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下的生物实验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
  课程改革为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使生物教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验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若能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高效学习,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主体的凸显,以及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视,因此,如何实现初中生物实验的高效教学,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针对当前初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一、让学生心甘情愿的预习
  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生物画图知识和有关细胞的基本知识,我们着手准备了《观察植物细胞》这次学生实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次动手实验(《认识显微镜、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深刻的、兴奋的体验。因此,对于这次实验,他们早已是迫不及待的想去做了。为了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细胞的兴趣。我抓住这个小小的心理特点,课前适当的安排学生预习作为前提,回忆自己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了解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简单过程、了解什么时候需要画细胞的结构图、设想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等等。在动力的驱使下,绝大部分学生真正做到了按要求预习。事后我想,也许正是预习让学生心理有底,使实验较为顺利的完成,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
  二、“会”做——授之以渔,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各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会使生物实验课堂把学生动手实践变成演示实验,生物实验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强调对实验过程的重视,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实验的实践操作环节,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方法、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巧,增强实践运用的能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掌握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为此,在学生们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中,我准备了百合花。首先提出问题: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让学生思考花的形态特征及其结构组成。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解剖,仔细观察百合花的结构,深刻弄清花粉对于花的繁衍的重要性。随后继续提问引导:每种花的结构都一样吗?为什么有些黄瓜的花不结果,原因是什么?再指导学生纵切花蕊,弄清花蕊的结构以及授粉与开花结果之间的联系。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从而增强了实践运用的能力。
  三、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如果说善于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会使实验更具有生命力,那么实事求是就是实验的生命。科学实验容不得半点虚假。如果前人的实验、研究存在不真实的成分存在,那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很可能还是一些“歪理”。因此,在初次的实验教学时,就要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对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过程或课本知识的基本上,常常会“张冠李戴”。例如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画成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图;在画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时,细胞的中央出现气泡;甚至是断章取义的给种子的胚加上种脐等结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究实验结果是关键。但是部分学生往往会重操作、轻观察分析。因此,实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顺序和观察习惯:先整体后局部、由表及里、由粗到细,要求学生摆脱课本一些结构模式图的困扰,尽量“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并且注意选择典型的、相对较“漂亮”的细胞来画。最后,还要注意画图的一些具体事项。这样长期坚持可使生物实验课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条理性、对学科学习的严谨性,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宝贵的素质。
  四、开发设计实验习题,通过某些问题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深化拓展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实验习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且独立完成实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呼吸作用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一组或几组)说明动植物的呼吸需要氧气。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相互商讨,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如吸烟时,当吸一口气时烟头一亮,说明有氧气进入;把小白鼠放到钟罩中,一段时间后死亡,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熄灭;把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后把染着的蜡烛放入熄灭;鱼在水中不停的吐水;把一株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钟罩内,另一个钟罩内只放一只小白鼠,观察有植物的小白鼠活着,另一只死亡等实验方案。对于这些方案不要急于评定其优劣,最好让他们通过实验去证明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虽然他们探究的实验早有定论,但他们乐此不疲的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这是以往教学中很难有的。
  五、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实验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未知的科学规律的过程,实验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而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当今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物理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呢?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具体措施。那么,如何加大实验教学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组比较,分别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方案,依
艺术美是丰富多彩的,不同门类的艺术存在不同的美。而形体课是展现人体自身美的艺术课,它是人体姿态变换美的展现,是艺术与个体体态美的结合。形体课运用多门艺术——舞蹈的韵律、健美的力度、不同节奏情绪的音乐以及造型艺术、东西方人体文化等,以人为载体,充分展现在课堂上,由此可见形体课艺术含量之高。而审美素质的培养就需要在这种氛围里吮吸养料,陶冶修炼,提高艺术鉴赏力,濡染艺术气息。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
摘 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当老师的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每位老师都想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教学成绩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是对一个教师工作的肯定。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一、打造高
摘 要:新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索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初中化学教学又是学生接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和基础阶段,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
摘 要: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老师应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特点,紧密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切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
一、加强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创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条件  学校创设良好环境是让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得到广泛有效应用的基本保障。这里的良好环境,既包括外部环境,也包括内部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其中,加快软硬件配备、优化网络建设是创设良好使用环境的基础。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面对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装备,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既注意循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这门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在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 
目的 浅析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摘 要:众所周知历史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大量繁杂的小知识点。历史的学习是建立在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基础上的。学生在历史考试不仅要考察大量繁杂的小知识点,还要考察学生的整体历史观。通过考察学生对众多历史材料题的处理能力来更系统的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水平。历史材料解析题材料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材料信息量大,所占分值大。其一直是中学生学习历史要掌握的重点难点。  关键词:历史材料;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