝创建与覆灭的血雨腥风……  自20世纪50年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以来,关于这一遗址到底是属于夏还是商的争论始终不休。最近几年,学界终于形成了一个主流观点,即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都的中心都邑(目前学界尚不能给出定论)。没错,这里的“夏”指的就是那个史载为中国第一王朝、距今约四千年的夏朝。而关于夏朝的历史,一切还得从大禹治水
期刊
从徐旭生寻找夏墟,到许宏确定“最早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三代考古人历经六十年,揭开了“中国第一王朝”的神秘面纱。二里头自此走入公众视野,其在中国考古及文明史上的地位也越来越清晰。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近代科学思想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思潮”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同时刺激了学术界对中国上古文明史的探索。  自
期刊
细磨光阴五十载,漉取国色三十一,粉碎、过筛、研磨、漂洗……从日出到日落,从弱冠到古稀,仇庆年用一生守护中国山水画卷千年不褪之色的秘密。  仇庆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庆年堂仇氏颜料印泥研究工作室创办人。1964年进入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工作,师从姜思序堂传人薛庚耀学习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从事国画颜料研究、制作
期刊
宏大宫城、高等级墓葬背景下的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群,以及集多地域风格于一地的精美手工业制品,无不彰显出二里头文化背后所代表的王权与礼制,它表明二里头时代已迈入『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的国家文明阶段。  1959年,71岁的徐旭生先生在寻找“夏墟”的道路上,发现了二里头这个普通的村落。六十余载风霜雨雪,几代考古人在二里头见证了众多“国家宝藏”的横空出世。考古工作队在二里头不仅发现了大面积依中轴线布局的
期刊
几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方家道士到文人骚客,谈神说仙之风颇为盛行,流风所及,神仙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时有清风,稍闻香气渐浓,翰甚怪之。仰视空中,见有人冉冉而下,直至翰前,乃一少女也。明艳绝代,光彩溢目,衣玄绡之衣,曳霜罗之帔,戴翠翘凤凰之冠,蹑琼文九章之履……女微笑曰:“吾天上织女也……”  这是唐人传奇《郭翰》中织女下凡的情景,见于《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织女在
期刊
元宫词的内容十分广泛,极具特色的一点是其反映了蒙元王朝的对外交往情况。朝堂上的使者进贡展示了元朝与欧洲的交流,后宫生活体现了元朝与高丽王廷的交流。  元宫词主要是以“宫词”为题,以一题统摄多首诗歌的七绝连章组诗,内容以反映宫廷生活为主,诗风温柔敦厚,语言典雅华丽。有些作品虽然不以“宫词”为题,但是反映了宮廷生活,诗歌形式也相近,可以视作宫词,如张昱《辇下曲》。宫词作者多为宫廷中皇帝身边的近侍大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