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溢满堂,画意融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古诗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很多困惑,怎樣让孩子们在一节课中学习兴趣不减,学习气氛始终浓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诗配画教学方式顺势而出。幼儿园诗配画教学立足孩子视角,从孩子高度出发,用孩子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孩子对古诗的理解,是文字和图像巧妙融合的特殊形式。古诗配画,让每个孩子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它生动地描绘出故事中令人回味、栩栩如生的画面,生命因此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词: 诗配画 幼儿园教育 古诗教学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里的精品,它以含蓄精炼的文字、无穷变化的押韵,把中国汉字的韵味发挥到了极致。古诗虽好,但学习起来却很难,怎样让孩子们在一节课中学习兴趣不减,学习气氛始终浓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我们从孩子对音乐、美术课非常感兴趣这一现象中得到了启发,对古诗教学做了大胆探索: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诗特点,融诗画为一体,诗配画教学方式顺势而出。
  一、结合生活,选诗品诗
  1.选择同题材的古诗作品:古诗是生活的再现,其构思精巧,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处处留有生活的印记。在幼儿阶段,孩子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对于那些复杂拗口的古诗,不能很好地领会意思。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主题相同的作品供幼儿学习,如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我们可以选择《春晓》、《忆江南》、《晚春》、《初春小雨》等。孩子们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有侧重地选择《咏鹅》、《画眉鸟》、《越鸟》、《归园田居》等古诗。
  2.把握同主题的古诗作品: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不少古诗虽然作者不同,但是它们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思念亲人”这个主题来说,有李白的《静夜思》,表达李白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王维独自在他乡做客,每到欢庆佳节,就更思念家中亲人的感受;有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写诗人在其他地方已经两个年头,非常想念故乡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二、营造氛围,借画赏诗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诗的意境美,仅靠文字是不足以让幼儿期的孩子理解的。诗画作为两门不同的艺术,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画表现的是某一瞬间,而诗则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两者有机结合,便能扬长避短。诗配画是这种“交集”的升华,在课堂上,诗配画的教学过程就是诗与画的“融合”过程,是孩子想象、再创造的过程,是思维能力又一次提升的过程。
  例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短短四句,每句话都是一个景色,合起来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的意境,教师特地为古诗配上了相应的图片。如在第一幅图上画了一个正在床上睡觉的人;第二幅图上画了窗外的树枝上,几只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第三幅图上小雨正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最后一幅画上,睡觉的人来到屋外,看见好多树上的花都落在了地上。通过这样的诗画结合,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就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了。
  三、创设意境,依诗作画
  培根曾说:“读诗使人灵秀。”所谓灵秀,指一个人想象力丰富。古诗的意境不仅仅通过诵读展示,更多的是通过想象赋予古诗新的内涵。“诗画互动”的教学正是以“画”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从诗的字里行间想象这幅画,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这幅画,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闪烁想象创新的光彩。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不能上成美术课,不必讲究复杂的绘画技巧,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评判画面是否形象逼真、是否具象,我们要看到孩子是否理解诗歌的内涵。
  现摘录课堂上《枫桥夜泊》的教学片段: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古诗,那你们想想如果让你们来画画,你们要画哪些事物?
  孩子:我要画船、画一座桥。
  孩子:我要画寒山寺,还要画一个人。
  老师:寒山寺你想画在纸的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孩子:寒山寺要画在纸的角上,不能画在中间,中间可以画河,河里有船。
  孩子:还要画一个人在船上。
  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船上还要画一盏灯,还要画月亮,因为是晚上。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霜时,孩子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的,不画怎么体现‘月落乌啼霜满天’呢?”有的说:“不要画霜,那只是透露秋天的信息。”
  在为诗配画的活动中,无论孩子的绘画水平如何,他们都会积极思考要画上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画,则他们对古诗内容、情感的理解自然就深刻了。
  有人说:“古诗的美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多种途径,让孩子品味“诗情画意”,我们要引领孩子爱上古诗词,传承我们的文化瑰宝。诗中有画,诗画互动,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把课堂衬托得古韵十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孩子们的想象自由飞舞,“诗画互动”的课堂教学正如一池碧波荡开涟漪,诗配画教学随着指南的深入开展将会产生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雅春.古典诗歌教学探幽.刊名《阅读与鉴赏》,2010.04,7-9.
  [2]周汝昌.唐宋诗词鉴赏讲座·千秋一寸心.华艺出版社,2000,6.
  [3]幼儿园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4]陈向春.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5.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能力,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任何人都不可能学会要学习的每一样东西。《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强化教
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的第6期职业院校校长研修班,通过会议交流、经验介绍、参观考察等不同形式,对现代职业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现代职业教育横向是“跨界”教育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定界”教育,正因如此,一部分墨守成规、思想与行动滞后的职业学校质量低下,濒临倒闭,甚至销声匿迹,成为失败的总结点和借鉴史。普通教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对16名宁波地区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元音发音情况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元音发音的错误和偏差,并讨论宁波方言母语对被试元音发音的干扰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元音习得 母语干扰 元音音长  1.引言  随着英语语言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英语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掌握好英语基本音素的发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其中对英语元音的掌握,又是英
摘 要: 本文首先利用广西区5所独立学院在岗教师进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并得出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计量模型;其次,计算各样本的工作满意度,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教师工作满意度 计量模型  1.引言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新生事物,是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转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在这种特殊体制下生存和发
摘 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远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欧洲、亚洲、南美洲、中北美和加勒地区的远射次数、进球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欧洲球队的特点比较鲜明,他们一般都是在禁区外沿完成射门,由于个人技术不如南美洲的球员,他们打进禁区再射门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多选择远射。本届世界杯赛球队比赛阵形更趋动态变化;显现活点进攻特征;重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老师们大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很多问题的解决、重难点的突破借助多媒体呈现,比单一的讲授要有效得多。多媒体用于教学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认可,成为老师们一种常态化的教学辅助手段。  在多媒体教学发展过程中,PPT对文字的处理能力和对其他媒体的兼容性都很强大,逐步成为广大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也积累大量
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曾说,“‘懒’老师才能教出勤学生”.经过高三一轮复习课“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与极值”公开课的前后经历,笔者逐步领悟到:随时替学生准备好所学内容,这样教学安排过于“模式化”,会赶走学生的“思维”,会使课堂变得压抑,长期下去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会失去教师自身的个性.  1.试上课——模式化的设计  为了上好这节县级交流课,笔者提前两周进行准备.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考试
摘 要: 传统的以教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作者从杜威的“做中学”中寻找出路,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学,就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实践”体会书本上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主动参与 高效课堂  杜威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进而掌握知识,由此可见实践对于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新课标提倡“结果与过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问题背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有效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是“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下的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2.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基础检测。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  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指名回答)  2.出示圆形图片:比一比,圆形与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