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再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中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获取知识。为了使新课改顺利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已经成为了当今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呢?
  一、必须精选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虽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内容都应采用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是确保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1)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可用多种策略解决,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小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如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方法是──”“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与同学交流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又如:“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相等吗?”每个学生比较、猜测的依据和思维的角度都可能不一样,问题一出必然会有多角度的思考,小组同学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和互助。选择这样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个人无法独立操作的复杂内容。在学生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教师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地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举行拍球比赛,小猴、小马、小熊、小狗、小白兔分在一组进行比赛。请小朋友们来作裁判,看看这些小动物在1分钟时间里各拍了多少个球。在个人无法准确地数出多少个球时会自觉想到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每人负责数一种小动物的拍球情况,然后再汇总起来。可见,精心选择合作内容,是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二、必须选准合作学习时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制造热闹的假象随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1)在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时组织合作学习。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2)在大部分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个问题问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懵了,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来。这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另一方面就需要小组合作交流。
  (3)在学生生意见不统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让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形成两种意见,有的举“√”,有的“×”。这时我没有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对”“错”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讨论各自理由。一会儿,让他们在小小的辩论会中准确深入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堂气氛紧张却又其乐融融。当然在人人都需要内化知识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三、必须明确合作学习步骤
   学生有了明确的合作学习步骤,就可以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因此,每一次运用合作学习时,教师都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科学预设,制定出明确的合作学习步骤。
   有了明确的合作学习步骤,就能够使学生明确 “我将怎样与同学合作”,才能通过生生之间相互的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产生新的灵感,使问题迎刃而解,进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只有教师课前充分预设,留足合作学习的时间,合作学习才会不流于形式。否则,由于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学生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状态便被叫停,就会使学生的合作热情冷却,让小组合作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还会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學方式,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合作学习成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采取的最扎实、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备课是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指教师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备好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了解学情;深入分析;精心设计;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学习目标  教材处理适当,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发展,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深,国民的整体素质获得了不小的提升,并使用知识创造了不少的社会财富、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生活水平随之变得非常好。将教育良性传承下去,对于家庭、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型人才。因此,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繁荣复兴的最重要的资本。但由于国内的发展过于迅速,不少地区出现教育水平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现象,说明国内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
期刊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需要众多教育者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选用符合学生需求、具有实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来调动其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进而促使他们在主观意识的引导下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对此,本文笔者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本身的枯燥乏味就使得学生并不喜欢这门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又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低。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较新颖的工具,班班通能够帮助教师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还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本文主要是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班班通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的。  关键词:班班通;语文素养;学生   时代的
期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识经过学习便成为短时记忆的内容,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数学知识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前后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学生日常学习都处在知识“点”的学习上,没有把知识“串”起来,如果进行复习和巩固,会出现边学边忘的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并形
期刊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用微课引领学生搞好语文教学已经得到了教师们的充分认可。通过微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用微课挖掘教材资源,用微课介绍背景,用微课播放课文高潮画面,用微课理解重难点等,这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微课;小学生;学习语文;作用  一、 前置微课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利用微课,递进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预习时,学生根据微课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
期刊
摘要:班班通是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与资源,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高,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既促进了教师的教水平,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班班通如何与传统教育实现完美融合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班班通与传统教学实现完美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班通;传统教学;融合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教师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  关键词:动态生成性 师生交往、共同发展 高中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教师引领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新时期的教育者们明确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据此展开了新一轮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期望能够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促进其全面发展。在此趋势下,“分层教学”思想逐渐被应用在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意为在保证教学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使教与学的工作更加协调。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的策略
期刊
在中职学校还存在一些人们眼中的“差生”,还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坏学生,他们是无可救药的,是学校的“捣蛋分子”,是一群没有用的人。在此,表示反对,我们不应该叫其为差生,我称之为“待优生”,他们只是成绩差点、纪律差些,他们只是还没有找准属于自己的准确位置。再加上有的同学孤立他们,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自轻自贱。因此,让校园中的“待优生”改变态度是尤为重要的。以下是导致学生变为“待优生”的原因。  一、“待优
期刊