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以科学课程为基础,教学中教师的探究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探究活动;创新能力;科学素质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科学首先是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形式,然后才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即作为这一活动结果的知识,这两个方面构成科学本质最重要的、内在的东西。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也是由科学活动注入灵魂或精神的。科学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它本质上就是精神的智力活动,无论是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还是追求自由,都离不开探究行为和探索精神。人的探究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让小学生用类似于像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那样进行学习。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进行教学?
1. 探究活动可以保持儿童的好奇心
本来好奇心就是人与生俱有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反而逐渐减弱了。通过科学探究保持这种好奇心是重要的。某学者在国外的机场上,看到两位大胖子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看,看什么呢?在看地上的陀螺,那个陀螺一直在地上转,先是反过来转,转转转,后来正着转了,两位大胖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盯着看,看这个陀螺是怎么回事。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儿?不同在他们的好奇心能保持终生。前年法国专家到南京来,孩子们问他:把糖块放到水里,体积会不会改变?科学家一时回答不上来。然而,第二天早晨,人们把这事给忘了,但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却念念不忘,先不吃早饭,而是先做这个实验,一块方糖一块方糖地往杯子里加,发现放了8块以后,才看得出体积有一点变化。所以说,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我们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就能将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保持得长一些,我想,从刚才的探究活动中就能看出来了。
2. 探究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要求高级认识能力的学习活动
如果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结论的话,儿童是可以获得很多知识,但是他的智慧并不一定可以同步地成长,因为人的智慧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认知的方法。法国大学的一个研究成果强调:什么样的知识才算是深刻的理解,知道并不是理解,照本解释不是理解,照本运用也不是理解,它有一套完整的关于理解的标准,就是从知识、方法、目的、形式这四个维度来界定孩子们是否对知识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知识,是孤零零的呢,还是在一个网络中间和其他知识建立起了联系,这是衡量知识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个指标是方法指标,就是知道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第三个指标是目的指标,就是不仅知道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还知道这个知识可以运用到什么地方去,也叫目的维度;第四个指标就是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也叫形式维度。对知识真正理解了,儿童就能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对知识的理解。所以,现在的科学教育与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重大区别,在于不仅仅是教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的教育来培养孩子们的高级认知能力。杜威说:“科学教育在培养人的认知能力方面,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教科学方法跟教思维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大教育家杜威在那个时候就看到了科学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一些。
3. 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儿童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探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能使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愿望,让学生的自主活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小水轮》的教学时,教学法的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水位高、水的流量大、小水轮转得快。我把探究活动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探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弄清了“水位高、水的流量大,小水轮转得快”的现象,而且还发现,水冲刷小水轮的不同部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不同。学生研究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通过自主探究所获取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当他们通过探究获得成功时,教室里会欢呼雀跃,学生尽享成功的喜悦,感受成功的乐趣。因此,我从以下方面思考尝试:
1. 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究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得到解决时的愉悦与自豪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探究,从中获得知识。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创造力也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经常合作,共同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的问题时,肯定需要大家合作,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更加喜爱探究活动。
在《捆支架》教学中,首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素材,诸如:桥梁的钢架、高压电线架、建筑工地的脚手架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用到了三角形结构,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地方都采用三角形结构,而不做成其它的形状?继而做出假设:可能是三角形比较牢固。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捆出各式各样形状的支架,通过玩这些支架,对它们进行比较,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与四边形、五边形等其它形状的支架相比,果然不容易变形。这样就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获取了“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这一科学道理。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课上,教师要注重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要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独立的思考、想象和选择。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新的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实验所需材料,让学生自由支配,让学生动手,完成每项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会十分高兴,就不会忘记所学知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创新的心理自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而这些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创新,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乐于创新的目的,从而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和精神品质,最终形成一种科学的精神。
总之,我们科学教师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身探究,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S].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兰本达,陈德璋.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探究活动;创新能力;科学素质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科学首先是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形式,然后才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即作为这一活动结果的知识,这两个方面构成科学本质最重要的、内在的东西。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也是由科学活动注入灵魂或精神的。科学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它本质上就是精神的智力活动,无论是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还是追求自由,都离不开探究行为和探索精神。人的探究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让小学生用类似于像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那样进行学习。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进行教学?
1. 探究活动可以保持儿童的好奇心
本来好奇心就是人与生俱有的,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反而逐渐减弱了。通过科学探究保持这种好奇心是重要的。某学者在国外的机场上,看到两位大胖子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看,看什么呢?在看地上的陀螺,那个陀螺一直在地上转,先是反过来转,转转转,后来正着转了,两位大胖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盯着看,看这个陀螺是怎么回事。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儿?不同在他们的好奇心能保持终生。前年法国专家到南京来,孩子们问他:把糖块放到水里,体积会不会改变?科学家一时回答不上来。然而,第二天早晨,人们把这事给忘了,但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却念念不忘,先不吃早饭,而是先做这个实验,一块方糖一块方糖地往杯子里加,发现放了8块以后,才看得出体积有一点变化。所以说,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我们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就能将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保持得长一些,我想,从刚才的探究活动中就能看出来了。
2. 探究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要求高级认识能力的学习活动
如果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结论的话,儿童是可以获得很多知识,但是他的智慧并不一定可以同步地成长,因为人的智慧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认知的方法。法国大学的一个研究成果强调:什么样的知识才算是深刻的理解,知道并不是理解,照本解释不是理解,照本运用也不是理解,它有一套完整的关于理解的标准,就是从知识、方法、目的、形式这四个维度来界定孩子们是否对知识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知识,是孤零零的呢,还是在一个网络中间和其他知识建立起了联系,这是衡量知识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二个指标是方法指标,就是知道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第三个指标是目的指标,就是不仅知道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还知道这个知识可以运用到什么地方去,也叫目的维度;第四个指标就是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也叫形式维度。对知识真正理解了,儿童就能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对知识的理解。所以,现在的科学教育与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重大区别,在于不仅仅是教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的教育来培养孩子们的高级认知能力。杜威说:“科学教育在培养人的认知能力方面,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教科学方法跟教思维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大教育家杜威在那个时候就看到了科学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一些。
3. 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儿童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探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能使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愿望,让学生的自主活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小水轮》的教学时,教学法的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水位高、水的流量大、小水轮转得快。我把探究活动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探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弄清了“水位高、水的流量大,小水轮转得快”的现象,而且还发现,水冲刷小水轮的不同部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不同。学生研究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通过自主探究所获取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当他们通过探究获得成功时,教室里会欢呼雀跃,学生尽享成功的喜悦,感受成功的乐趣。因此,我从以下方面思考尝试:
1. 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究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得到解决时的愉悦与自豪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探究,从中获得知识。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创造力也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经常合作,共同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的问题时,肯定需要大家合作,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更加喜爱探究活动。
在《捆支架》教学中,首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素材,诸如:桥梁的钢架、高压电线架、建筑工地的脚手架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用到了三角形结构,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地方都采用三角形结构,而不做成其它的形状?继而做出假设:可能是三角形比较牢固。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捆出各式各样形状的支架,通过玩这些支架,对它们进行比较,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与四边形、五边形等其它形状的支架相比,果然不容易变形。这样就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获取了“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这一科学道理。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课上,教师要注重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要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独立的思考、想象和选择。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新的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实验所需材料,让学生自由支配,让学生动手,完成每项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会十分高兴,就不会忘记所学知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创新的心理自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而这些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创新,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达到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乐于创新的目的,从而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和精神品质,最终形成一种科学的精神。
总之,我们科学教师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身探究,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S].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兰本达,陈德璋.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