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对教学质量影响巨大。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小学心理学原理通过巧设情境教学,打破常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主动学习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的不同特点,如果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想象,给学生以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事情。
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学习呢?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现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热烈讨论、积极探究,以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力。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点。
齐当“福尔摩斯”
今天与孩子们一起解读《灰雀》文本时,设计了“你是福尔摩斯吗?一起去侦破‘灰雀不见了’这个案件吧。”这一问题,孩子们学习的激情和热情一下子得到充分的调动。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互相争抢着把自己在文章中圈划的句子读出来。在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上,孩子们高高举起手来争取发言的机会,每当一位发言同学读出一句在文本中找到的句子和陈述句子背后所隐藏的关于“灰雀不见了”的各种猜测后,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同意或举手补充讲述自己的想法。在破案结束后进行分角色感情朗读时,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全情演绎,令我陶醉。
看来,教师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巧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扮演他们喜爱的书籍、影片里的人物,快乐地完成学习之旅。
二、巧设练笔情境,增添学习趣味
贪新鲜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变着花样地安排一些常规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齐当“编导”
今天与孩子们第一次尝试续写课文,续写的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课《小摄影师》。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我安排了一节语文课进行续写练笔。上课伊始,我先给每人发一个新本子,并告诉他们这个本子的名字是《剧本》,是他们为课文编剧的剧集本。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昂,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课文后,便开始续写。有的孩子在沉思中停停写写,有的孩子边编写边偷笑,可能为自己编写的剧情而乐着。至于评价嘛?我一改传统作文的评价方式采用“星级”评价法(五颗星:可以寻找合伙人拍摄成微电影;四颗星:可以寻求合作伙伴修改剧本,然后争取拍摄成微电影;三颗星:有创意、有想法,可以寻求“好创意”的购买商;二颗星:学习其他编剧的创作灵感,争取创新;一颗星:学习其他编剧的创意和文字表达,争取进步)。
教师与时俱进地辅以“传统教学环节”新头衔,注入鲜活的评价方式,不仅提高了“练笔”的趣味性,还能使“练笔”成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大上”的艺术创作之旅。
三、巧设识字情境,享受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字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动人的故事、有趣的谜语、联系丰富的生活知识等引人入胜的识字语境,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使他们在乐园中学得主动,学得深入,学得扎实。
齐当“小小识字王”
今天在与孩子们学习《小松鼠找花生》中的生字“找(二会字)、生、果、里(四会字)”,创设了这样的语境进行教学:一是谜语引入。“麻帐子,红房子,里面有个白胖子”猜一植物的果实。孩子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纷纷举手回答是“花生”。那你认识“花生”的“生”吗?有学生数“生”的笔画,有的响亮拼读,我引导到:“能运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认识吗?”孩子们的手马上像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牛加一就是生”,继而指导书写和组词。二是知识性过渡。孩子们,花生真奇怪,你们瞧(课件出示花生的图片),它整株植被名字叫“花生”,它的果实(我高举花生)也名叫……接着我们一起来学习“果”,它是由(日加木组成的),接着进行书写和字词教学。三是情感性过渡。花生妈妈很爱自己的宝宝,它用一层外壳把种子包在里面,真是有办法的好妈妈,我们继续学习“里”,它是由(日加土组成),接着进行书写和字词教学。对书写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奖励一颗咸干花生品尝。四是回归文本识字。“花生味道如何?”“好吃,好吃”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难怪有一个动物朋友也想吃哩,它是……”“小松鼠。”“全班齐读16课课题《小松鼠找花生》,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小松鼠想吃花生,它找了很久,都找不着。”“哦,我们是怎样找东西的呀?”“用眼睛和手合作去找。”“难怪‘找’的部首是‘扌’,你还认识部首是“扌”的字吗?”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就这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语境条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轻轻松松识字,快快乐乐写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巧设品尝情境,感受学习韵味
特定的环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某种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时常常创设浓郁、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齐当“美食家”
我与孩子们学习完《日月潭》时,把好朋友在台湾旅游时带回来的特产牛轧糖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品着牛轧糖,看着日月潭视频,听着课文朗读录音,让二年级小孩子在听觉、视觉、味觉全方位理解课文关于日月潭美景描绘的简短文字。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确实感受到:教师只有用心钻研文本,能真正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而又巧妙地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和环节,才能让学生学得“乐”,“乐”着学。
五、巧设表演情境,点燃学习激情
我常常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身心自由的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给予他们尽量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由、民主。在自由的参与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自由想象,大胆创新,反而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齐当“爱心虫”
听着孩子们背诵着《棉花姑娘》中七星瓢虫帮助棉花姑娘捉蚜虫的片段,看着孩子们扮演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捉虫的动作,齐齐同学别具一格的捉虫表演令我费解,孩子们都是用小手帮扮演棉花姑娘的同学捉头上、身上的蚜虫,可是他却用嘴巴直接亲吻桌子、“棉花姑娘们”的叶子(孩子的手臂)、花朵(头发),难道小小年纪的他课外知识居然那么丰富,知道七星瓢虫直接用嘴巴吸食蚜虫?当全班孩子第一次表演结束后,我邀请他单独表演七星瓢虫捉蚜虫的动作。这时他与大伙不一般的动作引起了同学们的质疑,于是我扮演记者的角色拿着话筒采访了他:“请问齐齐七星瓢虫,你怎么这样捉蚜虫啊?”“用爪子捉蚜虫太大力了,我用嘴巴捉会轻一些,不会弄伤棉花姑娘的叶子。”他一说完,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情境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表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释放对文本理解的激情,才能使他们更主动、自由地学习。
