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次全国教学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利用好奇心,开拓创新思维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曹操统一北方”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演义》中有关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北方军阀混战不休、百姓流离失所的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一时期百姓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和平、统一”。有的学生提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够统一北方呢?”有的学生追问:“他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曹操与谋士的对白”、“袁绍与谋士的对白”,然后根据剧中情节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析袁、曹双方的优劣态势,得出结论:未来的统一大业必定会由曹操来完成。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获得探究的乐趣,从而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创新活动。
二、巧设问题情境,开拓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质疑是创新精神的一种反映,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的标志。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计好问题,诱导学生质疑,大胆设想,诱发其思维,推陈出新,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学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教师播放有关国民党“一大”的录像片断,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景后,这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提出了“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哪里?国共为什么要合作?国共应不应该合作?”等许多问题。学生的“疑”是有差别的,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以保护学生勇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大胆猜想,激活创新思维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主动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例如:学习“西安事变”内容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抓住蒋介石后是应该杀还是不应该杀?”学生纷纷议论,有的主张杀,有的主张不杀。教师进一步引导:“请你说出杀的理由和不杀的理由。”有的学生说:“我主张杀蒋,理由是蒋介石杀人如麻,从四一二政变到西安事变,就屠杀了不下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有的学生说:“不杀蒋介石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动内战便是最好的说明。”有的学生立即反驳:“我认为不能杀掉蒋介石,我的理由是杀掉蒋介石一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蒋介石。”有的学生说:“杀掉蒋介石,亲日派会乘机扩大内战,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长驱直入,造成更大的民族危机,对抗战不利。”有的学生说:“我主张不杀蒋介石,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应通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由反蒋转为联蒋抗日,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杀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因势利导:“中国共产党要不要以大局为重,扩大抗日力量来对付共同的敌人?是杀掉他好还是要他和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好呢?”通过论证,学生终于明白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理由。这种猜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自主探索,挖掘创新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例如学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教师在这时候因势利导:“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习学生终于明白,是美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而且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国土,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老师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中国应该怎么办?”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中国应该迎战,不能让美国的阴谋得逞。”有的说:“要抗美援朝,因为这是保家卫国。”可见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通过利用好奇心、巧设问题情境、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就一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造就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一、利用好奇心,开拓创新思维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溯源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曹操统一北方”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演义》中有关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北方军阀混战不休、百姓流离失所的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一时期百姓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和平、统一”。有的学生提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够统一北方呢?”有的学生追问:“他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曹操与谋士的对白”、“袁绍与谋士的对白”,然后根据剧中情节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析袁、曹双方的优劣态势,得出结论:未来的统一大业必定会由曹操来完成。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获得探究的乐趣,从而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创新活动。
二、巧设问题情境,开拓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质疑是创新精神的一种反映,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的标志。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计好问题,诱导学生质疑,大胆设想,诱发其思维,推陈出新,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学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教师播放有关国民党“一大”的录像片断,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景后,这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提出了“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哪里?国共为什么要合作?国共应不应该合作?”等许多问题。学生的“疑”是有差别的,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以保护学生勇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大胆猜想,激活创新思维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主动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例如:学习“西安事变”内容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抓住蒋介石后是应该杀还是不应该杀?”学生纷纷议论,有的主张杀,有的主张不杀。教师进一步引导:“请你说出杀的理由和不杀的理由。”有的学生说:“我主张杀蒋,理由是蒋介石杀人如麻,从四一二政变到西安事变,就屠杀了不下几十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有的学生说:“不杀蒋介石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动内战便是最好的说明。”有的学生立即反驳:“我认为不能杀掉蒋介石,我的理由是杀掉蒋介石一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蒋介石。”有的学生说:“杀掉蒋介石,亲日派会乘机扩大内战,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长驱直入,造成更大的民族危机,对抗战不利。”有的学生说:“我主张不杀蒋介石,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应通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由反蒋转为联蒋抗日,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杀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因势利导:“中国共产党要不要以大局为重,扩大抗日力量来对付共同的敌人?是杀掉他好还是要他和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好呢?”通过论证,学生终于明白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理由。这种猜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自主探索,挖掘创新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例如学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教师在这时候因势利导:“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习学生终于明白,是美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而且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国土,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老师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中国应该怎么办?”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中国应该迎战,不能让美国的阴谋得逞。”有的说:“要抗美援朝,因为这是保家卫国。”可见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通过利用好奇心、巧设问题情境、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就一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造就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