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意,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运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进行作文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这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思维和策略,让写作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斯宾塞 “快乐教育法” 小学作文教学
当前小学生普遍有“怕”写作文的心理,而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是教学生仿写作文,并且固定作文格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挥。本文是在借鉴斯宾塞“快乐教育法”的基础上,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弊端进行教学改革,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快乐中进行写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就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理念可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所借鉴。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写作带来的乐趣。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不喜欢写作,不会写作,害怕写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在小学阶段缺乏良好的写作基础,因此,写出来的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一)小学作文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意 在写作上,很多老师都曾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来教导学生,不可否认,多读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读什么书却很重要。现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提倡学生多读作文书,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但是教师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好词好句只是让学生的作文看起来更加华丽,而不会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满。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他们来说只是套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小学阶段,教师在写作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都是“范文模仿”或者“程式化”的写作。比如,写人物时,教师会讲到第一段应该写人的外貌,第二段写关于人物的事件,第三段写结尾。a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新意,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对全班学生统一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方法并不能让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反而很容易让学生从小就对写作产生厌恶情感和畏难情绪。
(二)学生写作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这是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缺乏新意导致的必然结果。教师普遍采用“范文模仿”“好词好句积累”等方法,学生写作自然而然地会向范文靠拢,也会出现套用好词好句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写作不仅会出现格式题材和范文相似,内容也会过于追求辞藻华丽而缺乏真情实感。b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写有关父爱母爱作文的时候,从小学到初中,很多人的作文中都写过“自己小时候生病,爸爸或媽妈在雨夜背着自己去医院看病的事情”,以此来表达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爱。一直到现在很多小学生依然在用同样的素材歌颂父爱或母爱,内容毫无新意。这样的作文只需将范文加以修改,或者学生自己编造出一个感人的事迹,就能成功写出一篇还不错的作文。学生普遍运用这样的思维去写作,就会出现作文内容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这也是小学作文写作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弊端。
(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基础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又写不好作文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进入三年级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学习和训练,就被要求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这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写作不只是三年级以后的学习,还要注意一二年级的写作片段练习,包括平时的一些写作训练。c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非常少,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对片段写作的练习。从三年级以后,作文考试所占分值提高,而作文课每周只有一到两节,学生学习写作的时间过少,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写作基础,并且越在低年级弊端越明显。
二、斯宾塞“快乐教育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斯宾塞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快乐的,所以他极力倡导快乐教育。d将他的快乐教育理念借鉴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让写作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快乐教育,让小学生能够自主学会写作,并爱上写作。
(一)转变教师的固有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教师习惯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主导者和领导者的位置上,学生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学和想法,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难去违背教师的想法。e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在思考上产生惰性,习惯于服从教师的想法和主张,很难对教师的想法提出质疑。比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写到苹果很容易就想到“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圆的苹果”“又脆又甜的苹果”,等等,这大多是因为教师在讲到苹果时总是喜欢把苹果与这些褒义词联系在一起,却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回忆自己曾经吃过的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难道所有的苹果都是大的、红的、甜的?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固有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当小斯宾塞遇到问题时,斯宾塞不会直接说出答案,而且让小斯宾塞自己去思考,然后陪着他去解决问题。f这样一来,斯宾塞在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中,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思维和策略,充当一名“引导者”的角色。如果学生再写到苹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自己见到或品尝过的苹果,或者拿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苹果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品尝,思考写作,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二)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并对写作产生兴趣呢?答案是给学生自由,让学生“敢写”。允许学生“敢写”就是要给学生写作上足够的自由,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才能足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g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作文大多由老师设定题目、字数、段落等,这样就会很大程度限制学生的写作构思空间。比如:老师布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是写小动物,要求三百字,学生们大多会想到《可爱的小猫》《聪明的小狗》,等等,然后套用范文,第一段写外貌,第二段写习性,第三段表达喜爱之情。这是现在小学作文教学的惯用方法,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学生写的作文看似条理清晰,然而却毫无新意。如果学生的作文写的是令人讨厌的动物,并表达了自己对某种动物的厌恶,这类作文即使内容真实,却不会得到高分,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不敢写”,但是内容真实的作文才是我们在小学阶段需要追求的标准。