巧设乐学情境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教师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趣不断持续下去,以乐激趣,以趣导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取、探索、参与的精神,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主动学习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的不同特点,如果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想象,给学生以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事情。
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主动学习呢?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现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热烈讨论、积极探究,以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力。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点。
齐当“福尔摩斯”
今天与孩子们一起解读《灰雀》文本时,设计了“你是福尔摩斯吗?一起去侦破‘灰雀不见了’这个案件吧。”这一问题,孩子们学习的激情和热情一下子得到充分的调动。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互相争抢着把自己在文章中圈划的句子读出来。在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上,孩子们高高举起手来争取发言的机会,每当一位发言同学读出一句在文本中找到的句子和陈述句子背后所隐藏的关于“灰雀不见了”的各种猜测后,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同意或举手补充讲述自己的想法。在破案结束后进行分角色感情朗读时,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全情演绎,令我陶醉。
看来,教师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巧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中扮演他们喜爱的书籍、影片里的人物,快乐地完成学习之旅。
二、巧设练笔情境,增添学习趣味
贪新鲜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变着花样地安排一些常规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齐当“编导”
今天与孩子们第一次尝试续写课文,续写的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课《小摄影师》。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我安排了一节语文课进行续写练笔。上课伊始,我先给每人发一个新本子,并告诉他们这个本子的名字是《剧本》,是他们为课文编剧的剧集本。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昂,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课文后,便开始续写。有的孩子在沉思中停停写写,有的孩子边编写边偷笑,可能为自己编写的剧情而乐着。至于评价嘛?我一改传统作文的评价方式采用“星级”评价法(五颗星:可以寻找合伙人拍摄成微电影;四颗星:可以寻求合作伙伴修改剧本,然后争取拍摄成微电影;三颗星:有创意、有想法,可以寻求“好创意”的购买商;二颗星:学习其他编剧的创作灵感,争取创新;一颗星:学习其他编剧的创意和文字表达,争取进步)。
教师与时俱进地辅以“传统教学环节”新头衔,注入鲜活的评价方式,不仅提高了“练笔”的趣味性,还能使“练笔”成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大上”的艺术创作之旅。
三、巧设识字情境,享受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字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动人的故事、有趣的谜语、联系丰富的生活知识等引人入胜的识字语境,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使他们在乐园中学得主动,学得深入,学得扎实。
齐当“小小识字王”
今天在与孩子们学习《小松鼠找花生》中的生字“找(二会字)、生、果、里(四会字)”,创设了这样的语境进行教学:一是谜语引入。“麻帐子,红房子,里面有个白胖子”猜一植物的果实。孩子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纷纷举手回答是“花生”。那你认识“花生”的“生”吗?有学生数“生”的笔画,有的响亮拼读,我引导到:“能运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认识吗?”孩子们的手马上像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牛加一就是生”,继而指导书写和组词。二是知识性过渡。孩子们,花生真奇怪,你们瞧(课件出示花生的图片),它整株植被名字叫“花生”,它的果实(我高举花生)也名叫……接着我们一起来学习“果”,它是由(日加木组成的),接着进行书写和字词教学。三是情感性过渡。花生妈妈很爱自己的宝宝,它用一层外壳把种子包在里面,真是有办法的好妈妈,我们继续学习“里”,它是由(日加土组成),接着进行书写和字词教学。对书写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奖励一颗咸干花生品尝。四是回归文本识字。“花生味道如何?”“好吃,好吃”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难怪有一个动物朋友也想吃哩,它是……”“小松鼠。”“全班齐读16课课题《小松鼠找花生》,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小松鼠想吃花生,它找了很久,都找不着。”“哦,我们是怎样找东西的呀?”“用眼睛和手合作去找。”“难怪‘找’的部首是‘扌’,你还认识部首是“扌”的字吗?”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就这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语境条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轻轻松松识字,快快乐乐写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巧设品尝情境,感受学习韵味
特定的环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某种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时常常创设浓郁、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齐当“美食家”
我与孩子们学习完《日月潭》时,把好朋友在台湾旅游时带回来的特产牛轧糖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品着牛轧糖,看着日月潭视频,听着课文朗读录音,让二年级小孩子在听觉、视觉、味觉全方位理解课文关于日月潭美景描绘的简短文字。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确实感受到:教师只有用心钻研文本,能真正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而又巧妙地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和环节,才能让学生学得“乐”,“乐”着学。
五、巧设表演情境,点燃学习激情
我常常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身心自由的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给予他们尽量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由、民主。在自由的参与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自由想象,大胆创新,反而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齐当“爱心虫”
听着孩子们背诵着《棉花姑娘》中七星瓢虫帮助棉花姑娘捉蚜虫的片段,看着孩子们扮演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捉虫的动作,齐齐同学别具一格的捉虫表演令我费解,孩子们都是用小手帮扮演棉花姑娘的同学捉头上、身上的蚜虫,可是他却用嘴巴直接亲吻桌子、“棉花姑娘们”的叶子(孩子的手臂)、花朵(头发),难道小小年纪的他课外知识居然那么丰富,知道七星瓢虫直接用嘴巴吸食蚜虫?当全班孩子第一次表演结束后,我邀请他单独表演七星瓢虫捉蚜虫的动作。这时他与大伙不一般的动作引起了同学们的质疑,于是我扮演记者的角色拿着话筒采访了他:“请问齐齐七星瓢虫,你怎么这样捉蚜虫啊?”“用爪子捉蚜虫太大力了,我用嘴巴捉会轻一些,不会弄伤棉花姑娘的叶子。”他一说完,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情境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表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释放对文本理解的激情,才能使他们更主动、自由地学习。
巧设乐学情境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教师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趣不断持续下去,以乐激趣,以趣导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取、探索、参与的精神,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