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与净化。因而,音乐应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创造力,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和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本人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创设和谐、愉快的音乐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创造,感受音乐之美。
  关键词:理念;快乐;创造
  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告诉我们:“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们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课本上的一些音乐与学生现在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只有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爱听经典音乐,懂得鉴赏音乐,让音乐与他们相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喜欢音乐更喜欢上音乐课,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会创造。
  一、更新教学观念,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长期以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一些独立的知识点与枯燥的技能训练,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学生满怀期望地盼着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美感、轻松和愉悦,却发现音乐课同样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的堆砌。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欣赏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本课导入部分我采用为同学配乐诗朗诵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 草桥结拜—— 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 ……并根据故事的起伏随着音乐高潮的变化,有感情的讲述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由好奇到好学,这样,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其次,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学唱歌曲、分析歌曲,进行创作等,创设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如:唱歌课《让世界充满爱》,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首歌曲总是出现在献爱心捐助活动中呢?”并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分成小组去分析歌曲,聆听范唱,学唱歌曲,每个小组根据理解、分析的情况,设计出演唱形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展示阶段,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有男女生唱、齐唱、领唱,有一个小组做到了表演唱,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全班所有学生在温馨、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思考、在创造中学会知识。
  二、运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音乐文化品味
  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学各门课程中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如:在《春之声》一课中,无伴奏合唱《春晓》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也是比较难的地方,我利用课件很直观地把《春晓》这首诗赋予动画和音乐,学生立即眼前一亮,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创作练习中,利用学生美术课学到的知识,把《春晓》的图形谱画有声有色。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展了知识面,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学习。
  三、发挥学生幻想、培养创造力,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新课改后,每个单元都有欣赏的曲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欣赏的特点,对每首作品让学生去联想,欣赏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学完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后,让学生根据曲目的节奏特点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节奏,然后再填上旋律,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当一次小作曲家,这既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梭探,也是对其潜能的挖掘及创造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觉音乐,并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我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点。如:我用钢琴把同一风格和不同风格的音乐分别弹出,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用动作或舞蹈来表现音乐,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等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着音乐节奏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感受能力,真正把音乐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愉快的学习,避免那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地遨游。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学会创造。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较为乐观的成果,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投入和积极,课堂教学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氛围。然而,课堂教学的另外一面不容忽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需要数学教师不断进行研讨和完善。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弊端,如何在课堂四十分钟之内使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呢?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
期刊
摘 要:语文要教的是①教语文知识。②体会文章感情。③教中华文化。④培养语文能力和良好语文素养。清清楚楚的教;实实在在的教;富有情趣的教。要从学生怎样学的规律考虑问题。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关键词句;实实在在;富有情趣  语文是工具,是要引领学生说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语文是人文,它用语言文字记录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人文观念;语文即
摘 要:培养出中职学生应有的科学素养是中职教学需要达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学是中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物理教师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中职物理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职学校也面临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提高认识、遵循规律、不断探究,在平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实践、创新,相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开放出绚丽多彩的智慧花朵。  关键词:语言环境;方法;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课遭不少人冷落,客观现实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在当前这个网络时代,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值得每个思想政治教师认真思考的。初中生世界观尚在逐步形成完善阶段,情感还带有冲动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起着德育作用。搞得好可以达到知行统一,育人导行之目的。基于此,笔者经过初步探索,略有所悟
期刊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要具备高层次的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目的;方法;实践活动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学者也称阅读为“学
期刊
摘 要: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而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出数学的理念与方法。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突出课程新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从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导致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找到一套适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内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