关键词:斯宾塞 “快乐教育法” 小学作文教学
当前小学生普遍有“怕”写作文的心理,而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是教学生仿写作文,并且固定作文格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挥。本文是在借鉴斯宾塞“快乐教育法”的基础上,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弊端进行教学改革,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快乐中进行写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就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理念可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所借鉴。因此,本文探讨如何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写作带来的乐趣。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不喜欢写作,不会写作,害怕写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在小学阶段缺乏良好的写作基础,因此,写出来的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一)小学作文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意 在写作上,很多老师都曾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来教导学生,不可否认,多读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读什么书却很重要。现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提倡学生多读作文书,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但是教师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好词好句只是让学生的作文看起来更加华丽,而不会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满。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他们来说只是套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小学阶段,教师在写作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都是“范文模仿”或者“程式化”的写作。比如,写人物时,教师会讲到第一段应该写人的外貌,第二段写关于人物的事件,第三段写结尾。a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新意,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对全班学生统一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方法并不能让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反而很容易让学生从小就对写作产生厌恶情感和畏难情绪。
(二)学生写作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这是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缺乏新意导致的必然结果。教师普遍采用“范文模仿”“好词好句积累”等方法,学生写作自然而然地会向范文靠拢,也会出现套用好词好句的现象,这样的学生写作不仅会出现格式题材和范文相似,内容也会过于追求辞藻华丽而缺乏真情实感。b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写有关父爱母爱作文的时候,从小学到初中,很多人的作文中都写过“自己小时候生病,爸爸或媽妈在雨夜背着自己去医院看病的事情”,以此来表达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爱。一直到现在很多小学生依然在用同样的素材歌颂父爱或母爱,内容毫无新意。这样的作文只需将范文加以修改,或者学生自己编造出一个感人的事迹,就能成功写出一篇还不错的作文。学生普遍运用这样的思维去写作,就会出现作文内容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这也是小学作文写作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弊端。
(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基础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又写不好作文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进入三年级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学习和训练,就被要求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这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写作不只是三年级以后的学习,还要注意一二年级的写作片段练习,包括平时的一些写作训练。c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非常少,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对片段写作的练习。从三年级以后,作文考试所占分值提高,而作文课每周只有一到两节,学生学习写作的时间过少,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写作基础,并且越在低年级弊端越明显。
二、斯宾塞“快乐教育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斯宾塞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快乐的,所以他极力倡导快乐教育。d将他的快乐教育理念借鉴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让写作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快乐教育,让小学生能够自主学会写作,并爱上写作。
(一)转变教师的固有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教师习惯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主导者和领导者的位置上,学生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学和想法,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难去违背教师的想法。e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在思考上产生惰性,习惯于服从教师的想法和主张,很难对教师的想法提出质疑。比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写到苹果很容易就想到“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圆的苹果”“又脆又甜的苹果”,等等,这大多是因为教师在讲到苹果时总是喜欢把苹果与这些褒义词联系在一起,却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回忆自己曾经吃过的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难道所有的苹果都是大的、红的、甜的?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固有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当小斯宾塞遇到问题时,斯宾塞不会直接说出答案,而且让小斯宾塞自己去思考,然后陪着他去解决问题。f这样一来,斯宾塞在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中,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思维和策略,充当一名“引导者”的角色。如果学生再写到苹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自己见到或品尝过的苹果,或者拿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苹果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品尝,思考写作,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二)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并对写作产生兴趣呢?答案是给学生自由,让学生“敢写”。允许学生“敢写”就是要给学生写作上足够的自由,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才能足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g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作文大多由老师设定题目、字数、段落等,这样就会很大程度限制学生的写作构思空间。比如:老师布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是写小动物,要求三百字,学生们大多会想到《可爱的小猫》《聪明的小狗》,等等,然后套用范文,第一段写外貌,第二段写习性,第三段表达喜爱之情。这是现在小学作文教学的惯用方法,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学生写的作文看似条理清晰,然而却毫无新意。如果学生的作文写的是令人讨厌的动物,并表达了自己对某种动物的厌恶,这类作文即使内容真实,却不会得到高分,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不敢写”,但是内容真实的作文才是我们在小学阶段需要追求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